2017-2018年新版中国消费新市民专题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49
2017年新零售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产生:双升驱动,应运而生 (2)(一)技术升级为新零售提供发动机 (2)(二)消费升级为新零售增强牵引力 (4)二、内涵:内核未变,多维创新 (5)(一)新零售保持了交易内核 (5)(二)新零售导入了多维创新 (6)三、特点:五“新”引领,进化零售 (7)(一)零售主体的新角色 (7)(二)零售产出的新内容 (9)(三)零售组织的新形态 (10)(四)零售活动的新关系 (11)(五)零售经营的新理念 (11)四、意义:引领变革,践行政策 (12)(一)引领流通革命 (12)1.变革商品流通体系 (13)2.催生新型商业模式 (14)3.有效提升流通效率 (14)(二)构建和谐生态 (16)1.零售商为供应商赋能 (16)2.零售商与消费者粘合 (17)I(三)引发生产变革 (18)1.拉式供应链确立 (19)2.实现按需生产 (20)3.发展柔性定制 (20)(四)促进消费升级 (21)1.升级消费体验 (21)2.优化消费结构 (22)3.拓宽消费选择 (22)(五)推动经济发展 (23)1.创造经济新动能 (23)2.提升就业容纳能力 (24)3.全面增强创新动力 (26)4.加速零售国际化进程 (26)五、建议:创新不止,行稳致远 (27)(一)释放大数据潜在能量 (27)(二)构建商业治理新体系 (28)(三)补足农产品上行短板 (29)(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30)零售业关系国计民生,是最贴近民生的商业形态、流通产业的主要行业,是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核心、吸纳就业的重要容器、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因子。
2016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33.2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0.4%,消费品市场稳居世界第二。
其中,商品零售额达到29.7 万亿元,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 89%。
2016 年网上零售额达 5.16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2%,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1、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增速亦成常态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调结构的背景下,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的拉动作用逐步提升,截止 2016 年底,净出口对 GDP 增长仍为负贡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在35%,而最终消费支出拉动 GDP 的增长贡献率约达到 70%。
然而,伴随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枢从 2010 年的近19%逐渐下移到2013 年的 13%,而 2015 年以来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渐回落至 10%-11%之间。
2016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10%-10.8%之间。
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低增速将成为常态走势,我们预计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规模的低增速成长亦将成为新常态。
区域上看,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略快于城镇,从消费渠道上看,网络消费品零售规模的增速远快于整体规模增速。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线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重点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RB指数2016年维持平稳走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6年中国CPI水平维持相对低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差异化,高品质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趋势显著对中国消费品市场整体规模增速放缓的判断,立足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行业发展周期的基础上。
当前,中国大部分基础性消费品制造行业已经经历了快速成长周期,步入相对成熟阶段,市场需求饱和度高,传统商品品类需求疲软。
盈利性上看,2016 年大宗原物料价格相对平稳,为消费品制造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有限,然而疲软需求下激烈的行业竞争则带来了边际压力,体现为规模不经济和利润挤压。
但与此同时,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质”的期待,在中国人均收入快速增长,核心消费群体的结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关注基础消费品的升级趋势,以及消费的新领域、新趋势和新模式。
2017年新时尚消费行业分析报告正文目录引言:“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升级 (5)消费升级:体验和细分的双维演绎 (5)新消费时代:消费者、信息传播、多元营销的三点变化 (6)品类演绎:新兴消费繁荣起势,传统消费结构变革 (11)新兴消费:习惯养成驱动成长,消费升级促进格局形成 (11)传统品类:细分崛起激活需求,结构变革迎来机会 (20)品牌运营:爆发可能周期缩短,集团运营+考验综合实力 (32)创新效益指数级放大,品牌爆发成为可能 (33)以个性化设计为特色的新兴品牌,抑或是设计革新实现品牌重塑的经典品牌,均实现了靓丽的收入增速。
(34)品牌经营周期缩短,集团运营最大化价值 (35)品牌竞争壁垒提高,全产业链升级变革 (40)在此过程中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代理商所具备的特质 (53)投资策略 (56)核心推荐 (57)歌力思:最具前景的中国高级时尚集团 (57)潮宏基:K金龙头,弄潮时尚 (59)青岛金王:最具潜力的化妆品产业整合者 (60)新野纺织:质地优异,经营上行 (62)风险提示 (63)图表目录图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背景下的消费品品类升级图谱 (6)图表2:中国Y一代的消费偏好 (7)图表3:“您从哪里获得奢侈品信息?” (8)图表4:“您从网上哪些渠道获得奢侈品信息?” (9)图表5:网红/娱乐营销案例 (10)图表6:国内外化妆品与网红合作案例 (11)图表7:2015年俱乐部与从业数同比增速均超20% (12)图表8:未来健身服务业将以18%速度增长 (12)图表9:亚太国家和中国一线城市健身房渗透率 (13)图表10:准一线城市的健身消费能力媲美一线 (14)图表11:中端市场俱乐部数量众多,三类市场目的侧重各有不同 (14)图表12:续卡决策图 (15)图表13:医美产业链 (17)图表14:国内生活美容行业部分重要公司(按成立时间排列) (17)图表15:克丽缇娜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18)图表16:克丽缇娜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19)图表17:自然美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19)图表18:自然美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20)图表21:2011-2020年中国设计师品牌行业规模(亿元) (22)图表22:本土设计师品牌创立时间和个数 (23)图表23:部分独立设计师品牌 (24)图表24:设计师品牌平台商业模式 (24)图表25:2006-2016年国内金银珠宝零售额(亿元) (25)图表26:2016年国内珠宝行业各品类销售占比 (25)图表27:珠宝“服饰化”,更注重搭配性 (26)图表28:2016H1主要珠宝上市公司产品结构 (27)图表29:时尚珠宝的潮宏基2012-2015年收入CAGR高于传统黄金产品公司 (27)图表30:国内外K金及钻石镶嵌类占比 (28)图表31:国际顶尖珠宝品牌多以K金及其镶嵌产品为主 (29)图表32:化妆品市场发展驱动因素拆解 (30)图表33:化妆品品类爆发趋势:基础护肤→时尚彩妆 (31)图表34:彩妆行业前四大品牌集中度(单位:%) (32)图表35:2015年十大化妆品牌在华销售情况(按销售额体量排列) (32)图表36:2016年国内一二线城市标杆购物中心零售品牌调整情况 (34)图表37:部分海外时尚品牌为例,设计革新带来品牌焕发增长活力 (35)图表38:2009-2016H1Coach收入和增速(单位:百万美元) (36)图表39:2009-2016H1Coach净利润和增速(单位:百万美元) (36)图表40:2010-2015年LVMH/开云/Coach/MK收入增速 (37)图表41:2015&2016年服饰、化妆品、珠宝领域并购事件数量(件) (38)图表42:2016年服饰、化妆品、珠宝领域国内外并购事件数量(件) (38)图表43:歌力思、潮宏基集团化运营版图 (38)图表44:2012-2015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及增速(亿欧元) (39)图表45:2012-2015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及增速(亿人民币) (40)图表46:推式批量vs拉式单件模式 (42)图表47:2012年起品牌进入门店精简调整阶段,通行业增速放缓 (43)图表48:2013-2015年潮宏基/老凤祥/豫园商城/灵珠宝新增渠道数量 (43)图表49:买手店定位分布 (45)图表50:1996-2014年中国新增买手店品牌数量 (45)图表51:体验店模式相比传统渠道优势 (46)图表52:线下体验店示意图 (46)图表53:线上品牌布局线下门店 (47)图表54:钻石小鸟体验店进门区域为吧台区 (47)图表55:钻石小鸟体验店内部的裸钻及试验区 (48)图表56:B2C市场超过C2C市场 (49)图表57:天猫平台代运营商的规模格局 (50)图表58:拥有资本市场背景的代运营商 (50)图表59:跨境电商模式矩阵图 (51)图表60:化妆品分销渠道模式 (52)图表61:2015年中国化妆品代理商营业情况 (53)图表62:15Q1-16Q1中国化妆品代理商经营比较 (53)图表63:2016年各版块市场表现% (55)图表64:2017年各版块估值预测 (55)图表65:2005-2016年品牌服饰、纺织制造板块及全市场历史PE比较 (56)图表66:纺织服饰/化妆品/珠宝行业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表 (57)图表67:2016-2018年歌力思业绩预测(百万元) (59)图表68:2016-2018年潮宏基业绩预测(百万元) (60)图表69:2016-2018年青岛金王业绩预测(百万元) (62)图表70:2016-2018年新野纺织业绩预测(百万元) (63)图表71:国内外著名买手店 (64)图表72:2016年时尚行业跨国并购 (65)图表73:服饰、化妆品、珠宝领域主要一流国际品牌与资本市场对接情况 (66)引言:“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体验和细分的双维演绎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背景、“马斯洛金字塔需求”理论为框架,我们梳理了近40年国内消费品品类崛起,消费升级可归纳为两大维度:生存型必需消费向体验式可选消费的横向延伸,收入增长为核心驱动。
2018年新消费行业分
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传统消费历经十几年的高增长,目前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5)
1、消费增长的第一动力来自于城镇化 (6)
2、消费增长的第二动力来自收入的增长 (6)
二、新兴消费涌现,未来有望持续较快增长 (9)
1、新需求:收入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新兴消费需求 (10)
(1)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文教体卫需求进入高增长 (10)
(2)人口结构变迁,老人和小孩的消费值得重视 (11)
(3)宠物消费:老龄人口陪伴需求刺激下的风口产业 (12)
2、新供给:新技术带来革命性新消费产品 (13)
(1)全球各国对技术革新关注度空前 (13)
(2)移动互联网发展奠定智能设备应用基础 (15)
(3)智能家居: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潮下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16)
3、新渠道:电子商务的深度发展与实体的融合 (17)
(1)线上电商逐渐成长为主要消费场景之一 (17)
(2)物流模式走向成熟,解决电商跨区域配送问题 (18)
(3)线上零售瓶颈下,线上、线下融合成新趋势 (18)
(4)生鲜电商:中高端群体需求叠加体验优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19)
4、新模式:商业模式和消费理念的革新 (20)
(1)90后及“千禧一代”迅速崛起,带来全新消费理念 (20)
①可支配收入少,超前消费意愿强烈 (20)
②注重体验消费和品质消费 (21)
(2)新兴商业模式悄然影响社会及产业发展 (22)
(3)共享出行:既有出行矛盾下的商业模式升级 (23)。
2017年中国消费新趋势-- 3大动力将塑造5大新客群在消费升级中,核心还是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只有顺应这些变化,才能在消费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可见的未来,中国依旧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市场之一。
而三大新兴力量——崛起的富裕阶层、新时代消费者以及全渠道的普及,将引领中国消费新经济。
一、三大动力催生5大新客群在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人群、年轻消费新世代、以及线上线下融合这三大消费马车推动下,随着人口结构和社会的不断演变,人们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和行为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国社会中催生出越来越多新的细分消费客群。
例如,全民消费时代的社会变迁催生出了“都市潮流男士”和“活跃的银发老年”等消费客群;单身潮流的兴起让“都市单身贵族”的新客群呈现出与与其他消费者截然不同的独特需求;对体验和感受的注重和紧跟潮流风尚造就了“体验至上主义”和“渴望成为大师者”;高度联接和数字化的浪潮下,诞生了热衷“二次元”和“虚拟社交”客群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供的仅是消费需求和行为变化带来客群变化的例证,可能互有交叉和重叠,也并未穷尽所有的细分客群。
我们旨在通过分类并列举消费者多样化细分群体的代表,给企业以启迪——在面对未来消费市场时能避免“一刀切”的误区,能够按图索骥,更精准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客群。
每种客群都有其独特的差异化需求,希望获得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未来企业必须深入洞察每一细分客群,充分考虑它们的独特需求,才能准确定位产品和服务,根据多样化的价格、细分的场景和差异化的功能,判断其增长潜力,并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决策。
1、年轻潮男和老年消费新客群“全民消费”催生年轻潮男和老年消费新客群。
网购的扩张和多年消费品品牌的熏陶,意味着各个年龄层和消费群体消费普涨,消费不再只属于个别消费群,中国已经迎来了不分男女老少、打破年龄和性别界限的“全民消费”时代。
中国男性消费群体的崛起源于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进步致使个人的社会身份日益多元化,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得男性对非必需物质的渴求空前强大,成为男性消费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原动力。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一、现状:“消费升级”仍是主旋律 (4)(一)驱动:收入水平提升和人口结构变化 (4)1、收入水平提升,中产阶级迅速崛起 (4)2、人口结构变化,80、90后成为新一代消费主体 (7)(二)表现:追求个性化、高品质、安全健康及精神需求满足 (9)1、更追求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 (9)2、追新逐异,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10)3、对专业性、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11)二、展望:以邻为镜,从日本历史看中国的消费升级 (13)(一)未富先老:1979年的日本经济,1985年的日本人口结构 (13)(二)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处于不同消费时代 (15)1、日本消费经历四个时代 (15)2、中国:总体处于第三消费社会,加速向第四消费社会转变 (16)图目录图1: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4)图2:上层中产阶级和大众中产阶级消费支出结构差异 (4)图3:不同家庭月消费(千元) (6)图4:消费人口组成变化(百万户) (6)图5:中产阶级人口中三、四线城市占比将显著提升 (7)图6:中国近年来老年人口和青少年人口比例趋升 (7)图7: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8)图8:泛90后消费意愿和信心指数 (8)图9:近年来食品类产品消费占比迅速下降(%) (10)图10: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兴起(%) (10)图11:淘宝消费者主要消费需求调查(%) (11)图12:淘宝商家自身核心卖点调查(%) (11)图13:Under Armour在我国业绩连年大增 (12)图14:2016年京东母婴市场各细分品类品牌排行 (12)图15:天猫国际2016健康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速(%) (13)图16:天猫国际消费品种母婴类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13)图17:中国和日本人均GDP变化 (14)图18:中国和日本的消费率变动 (14)图19:中国和日本人口结构变化 (15)图20:日本各时期消费特征及中国当前所处阶段对比 (17)图21:近年来一线城市精神/物质消费比提升 (18)图22:共享单车用户及行业渗透率快速上升 (18)图23:三四线城市汽车销量占比提升 (19)图24:2016年三四线城市网购消费额占比超过一二线城市 (19)图25:不同城市人群海淘购物占比差异(%) (20)图26:日本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 (21)图27:日本生活消费支出指数 (21)一、现状:“消费升级”仍是主旋律(一)驱动:收入水平提升和人口结构变化1、收入水平提升,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
2017年大消费行业专题分析报告目录1. 2017年消费复苏开门红,高端化、品牌化是最大特点41.1. 多重数据“开门红”,消费回暖“节节高”41.2. 本轮消费复苏四大特点呈现,高端消费反弹最为突出71.2.1. 结构性复苏持续演绎,中高端消费弹性最大.71.2.2. 一线城市消费率先复苏重塑二三线高增长格局.71.2.3. 90后新生代消费崛起,注重品质推崇娱乐81.2.4. 线上线下走向新平衡.91.3. 大消费各行业陆续复苏,本轮复苏周期预计持续2年以上92. 消费升级是核心驱动力,三因素短期边际改善.102.1. 本轮消费复苏是消费升级持续推动的结果102.2. 短期三大因素边际改善催化消费复苏122.2.1. 反腐影响减弱,居民消费接棒.122.2.2. 人民币贬值挫伤海外消费,回流趋势明显.122.2.3. 房价增长预期减弱,挤出效应减弱.133. 消费复苏的演化——重视品牌崛起的力量.134. 零售行业:消费复苏渠道先觉,高端百货最为受益.144.1. 零售行业复苏延续,可选消费改善明显154.2. 各大奢侈品集团中国区销售增速尤为显著164.3. 多因素催化,中国内地奢侈品零售重获生机195. 社服行业——酒店行业周期启动,中端连锁品牌顺势而起.20 5.1. 供求关系好转,出租率回升,投资周期启动205.1.1. 未来五年,旅游需求CAGR显著大于酒店新增供给205.1.2. 出租率企稳带动房价回升,酒店业即将迎来复苏.215.1.3. 成本压力减小带来业绩巨大向上弹性.215.2. 中端品牌酒店发力,经济型酒店回暖225.2.1. 加盟模式推动中端品牌酒店连锁化率10倍空间.225.2.2. 消费升级叠加高运营效率,中端连锁品牌乘风而起.235.2.3. 锦江经营数据持续改善,验证经济型酒店回暖.235.3. 投资建议与标的:强者更强,龙头受益235.3.1. 首旅酒店:行业复苏叠加品牌升级,管理重心重归主业.235.3.2. 锦江股份:内生+外延,谋中档品牌霸主.246. 汽车行业——汽车自主品牌崛起.246.1. 汽车行业消费升级,自主品牌抢占先机246.2. 自主品牌SUV崛起以质量提升为基础266.3. 自主品牌进入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周期297. 轻工行业——家居品牌逆周期增长.307.1. 从公式出发,寻找家居逆周期增长驱动力317.2. 家具细分行业的发展将向优势品牌不断集中327.2.1. 软体家具: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品牌集中.327.2.2. 成品家具:品类扩张优势明显.337.2.3. 定制家具:市场渗透率提升将带动行业高速增长。
2017年中国消费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消费升级之幼教 (8)1.1、增长迅速,支撑强劲 (8)1.2、规模庞大,集中度低 (9)1.3、一线大城市幼儿园整体供不应求 (10)2、消费升级之 K12 教育培训 (12)2.1、行业增长逻辑之一:高考改革启动 (12)2.2、行业增长逻辑之二:义务教育阶段竞争激烈,课外培训需求旺盛 (15)2.3、千亿市场,集中度低 (20)2.4、新民促法对 K12 教育培训行业影响不大 (23)2.5、国内主要 K12 教育品牌对比 (24)3、消费升级之宠物经济——消费溢出效应 (24)3.1、美国宠物行业发展现状 (24)3.2、宠物产业链分析 (29)3.3、国内宠物产业方兴未艾,千亿蓝海亟待开拓 (37)3.4、国内重点公司分析 (51)4、消费升级之精神消费——付费新趋势 (55)4.1、付费视频 (57)4.2、付费动漫 (61)4.3、付费音乐 (64)5、消费升级之医养结合:人口基数支撑万亿投资空间 (68)5.1、理想化的医养结合产业生态 (69)5.2、具体路径下的选择 (70)5.3、政策下的几点期待与突破 (71)5.4、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72)5.5、康复医疗站在风口 (74)5.6、坚实的人口消费者基础 (74)5.7、行业拐点已然来临 (75)5.8、从“湘雅模式”看康复医疗共赢之路 (78)图表目录图表 1: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稳定增长 (8)图表 2:我国在园人数和毛入园率稳步增长 (8)图表 3:我国人口出生率企稳回升 (9)图表 4:北京、上海、深圳幼儿园数量均在 1500 家左右 (11)图表 5:一线大城市幼儿园平均容纳人数偏多 (11)图表 6:浙江省考试时间安排 (13)图表 7:上海市民办小学规模稳中有降 (16)图表 8:上海市民办中学规模下降 (16)图表 9:上海民办小学、初中录取率 (17)图表 10:北京民办小学前期增长快,14 年下降 (18)图表 11:北京民办中学在校生人数下滑 (18)图表 12:北京重点小学资源不均衡 (19)图表 13:北京学区房紧张 (19)图表 14:学区房均价比非学区房高出 15% (20)图表 15:K12 教育市场蛋糕切分示意图 (21)图表 16:小学在校人数开始回升 (21)图表 17:0-14 岁人口抽样数近年来平稳 (22)图表 18:二孩出生率上升明显 (22)图表 19:大众富裕阶层数量接近 1500 万人 (23)图表 20:大众富裕阶层以 30-39 岁人群为主体 (23)图表 21:北美宠物经济产值最大 (24)图表 22:美国家庭养宠比例高达 65% (25)图表 23:美国宠物产业支出增速快于人均 GDP 增速 (25)。
2017年消费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文本目录精致生活:中国式消费阶段的更迭 (5)中国式消费的四个阶段 (5)精致生活代表着个性、品质和时尚 (7)精致生活对应的行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 (11)新鲜焙烤/塑形美颜,从内而外的精致生活 (12)家庭烘焙/烘焙连锁,精致生活从新鲜美食开始 (12)运动营养/美丽健康,精致生活吃出“美好” (22)美味烹饪/健康洁净/颜值当道,精致小电乐享生活 (29)消费轮动:从生活必需的大家电到精致可选的小家电 (29)品类丰富:美味料理/洁净健康/颜值当道,单品升级弹性大 (31)线上升级:电商高端趋势明显,新品类/品牌存新机遇 (33)精挑细选:精选量价提升细分品类,优选壁垒深厚细分龙头 (40)家居精致生活:更舒适,更个性 (45)家居精致生活:产品+服务的全面提升 (45)风险因素 (55)企业分析 (55)图表目录图 1:以城市化为标杆,我国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消费阶段 (5)图 2:我国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消费品保有量 (6)图 3:以阿里为首的电商获得高速增长,颠覆传统销售渠道 (7)图 4:雀巢 DOLCE GUSTO 胶囊咖啡机 (8)图 5:星巴克以文化推动消费 (8)图 6:我国户均人口下降,人均收入上升 (10)图 7:个人主义盛行,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 (10)图 8:精致生活消费在 S 曲线上的定位 (12)图 9:烘焙行业快速增长(亿元) (13)图 10:糕点面包子行业利润总额提升(亿元) (13)图 11:公司西式小包装酵母产品 (15)图 12:安琪 E 家提供各类产品、视频教程和线下 DIY 体验 (15)图 13:贝太厨房杂志提供美食内容媒介 (16)图 14:人均烘焙产品逐年提升 (17)图 15:中国、日本人均面包消费量比较 (17)图 16:公司产品构成 (18)图 17:元祖股份同业中毛利率最高 (19)图 18:公司新品迭出 (20)图 19:公司门店分布 (20)图 20:元祖亲子启蒙乐园 (21)图 21:中国运动营养品消费额及增长情况 (22)图 22:美国运动营养品消费额及增长情况 (23)图 23:2013-2015 年中国运动营养市场品牌份额比较 (24)图 24:国内健身俱乐部数量提升 (25)图 25:合生元收购 Swisse 业绩获增 (26)图 26:合生元毛利率近年稳中升 (26)图 27:公司与天猫国际加速合作 (27)图 28:明星产品将在线下拓展 (28)图 29:日本主要家电品类渗透率及人均 GNI(千美元,右轴) (30)图 30: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及人均 GDI(千元,右轴) (31)图 31: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及人均 GDI(千元,右轴) (31)图 32:小家电品类划分 (31)图 33:2001 年以来中国家电各子板块零售额(十亿元)及增速(右轴) (32)图 34:2001 年以来美国家电各子板块零售额(十亿美元)及增速(右轴) (33)图 35:2001 年以来日本家电各子板块零售额(千亿日元)及增速(右轴) (33)图 36:小家电行业渠道结构变化 (34)图 37:小家电公司电商占比 (34)图 38:电饭煲线下渠道零售量份额变化情况 (36)图 39:电磁炉线下渠道零售量变化情况 (36)图 40:2015 年主要小家电品类总规模及线上规模 (37)图 41:2015 年高端小家电线上平台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38)图 42:2016 年搅拌机线上线下份额占比及增速 (39)图 43:2016 双十一吸尘器品牌零售额份额 (39)图 44:2016 年双十一电饭煲产品份额及均价 (40)图 45:2016 年双十一搅拌机产品份额及均价 (41)图 46:2016 年双十一榨汁机产品份额及均价 (42)图 47:2016 年线上厨房电器销售额占比及均价 (42)图 48:2016 国庆生活电器线上/线下增速对比 (43)图 49:2016 线上生活电器销售额占比及均价 (44)图 50:2014 年日本主要家电每千户保有量(台) (45)图 51:北京侨福芳草地圣诞主题活动 (46)图 52:上海新天地购物步行街 (47)图 53:2009-2017E 年定制衣柜渗透率 (48)图 54:定制家居企业收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49)图 55:调查:你会用多少钱去购买床垫? (51)图 56:调查:选购床垫时你最关注什么? (52)图 57:中国前八大床垫品牌市场份额 (53)图 58:美国前三床垫公司市占率(%) (53)图 59:美国前三家居企业市占率(%) (54)图 60: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61)图 61: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62)图 62:好莱客收入(亿元)及增长 (65)图 63:好莱客净利润(亿元)及增长 (66)表 1:国内主要家居卖场品牌 (47)表 2:定制家具企业主要数据对比 (50)表 3:法国与德国床垫行业集聚明显,但寡头品牌各异 (55)表 4:安琪酵母盈利预测与估值 (57)表 5:飞科电器估值简表 (58)表 6:新宝股份估值简表 (59)表 7:合生元盈利预测与估值 (61)表 8: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63)表 9:索菲亚收入及盈利预测 (64)表 10:好莱客收入及盈利预测 (67)报告正文精致生活:中国式消费阶段的更迭中国式消费的四个阶段现代消费始于城市化。
2017年消费新市民专题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文本目录投资概要 (6)新市民画像 (7)地域分布 (8)居住情况 (9)薪资水平 (10)可观的储蓄规模造就强大的购买力 (12)新市民置业:潜在需求 51 亿平米、年均 5 亿平米的蛋糕 (14)长期潜在需求 51 亿平米 (14)短期购房需求 21 亿平米 (16)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只有 9.5 倍和 5.4 倍,支付能力强劲 (17)看好在三、四线城市布局优质土储的开发商标的 (18)新市民改善租赁:租金千亿、佣金百亿的蛋糕 (19)2020 年底农民工住房租赁面积有望攀升至 20 亿平米 (19)农民工住房租赁已占到我国整体租房市场的 25% (20)看好我国住房中介市场的龙头企业—链家地产 (21)可选消费之装饰:受益于农民工返乡置业及精装修比例提升 (21)预计三、四线城市家装工程市场空间约 5000~7500 亿元 (21)装饰处于地产后周期,农民工购房需求提供中长期支撑 (21)住宅产业化背景下,三、四线城市精装修比例将逐渐提升 (23)看好龙头装饰公司,关注金螳螂、广田集团等 (24)可选消费之家居:新市民潜在需求巨大,大众家居品牌迎机遇 (24)家居行业成长空间广阔,新市民购房需求巨大 (24)大众家居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25)可选消费之家电:新市民的城市化生活带动家电需求 (29)新市民生活城市化导致家电配置率提升 (29)家电消费,品牌和性价比兼顾有利于龙头 (31)发挥好电商渠道优势的品牌受益 (35)企业分析 (37)图表目录图表 1:将受益于新市民崛起的地产、装饰、家居和家电标的一览 (7)图表 2:农民工规模增长步伐放缓,本地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占比不断提升 (8)图表 3:近六成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 (8)图表 4:近七成外出农民工选择在普通城市或城镇就业 (9)图表 5: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工愿意租赁房屋,改善居住条件 (10)图表 6:我们估计 2012~2015 年间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的总面积从 3920 万平米大幅攀升至 8779 万平米 (10)图表 7:过去几年外出农民工工资显著增长 (10)图表 8:过去几年本地农民工工资也出现明显增长 (11)图表9:我们问卷调查了农民工对未来三年家庭收入增速的预期,超六成预计年增速超5% (12)图表 10:对农民工群体每年新增储蓄总额的测算 (12)图表 11:2010~2015 年间农民工每年新增储蓄总额大幅增长 (13)图表12:2010~2015 年间农民工月工资中生活支出的占比稳定,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下降 (13)图表 13:整体潜在需求测算 (15)图表 14:农民工年龄分布结构一览 (15)图表 15:每个年龄段中愿意在城市购房的农民工占比 (16)图表 16:愿意在城镇购房的农民工中 96%的人计划在 10 年内完成购买 (16)图表17:农民工年龄分布曲线呈现M 型走势,两个高点分别落在21~30 岁和41~50岁 (17)图表 18:房价收入比测算 (17)图表 19:A 股地产公司历史 NAV 折让水平和动态市盈率 (18)图表 20:港股地产公司历史 NAV 折让水平和动态市盈率 (18)图表 21:农民工租房需求测算 (19)图表 22:问卷调查样本按合租人数分布 (19)图表 23:我国租房市场测算(基于租户户籍) (20)图表 24:精装修工程一般在交房前 6~12 个月进场,约滞后于新开工 1.5~2 年 (22)图表 25:装饰公司在手订单/收入比例 (22)图表 26:装饰公司未完工订单中来自住宅的比例 (23)图表 27:住宅精装修政策一览 (23)图表 28:农民工潜在家居购买需求巨大 (25)图表 29:索菲亚、好莱客产品出厂价格呈下降趋势 (26)图表 30:三四线城市已占据索菲亚、好莱客收入较大比例(2015 年) (26)图表 31:索菲亚推出高性价比的“799”套餐 (27)图表 32:喜临门推出价格更亲民的中低端品牌 (28)图表33:顾家家居持续加快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已达一半(2015 年) (28)图表 34:圣象地板门店分布 (28)图表 35:圣象地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9)图表 36:新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家电需求增长 (30)图表 37:农村和城镇户均家电保有量对比(台/户) (30)图表 38:中国家电产品市场周期 (31)图表 39:2016 年三四五线市场家电购买因素提及率 (31)图表 40:空冰洗 CR2 线下零售额占比(零售抽样) (32)图表 41:2016 年电热水器品牌零售均价比较 (32)图表 42:烟机灶具 CR2 线下零售额占比(零售抽样) (33)图表 43:2016 年油烟机品牌零售均价比较 (34)图表 44:2016 年电饭煲品牌零售均价比较 (34)图表 45:2014 年电动剃须刀品牌零售均价比较 (35)图表 46:2016 年家电零售电商渗透率估计 (36)图表 47:2016 年三四五线市场家电购买行为调研 (36)图表 48:2016 年三四五线家电线下市场渠道结构 (37)报告正文投资概要“新市民”定义: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催生的新城市居民“新市民”是从农村进城务工或生活的人员、农村区域转为城市区域后形成的新城市居民的集合。
我们认为,农民工是新市民的先行者、但不是全部。
未来的新市民,还将包括通过农民前往城市务工所带动的举家向城市搬迁、农村家庭在城镇购房安家、学生上学后留在城市就业等方式向城市融入的新居民群体。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及衍生出的对可选消费品的升级需求,。
主要结论:新市民人口规模庞大,未来增量可观。
2015 年,我国 7.7 亿城市总人口中包括了 2.2 亿以上无户籍城市人口,展望未来,我们预期至少还会有 3 亿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生活。
“住房升级”主要包括新市民在城市安家置业和在务工地改善住房租赁。
►目前新市民置业主要以进城务工人员在家乡置业以及农民进城购房安家为主。
我们预计该群体购房的潜在需求规模为 51 亿平米,将在未来 5 至 10 年内逐渐释放。
同时,其支付能力充足,以一套 100 平米的住宅为例,三线和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为 9.5 倍和 5.4 倍,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10.7 倍。
►此外,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群体当中,目前选择租赁正常住宅而非蜗居在工作场所或城中村的人数占比已超 30%。
截至 2015 年底,该群体住房租赁面积已达 14 亿平米,预计到 2020 年底有望攀升至 20 亿平米。
我们预计新市民群体每年租金和中介费支出分别达 2500 亿元和 100 亿元,均占我国整体住房租赁市场的 25%左右。
由住房升级衍生出的对诸如家装、家居、家电等可选消费品的升级需求也将有效带动下游行业的发展:装饰升级:受益于新市民购房需求释放及精装修比例提升。
按照装修工程1000~1500 元/平方米的平均造价,新市民购房衍生的家装市场空间规模约为5000~7500 亿元,相当于目前 1.5~2 万亿家装市场规模的 1/3,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三、四线城市精装修比例将逐渐提升,利好装饰龙头企业。
家居升级:新市民潜在需求广阔,大众家居品牌迎机遇。
我们按平均每套房家居消费金额6 万元计算,新市民潜在家居消费金额约 3.84 万亿元,对应每年消费金额约 3840 亿元(按10 年释放需求)►新市民将成为家居消费的重要力量:如按照 Euromonitor 的统计,我国目前家居行业市场销售规模约 1.05 万亿元,新市民群体将会贡献 36.5%。
►从各品类构成来看,我们预计定制家居(主要为衣柜、橱柜)购买需求占比约 30%,平均每年市场规模约 1150 亿元;软体家具(主要为沙发、床垫)购买需求占比约 20%,平均每年市场规模约 770 亿元;其他家居产品占比约50%,平均每年市场规模约 1920 亿元。
家电升级:新市民的城市化生活带动家电新需求。
新市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将带来对空调、热水器、油烟机、燃气灶的新需求,同时其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将带来对电热水壶、电动剃须刀、吹风机等小家电的新需求。
图表 1:将受益于新市民崛起的地产、装饰、家居和家电标的一览新市民画像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的三大特征为我们后续分析其住房及其他衍生需求奠定基础: 1)工作地点选择趋于本地化; 2)改善居住条件的人数占比不断扩大;同时 3)薪资水平稳定提升。
地域分布农民工群体中: 1)外出务工人员占比近六成; 2)东部地区从业人员占比六成左右;以及3)普通城镇,而非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是外出农民工的首选目的地。
►留在本地务工的人数占比不断上升,从 2011 年的 37%缓慢提升至 2015 年的 39%;在剩余六成外出农民工中,超半数仍留在本省工作。
图表 2:农民工规模增长步伐放缓,本地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占比不断提升►东部地区因其更为发达的经济状况和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吸纳近六成农民工。
图表 3:近六成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普通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和城镇吸纳约七成外出农民工,与我们的直观感受有所不同,核心一、二线城市并非其第一选择。
图表 4:近七成外出农民工选择在普通城市或城镇就业居住情况就外出农民工而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租住正常住宅或在务工地置业的方式改善居住质量。
►2011~2015 年间,进行合租或单租的农民工人数占比从 33%提升至 37% (包含居住于城中村的人群),而同期居住在条件较差的单位宿舍或生产经营场所(包括工棚)的人数比例从 48%下降至 45%。
图表 5: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工愿意租赁房屋,改善居住条件►在务工所在地已购置住房的农民工总人数于 2013 年触底反弹,同时我们预计购房总面积从 2012 年底的 3920 万平米大幅攀升至 2015 年底的 8779 万平米,年新增面积达 1600 万平米。
图表 6:我们估计 2012~2015 年间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的总面积从 3920 万平米大幅攀升至 8779 万平米薪资水平我们认为,收入的显著增长以及对未来增速的乐观预期有力支撑了农民工住房需求和可选消费品需求的释放。
►农民工月工资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速达到 15%,外出/本地农民工分别为14.7%/15.5%。
图表 7:过去几年外出农民工工资显著增长图表 8:过去几年本地农民工工资也出现明显增长►超六成农民工预计 2016~2018 年间家庭收入年增速有望超过 5%。
其中认为“家庭收入年增速为 5%~10%”的人数占比最高,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