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 格式:pdf
- 大小:120.10 KB
- 文档页数:4
(1):(2):(3):(4):⎧⎪⎪⎨⎪⎪⎩概念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基本性质 AD AE DB EC =且: AD (2) BD EC AB AC =求的长;求证:扬中树人学校06-07第二学期初二数学作业纸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007.4. 4 命题: 丁 佩 审查: 【知识点】 1. 叫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若a:b=c:d ,则 ,若ad=bc ,则 。
3.知识结构: 注意:求线段的比时,线段的单位要统一,并注意线段的顺序性。
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例题讲解】 1.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AB=250m,画在图上的距离A ′B ′=5㎝,求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在R t△ABC 中,∠C=90°,∠A=30°,斜边AB=2. 3.如图:△ABC 中,AB=12,AE=6,CE=4. 4.班级学号姓名编号:21………………………………………………………………装………订………线……………………………………………………………AB AC BC AB 求:、a 3b-2c (a 0) .7252a ba b c b c +==+若、、均不为,求的值5.6.【课后练习】1. 在一幅江苏省地图上,扬州与南京的距离AB=1.25cm ,实际上扬州与南京的距离A /B/约为100km 。
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线段AB 与A /B /的比是 ;(2)地图的比例尺是 ;(3)在计算中应注意 一致。
2.已知线段a=2cm ,b=4cm ,c=5cm ,d=10cm ,它们是比例线段吗?为什么?3.等边三角形的三边之比是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斜边的比是 ,线段2cm 、8cm 的比例中项为 cm 。
4.如图,已知AD DB AE EC=,AD=10,AB=30,AC=24,则AE= 。
5.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1)4cm ,6cm ,8cm ,10cm ; (2)4cm ,6cm ,8cm ,12cm ;(3)11cm ,22cm ,33cm ,66cm ; (3)2cm ,4cm ,4cm ,8cm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及运算.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线段的比,能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学生提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难点:比例的性质、运算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在一幅江苏省的地图上,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3.4cm ,而实际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272km 。
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①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答: 。
②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答: 。
③你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吗?答: 。
④如果继续测得在这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是1.2cm ,你知道徐州与连云港的实际距离吗?答: 。
⑤如果在另一张地图上测得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1.7cm ,你知道在第二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上测量的结果吗?答: 。
⑥如果在第一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a ,b ;在第二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c ,d ,请你分别求出a 与b 的比,即 a b (或a :b ),以及c 与d 的比,即 c d (或c :d ),观察a b 与cd 的值,你发现了什么?答: 。
概念引入:在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①:如果a :b=c :d ,那么 = ;反过来,如果ad=bc (b ≠0,d ≠0),那么 = ,或 = 。
思考:由ad =bc 得到 a b =cd。
还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比例式?推广:根据分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两个结论 ∵a b =c d , ∵a b =c d , ∴a b + 1=cd+ 1 ∴a b - 1=cd- 1 而a b + 1 =a+b b ,c d + 1=c+d d 而a b - 1 =a-b b ,c d - 1=c-dd ∴a+b b = c+d d ∴a-b b = c-dd于是,我们得到比例的另外两个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②:如果a b =c d ,那么a+b b =c+d d 比例的基本性质③:如果a b =c d ,a-b b =c-d d有时,在a b =c d 中,b=c ,即a b =bd ,我们则把b 叫做a 与c 的比例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