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策划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33
定位高端、颠覆传统的电视大片播出频道:浙江卫视制作方: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栏目定位:歌唱选秀类来源:荷兰的选秀节目《The Voice》三大特色:定位高端、赛制新奇、制作精良一、高端音乐精英比赛:对草根狂欢的反拨1、在中国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一档节目能像这样赢得大众和精英的双重肯定。
从节目定位角度来分析,《好声音》的高端音乐定位是对往日草根狂欢的一次反拨,《超级女声》引领的草根式选秀节目占领市场。
2、学员:参加过多次选秀;出过专辑;具备职业歌手的素质;有职业演出经验;56名学员中只有16人属于一张白纸,但这16人也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节目组刻意用“美甲店老板”等身份掩盖学员的真实经历。
3、节目开始就是一场立足于音乐精英的歌唱比赛,正是由于这些精英的参与,才使得节目的竞争更加激烈,产生的效果更加令人期待。
4、高端定位并非首创,《非同凡响》缺乏任务背后的情感故事。
《好声音》虽然移植国外的节目,但它在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观众的喜好,将观众的成长经历和亲情元素与比赛融合到一起,从而使节目不仅以声服人,更能以情动人。
每位学员平均上台五六分钟,讲故事的时间就有三四分钟。
亲情、爱情元素等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情元素与美妙歌声相辅相成,满足了观众多重的审美期待。
5、导师顶级、学员顶级二、颠覆传统的赛制与节目流程1、通过精巧的赛制来营造悬念、吸引观众。
2、《超级女声》海选-投票-PK等。
《好声音》:海选放在幕后,编导线上线下去找;学员登台演唱,导师决定是否按灯无人按灯:淘汰一人按灯:学员进入导师队伍多人按灯:权利反转到学员手中,其选择一个导师进入该队伍。
(1)导师通过对学员的争抢来表现出学员本身的实力,从而提升学员在观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导师们“不顾颜面”的争抢景象为节目增添了许多新奇的元素,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四位导师的不同状况——不再高高在上,平易近人,平等对话,残酷赛制下的温情。
《中国好声音》简介由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联合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
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1.成熟而规范的生产流水线2.细致而严苛的制作标准《中国好声音》的需求分析2.1经济需求社会的浮躁、贫富的差距让一些人患有“成功饥渴症”,他们痴迷于名气、渴望一夜成名,希望能够通过非常规手段能够瞬间草根变大腕、丑小鸭变金凤凰,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2.2娱乐需求电视台节目长期同质化,缺乏娱乐内容和娱乐形式的创新,市场上需要一个有新意的产品打破现有格局。
“好声音”引进的是荷兰原版节目《The V oice》。
2.3心理需求“好声音”满足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看热闹“窥视”心理、及短暂脱离现实的“逃避”心理。
3.1产品策略节目的内容、形式、人物、设备,均有出彩之处。
内容上,追求音乐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给更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注入了“正能量”;形式上,“椅子很忙”的漂亮转身和“擂台飙歌”的刺激都很好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人物上,从四大导师到实力惊人的学员们,再到专业的伴奏乐队,顶级阵容联袂是观众最乐于看到的;设备上,现场四把导师座椅直接从英国空运过来,总价高达320万元,而现场顶级的音控设备、录音设备、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等等也都造价不菲,这些硬件设备也是高品质节目的基础。
3.2渠道策略好声音节目通过微博进行实时的战况展播,同时跟媒体的联动让“好声音”迅速进入了观众的视线。
利用明星微博的裂变效应和有争议性的话题,又如好声音启动之初,微博女王姚晨就转发了微博,评论道:“《中国好声音》提炼了生命中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积极,乐观,真挚,勇敢。
”姚晨在当时的粉丝数就有2389万,按照专家的说法,虽然不能具体估算出“大V”姚晨这条微博对好声音的口碑影响有多大,但可以看到的是,在她之后,很多“大V”也转发了支持好声音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