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 格式:pptx
- 大小:717.88 KB
- 文档页数:25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组源自上腹部、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症侯群,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上腹胀闷或早饱感或餐后饱胀、食欲缺乏、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但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1,2]。
前述检查有明显异常者称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
老年人上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存在生理性退化[3],是FD高危人群。
发达国家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15%~41%[3,4],亚洲不同地区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8%~23%[1],我国报道的发病率为18%~35%[5]。
比利时一项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随增龄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4.4%[6]。
我国广东地区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24.5%[7]。
鉴于老年人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方面的特殊性,为规范诊治流程、合理应用相关药物、提高老年人FD的诊疗水平,现制定本专家共识,供老年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一、老年人FD的病因和病理、生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FD的主要发病基础,约40%的FD 患者胃排空延缓。
此外,FD患者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受损,顺应性下降,致使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胃中间横带面积增宽,胃排空延迟,食物潴留于胃远端;这些均可引起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8]。
FD患者还存在移行性复合运动Ⅲ期次数减少、Ⅱ期动力减弱及胃十二指肠反流等[9]。
老年人胃电活动和胃动力变化主要包括胃电活动减弱、节律紊乱,胃运动功能减退;胃电图测定胃电活动发现老年人胃电波幅较青年人降低,基本胃电节律紊乱百分率高于青年人。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餐后胃蠕动和收缩力降低,胃排空延迟,低体力活动者多见;这些改变可能与肠神经系统的改变(肠神经元数量减少和Cajal间质细胞丢失)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胃动力减退可能是老年人FD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3]。
意大利一项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胃镜检查和症状调查显示,15.1%的受试者有消化不良症状,其中73%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我国广东地区65岁以上居民消化不良症状调查显示发生率为24.5%,提示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高,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整体状况会出现衰老现象,很多老年人消化系统会出现问题,如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上腹部疼痛等。
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很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作怪。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来源于上腹部(胃、十二指肠区域),即剑突下端与脐之间及两侧锁骨中线以内的区域。
导致该疾病的原因是胃肠动力与感知的神经网络调节系统异常,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上腹疼痛综合征等类型。
餐后不适综合征以进餐诱发或加重的早饱和餐后饱胀症状为特点,如果不能完成正常进餐量,每周发作数次,或进食普通餐量后出现餐后饱胀不适,且每周发作数次,则可能是此病。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等方法。
一般治疗是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所患疾病的良性本质,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吃辛辣、油腻、冷硬食物,不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则会使用一些促动力剂、抗酸剂、助消化药等,需根据具体患病情况,请医生诊断并开具处方。
有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因此需要精神心理治疗,抗焦虑抑郁药对该病有一定疗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式进行调节。
生活中,有些食物能让腹泻越来越严重,所以腹泻者要学会忌口。
忌高蛋白食物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拉肚子症状,在这段期间应该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对各种饮食禁忌必须要了解。
其中就有高蛋白食物,这类食物很容易导致腹泻情况加重,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肠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尤其是一些慢性腹泻患者病程长,并且还有经常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影响到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贮存的热能消耗。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护理目•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案例分析•相关研究与展望录01定义诊断标准定义与诊断标准发病机制病因发病机制与病因嗳气老年人嗳气频繁,可能与胃肠道气体增多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
上腹部烧灼感老年人感到上腹部烧灼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上腹部痛老年人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呈胀痛、隐痛、钝痛等。
餐后饱胀老年人在进食后感觉胃部饱胀,早饱感老年人进食量明显减少,稍微进食即感到饱胀。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02诊断流程诊断标准诊断流程与标准常见诊断方法01020304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特别是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
重视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详细了解症状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诊断注意事项03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抗抑郁药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心理治疗030201非药物治疗治疗注意事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随意用药。
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04多样化食物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规律饮食预防措施饮食调整心理支持适度运动护理方法保持积极心态老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生活建议05案例一:长期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诊断结果护理经验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
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调整、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等,心理支持则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提供安慰和鼓励。
效果通过精心护理,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案例二: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经验案例三作用健康生活习惯对于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至关重要。
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26例的临床探讨陆福山 黄飞姻 邓书禄(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老年病科,柳州市 545005)摘要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2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口服莫沙必利5mg/次,3次/d,疗程8周;治疗组26例在此基础上加口服文拉法辛25mg/次, 2次/d,疗程8周。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莫沙必利;文拉法辛;老年人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4304(2008)02 0202 02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具有上腹痛、早饱、腹胀、返酸、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依据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一般常规治疗常难以获得满意疗效。
而Benne tt等[1]发现精神心理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们用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联合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老年患者,年龄!60岁,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参照罗马∀标准[2],具有上腹不适或疼痛,伴有早饱、腹胀、返酸、厌食、恶心、呕吐,症状至少存在3个月以上。
试验前4周内经胃镜检查排除了胃肠肿瘤、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诊断为轻、中度浅表性胃炎或正常。
经生化、B超等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及糖尿病等。
患者的精神状态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 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前17项评分均!18分,将52例符合诊断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70.7#7.5)岁,病程(15.4# 8.6)年;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68.5#5.8)岁,病程(14.1#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