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FD)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9
《达立通颗粒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胃痛、胃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且经胃镜、B超等检查未能发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其中达立通颗粒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的治疗方案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达立通颗粒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医院消化科收治的XX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XX例,女性XX例,年龄在XX 岁至XX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达立通颗粒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的治疗。
达立通颗粒每次XX克,每日XX次;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XX 毫克,每日XX次。
疗程为XX周。
3.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总有效率来评价患者的疗效。
具体指标包括上腹胀痛、恶心、早饱等症状的缓解程度,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XX周的治疗后,患者的上腹胀痛、恶心、早饱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达立通颗粒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使用后,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
2. 疗效总有效率经过XX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XX%。
其中,达立通颗粒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使用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
同时,联合用药组在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四、讨论达立通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调和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等作用。
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则是一种具有抑制胃肠蠕动和镇痛作用的药物。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腹胀痛、恶心、早饱等症状。
同时,联合用药组在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这可能与联合用药组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关。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小针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oalDyPsPesai,FD),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
本病相当常见,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一般人群中人发病率为15%以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中医对FD 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良好的疗效,又具有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诊断标准FD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临床具有上腹胀满不适、上腹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及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病程至少持续4周以上,经胃镜等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
治疗方法取双侧胃管下俞、肝俞和胃俞穴处运用针刀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胸前放一薄枕,全身放松,双臂上举手心朝下放置头上。
医者分别在第8、9、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指压触摸有明显条索结节或压痛痠困不适处,可定为针刀治疗点。
局部常规消毒,取用一次性汉章针刀,规格为4# 0.8mm型号小针刀,针刀刀口线方向与与肌纤维、韧带方向一致,或与体表触及的痛性条索方向一致,快速进针刀至皮下,然后再斜向脊柱缓慢深进,针刀针逐一突破皮肤、皮下、深筋膜、肌肉直或至椎体横突骨面,操作中患者若出现锐痛应调整针刀方向避开之。
一般进针刀深度至结节或手下有阻滞感时,而此时大多患者有明显酸困感觉或有明显上腹部抽紧感觉,然后再行纵行切割和横行摆动2-3刀,松解完毕后拔出针刀,以消毒棉签压迫针孔1-2分钟,然后敷以创可贴。
注意严格掌握进针方向和针刃方向,频频询问患者不适感。
3天内勿洗澡刀口要防止感染。
治疗第1周可行2次治疗,以后则1周治疗1次,共治疗6周。
疗效观察1、计分标准症状评分标准:将FD 常见症状根据程度的不同分为 4 级记分。
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4例FD患者,据入院顺序,采用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7.31%、30.77%、1.92%,对照组为63.46%、34.62%、1.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或加重率为 5.77%(3/52),低于对照组的30.77%(1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黛力新治疗FD疗效较好,但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并无明显优势,且可能带来抗精神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主要优势在于可有效抑制复发、减轻焦虑症状表现。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效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约15%~20%消化专科门诊、3%~4%普通门诊患者为FD[1]。
FD患者生命质量受损,久治不愈者发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性疾病风险较高,及早治愈FD非常必要[2]。
黛力新是治疗抑郁等精神疾病常用药,而FD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焦虑,焦虑加重患者不适感受,疾病影响生活,反过来又加重了焦虑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本院尝试以黛力新治疗焦虑症状较明显FD患者,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9月本院门诊与消化内科收治的104例F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无误漏诊;②认知、精神正常;③达到轻度、中度抑郁水平,HAMA量表评分≥14分;④年龄18~60岁;⑤近1个月未服用抗精神类药物;⑥无精神病史、安眠药用药史、药物依赖史;⑦一般状况尚可。
《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等。
其中,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中医多采用升阳益胃汤加味的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 治疗方法采用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加减。
疗程为X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三、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机制升阳益胃汤是一剂以温阳健脾、行气消滞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方剂。
加味治疗则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药物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升阳益胃汤加味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行气消滞,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四、临床疗效观察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X周的治疗,患者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XX%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XX%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XX%。
2. 生活质量变化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食欲、睡眠、精神状态、工作/学习状态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3. 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但均能耐受,未影响治疗进程。
五、讨论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行气消滞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法安全性较好。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未设置对照组,无法直接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