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 管理和风险偏好
- 格式:ppt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13
银行职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愿意且能够承担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总量。
这一概念来源于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也可以翻译为“风险胃口”。
例如,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可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大,将资产更多地投资到高风险领域(如新产品、新兴行业等),从而追求较高的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出现重大风险或损失,将资产重点投入到低风险领域(如成熟的市场、高信用等级的客户、低风险产品等),从而获取较低但稳定的收益。
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定为银行战略层面的内容,是董事会在考虑利益相关者期望、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风险管理的底线。
商业银行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偏好。
常见的定性描述有:达到或超过目标信用级别、确保资本充足、对压力事件保持较低的风险暴露、维持现有的红利水平、满足监管要求和期望等。
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指标、风险类指标及零容忍度类指标。
资本类指标反映银行希望维持偿付能力、维持持续经营能力的资本水平,主要有: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收益类指标反映银行收益水平,主要有:收益波动、经风险调整后收益、每股收益增长率等;风险类指标一般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各类型风险指标,反映银行对不同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或程度;零容忍度类指标反映了银行对某些经营活动范围或风险类型的接受程度为零。
风险偏好指标选取需要体现全面性和重要性。
全面性是指指标设置要反映银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覆盖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重要性是指风险偏好重在明确需长期坚持的重要目标、方向,重点突出核心指标、关键指标。
风险偏好指标值的确定要体现稳定性和合规性原则。
建立有效的风险偏好框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此外,将风险偏好分解落实到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于大部分商业银行也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一、背景介绍在商业运作中,公司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金融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公司需要明确其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二、风险偏好的定义和测量1. 风险偏好的定义风险偏好是指个体或组织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偏好程度。
在公司层面,风险偏好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偏好。
2. 风险偏好的测量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相关问题,让公司管理层回答,从而了解其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偏好程度。
(2)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公司管理层在实际决策中的行为,来推测其对于风险的偏好。
三、风险容忍度的定义和测量1. 风险容忍度的定义风险容忍度是指个体或组织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
在公司层面,风险容忍度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
2. 风险容忍度的测量方法(1)财务指标法: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如资本结构、利润水平等,来评估公司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2)市场指标法:通过观察公司的股价波动、市场价值等指标,来推测市场对公司风险容忍度的反应。
四、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对企业决策的影响1. 投资决策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会直接影响其投资决策。
风险偏好较高的公司可能更愿意承担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而风险容忍度较低的公司可能更偏好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项目。
2. 资金筹集决策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也会对其资金筹集决策产生影响。
风险偏好较高的公司可能更愿意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融资方式,而风险容忍度较低的公司可能更偏好低风险低回报的融资方式。
3. 经营决策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还会影响其经营决策。
风险偏好较高的公司可能更愿意开展创新性的业务,承担更高的市场风险;而风险容忍度较低的公司可能更偏好稳定的经营模式,避免过高的操作风险。
五、结论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一、引言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指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和对风险承受能力的界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管理。
二、定义1. 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指公司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对于可能带来正向收益和负向影响的选择倾向。
不同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有些公司更愿意承担高风险以追求高回报,而有些公司则更加保守,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或者经营策略。
2. 风险容忍度风险容忍度是指公司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
它反映了公司对于风险的忍耐程度和能力。
风险容忍度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行业竞争力等因素。
三、影响因素1. 公司财务状况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影响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重要因素。
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通常更有能力承担高风险,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和流动性来应对风险带来的损失。
2. 市场地位和行业竞争力公司的市场地位和行业竞争力也会影响其对风险的态度。
市场地位稳固、行业竞争力强的公司可能更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利润。
3. 经营策略和目标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目标也会对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产生影响。
如果公司的目标是追求高回报,那末它可能更愿意承担高风险。
相反,如果公司更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那末它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经营策略。
四、评估和管理1. 评估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评估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调研和分析:通过调研公司内部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他们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
- 财务分析: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等,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 市场分析:研究行业竞争环境和市场趋势,评估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以判断其对风险的容忍度。
2. 管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管理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其与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目标一致。
《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可能对组织的业务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的过程。
2. 损失概率:损失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或频率。
3. 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在遭受风险事件后,仍能维持其正常运营或生活的经济能力。
4. 保险风险转移:保险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5. 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指个体或组织在面对风险时的选择倾向,包括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追求。
二、填空题1. 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风险识别、______、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答案:风险评估2.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______和持续发展。
答案:战略目标3. 在风险管理中,______是指采取行动减少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
答案:风险控制4. ______是一种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风险管理策略。
答案:风险转移5. ______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变动而导致的风险。
答案:市场风险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B. 风险评估C. 风险应对D. 风险预测答案:D2. 下列哪种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A. 市场风险B. 信用风险C. 利率风险D. 汇率风险答案:B3. 下列哪种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来降低风险?A. 风险转移B. 风险分散C. 风险控制D. 风险接受答案:C4. 下列哪种风险偏好类型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A. 风险厌恶B. 风险中性C. 风险追求D. 风险喜好答案:A5. 以下哪种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是通过制定应急计划来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A. 风险转移C. 风险接受D. 风险规避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应对D. 风险监控E. 风险预测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A. 风险转移B. 风险分散C. 风险控制D. 风险接受E. 风险规避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因素?A. 债务结构不合理B. 资金流动性不足C. 利率波动D. 汇率波动E. 市场竞争激烈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A. 风险识别B. 风险分析C. 风险评价D. 风险应对E. 风险监控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A. 风险避免B. 风险减轻C. 风险转移D. 风险接受E. 风险利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完全消除风险。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五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知识点: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 详细描述:
确定企业整体风险偏好要考虑以下因素:
—般来讲,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针对公司的重大风险制定的,对企业的非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不一定要十分明确,甚至可以先不提出。
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
例题:
1.()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变化。
企业风险管理要在机遇和
风险中寻求平衡点,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A.风险偏好
B.风险承受度
C.风险成本
D.风险成本
正确答案:A,B
解析: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变化。
传统风险管理理念认为风险只是灾难,被动地将风险管理作为成本中心;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认为风险具有二重性,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
企业风险管理要在机遇和风险中寻求平衡点,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安全生产风险偏好安全生产风险偏好主要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程度以及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这种偏好往往与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经济效益以及法律规范等因素密切相关。
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可能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等。
不同企业在面对这些风险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
一些企业更注重人员健康和安全,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风险都采取高度重视和精打细算的预防措施;一些企业则更侧重于经济效益,可能会更加关注与生产损失直接相关的风险,而对于一些间接的环境污染等风险则较为忽视。
企业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安全生产风险偏好,一方面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管,这就迫使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上无论是否偏好,都必须遵从规定。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决策者的个人价值观、经验和知识背景也会对风险偏好产生影响。
然而,无论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的偏好如何,保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预防事故发生应该始终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和效益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声誉也同样重要。
在制定安全生产偏好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管理者应该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先进经验为参考,制定出全面、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其次,企业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再次,企业要加强对关键设备和重要生产环节的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最后,企业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总之,安全生产风险偏好是企业对风险程度和防范措施的选择和偏好。
在制定安全生产偏好时,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价值观,以人员安全为核心,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采取综合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风险管理的名词解释1. 风险识别呀,就是像侦探一样去找出可能出现的风险。
比如说,你准备去爬山,那就要想想会不会下雨啊、山路好不好走啊这些潜在的风险。
这可不是小事,要是没识别好风险,那可就麻烦啦!2. 风险评估呢,就好比给风险打分。
比如你要投资一个项目,要评估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失败了会有多大损失,这就是在做风险评估呀!难道不重要吗?3. 风险应对呀,就是找到办法来对付风险。
就像打游戏遇到怪兽,你得选好武器来应对。
比如知道明天可能有暴雨,那你就提前准备好雨伞或者干脆不出门,这就是一种风险应对手段呢!4. 风险监控啊,就像是给风险装个监控器。
比如你在进行一个项目,要时刻留意有没有新的风险出现,及时调整策略。
这多关键呀,不监控怎么行呢?5. 风险偏好,简单说就是你对风险的喜好程度。
有的人喜欢冒险,那就是风险偏好高;有的人很保守,那就是风险偏好低。
就像有的人喜欢玩过山车,有的人却不敢,这就是不同的风险偏好嘛!6. 风险容忍度呢,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比如说你投资,能接受最多亏多少钱,这就是你的风险容忍度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
7. 风险管理策略,这可是大方向啊!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得先决定走哪条路。
比如是选择规避风险,还是降低风险,或者承担风险,这都要好好考虑的呀!8. 风险文化,这就像是一个团队的风气。
如果大家都很重视风险,那就是好的风险文化。
比如说在公司里,大家都习惯先考虑风险再做决定,这多好呀!9. 风险沟通,就是大家要把风险的情况互相说一说。
就像一家人商量事情,要把各自知道的风险都讲出来。
不然怎么能做出好的决策呢?10. 风险转移,就好比把风险这个“球”扔给别人。
比如买保险,就是把一些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啦!这可是很常用的办法呢,你说是不是?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风险管理真的太重要啦,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要好好重视和运用它呀!。
风险偏好书重要意义摘要:一、风险偏好概念解析二、风险偏好的重要意义1.个人投资决策指导2.企业经营决策参考3.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三、如何合理调整风险偏好四、结论与启示正文:风险偏好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偏好。
简单来说,它就是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的喜好和承受能力。
风险偏好可以体现在投资者在面临收益和风险时的选择,它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风险偏好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投资决策指导:风险偏好可以帮助投资者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指导投资策略的制定。
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如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债券等。
同时,风险偏好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在面临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避免因恐慌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2.企业经营决策参考: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也需要考虑风险偏好。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定位。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风险偏好,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3.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偏好是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市场的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措施,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了解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金融风险。
要想合理调整风险偏好,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包括财务状况、年龄、职业等多方面因素。
其次,要了解投资市场的风险特点,如市场波动、政策变动等。
最后,要学会分散投资,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
总之,风险偏好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了解和调整好自己的风险偏好,有助于实现投资目标,提高投资收益。
同时,风险偏好也在企业经营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