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0
白描写作手法的特点
所谓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
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
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引进写作。
白描手法指的是不加任何修饰,可以体现事物本色美的描写语句。
一段精彩的
白描手法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个作品的文字功底。
白描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
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
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
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
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
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
白描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白描的写作手法是:白描的写作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白描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不需要写背景。
白描写作方式是不用写背景的,只需要作者去突出文章的主题即可,说简单点也就是要求我们不用很着重的去写背景,需要我们着重去刻画人物就行了。
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显出来。
2.不需要非常细致。
白描写作方式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作者需要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刻画描写人物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几句话或者是几个动作就能够写画龙点睛的表现出一个人物的精神世界。
3.不需要非常华丽。
白描写作的方式不需要作者描写得有多么的华丽,只需要朴实即可。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个优秀的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在文章中去抒发他最真实的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二、白描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1.我们运用白描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等,他们的情感流露得更加准确。
2.我们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能够让我们刻画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在文字上更加简洁干练。
3.我们运用白描写作手法,也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感。
三、不同的场景运用白描写作手法所带来的效果是怎样的?1.写景可以使得景物描写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多彩,能够让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一些性格变化,一同融入到环境当中,使得语言变得更加有韵味。
2.写人可以使得描写的人物更加富有神韵,并且可以从一些外貌的描写上触及到这个人物的本质以及灵魂。
也能够表达出来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
3.写特定场景可以烘托当时的一些气氛,并且扩大视像体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需要了解到,白描类似于一些写意画,重在挖掘展现一些深层的内在的东西。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白描手法一、什么叫“白描”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
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再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注意与白描相区分的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什么是白描、白描手法的特点与运用注意事项什么是白描:白描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
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白描手法运用注意事项:1、把握白描与具体叙述的异同记叙和描写是并列的两种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写中的一种具体手法,它和记叙中的具体叙述非常接近。
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
如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
2、白描要重点突出。
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大师们常三言两语而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3、白描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
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
运用白描手法的作品举例:1、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2、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古典诗歌中的白描手法一、什么是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
将这种手法运用到古典诗歌创作中,那就是用最简洁质朴的文字,不加烘托、渲染,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就像是一个速写画家,几笔就把人物或者场景的神韵给描绘出来了。
二、白描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简直就是白描手法的经典范例。
你看啊,“枯藤老树昏鸦”,就这么几个词,一下就把那种萧瑟、衰败的景象给描绘出来了。
枯藤绕着老树,老树上停着几只黄昏归巢的乌鸦,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就像你眼前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而且还是黑白灰的色调,充满了凄凉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呢,在这一片萧索之中,出现了小桥、流水和人家,这是一种温馨的画面,可是和前面的萧索景色放在一起,就更显得游子的孤独了。
这就好比是在一张灰色的大纸上,突然有一小片彩色的地方,但是这彩色却不属于漂泊的人,只能让他更觉得自己的孤苦。
“古道西风瘦马”,古老的道路上,吹着西风,一匹瘦马驮着游子缓缓前行。
这马为什么瘦啊?可能是长途跋涉,也可能是主人都没什么东西喂它。
这几个简单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就把游子羁旅天涯的那种愁苦和孤寂完全展现出来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特别直白地写出了诗人在南山下种豆的情景。
豆苗长得稀稀拉拉,杂草倒是很茂盛,感觉诗人种地的水平不咋高呢,不过这就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他没有去美化这个场景,没有说自己种的豆苗如何如何好,就是老老实实地把看到的情况写出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上起来就去田里清除杂草,一直到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多简单的描述啊,但是一个辛勤劳作的农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你仿佛能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在月光下,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子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可能还带着泥土的气息。
诗歌手法赏析:白描诗歌手法赏析:白描一、介绍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描绘事物形象的手法,以细腻、准确的笔触表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
它通过生动、逼真的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描写对象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
二、白描手法的特点1:注重细节描写:白描手法通过对事物细节的特别关注和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看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
2:准确传神:白描手法追求准确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和形态,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描写对象的形象。
3:注重质感:白描描绘的物体不仅仅是形态和特征,还包括物体的质感,如光影效果、触感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真实存在。
三、白描手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白描手法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可以刻画人物面部特征、肢体动作和服饰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2:物体描写:白描手法在物体描写中的运用,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纹理和光影效果,使物体形象更加真实、细腻。
3:自然景观描写:白描手法在自然景观描写中的运用,可以表现自然景观的细节特征、变化过程和气息感受,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四、白描手法的实例赏析1:人物描写实例:描写人物的面容特征时,白描手法可以准确地表达其眼睛的神采、笑容的弧度以及皮肤的白皙等特征。
例如:“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慈祥的笑容温暖了整个房间,他的皮肤白皙如同少女般娇嫩。
”2:物体描写实例:白描手法在描绘物体时可以表达纹理的细腻和光影的变化。
例如:“那只水杯沿着边缘有着精致的花纹,从上方透过来的阳光在杯壁上泛起一道道金色的光线,使整个杯子显得异常亮丽。
”3:自然景观描写实例:白描手法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可以表达大自然的壮丽和纷繁多样。
例如:“山势雄伟,云雾缭绕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山顶上一片花海,万紫千红的花朵像海浪一样荡漾,使人陶醉其中。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以提供相关的白描作品示例,供读者参考。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语文上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文字的魔力白描手法是一种运用文字描绘事物的文学技巧,它以客观、准确、生动的方式呈现事物的形象,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
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白描手法可以用于各种文学体裁中,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戏剧,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小说中,白描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在散文中,白描手法可以使景物显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诗歌中,白描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增加诗歌的艺术性和韵味。
在戏剧中,白描手法可以通过对话和情节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发观众的共鸣。
白描手法的运用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练。
白描手法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避免冗长的叙述和过多的修饰词语。
其次,要注意细节的描写。
细节是白描手法的关键,通过描述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事物的存在。
再次,要注意语气的把握。
白描手法通常采用客观、平实的语气,但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表现力,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白描手法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它能够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事物的形象和氛围,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白描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真实、自然,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白描手法是一种运用文字描绘事物的文学技巧,它以客观、准确、生动的方式呈现事物的形象,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
它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阅读的愉悦感。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白描手法,使作品更加真实、自然,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的魔力,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作品吧!。
白描的写作手法举例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以质朴、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对象的形态、特征和神韵,不加修饰,却能生动传神。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深入理解白描的魅力。
在古典文学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运用白描手法。
《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形象的描写便是经典之笔:“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段描写没有华丽的词汇,只是简单地陈述孔乙己的穿着、外貌,但一个穷酸、落魄又自视清高的读书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再看《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先生通过平实的语言,将闰土的外貌变化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对闰土造成的巨大影响。
古代诗词中也不乏白描的佳作。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天山谷夜晚的宁静,“人闲”“夜静”“月出”“鸟惊”,没有刻意的渲染,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清幽与静谧。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数语,罗列了九种事物,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漂泊游子的孤独与愁苦呼之欲出。
在现代文学中,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也善用白描。
《大淖记事》里写巧云:“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
眉黑眼亮,胸脯丰满,线脚伶俐。
”简单几句,一个美丽、活泼的少女形象就清晰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白描手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于它能够直抵事物的本质,以最真实、最朴素的方式呈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