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译汉难点辨析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7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对名词(或代词)作进一步的解释,它可以是单词、短语或从句。
同位语从句是名词从句的一种,置于某些名词之后如:fact, doubt, idea, news, hope, indication, decision, possibility, assumption, suggestion, question, and so on。
这种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也可用what, why, whether, when等引导。
在阅读时,要注意同位语与本位语分割的现象。
如,The thought came to me thatI would invite him to McDonald’s.当时我产生一个念头,即我要请他吃麦当劳。
同位语从句that I would :McDonald’s与其先行词The thought被came to me分隔。
翻译时,可增加“即”或用冒号、破折号分开。
例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ans inquiry.(1999年真题)分析:本题属于同谓语结构。
句子“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or...o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agreement的同位语。
在这个同位语从句中,methodologies后面跟着两个并列谓语,即refers to...or(refers)to。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和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都是形容词短语,分别修饰concepts和research techniques。
2021考研英语:长难句难点翻译分析考研英语句子翻译是有难点,那考生如何把难点翻译出来呢?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考研英语:长难句难点翻译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1考研英语:长难句难点翻译分析As you will come to see,knowing that mental health is always available and knowing to trust it allow us to slow down to the moment and live life happily.一、断句根据断句标志(标点符号-连词-短语)并结合断句原则(长度适中+语法结构完整)可从逗号处,and前以及allow前进行断句二、语法分析1. 本句包含一个位于句首的as引导的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后面整个主句,主句谓语动词为allow,主语为两个knowing动词ing形式的短语的并列,并且第一个并列内含一个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2. 修饰整个句子的定语从句顺译即可,剩余部分为主干句的主谓宾结构,所以整体顺译即可三、难点分析主干的主语较长,为两个动词ing形式的阿短语构成,且短语内部包含复杂结构,所以主干的谓语动词不好确定,容易导致句式划分不清。
需要找准主句谓语动词,再通过谓语动词一步一步找出主语及宾语四、暑期备考经验分享除了背单词之外,建议每天找试题中的一段原文进行精读训练,程度好的同学可以着重分析句式结构从而练习梳理句子的速度和正确率;而对于程度较弱的同学,则可将重心放在文章中的每个生词上,通过查阅词典并通读文章,自行分析判断在具体语义下应使用单词的哪种意思,并尝试着理解文章的每个句子,再与原文翻译相对比,分析之间的差别,反过来倒推出句子的理解方式。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解析翻译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需要精确和准确的技能。
对于考研翻译而言,难点不可避免。
本文将解析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最为常见和困扰的难点之一。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解决方案:在进行翻译前,翻译者需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把握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隐含意义,并思考如何在目标语言中合适地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注释、解释或修改词语顺序等方式来保持目标文本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二、语言转换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这也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将源语言中的结构与表达方式转化为目标语言的相应结构和表达方式。
解决方案:在进行语言转换时,翻译者需要全面理解源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搭配以及习惯用法等。
同时,不仅要注重逐字逐句的转换,还要注重整体的语言逻辑和表达效果,以保持目标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词义多样性不同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词义,这也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词语的具体含义,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相应的词语来表达。
解决方案:在面对词义多样性时,翻译者需要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具体的含义。
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工具等辅助工具来查找相关的翻译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此外,可以适当使用解释性的注释或修辞手法来增强目标文本的表达力。
四、长句处理长句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长句往往难以理解和表达,容易造成信息不准确或者语法错误。
解决方案:在处理长句时,翻译者需要将其分割为更易于理解和表达的若干子句。
可以使用逗号、分号等标点符号来划分长句的不同部分,并结合适当的连接词来保持句子的语义连贯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翻译出过分长的句子,保持目标文本的简洁明了。
考研英语翻译重难点详解考研英语翻译重难点详解导语: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考研英语中翻译的重点难点,大家可要认真看看啦,店铺就帮你到这儿啦~比较结构从语法上讲,有以下几种结构可以比较:1) 如果要表达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似的,就可以用as 或是 like。
此外,so do i, neither / nor do i 等也表示相似。
2) 当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在某一方面一样时,可用as…as…(后接形容词或副词)和as much / many…as…(后接名词或动词)结构。
3) 表达事物之间差别的结构可采用more (…than) 或less (…than),后可接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名词。
但要注意的是more…than 还可译作“与其说……,不如说……”,在这种结构里,more + 形容词(或副词)并不构成比较结构。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more…than 以后的英语虽然是肯定的,但译成中文必须是否定的。
实际上,英语的比较结构比较复杂,阅读时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
1. “what we take out of the sea is no longer as important as what we do not put into it,” said a noted underwater explorer, describing how pollution of sea-life cycles ultimately threatened even terrestrial respiration.分析:what we take out of the sea是主语从句,它与what we do not put into从句相比较。
这里把从海洋中获取资源和向海洋倾倒生活和工业垃圾造成严重的污染后果进行比较。
否定词在as 从句的比较结构中常见,但是在“ not…as (well等) as”结构中只否定前面的部分,后面的部分表示肯定。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此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已成为一项挑战。
而中英文翻译则是在这种语言差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英文之间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上的差异,还涉及到文化、习惯、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英文翻译的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语言差异导致翻译困难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以及用词方式就存在巨大的不同。
其次,中英两种语言一些词汇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深入理解目标语言和原始语言的语言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法。
在中英文翻译中,语言的不同之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熟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一旦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译者就能更好地处理与源语言的语言障碍。
2.通过专业翻译工具提高翻译质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
借助语法检查、拼写检查和同义词检查等工具,译者可以更好的处理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从而提高翻译品质。
二.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难度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重要因素。
文化渊源不同,习俗和惯例的差异,语言表述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差异。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充分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因为译者需要将一种文化转译成另一种文化,所以译者必须深入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即使是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词语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不了解文化,译者就难以准确的传达信息。
2.通过合理的解释方式缩小文化差异。
尽管文化差异难以避免,但译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解释方式来简化它们的影响,从而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类的文章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其他方式来解释一些区域性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对名词(或代词)作进一步的解释,它可以是单词、短语或从句。
同位语从句是名词从句的一种,置于某些名词之后如:fact, doubt, idea, news, hope, indication, decision, possibility, assumption, suggestion, question, and so on。
这种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也可用what, why, whether, when等引导。
在阅读时,要注意同位语与本位语分割的现象。
如,The thought came to me thatI would invite him to McDonald’s.当时我产生一个念头,即我要请他吃麦当劳。
同位语从句that I would :McDonald’s与其先行词The thought被came to me分隔。
翻译时,可增加“即”或用冒号、破折号分开。
例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ans inquiry.(1999年真题)分析:本题属于同谓语结构。
句子“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or...o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agreement的同位语。
在这个同位语从句中,methodologies后面跟着两个并列谓语,即refers to...or(refers)to。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和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都是形容词短语,分别修饰concepts和research techniques。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与解题思路考研翻译是众多考生最头疼的一项科目,主要涉及到英汉互译和汉译英两个方向。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考生常常在某些难点上遇到困惑。
本文将分析考研翻译的常见难点,并给出解题思路,供考生参考。
一、词语和短语的翻译困惑在考研翻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语义复杂或文化差异较大的词语和短语,翻译这类内容时容易产生困惑。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些词语无法简单地进行直译。
此时,考生应该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根据实际语境合理翻译,同时注意保持语义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翻译中常见的“文化差异”一词,在英语中可以表示为"Cultural differences",但如果上下文中有具体的文化差异,如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区别,可以使用"Wedding custom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来更好地表达。
另一个问题是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选择。
比如,英语单词"issue"既可以指代问题,也可以是发布,发行的意思。
如果"issue"出现在政治领域的文章中,可以翻译为"问题",而在经济类文章中,则可以翻译为"发布"。
二、长难句的翻译技巧长难句在考研翻译中也是一个让考生头疼的问题。
正确理解和翻译长句不仅需要对语法结构有较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在处理长难句时,考生可以采取以下解题思路:1. 拆句法:将长句拆解为几个简单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通过拆句可以准确理解每个小句子的意思,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主次分明法:长句中常常会有主要和次要信息,考生可以通过判断句子成分的重要程度,将主要信息进行突出翻译,次要信息进行删减或简化。
研究生教案上难句翻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提高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翻译文本进行准确评估和修改。
3. 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翻译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理论与实践:介绍翻译的基本理论,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难句类型分析:分析常见的难句类型,如长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并讲解相应的翻译策略。
3. 翻译技巧训练:通过实例教授翻译技巧,如词义确定、词性转换、语义增减等。
4. 翻译评估与修改:培养学生对翻译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语言、文化、逻辑等方面对翻译文本进行评估和修改。
5. 实践练习:提供实际翻译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翻译,并互相交流、探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教师讲解基本理论和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难句翻译的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实践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4. 个人作业与反馈: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的积极性与贡献。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难句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翻译技巧运用。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考试,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翻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
2. 案例库:收集各类难句翻译案例,供学生分析和练习。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例和背景知识。
4. 翻译软件:介绍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辅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
六、教学安排: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2课时)翻译基本理论介绍难句类型及其翻译策略2. 翻译技巧训练(2课时)词义确定与词性转换语义增减与逻辑关系处理3. 翻译评估与修改(2课时)翻译文本评估标准修改技巧与策略4. 实践练习(4课时)小组内翻译练习与讨论个人翻译作业完成与反馈5. 期末考试与总结(2课时)期末考试模拟课程总结与反馈七、教学案例:1. 中文原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不得不调整其经营策略。
解析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在考研英语翻译题中,很多考生都会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难点常常会影响到考生的翻译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句子结构复杂考研翻译题中经常出现句子结构复杂的情况。
长句子和嵌套句子的使用会给考生造成困扰。
考生需要努力理解句子的结构和主谓宾关系,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1.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
2.将句子拆分成更小的部分,逐步翻译,再整合成完整的句子。
3.关注主要信息,不必过于拘泥于每个细节。
二、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考研翻译题常常涉及到各种专业术语,这对非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解决方法:1.提前准备专业术语的词汇表,对常见的术语进行理解和记忆。
2.利用各种工具,如在线词典、术语词典等,查找和确认术语的翻译。
3.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直译直译,根据目标文化的语境和习惯进行合适的翻译。
三、语法和语义的理解正确理解句子的语法和语义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
一些考生由于语法和语义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翻译出错误或模糊的句子。
解决方法:1.加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了解常见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2.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提高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
四、字词选择和表达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字词和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一些考生由于字词的选择不当,导致翻译出现偏差或流于表面的问题。
解决方法:1.积累广泛的词汇量,包括近义词、反义词等。
2.注意上下文的语境,选择能够准确传达原意的词汇和短语。
3.学习模仿优秀的翻译,参考专业翻译资料,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结:在研究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时,我们发现句子结构复杂、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语法和语义的理解以及字词选择和表达准确性等问题是考生面临的主要困扰。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法,考生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翻译解析分析翻译的难点和解题技巧语言是人类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翻译并非易事,其中存在许多难点,需要我们在解析和分析中运用一些技巧。
本文将探讨翻译中的难点,并分享解题的技巧。
一、翻译的难点翻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和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这导致了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的差异。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理解原文所属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并将其转化到目标语言中,这种跨文化的转化是极具挑战性的。
2.语法结构的不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中文的主谓宾结构与英文的主动态结构存在明显区别。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适应不同语言的语法,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语义和辞义的转化:每个词汇都有其独特的语义和辞义,但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往往不一一对应。
有时候,我们需要转译或调整原文的意思,以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文体和风格的转换: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体和风格,如正式、口语、文学等。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原文的风格和目标读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译文风格,以保持信息传递的效果和目标语言的可读性。
二、解题技巧虽然翻译存在许多难点,但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1.深入理解原文:在开始翻译之前,我们应该对原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词汇的含义、句子结构、语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只有准确理解原文,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注重上下文:上下文对于准确理解原文和适当表达译文很重要。
我们应该关注前后句的联系,理解句子所在的语境和背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3.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难题。
例如,使用同义词、近义词或解释性的表达方式来辅助翻译;使用对比、类比或插入适当的注释来准确传达原文含义;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规范来调整译文。
4.查阅资料和询问专业人士:在遇到较为专业或复杂的译文时,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译文。
考研英译汉难点辨析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对名词(或代词)作进一步的解释,它可以是单词、短语或从句。
同位语从句是名词从句的一种,置于某些名词之后如:fact, doubt, idea, news, hope, indication, decision, possibility, assumption, suggestion, question, and so on。
这种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也可用what, why, whether, when等引导。
在阅读时,要注意同位语与本位语分割的现象。
如,The thought came to me thatI would invite him to McDonald’s.当时我产生一个念头,即我要请他吃麦当劳。
同位语从句that I would :McDonald’s与其先行词The thought被came to me分隔。
翻译时,可增加“即”或用冒号、破折号分开。
例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ans inquiry.(1999年真题)分析:本题属于同谓语结构。
句子“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or...o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agreement的同位语。
在这个同位语从句中,methodologies后面跟着两个并列谓语,即refers to...or(refers)to。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和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都是形容词短语,分别修饰concepts和research techniques。
译文:所谓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分词作状语分词短语不仅可以用作形容词,还可用来说明动词或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概念,这时它与副词短语相似。
它在句子中可以作状语,也可做定语。
如Not knowing what to do, I telephoned our manager.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给经理打了电话。
此外,还可表示时间、方式伴随、原因、让步或条件。
要注意的是分词的下列两种用法和结构:1)分词的逻辑主语必须与主句的主语一致,如果不一致,要用独立主格结构。
如:On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I lost my sad mind.走在街上,我忘了烦恼。
2)with+名词(或代词宾语)+分词(短语)作状语,表示伴随情况。
如:With water expected to be scarce by tomorrow, we have set aside a big drum for it.预期明天缺水,我们已经准备了一个大木桶。
例Arguing from the view that human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every relevant respect, extremists of this kind think that animals lie outside the area of moral choice.(1997年真题)分析:逗号前面是一个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里面又有一个that从句作the view的同位语,逗号后面的that从句是一个宾语从句。
译文:这类人持极端看法,认为人与动物在各相关方面都不相同,对待动物无须考虑道德问题。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否定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否定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的否定范围具有不同的情况,因此许多否定句往往是具有歧义的。
如, The ambassador did not leave Japan to take up an appointment in China.可译为:1)那位大使没有离开日本到中国去就职。
2)那位大使不是为了到中国就职而离开日本。
在阅读中,只能根据上下文得出正确的含义。
英语的否定重心也是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Don’t give up because it is easy.只能理解为:不要因为简单就放弃呀。
此外,不定代词中的every, all, both以及副词always, quite,与否定词结合时,不是全部否定,而是部分否定,不是“全不是”,而是“不全是”。
这些都是在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例Small minded scholars, rude educators, and ill mannered gentlemen are hardly unknown in England.分析:这句话是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子。
两个否定分别由hardly和unknown(由表示否定的前缀un与形容词known构成)表达。
译文:在英国,狭隘的学者、粗鲁的教育家和无礼的绅士并不罕见。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比较结构下列几种结构均可表示比较:1)如果要表达人与人、事与事等之间是相似的,可用as或like。
如:He’s bit of a snob, as his father does.他这人有点势利,就像他父亲那样。
还有so do I, so am I, neither/nor do I等也表示相似。
2)当要表达事物之间在某方面一样时,可用as: as:和as much/many: as:如,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what to expect in the future.对于预料将发生的事要尽量多做准备。
3)表达事物之间差别的结构可采用more :than与其……不如……,no less then简直是,实在是;It is that...but that...这不是说……,而是说……。
后可接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名词。
more: than可译作“与其说……不如说”。
如,…the so calleddivision between the pure scientist and the applied scientist is more apparent than real.(考研试题)。
理论科学家和应用科学家之间的所谓区分,与其说是实际的,不如说是表面的。
例Science moves forward, they say, not so much through the insights ofgreat men of genius as because of more ordinary things like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tools.(1994年真题)分析:本句属于比较结构,含有一个比较结构not so much...as“与其说……不如说”。
they为插入语。
through the insights of great men of genius和because of more ordinary things为两个状语。
like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tools为介词短语作定语,修饰things.译文:他们说,科学的发展与其说源于天才伟人的真知灼见,不如说源于改进了的技术和工具等更为普通的东西。
考研英语英译汉难句分类辨析之it的用法it在各种英语表达中出现的机率非常频繁,它常用来表示气候、天气、温度、时间、地点和距离等外,还可用于强调句型中。
强调的部分可以是主语、宾语或副词短语。
如,It was the headmaster that my brother borrowed some reference books from yesterday.我哥哥昨天是向校长借了一些参考书(强调介词“from”的宾语“the headmaster”)。
it还可在句中充当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
如,It struck me that the situation was pretty strangely.我感到形势异常。
在阅读中,要弄清当it与被代替的成分分离,或一个句子中多次出现it时,它们在句中的作用。
例1How well the predictions will be validated by later performance depends upon the amount, rel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and on the skill and wisdom with which it is interpreted.分析:在本句中it指代information这一词。
How...performance为主语从句。
depends upon为谓语动词。
with which引导一定语从句,修饰skill and wisdom, which指skill and wisdom。
译文:这些测试在多大程度上被后来的表现所证实,这取决于所采用的信息的数量、可靠性和适应性,以及解释这些信息的技能和才智。
例2It is possible that familial tendencies reflect common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or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superimposed on a genetic one.分析:在本句中“It”作形式主语,“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才是真正主语,过去分词短语“superimposed on a genetic one”作后置定语,修饰“environmental factor”,代词“one”指代的是“factor”。
译文:家族倾向性可能反映的是环境方面共有的关系或是在遗传因素上所附加的环境因素。
例3You have all heard it repeated that men of science work by mean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at by the help of these operations, they, in a sort of sense, manage to extract from Nature certain natural laws, and that out of these, by some special skill of their own, they build up their theories.(1993年真题)分析:本句为带有三个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