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常用词汇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标题:污水处理常用词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是必须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词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工作。
一、水质监测与分析1.1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来说,pH值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2 溶解氧(DO):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量,是评价水体氧气含量的重要参数。
1.3 氨氮(NH3-N):是指水中的氨氮含量,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二、污水处理工艺2.1 曝气:是指通过向水体中通入气泡,增加水中溶解氧的过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2 沉淀:是指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或改变水流速度使悬浮物沉降到水底,从而净化水质的过程。
2.3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去除水中有机物。
三、处理设备与设施3.1 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包括进水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
3.2 污水泵站:是将污水从低处抽送到高处的设备,通常用于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
3.3 污水管道:是将污水从生产生活区域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起到输送作用。
四、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4.1 排放标准:是指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排放要求的标准,通常由政府制定。
4.2 污水处理法规: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处理工艺、设备要求等。
4.3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前后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
五、新技术与发展趋势5.1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膜的筛选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
5.2 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结合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5.3 循环利用: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进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总结: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词汇,包括水质监测与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设备与设施、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以及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常用的词汇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词汇及其解释:1. 污水:指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专门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通常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
3. 污水处理工艺:指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程和技术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4. 水质: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含量。
5. 水质监测:对水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和监测,以评估水质状况和监控处理效果。
6. 水质标准:用于评估水质状况的一套指标和限值,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
7. 污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和输送污水的管道系统,包括下水道、管网和泵站等设施。
8. 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或处置。
9.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脱水、干化、焚烧等方法。
10. 水处理剂:用于改善水质或促进污水处理过程的化学物质,如絮凝剂、消毒剂等。
11. 混凝剂:用于将悬浮物凝聚成较大颗粒的化学物质,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去除。
12. 沉淀池:用于将混凝后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设备,常用于初级处理过程。
13. 曝气池: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氧气,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设备,常用于二级处理过程。
14. 活性污泥法:一种生物处理方法,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15. 厌氧消化: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
16. 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的膜过滤器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分离的技术,常用于提高处理效果和回收水资源。
17. 水再利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于工业、农业或景观灌溉等用途的过程。
18. 生物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如溶解氧、生物多样性等。
19. 水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一、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词汇及其含义。
二、常用词汇及解释1. 污水污水是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它通常包含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重金属等。
2.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
它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工艺单元,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
3.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污水进入处理厂之前,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工艺。
它通常包括除砂、除油、除大颗粒悬浮物等步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4.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艺。
它通常包括沉淀池、格栅、沉砂池等单元,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
5.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等,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
6.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高级处理工艺包括深度处理、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等,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7.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对经过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艺。
它通常包括吸附、氧化、过滤等步骤,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微生物等。
8. 膜分离膜分离是指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分离的工艺。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以实现对污水中的溶解物、微生物的去除。
9.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指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污水中的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10. 污泥处理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的工艺。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干化等,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有机物的含量。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词汇及其相关内容。
1. 污水: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污水处理站或者污水处理设施,是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或者建造物。
污水处理厂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工艺单元。
3. 预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等。
4. 初级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
5. 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营养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
6. 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
7.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在处理池中添加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
8. 曝气池:是污水处理中用于提供氧气的设备,通过曝气作用将氧气传递给微生物,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9.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中用于沉淀悬浮物和沉淀物的设备,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池底。
10. 滤池:是污水处理中用于过滤污水的设备,通过过滤介质(如砂子)的作用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
11.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层,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染物。
12. 深度处理:是指对高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如去除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
13. 水质监测: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以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
14. 污泥处理:是指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压滤和焚烧等。
15. 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景观等用途。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方式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词汇及其含义。
1. 污水:指由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水体。
2. 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处理污水的设施,通常由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部份组成。
3. 预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质、悬浮物和泥沙等。
4. 主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5. 后处理:是指对主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6. 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过滤或者生物降解等方式去除的固体物质。
7.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处理,以减少其体积、稳定其性质,并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8. 混凝剂: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促使悬浮物会萃成团,便于沉淀和去除的化学物质。
9. 氧化剂: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氧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化学物质。
10. 生物滤池: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设施,常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处理过程中。
11. 活性炭:是指一种具有高度吸附能力的碳材料,常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异味物质。
12. 消毒: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菌灭菌,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再生产。
13.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对于水体中的生物生存和污染物降解具有重要作用。
14. 水质监测:是指对处理先后的污水进行水质参数的检测和分析,以评估处理效果。
15. 排放标准:是指对污水排放的水质要求和排放限值,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监督执行。
16. 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再利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
17. 营养盐:是指污水中的氮、磷等化合物,过多的营养盐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
18. 水环境:是指水体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及其生态系统。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一、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常用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词汇。
二、常用词汇解释1. 污水: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废水处理厂,是进行污水处理的设施,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3. 污水处理工艺:指处理污水的一系列工程步骤和技术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
4. 预处理:指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如格栅过滤、沉砂池等,以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5. 生物处理: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处理过程,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6. 混凝剂: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混凝和絮凝悬浮物的化学物质,常用的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7. 氧化剂:指在污水处理中用于氧化有机物和杀灭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常用的有氯气、臭氧等。
8.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生物处理方法,常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
9. 膜分离技术:指利用特殊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技术,常用的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10. 水质监测:指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
三、常用词汇应用场景1. 在市区建设一个新的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和投资估算等。
2.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常用的方法有浓缩、脱水和焚烧等。
3. 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4. 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质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需要进行水质监测和检测,确保达到要求。
5.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可以考虑利用余热发电、生物气体发电等方式进行能源回收和利用。
四、结语以上是关于污水处理常用词汇的详细介绍。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掌握相关词汇对于从事污水处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各种废水的排放物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常用的词汇被广泛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词汇及其解释:1. 污水:指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污水处理站或污水处理设施,是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
3. 污水处理工艺:指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程步骤和技术方法,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
4. 预处理:是指在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对污水进行的初步处理,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5. 初级处理:也称为物理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上的处理,包括沉淀、澄清和过滤等。
6. 中级处理:也称为化学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化学上的处理,包括调节pH 值、加入化学药剂和混凝等。
7. 高级处理:也称为生物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生物上的处理,包括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
8. 混凝剂:是一种化学药剂,用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9.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污泥,用于生物处理过程中降解有机物。
10.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和消化等。
11. 水质监测:是指对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12. 排放标准: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环境中的质量要求,包括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和水质要求。
13. 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符合一定水质标准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资源。
14. 污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或景观水等非饮用水用途。
15. 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泵、曝气设备、搅拌器、污泥脱水机等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设备。
以上是一些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词汇,它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污水处理的原理和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一、污水处理工艺1. 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是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的一种综合工艺。
常见的传统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化学处理(如混凝、絮凝、氧化等)和生物处理(如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
2. 生物膜工艺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生物质和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工艺。
常见的生物膜工艺包括:生物膜反应器(MBR)、生物滤池(BF)、生物接触氧化池(BCO)等。
3. 高级氧化工艺高级氧化工艺是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工艺。
常见的高级氧化工艺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
4.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分离和浓缩的工艺。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二、污水处理设备1. 格栅格栅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大颗粒杂质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组平行排列的金属栅条组成,污水通过格栅时,大颗粒的杂质会被拦截在格栅上,以便后续处理。
沉砂池是一种用于沉降和去除污水中悬浮颗粒的设备。
污水进入沉砂池后,由于重力作用,悬浮颗粒会沉降到池底,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质的设备。
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一段时间,悬浮物和溶解物质会通过重力沉降到池底,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4. 混凝剂混凝剂是一种用于促使污水中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5. 絮凝剂絮凝剂是一种用于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絮状物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胺等。
6. 生物滤料生物滤料是一种用于提供附着面积和生物膜生长环境的材料。
常见的生物滤料包括:填料球、填料环等。
7.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用于吸附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材料。
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8. 膜组件膜组件是膜分离工艺中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污水的过滤、分离和浓缩。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全套1)COD: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L o COD的测定原理是: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铭酸钾),在酸性(硫酸)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为C02和H20所消耗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用CODCr,一般用COD表示。
COD优点:能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最快26分钟),且不受水质影响。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2)BOD:生化需氧量,一般单位mg/L o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它是一种间接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有机物的生化氧化分解通常有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碳化阶段,约需20天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硝化阶段,约需100天才能完成。
在公认的情况下,一般标准做法是在20。
C温度下,培养5天,进行测定,测得数据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简称BOD5,因此BOD5表示部分含碳有机物分解的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是取原水样或经过适当稀释的水样,使其含有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五日生化需氧的要求,将此水样分成二份,一份测得当天的溶解氧含量,而将另一份放入20。
C培养箱内,培养5天后再测定其溶解含量,两者之差乘上稀释倍数即为BOD5oBOD可反映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污水中所含有机物越多,则消耗氧量亦越多,BOD数值也越高,反之亦然。
因此它是污水水质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尽管测定BOD需时较长、数据不及时,但BOD指标带有综合性——综合反映有机物总量,模拟性——模仿水体自净。
因此很难用其他指标来代替。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该指标的用途为:a.反映污水有机物浓度。
如进厂污水有机物浓度,出厂污水有机物浓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一般可达350mg∕L0b用以表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
进、出水B0D5的减差除以进水B0D5即为该厂的B0D5去除率,是重要的指标。
C.污水处理厂的去除总量与出水B0D5,表示了在污水厂总的处理能力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量。
污水处理常见词汇汇编1、污泥负荷kg(BOD5)/kg(MLSS) · d)活性污泥负荷的方法,在原理上是基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理解,认为微生物所处的生长阶段决定于基质的量(F)与微生物总量(M)的比例(即污泥负荷)。
活性污泥负荷主要决定了活性污泥法系统中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和系统的处理效率。
对于一定进水浓度的污水(So),只有合理地选择混合液污泥浓度(X)和恰当的活性污泥负荷(F/M),才能达到一定的处理效率。
计算公式:Ns=F/M=QS/(VX)式中Ns ——污泥负荷,kgCOD(BOD)/(kg污泥.d);Q ——每天进水量,m3/d;S ——COD(BOD)浓度,mg/L;V ——曝气池有效容积,m3;X ——污泥浓度,mg/L。
2、污泥浓度mg/L即活性污泥法中曝气区单位体积悬浮混合的干污泥净重的毫克数。
3、容积负荷kgBOD5/(m³·d)容积负荷是指单位容积曝气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纳的BOD5量计算公式:Nv=Q S0/V容积负荷与污泥负荷之间关系式Nv=Ns*X式中:Q—每天的污水流量,m3/d;S0—曝气池进水的BOD5浓度,mg/L;V—曝气池容积,m3;Ns—污泥负荷,kg(BOD5) / (kgMLSS·d);X—曝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mg/L。
4、表面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与表面积的比值)。
表面负荷qmax可以用下式表示:式中:qmax——允许最大二沉池表面负荷,m/hfq——结合我国具有情况的修正系数,fq=0.8Qsv——允许的最大污泥体积进流量,L/(㎡•h)SVI——污泥指数(mL/g)SVI是反映沉降性能的重要参数,SVI高,沉降性能不好,悬浮固体沉速低,表面负荷必须降低,反之,SVI低,表面负荷可以提高,两者呈反比关系。
污水处理技术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 有关水类型术语1.1 原水1.1.1 原水:raw water 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1.l.2 湖面温水层epi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Ll.10)上面的水。
1.1.3 地下水groundwater 存于地下水层的水。
通常能从地下水层取出,或者通过地下水层取出的水。
l.1.4 湖底静水层hypo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下面的水。
1.1.5 寡营养的oligotrophic 用于描述水体,指水体营养物质缺乏且含有种类较多而数量较少的水生生物。
这种水体的特征是透明度高,上层水体中氧的浓度高,底部沉积物通常呈浅褐色并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
1.1.6 雨水:rainwater 尚未溶解地面上可溶性物质的大气降水。
1.1.7 暴雨水storm water;暴雨径流水storm water run-off由于降暴雨而排入水道的地面径流。
1.1.7.1 暴雨污水storm sewage由于降暴雨或雪(冰)融化生成的地面径流同污水混合的水。
1.1.8 成层作用stratification在水体中存在或形成的明显的层次。
靠温度、盐分的性质、氧或营养成分的不同来鉴别。
1.l.9 地面水surface water 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1.1.10 温跃层thermocline 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
1.2 废水1.2.1 废水waste 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1.2.2 水底沉积物benthic deposit 由于自然侵蚀、生物过程或排放废水,在水道、湖或海底聚集的沉积物。
其中可能含有有机物。
1.2.3 腐质detritus 在生物学意义上,指有机的颗粒物质。
在污水处理方面,指密度比水大的能被流动水输送的粗有机物残渣。
1.2.4 出水effluent从处理厂、工业过程及蓄水池等场所中排放出的水或废水。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词汇的含义和作用。
1. 污水:指由生活、生产、工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水体。
2. 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通常由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工艺组成。
3. 预处理:是指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原始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
4. 初级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澄清等工艺,去除悬浮物和部份有机物质。
5. 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如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
6. 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等,如吸附、膜分离等。
7. 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沉淀物,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8.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焚烧等工艺,以减少体积、稳定有机物质和消毒。
9. 水质监测: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分析和监测,以确保出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10. 水质标准:是指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对水体质量的要求和限制,包括各种指标的浓度、溶解氧、PH值等。
11. 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符合再利用标准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绿化等。
12. 排放标准: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环境中的要求和限制,包括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排放方式等。
13. 环保设备:是指用于污水处理的各种设备,如污水泵站、曝气装置、沉淀池、生物反应器等。
14. 水处理剂:是指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药剂,包括絮凝剂、消毒剂、调节剂等,用于改善处理效果。
15. 水循环利用:是指将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于生产、农业等领域,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以上是污水处理常用词汇的详细介绍,这些词汇对于理解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各种废水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词汇及其相关内容。
1. 污水: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污水处理站,是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3. 生活污水: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浴、厨房、洗衣等废水。
4. 工业废水: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废水。
5. 农业污水:指农田灌溉、养殖业排放等农业活动产生的废水。
6. 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7. 初级处理:污水处理过程的第一步,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8. 次级处理:污水处理过程的第二步,主要采用生化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利用好氧菌和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9. 深度处理:污水处理过程的第三步,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
10. 活性污泥法:一种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通过在处理池中加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11. 曝气池:用于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的设备。
12. 沉淀池:用于沉淀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使其分离出来。
13. 消毒:污水处理的最后一步,通过加入消毒剂,如氯或紫外线辐射,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14. 污泥处理: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压滤、脱水、焚烧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15. 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的指标,如COD、BOD、氨氮、总磷等。
以上是污水处理常用词汇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中,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
了解和掌握这些常用词汇对于理解和实施污水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五个大点,每一个大点下包含3-5个小点的详细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正文内容:1. 污水处理工艺1.1 初级处理-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水中。
- 滤网:利用网状物过滤大颗粒的悬浮物。
- 溶解气浮:通过注入气体使悬浮物浮起并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1.2 中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附着并分解。
- 厌氧消化: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
1.3 高级处理-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 离子交换:通过交换树脂去除污水中的离子。
-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分离污水中的物质。
2. 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设备- 曝气池: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体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有机物。
- 曝气管:将气体均匀分布到曝气池中。
2.2 混合设备- 混合器:将污水和处理剂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 搅拌器:保持污水中的悬浮物均匀分布,防止沉淀。
2.3 过滤设备- 滤料: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
- 过滤器:通过滤料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
3. 污水处理指标3.1 COD(化学需氧量)- 反映有机物在化学氧化条件下的耗氧量。
- 衡量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污染程度。
3.2 BOD(生化需氧量)- 反映微生物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 衡量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能力。
3.3 SS(悬浮物)- 反映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 衡量污水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4. 污水处理工艺优化4.1 调节pH值- 通过添加酸碱来调节污水的酸碱度,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4.2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 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4.3 混合污水处理- 将不同来源的污水混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者消除污染物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常用的词汇和术语,本文将对这些常用词汇进行详细介绍。
二、常用词汇解释1. 污水:指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的处理,以减少或者消除污染物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
3. 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专门设施,通常由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部份组成。
4. 预处理: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伤害。
5. 初级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澄清等工艺,以去除悬浮物和部份有机物。
6. 中级处理: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7. 高级处理: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等。
8. 深度处理:对高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脱盐等工艺,以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
9. 污泥: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和生物膜,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10.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焚烧等工艺,以减少体积和有害物质的含量,便于处置。
11. 水质监测: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达标排放。
12. 水质指标:用于评价水质好坏的指标,如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等。
13. 排放标准:根据国家或者地方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后的排放要求,包括水质指标、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14. 再利用:将经过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进行回用,如用于灌溉、冲洗、工业用水等。
15. 节能减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和减少排放的措施,以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三、结论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常用的词汇和术语,本文对这些词汇进行了详细解释。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词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词汇及其含义。
1. 污水:污水是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设施,包括污水的收集、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
3. 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4. 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是指将污水从污水源头收集起来,通过管道或渠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的系统。
5.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进入主处理前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
6. 主处理:主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工艺。
7. 混凝剂:混凝剂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凝聚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的化学物质,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8. 沉淀池:沉淀池是指用于沉淀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的设备,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沉淀到池底。
9. 曝气池:曝气池是指通过给污水通入空气,利用氧气来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的设备。
10.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方法,常用于生物处理工艺中。
1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分离和过滤的技术,常用于污水的后处理和回用。
12. 消毒:消毒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菌和灭活的过程,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13.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参数的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
14.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质量的要求,包括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和水质指标等。
15. 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是指将处理后的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再次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用途。
以上就是污水处理常用词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一些常用的词汇和术语,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 污水:指人类生活、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是专门用于进行污水处理的设施,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原水:指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未经处理的污水。
4. 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等。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5. 生化处理:是指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使其变为较为稳定的物质。
生化处理通常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
6.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好氧生化处理方法,通过悬浮生物膜中的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7. 曝气:是指在好氧生化处理过程中,通过向反应器中通入空气或氧气,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气,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8. 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或过滤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后所得到的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
9.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压滤和干化等。
10. 水质监测: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常见的水质监测参数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氨氮等。
11. 排放标准:是指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
排放标准包括对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溶解氧、pH值和温度等要求。
12. 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城市绿化等用途。
13.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高级污水处理技术,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7
污水处理英文词汇资料
污水sewage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
一级处理 primary treatment
二级处理 secondary treatment
生物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曝气池 aeration tank
曝气 aeration
充氧oxygenation
好氧消化 aerobic digestion
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缺氧 anoxic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沉淀 sedimentation
搅拌agitation
氯化 chlorination
余氯 residual chlorine
污泥 sludge
泥龄sludge age
回流污泥 returned sludge
剩余污泥 surplus sludge
消化污泥 digested sludge
活性污泥 activated sludge
污泥浓缩 sludge thickening
污泥脱水 sludge dehydrating
絮凝 flocculation
水头Flood peak
水头损失 head loss
液面负荷 surface load、
工艺参数类
设计流量 Design flow
泵流量pump flow
栅前水深 water depth of ahead grille
过栅流速Crosses the grille speed of flow
栅条间隙Grille gap
过栅水头损失head loss of crosses the grille
格栅倾角 Grille inclination angle
过栅流量 flow of grille
齿耙运行速度 rake speed
有效水深Effective water depth
水力停留时间HRT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
水力表面负荷Hydraulic load surface
污泥浓度sludge concentration
污泥回流比sludge reflux ratio
机械设备类
粗格栅coarse screen
回转格栅除污机grille decontaminating equipment 无轴螺旋输送机shaftless screw conveyor
无轴螺旋压榨机 shaftless screw compressor
潜污泵submersible sewage pump
细格栅fine screen
旋流沉砂器rotational sand processor
砂水分离器 grit-water separator
潜水搅拌器submersible agitator
潜水推流器 submersible water impeller
可调堰门adjustable weir
曝气转刷aeration brushes
吸刮泥机aspiration sludge scraper
离心脱水机Decanter Centrifuge
切碎机Macerator
转鼓浓缩机Drum thickener
絮凝剂投配单元polymer make-up & dosing unit
圆形闸门Circular gate
蝶阀 butterfly valve
闸阀 gate valve
球阀 Ball valve
止回阀 Check Valve
放空阀 Emptying valve
微阻缓闭止回阀 Tiny Drag Slow Shut Check Valves 电磁阀 Mgnetic valve
电动阀 Mortor operated valve
法兰 Flange
主轴承main bearing
减速机gearbox
超声波流量计supersonic flow meter
电磁流量计electromagnetic flow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