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变阻器
- 格式:ppt
- 大小:731.00 K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6章第4节《变阻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4节,主要内容包括:变阻器的定义、原理、种类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的概念及原理。
2. 第十六章第五节:变阻器的种类及连接方式。
3. 第十六章第六节: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定义、原理、种类,掌握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阻器原理的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变阻器的定义、种类,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展示变阻器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变阻器的定义、原理。
(2)讲解变阻器的种类及连接方式。
(3)分析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讲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连接一个含有变阻器的电路,观察并记录电流、电压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定义、原理。
2. 变阻器的种类、连接方式。
3.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变阻器的原理。
(2)列举三种变阻器的种类,并说明其连接方式。
(3)设计一个含有变阻器的电路,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1)变阻器的原理是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
(2)三种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旋转式变阻器、数字式变阻器。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3)示例:一个简单的照明电路,通过变阻器调节亮度。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6章第4节《变阻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4节《变阻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定义、原理、种类及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6章第4节,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定义,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及应用。
3. 能够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电路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动变阻器、电位器、演示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滑动变阻器、电位器、导线、电池、电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改变电阻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电阻的连续变化。
2. 知识讲解:a. 介绍变阻器的定义、工作原理。
b. 讲解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电路图,讲解如何使用变阻器调整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定义、工作原理。
2. 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3. 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b. 画出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c.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运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 答案:a. 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线的长度,实现电阻值的连续变化,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b. 结构示意图及使用方法见教材。
c. 电路图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变阻器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还需加强练习。
电阻(电阻·变阻器)一、大体概念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导体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1)符号:电阻用字母R表示,符号是。
(2)单位:国际单位是欧姆(Ω),简称欧;其他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Ω,1 MΩ=106Ω。
(3)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探讨: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如下图a,b,c,是三根用同一种材料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粗细相同而长短不同;导线d与导线c的长短、粗细都相同,但材料不同。
有实验可知: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有关。
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小问题:家庭用电元件中各部位导电能力都一样吗?2.导体与绝缘体:(1)导体:有大量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
(2)绝缘体:有很少量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在必然条件下可以转化。
提出问题:这些元件是通过什么原理来工作的呢?3.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符号:。
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结构简图(3)连接方式:如图,滑动变阻器A、B、C、D4个接线柱,接AC和接AD是一种方式,接BC和BD是一种方式。
滑动变阻器需要串联在电路上,利用前应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
接AC=接AD接BC=接BD(4)变阻器铭牌上标有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二、例题精讲【例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还与有关.【测试题】(2021•大连)下列各因素,不属于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A.导体的长度B.导体的横截面积C.导体的材料D.导体两头的电压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头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功率无关.故选D.【例2】★★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为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A.R1<R2=R3,I1=I2=I3B.R1=R2>R3,I1=I2>I3C.R1>R2>R3,I1>I2>I3D.R1>R2>R3,I1=I2=I3【测试题】(2021•东城区)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合金丝,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这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值R甲、R乙、R丙的大小关系是() A.R甲=R乙=R丙B.R甲<R乙<R丙C.R甲>R乙>R丙D.R甲>R丙>R乙因为甲、乙、丙三根电阻丝的材料相同,由于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较长,因此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又因为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丙较粗,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因此乙的电阻大于丙的电阻;故:R甲>R乙>R丙.故选C.【例3】★(2021•大连)温度一按时,关于导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必然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粗导线的电阻必然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将一根导线拉长,其电阻必然变大D.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两根导线,电阻必然相同【测试题】(2021•永州)当温度一按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较粗的导线电阻大B.若它们粗细相同,则较长的导线电阻大C.较细的导线电阻大D.若它们长度相同,则较粗的导线电阻大电阻的大小不仅跟导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材料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大小有关,所以选项A、C 都不正确;在温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长的铝导线电阻大,故B正确;在温度、长度和材料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即导线越细,电阻越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例4】★★长度相等的两根铝导线,若甲的横截面积为20mm2,乙的横截面积是30mm2,则() A.甲的电阻大B.甲、乙的电阻相等 C.乙的电阻大D.无法判断【测试题】一根较粗的铜线被均匀地拉伸为原长的两倍,它的电阻将会()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肯定若将铜线均匀拉长,其材料不变,但铜线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减小,所以铜线得电阻变大.故选B.【例5】★★将电阻为1欧姆的均匀铜棒拉成半径为原来的13的铜线,则这时铜线的电阻为()A.3ΩB.81ΩC.9ΩD.18Ω【测试题】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铝导线从中点处对折后利用,则此时铝导线电阻大小将变成原来的() A.2倍B.1/2 C.1倍D.1/4将铝导线沿中点对折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都没有转变,但导体的长度变成原来的一半,按照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知阻值变成原来定的一半;长度变成原来一半的同时,横截面积变成原来的二倍,按照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知,电阻又变成一半.所以,此刻的电阻是原来的14.故选D.【例6】★★(2021•天津)如图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用意,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A.B.C.D.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解答:(1)滑动变阻器都接上面的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滑动变阻器都接下面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2)选择上面一个接线柱,下面选择一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部分取决于下面的接线柱;(3)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阻变长,应该接入左半段.下面的接线柱一定接左接线柱,上面的接线柱任意接入.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向右滑动电阻变大,需要接入下面的左接线柱,故C、D符合题意。
第4节变阻器一、变阻器电阻类型有:[定值]电阻和变阻器[也叫可变电阻]。
12、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滑动变阻器:[1]、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2]、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使用方法:选、串、接、调①、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②、串联在电路中;③、接法:“一上一下”;④、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4]、铭牌的意义: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4、旋盘式电阻箱[1]、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2]、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之间的任意阻值。
[3]、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5、插孔式电阻箱[1]、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2]、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二、变阻器的应用1、用法:变阻器标有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最大电流,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通过在使用前将阻值调到最大。
2、作用:[1]、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保护电路。
3、电位器常用于家用电器音量调节的一种变阻器,也可用于其他电器上。
通过机械式旋钮调节阻值的大小。
4、除了机械式电位器外,还有数字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与机械式电位器相比有:可程序控制阻值、耐震动、噪声小、寿命长、搞环境污染等优点]。
【典型例题】类型一、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甲电阻线中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电阻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B.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C.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D.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思路点拨】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大小只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