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23
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包括哪些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包括哪些摘要:抽样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评估总体的质量状况。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查的四种常见方案,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分别从适用范围、抽样方法、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抽样方案之一。
它的原理是从总体中以等概率的方式抽取样本,确保每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总体大小和样本容量、编制总体名单、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发生器进行随机选取等。
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分布均匀、样本容量较小且抽样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
它的优点是抽样过程简单、结果具有可靠性,但缺点是可能存在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
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一种按照固定规则选择样本的抽样方案。
它的原理是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等距离的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随机选取一个样本。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总体大小和样本容量、计算系统抽样间隔、随机确定起始点等。
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分布有规律、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
它的优点是抽样过程简便、适用范围广,但缺点是可能存在周期性的抽样偏差。
三、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独立的抽样的方案。
它的原理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分层依据、计算每个层次的样本容量、进行分层抽样等。
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不同层次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
它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代表总体的特征、提高估计的精度,但缺点是分层抽样设计复杂、抽样误差难以估计。
四、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一种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组,然后从每个群组中抽取全部样本的方案。
它的原理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通过随机抽取若干个群组进行检查。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群组划分依据、确定样本容量和群组数量、进行群组抽样等。
抽样检验方案(简称抽样方案)是一套规则,依据它去决定如何抽样(一次抽或分几次抽,抽多少),并根据抽出产品检验的结果决定接收或拒绝该批产品。
抽样方案按指标性质分为计数抽样方案与计量抽样方案两类,按抽取样本的方式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及序贯抽样方案。
除了根据抽样检验方法制定适用于各种特定情形的抽样方案外,抽样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抽样技术(取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无限制;一般多利用乱数表或抽样球2.系统抽样:按一定的时间/数量间隔抽样3.分层抽样:先层别后再抽样4.曲折抽样:是希望减少系统抽样因周期性而发生偏差等缺点所采用的方法。
可视为随机抽样,但较复杂,具有规则性。
5.区域抽样:群体如一大箱物品,箱中有数十个小盒,每一小盒装有若干物品。
为抽样之方便,可自数十个小盒中随机抽取若干样本盒,然后就各样本盒进行全数检验。
这方法如社会调查时分为城镇或乡村取样,故称为区域抽样。
适用前提:区域内变异大,区域间变异小。
与分层抽样刚相反。
6.分段抽样:先采用区域抽样,在从样本单位中从随机抽样。
可有两段、多段之分。
7.反复抽样:在同一检验批内作一次以上的抽样来推定群体品质的抽样方法。
一般用在抽样检验中之双次、多次或逐次抽样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
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
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
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
抽样检验方案(简称抽样方案)是一套规则,依据它去决定如何抽样(一抽样检验次抽或分几次抽、抽多少),并根据抽出产品检验的结果决定接收或拒收该批产品。
在确定了一个抽样方案后,可以计算具有指定质量指标(例如批不合格品率p)的一批产品被接收的概率,接收概率L(p)是p的函数,称为抽查特性函数,简称OC函数,其图形称为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如图1所示。
抽样检验实施方案一、引言抽样检验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种假设。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总体容量很大或者难以获取全部数据,因此需要通过抽样的方式来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验的实施方案,包括抽样方法的选择、样本容量的确定、假设检验的步骤以及结果的解释。
二、抽样方法的选择在进行抽样检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等。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总体的特点、抽样的成本以及样本的代表性。
例如,如果总体可以分为若干个明显的层次,那么分层抽样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总体中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那么整群抽样可能更加适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三、样本容量的确定确定样本容量是进行抽样检验时的关键步骤。
样本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总体的大小、抽样方法的选择以及所需的统计显著性水平和效应大小。
为了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估计。
在确定样本容量时,需要注意避免样本容量过小导致结果不够可靠,也要避免样本容量过大导致资源浪费。
四、假设检验的步骤进行抽样检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假设检验。
首先需要明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然后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计算出样本的检验统计量的值,再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来计算p值或者临界值,最后进行假设检验的决策。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显著性水平,以及正确解释检验结果。
五、结果的解释最后,需要对抽样检验的结果进行解释。
无论是接受原假设还是拒绝原假设,都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在解释结果时,需要清晰地说明假设检验的过程、检验统计量的计算结果以及最终的决策。
同时,还需要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决策。
六、总结抽样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假设检验的步骤以及结果的解释,可以有效地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抽样检验方案的类型有哪些抽样检验方案的类型有哪些摘要:抽样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一个总体是否具有某种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抽样检验方案。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见的抽样检验方案类型: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并对每种类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叙述和讨论。
关键词:抽样检验,类型,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一、单样本检验单样本检验是指在抽样过程中,只有一个样本参与检验的方法。
它适用于总体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判断总体是否满足某种特征。
常用的单样本检验方法包括:单样本均值检验、单样本比例检验和单样本方差检验。
单样本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计算统计量和判断决策。
二、双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是指在抽样过程中,同时有两个样本参与检验的方法。
它适用于对比两个总体是否相同或不同的情况。
双样本检验常用的方法包括: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样本 t 检验和 Mann-Whitney U 检验。
独立样本 t 检验适用于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比较,配对样本 t 检验适用于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比较,Mann-Whitney U 检验适用于两个独立样本的中位数比较。
三、配对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是指在抽样过程中,每个样本中的观测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方法。
它适用于在相同样本上进行两次观测,比较观测值前后的差异是否显著。
常用的配对样本检验方法包括:配对样本 t 检验和符号检验。
配对样本 t 检验适用于样本差异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符号检验适用于样本差异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
四、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以上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它适用于多个不同总体均值之间的比较。
方差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一个因素下不同水平之间的均值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均值的影响。
抽样方案范文4篇抽样检验又称为统计抽检检验,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产品组成样本进行检验,通过对样本的检验结果对整批产品做出质量判定的过程。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抽样方案范文4篇,欢迎大家阅读。
抽样方案1一、概述:药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进厂时都需要进行检验,但是无论是什么材料,来料的量都不会小,不可能做到全数检验。
那么我们就会根据国标、药典或者企业自身的规定,对需要检验的物品进行抽样。
如使用GB/T2828.1-2012选择抽样方案,确定好检验水平,接受质量限(AQL),采用正常一次抽样检验,在表2-A中就能查出抽样方案,那么怎么证明我们所选抽样方案是有效的呢?下面针对计数和计点两种方案有效性的确定加以说明。
二、计数抽样方案——二项分布假定接收质量限AQL=2.5,抽样方案是L(500,21);确定方案是否有效,其实就是验证确认下在其置信水平下,不合格品率是否小于等于AQL值;借助excel和mintab软件演示下验证和确认的过程。
第一步:计数抽样符合二项分布,利用excel中BINOMDIST函数,可以计算出生产方风险,利用单变量求解,求出使用方风险为10%时,不合格品率(使用方风险质量)。
也可以查GB/T2828.1-2012“表6-A正常检验的使用方风险质量”查出使用方风险质量。
三、计点抽样方案——泊松分布假定接收质量限AQL=6.5,抽样方案是L(8,1);确定方案是否有效,其实就是验证确认下在其置信水平下,不合格品数是否小于等于AQL值;借助excel和mintab软件演示下验证和确认的过程。
第一步:计点抽样符合泊松分布,利用excel中POISSON函数,可以计算出生产方风险,利用单变量求解,求出使用方风险为10%时,不合格品数。
也可以查GB/T2828.1-2012“表7-A正常检验的使用方风险质量”查出使用方风险质量。
将出现数改为2,得出90.36%置信水平下不合格数下限是0.065029>0.065,不合格数大于方案设定值,因此按照方案应该拒收。
抽样方案6篇抽样方案6篇抽样方案篇1一、抽样调查目的根据样本的抽样结果判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了解大学生三年以来对于社会的逐步认识情况和个人思想动态。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好处简单、方便、可以节约开支,十分科学,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误差。
三、确定总体范围和单位抽样调查总体范围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生,各系各班。
四、确定抽样组织方式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市场调查方式进行,从电院各系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中选取部分学生展开调查。
五、确定抽样方法本次调查拟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组织方式,确定在总体范围内进行非重复的随机对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六、确定抽样的实施步骤为了保证人数的有效抽取,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法,细则如下:1、人数的分配:本校学生较多,分配150份进行抽样,外校临近学校抽取150名学生。
2、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理有据,并能够随机应变,如遇到拒绝者可以随机更换被调查者。
校内问卷分布:经管系电力系机电系建设系信息系动力系大一大二5大三校外问卷分布:学校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分校其他份数七、数据的处理在抽样结果的处理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责任制原则,在进行数据录入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准确,避免出现数据录入的失误所造成的误差。
八、结论经过为期一天的调查,组收集到有关大学生打工状况的原始资料,整理出有效问卷271份,并将这271份原始数据记录在e某cel中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经管系10461班04组2022年12月14日抽样方案篇2一、抽样目的: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水平的进步,手机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必用工具。
而面对浩瀚的书林文海,也意识到了手机阅读可以为自己提供很好的阅读机会。
我们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对唐山市大学生的手机阅读情况调查,以期望我们对这个市场有更好的了解。
二、抽样背景:唐山市拥有的大学数量不是很多,院校比较分散。
1)华北煤炭医学院,位于建设南路57号,基本处于市中心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好,门口多路公交可遍及唐山各地。
抽样方案8篇抽样方案8篇抽样方案篇1一、调查目的(1)了解某某市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关注程度;(2)了解某某市在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创业现状;(3)了解某某市在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二、调查范围某某市内所有在校学大生。
三、调查对象某某市内所有在校学大学生。
专科生+本科生,全日制在校生。
(成教除外)四、抽样方法设计的原则与特点抽样设计按照科学、效率、便利的原则。
首先,作为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整体方案必须是严格的概率抽样,要求样本对全国及某些指定的城市或地区有代表性。
其次,抽样方案必须保证有较高的效率,即在相同样本量的条件下,方案设计应使调查精度尽可能高,也即目标量估计的抽样误差尽可能小。
第三,方案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便于具体抽样的实施,也要求便于后期的数据处理。
五、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特殊要求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某某大学较多,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广布,这为调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应的费用也就较高。
但是,这样做的样本点数量较大,对于调查结果有充分的依据。
六、抽样方案的类型与单元确定抽样总体:某某市在校大学生抽样单位:每名在校大学生样本量:1000名按学业年级把学生划分为2层层内每名同学等概率被抽中1.对于即将离校的大三、大四的同学进行调查。
2.对于刚刚进校不久的大一、大二的同学进行调查。
七、具体调查实施1.地点选择在各大高校的校门口、宿舍、教学楼门口,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
2.时间定在中午、下午放学之后。
3.随机拦截发放问卷八、误差的估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为了尽可能提高精确度,努力使误差控制在2%以内。
抽样方案篇21、调查题目:美国城市中吸取大ma者的研究调查目的:通过对吸毒者的调查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吸毒者”的理论。
这一研究对了解吸毒者的情况,并制订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对于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理论假设:心理学家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
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抽样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了解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特征。
在质量控制和市场调研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抽样检查方案,以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案。
一、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从总体中随机地选择样本,使得每个样本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
这种抽样方法要求总体必须完全标识出来,并且每一个样本都是相互独立的。
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小,且样本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
二、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系统抽样是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例如每隔一定间隔选择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的优势在于抽样过程相对简便,而且可以保持总体特征的一致性。
然而,如果总体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或规律性,这种抽样方法可能导致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使用系统抽样时,要确保总体中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与样本需求一致。
三、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分别抽取样本。
分层抽样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保持总体特征的同时,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特征分布的情况,通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可以更好地捕捉到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
然而,分层抽样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层次划分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划分层次时慎重考虑。
四、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相似或相互联系的群组,然后随机地选择部分群组进行抽样,再对所选群组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整群抽样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样本选择的复杂度,节省调查成本,同时通过对群组内所有个体的调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然而,整群抽样要求群组内个体的相似性较高,如果群组内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这种抽样方法可能导致样本的失真。
综上所述,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分别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包括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包括摘要抽样检查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查来评估整体质量情况。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查的四种常用方案,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注意事项,合理选择适合的抽样方案能够提高抽样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之一,适用于总体分布均匀、没有明显区域特征的情况。
具体步骤包括:先确定抽样容量,然后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生成随机数,根据随机数来选择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是实施简单,能够保证样本的独立性和代表性。
然而,由于随机性的影响,可能导致样本选取过程不够均匀,容易出现偏差,需要通过样本容量的增加来减少误差。
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常以固定间隔的方式进行。
具体步骤是先确定抽样容量,然后计算得到抽样间隔,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个起始点,之后每隔固定间隔选择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实施简便,适用于总体有明显规律分布的情况。
然而,如果总体的规律与抽样间隔的倍数相同,可能导致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三、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进行抽样。
具体步骤是先确定抽样容量,然后根据总体的特征将其分层,每个层次的抽样容量与总体比例一致。
分层抽样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每个层次的代表性,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然而,分层抽样需要事先对总体进行划分,如果划分不准确或者层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导致估计结果偏差。
四、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组,然后随机选择部分群组作为样本。
具体步骤是确定群组数和每个群组的大小,然后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随机选择群组。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样本选择的操作,提高抽样效率。
然而,整群抽样要求群组内的个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如果群组内的差异较大,可能导致估计结果不准确。
综上所述,抽样检查的四种常用方案分别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是什么样的抽样检查的四种方案是什么样的摘要:抽样检查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查,以评估整体质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查的四种常用方案,包括无放回抽样、有放回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并分别对其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1. 无放回抽样:无放回抽样是指在每次抽样中,选取一个样本后不再将其放回总体中。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小、抽样比例相对较大的情况。
其优点是样本选择的独立性,每个样本之间互不影响;缺点是样本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性,容易引入抽样偏差。
2. 有放回抽样:有放回抽样是指在每次抽样中,选取一个样本后将其放回总体中,使得每次抽样的样本选择是相互独立的。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大、抽样比例相对较小的情况。
其优点是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抽样过程的简便性;缺点是样本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导致抽样误差的增加。
3.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间隔,从总体中按顺序选择样本。
例如,可以每隔10个单位选择一个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有规律、抽样分布均匀的情况。
其优点是抽样过程简单,样本选择相对均匀;缺点是可能存在与总体特点相关的规律性,导致样本选择的偏差。
4.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的特征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群体,然后从群体中选择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情况,例如地区、产品类型等。
其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体特征,节省抽样成本;缺点是样本与群体内个体的差异可能较大,导致抽样结果的不精确性。
通过以上四种抽样检查方案的介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质量检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总体规模、抽样比例、抽样精度以及抽样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抽样方案。
同时,也需要注意抽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独立性,以降低抽样偏差和误差。
关键词:抽样检查,无放回抽样,有放回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质量管理Abstract:Sampling inspection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evaluates the overall quality level by inspecting selected sample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four commonly used sampling inspection schemes, including without replacement sampling, with replacement sampling, systematic sampling, and cluster samp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scheme will be elaborated in detail.1. Without Replacement Sampling:Without replacement sampling means that in each sampling, a sample is selected and not returned to the population. This sam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tuations where the population size is small and the sampling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Its advantage is the independence of sample selection, where each sample does not affect each other.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 is the subjectivity in the sample selection process, which may introduce sampling bias.2. With Replacement Sampling:With replacement sampling means that in each sampling, a sample is selected and returned to the population, ensuring that each sampling is independent. This sam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tuations where the population size is large and the sampling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Its advantage is the randomness of sample selection and the simplicity of the sampling process.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 is the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samples, which increases the sampling error.3. Systematic Sampling:Systematic sampling selects samples from the population based on certain rules and intervals. For example, a sample can be selected every 10 units. This sam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tuations where the population has regularity and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Its advantage is the simplicity of the sampling process and relatively even sample select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regularitie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leading to sample selection bias.4. Cluster Sampling:Cluster sampling divides the population into several mutually exclusive groups based on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selects samples from these groups for inspection. This sam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ituations where the population has obvious group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gions or product types. Its advantage is that it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s and save sampling costs. However, there may b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and individual units within the groups, resulting in imprecise sampling results.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our sampling inspection schemes, we ca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cheme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size, sampling proportion, sampling accuracy, and sampling cost need to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sampling scheme. At the same tim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andomness and independence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to reduce sampling bias and errors.Keywords: sampling inspection, without replacement sampling, with replacement sampling, systematic sampling, cluster sampling, quality management。
抽样检验方案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一、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1.抽样检验方案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
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2.检验.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4.批不合格品率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
一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一)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1)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
c也可用Ac表示。
c值一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百单位缺陷数。
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以上两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 d <cB. d >cC. d =cD. d =r答案:B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两类判断错误。
即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错误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错误地接受。
错误的判断将带来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可用概率来表示。
如教材157页图7-19所示。
第一类错误是当p=po时,以高概率L(p)=1-α接受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
由于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质量水平p o的概率α,又称供应方风险⑸椒缦盏取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1-β)拒绝检验批,以β为接受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
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质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使用方风险、消费者风险等。
[例题]实际抽样检验中,有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第一类错误判断是()。
A.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B.将检验批判为不合格批C.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D.将检验批判为合格批答案:A(2009考题)在抽样检验方案中,将合格批判定为不合格批而错误地拒收,属于( )错误。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答案:A◆以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为例。
(一)确定α与β(大纲要求了解)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也可以双方协商确定。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规定是: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般控制范围是:α=1%~5%;β=5%~10%。
对于主控项目,其α、β均不宜超过5%;对于一般项目,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二)确定p0 (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与p1 (LTPD批容许不合格品率)(三)确定抽样检验方案(n,c)[例题]在制定检验批抽样方案时,对于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 )。
A. 5%B. 8%C. 10%D. 12%答案:C内容提要(第二部分)第8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内容提要:本讲第二部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与GB/T 19004的结构模式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二、本章2010年大纲与近三年大纲要求比较无变化:三、考核要点简要剖析四、本章历年试题数量(分值)统计一览五、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说明2000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去学习教材内容,尤其要掌握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过程方法模式。
其次要理解和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特征、实施程序以及标准的构成和主要特点、常用术语。
六、本章内容重点介绍第一节概述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发布三个国际标准:●ISO 9000●ISO 9001●ISO 90042000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三个国家标准:●GB/T 19000—2000(idt ISO 9000:2000)●GB/T19001— 2000(idt IS0 9001:2000)●GB/T 19004—2000(idt ISO 9004:2000)一、标准的基本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中对标准的定义如下:【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标准的颁布具有特定的过程和形式。
标准的特性表现为科学性与时效性,其本质是“统一”。
标准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法规性。
二、GB/T 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特点(大纲要求了解)1.GB/T 19000 —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1)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 GB/T 1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 GB/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4) 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说明:我国已于2003年将ISO 19011国际标准等同转化为GB/T19011-2003)[例题] GB/T19000一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有( )。
A.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基础和术语B.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GB/ 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业绩改进指南D.ISO19000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E.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答案:ABC2.ISO 9000:2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12条)(1) 标准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应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2)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
体现了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有助于组织结合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采用标准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重视有效性的改进与效率的提高。
(大纲要求掌握过程方法模式)任何得到输入并将其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系统识别和管理组织内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图8-1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教材161页图8-1是该标准中所提出的过程方法模式的一个概念图解,该图给出了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循环过程,从“管理职责”过程开始,逆时针进行过程循环,首先在“管理职责”中,对管理者规定了要求,在“资源管理”中涉及到了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设施及工作环境等要素;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确定并实施各过程;后继通过“测量分析和改进”对过程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认可、纠正和改进,最后通过管理评审向管理职责提供反馈,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从水平方向的箭头所指示的逻辑关系看,该过程模式同时也实现从识别需要到评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所有活动过程的总体概括。
(06年考题)GB/T19000-2000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方法为基础建立的,其质量管理的循环过程包括( A C D , )。
, A.管理职责B.环境管理C.产品实现D.资源管理E.安全管理(3)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并在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4)对标准要求适应性进行了更科学与明确规定,给予组织更多的灵活度。
(5)更加强调管理者的作用。
(6)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7)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8)对文件化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9)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10)概念明确,语言通俗,易于理解、翻译和使用,术语用概念图形式表达术语间的逻辑关系。
(11)强调了ISO 9001作为要求性的标准,ISO 9004作为指南性的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的业绩的持续改进。
(12)增强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从而为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2000版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起着奠定理论基础、统一术语概念和明确指导思想的作用。
一、GB/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大纲要求掌握)GB/T19000~2000族标准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明确了以下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顾客的要求应放在组织的第一位。
对潜在的顾客亦不容忽视,如果条件成熟,他们会成为组织的一大批现实的顾客。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②有计划地、系统地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改进措施;③在重点关注顾客的前提下,确保兼顾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07考题)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是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里的顾客是指()。
A. 所有个人或组织B. 消费者C. 最终使用者D. 采购方E.零售商2.领导作用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即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领导者要想指挥好和控制好一个组织,必须做好确定方向、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等工作。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的远景,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实施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发展战略;②在一定范围内给与员工自主权,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