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地方政府学-第二次作业 (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地方政府学》答案第一篇:《地方政府学》答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方政府学》答案试卷号:6377一、名词解释1.地方自治: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方政府是指“权力或管辖被限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的一种政治机构。
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
”3、单一制国家是:单一制国家是由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它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统一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体系。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1、三、1、地方立法的特征: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体,即使中央国家机关制定专门解决地方问题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的立法活动也不属于地方立法的范畴。
地方立法的任务是解决地方问题,尤其是注重解决应当以立法解决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决的问题。
地方立法可以有或应当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则之一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保持地方特色。
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围限于本地行政区域内。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复杂性。
从总体上说,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复杂。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处理。
在中国,制定地方性法规,至少要处理六种关系: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与行政法规的关系;与部门规章的关系;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关系;与上级或下级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还要处理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关系。
其次,地方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体,在总体上规定的事项更多,许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决的问题便由地方立法解决,这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有:政府、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都成为公共服务的主体。
在治理范式下,不同主体间就共同关注的社会议题进行协商、对话形成有利于社会总体的解决方案。
私营企业有效率的管理手段,比如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手段引入到公共部门,私营企业也通过公共服务产生激发了社会责任与主体意识。
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风起云涌的“社会革命”,也是新的主题-----非营利组织登上了社会舞台,成为“第三方政府”,肩负起改良社会、公共服务生产的重任。
政府、私人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授权等方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交由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生产。
政府、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互补共治,使他们成为公共服务中的伙伴,使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社会公众服务。
特点:在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上,政府、公众与非营利组织各自的优势与特点。
政府部门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命令机制(合法权威),第二部门(商业部门)主要依赖市场的价格机制(交互作用),而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主要依赖社群的网络机制(共同价值观和信仰)。
各自优缺点:私营企业、各种社会组织开始逐步参与到社会管理体系中来,虽然参与程度还比较低。
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种准公共物品的供给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出现市场化浪潮,致使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就是要让党和政府之外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实践中大大推动了政府之外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矛盾解决。
如果所有的社会需求都由政府提供,则政府规模将难以控制,而政府规模庞大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
同时由于信息和资源的有限性,政府的社会管理总有其力所难及之处,甚至有时也会产生侵害社会部分群体利益的行为。
政府的社会服务在人力资源方面受制于官僚机构的组织体制限制,在物力方面常常受制于财政支出的限制而难以灵活有效地适应社会需要。
第二次作业(第2-4章)总分:100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1.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冲突,由()提出意见。
A.法院B.国务院C.省政府D.人大2.一般说来,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所有者属于()。
A.城市政府B.国家C.个人D.集体3.地方行政权行使的目的是实现()。
A.国家利益B.地方公共利益C.官员利益D.政府利益4.下面()个城市不属于较大的市?A.洛阳B.包头C.杭州D.开封5.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务院制定的法规B.自治法C.人大制定的法律D.宪法6.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建制是()。
A.市B.县C.乡D.省7.规定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基本问题的是()。
A.行政规章B.自治条例C.单行条例D.行政法规8.在我国,城市土地所有者是()。
A.个人B.城市政府C.集体D.国家9.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效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高于前者B.效力相当C.前者高于后者D.无法判断10.作为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A.地方行政权B.地方司法权C.地方立法权D.地方暴力机关11.行政区划上()一直是变动的焦点。
A.省B.县级市C.县D.地级市12.一般说来,行政的核心是()。
A.行政主体B.行政客体C.行政权D.行政关系13.我国,管理国有资产的机关是()。
A.国资委B.人民银行C.发改委D.财政部14.系统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权限、程序和其他事项予以规定的一部法律是()。
A.立法法.B.刑法C.宪法D.民法1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关键是()。
A.依法治民B.依法行政C.有法必依D.执法必严16.人民检察院可以行使()。
A.审判权B.法律监督权C.人事任免权D.无限权力17.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为()年?A.5B.4C.6D.718.()是地方政府管理市场与社会的基本方式。
A.行政审计B.行政监察C.行政诉讼D.行政监管.19.下列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管辖范围的广泛性B.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C.具有地方参与权和税收权D.行政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2.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是(C )A.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B.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C.管理国有资产D.保护生态环境E.维护社会秩序一、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按地方政府所处环境和管辖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ABCD )A.一般行政地方B.城市地方C.民族自治地方D.特别行政区地方2.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A.适应职能的需要B.与社会发展相适应C.具有内在的系统性D.依法进行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地方政府是指“权力或管辖被限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的一种政治机构。
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
”2.地方自治乃“国家特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际监督之下,自组法人团体,以地方之人及地方之财,自行处理各该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
”地方自治具备两个条件:地方机关的公职人员多由地方上公民选举当地公民担任,被选举者所为各种措施都应当以公民意见为依归。
3.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
4.自治型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
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国一般地方政府的性质。
第1题国家权力的()属性要求在权力的配置上确立需要的权限。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国家权力的配置第2题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方式主要是()。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行政体地方政府权力第3题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主要是()。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自治体地方政府权力第4题同一行政区域内既存在自治体地方政府,又存在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体制是()。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类型第5题中国大陆地方政府的权力结构体制属于()体制。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大陆地方政府权力结构体制第6题民族自治地区的地方政府除享有一般地方政府的权限外,还享有()。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民族治体体地方政府权限第7题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单位第8题()是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核心组成部分。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单位构成第9题国家职能的两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始终具有主导地位。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国家职能第10题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国家活动第11题对地方政府来说,基础设施职能和()在地方政府职能中具有优先位置。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职能第12题自然、经济、人文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职能第13题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共同趋势是从简单的防御职能向()发展。
您的答案:C此题得分:0.5批注: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第14题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1. 我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后,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以下不属于当时地方政府类型的是(??)? )??)。
(0.6分)A.县B.里C.州D.郡☆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从地方政府功能性质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可以分为主要管理一般行政地方的政府和(??)(0.6分)A.管理地方的政府B.主要管理城市地区的政府C.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D.特别行政区地方的政府☆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
我国目前实行(?????) (0.6分)A.大区、省、县、乡四级制B.省、县、区、乡四级制C.省、县、人民公社三级制D.省、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4.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0.6分)A.管辖范围的广泛性B.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C.具有地方参与权和税收权D.行政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5. 地方立法权不同于国家立法权的特有属性不包括()(0.6分)A.地方性B.从属性C.合宪性D.派生性☆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地方政府类型中,不属于一般行政地方的是(????)(0.6分)A.市B.乡和民族乡C.省D.县☆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心的核心在于( ) (0.6分)A.层级的划分B.权限的划分C.职能的划分D.级别的划分☆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是()(0.6分)A.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B.保护生态环境C.管理国有资产D.维护社会秩序☆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 分评语:9. 根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性质,我国地方政府大体可分一般地方政府和( ) (0.6分)A.特殊政府B.自治地方型政府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D.特别行政区政府☆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 分评语:10. 国家相应机关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公共管理的权利是( ) (0.6分)A.议决权B.立法权C.行政权D.司法权☆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1.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主要有( ) (0.8分)A.中国地方政府已经走完了从行政体地方政府到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的过程B.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缓慢地开始走向地方分权C.地方国家机关告别了传统进入现代化D.地方政府的职责日益侧重于对地方居民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和提供必要的相关服务☆考生答案:A,B,C,D★考生得分:0.8 分评语:2. 以下属于其他特殊型地方政府有( ) (0.8分)A.深圳特区B.神农架林区C.香港特别行政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考生答案:A,C,D★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狭义的特殊型地方政府其主要优点是( ) (0.8分)A.有利于国家在条件困难的地区开发矿产资源B.有利于地方的发展C.满足了一些特殊的管理的需要D.有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考生答案:A,B,C,D★考生得分:0.8 分评语:4. 帝制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具有的特点有( ) (0.8分)A.对同级同类地方政府单位划分等第B.按不同等第确定官职的品级、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和官员的任用上C.2000多年来,行政等第的划分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繁归简的过程D.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是历代控制地方官员的重要手段☆考生答案:A,B,C,D★考生得分:0.8 分评语:5. 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下属的委员会有( ) (0.8分)A.专门委员会B.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C.工作委员会D.监督委员会☆考生答案:A,B★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有( ) (0.8分)A.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B.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C.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D.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考生答案:A,B,C★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当代中国中央控制的作用是( ) (0.8分)A.促进B.保护C. 惩戒D.管理☆考生答案:A,B,C★考生得分:0.8 分评语:8. 基层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0.8分)A.便于当地居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B. 利于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充分履行其职责,发挥其行政效益C.便于发展与提供社会公用、公益事业D.便于征收地方税收☆考生答案:A,B★考生得分:0.8 分评语:9. 地方自治体在自治所拥有的权限,即政治分权中地方自治体所获得的权力,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0.8分)A.组织权B. 财政权C.地方立法权D.制裁权☆考生答案:A,B,C,D★考生得分:0.8 分评语:10.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 (0.8分)A.权限的明确划分B. 国家的法律监督C.政府间的关系D.经济的联系☆考生答案:A,B,C★考生得分:0.8 分评语:三.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1. 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地缘亲属关系上。
地方政府学平时作业二第三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层级结构:是指各地方政府单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合而成的结构。
2、地方政府体系结构:是地方政府单位组合成地方政府体系的方式。
二、简答题1、地方政府单位从层级上通常分为哪几类?答:通常分为三类:基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高层地方政府2、各类层级地方政府单位有着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1)国家赋予的职责权限不同。
(2)他们的管理方式不同3、基层地方政府单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第一、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从根本上要适应职能的需要;第二、机构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三、机构设置具有内在的系统性;第四、机构设置必须依法进行。
4、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是什么?答:其特点有:(1)从数量上看,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为数总是较少;(2)从必要性上看,世界范围内各国都有;(3)从稳定性上看,其大都不稳定;(4)从特殊性上看,在多方面与一般型地方政府不同。
5、简述中国古代的特殊型地方政府?答:有这样几种:(1)设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殊型地方政府。
(2)为突出首都、陪都政治地位而设置的政府;(3)在未设地方政府的边境地区为巩固边防与内地统治而设的军、军民卫所;(4)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维护政治稳定而设的特殊型地方政府。
第四章作业1简述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
(1)行政体地方政府行使权限的权利来源于中央或上级政府。
(2)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则来自于当地居民。
(3)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的权力一部分来自于当地居民,另一部分来自于中央和上级政府。
2地方政府行使权限的权力包括哪些内容?(1)该如何治理地方;(2)如何实现地方的治理;(3)怎样通过具体的管理来完成对地方的治理。
3列举两种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
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和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
4相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有哪几种情况?(1)议会执行委员会制(2)市县经理制(3)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5绝对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体制有哪几种情况?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美国的市行政长官制;日本的市长议会制6简述双轨制地方政府体制产生的原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地方政府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1.地方政府:2.地方财政支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方自治体政府在法定范围内可自主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制定规章制度。
”体现了地方自治体政府拥有的哪种权限?( )A.财政权B.行政权C.组织权D.地方立法权2.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的是( )A.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B.积极干预第三部门事务C.公民参与日益广泛D.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有重要影响3.“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我国地方选举制度的什么基本原则?( )A.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B.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C.普遍选举的原则D.平等选举的原则4.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置的B.地方政府是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区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单位C.地方政府是指一个政府单位D.地方政府仅指地方行政机关5.“地方议决机关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有制定、修改、废除地方性法规、条例、决议的权力。
”体现了地方议决机关的以下哪项职权( )A.重大事项决定权 B.地方立法权C.人事权 D.财政权6.“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不是来自中央政府的授予和让渡,而主要来自地方民众,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是通过地方选举产生。
”体现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哪种基本结构模式( )A.中央集权型模式 B.地方分权型模式C.均衡型模式 D.地方集权型模式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地方政权组成部分的是( )A.地方人大 B.地方人民政府C.地方人民法院 D.地方政协8.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权限所及的低于范围是局部的B.权限所及的事务是局部的C.地方政府所管辖的事务仅是国家全部事务中的一部分D.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完全是出自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客观需要9.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当前西方国家地方行政改革的共同特点的是( )A.市场化 B.分权化.C.服务化 D.集权化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产生方式的一项是( )A.委任制 B.选任制C.聘任制 D.委任、选任和聘任相结合的制度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第4题,多项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4分)1.传统国家又称封建国家或前资本主义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对而言,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土地为地主阶级所占有B.政治权力支配着财富C.国家统治的地域范围和人口大大扩展D.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交通、信息的限制,地方的封闭性较强,并形成不同的地域组织实体2.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具有的一般财政的共同特性包括( )A.公共性 B.社会性C.有偿性 D.无偿性3.与国家层面的选举相比较,地方选举的特点包括( )A.地方选举的政党色彩相对较强B.地方选举主要采取间接选举的形式C.地方选举的规模较小,其范围仅限于一个行政区域内D.地方选举的周期与国家选举的周期不一定一致,通常短一些4.地方政府是由( )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者部分地域某些( )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单选题(本部分共包括试题10道,每题3分,共30分)题目1()是地方政府管理市场与社会的基本方式。
A. 行政诉讼B. 行政监察C. 行政审计D. 行政监管正确答案是:行政监管题目2从地方立法的位阶效力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B. 宪法C. 民族区域自治法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正确答案是:宪法题目3()规定有关本地方某一方面的具体事项。
A. 行政规章B. 自治条例C. 行政法规D. 单行条例正确答案是:单行条例题目4地方立法权行使的结果表现为()。
A. 权力监督B. 权力平衡C. 规范性法律文本D. 权力行使正确答案是:规范性法律文本题目5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 政府B. 法院C. 政党D. 检察院正确答案是:检察院题目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所有。
A. 国家B. 城市政府C. 集体D. 个人正确答案是:集体题目7地方行政规范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
A. 行政法规B. 地方法规C. 行政规则D. 行政条例正确答案是:行政规则题目8设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法院称为()。
A. 中级法院B. 最高法院C. 高级法院D. 基层法院正确答案是:高级法院题目9()设于省、自治区内各地区,直辖市内,省、自治区辖市和自治州。
A. 中级法院B. 高级法院C. 法庭D. 基层法院正确答案是:中级法院题目10在一定程度上说,整个行政的核心就是()问题。
A. 行政客体B. 行政权C. 行政关系D. 行政主体正确答案是:行政权信息文本多选题(本部分共包括试题10道,每题4分,共40分)题目11地方立法权具有不同于国家立法权的特有属性包括()。
A. 实施性B. 地方性C. 从属性D. 派生性和有限性正确答案是: 地方性, 派生性和有限性, 从属性, 实施性题目12较大的市有()。
A. 郑州B. 大连C. 苏州D. 洛阳正确答案是: 郑州, 洛阳, 大连, 苏州题目13从历史发展上看,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有()。
第二次作业(第2-4章)
总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
1.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冲突,由()提出意见。
A.法院
B.国务院
C.省政府
D.人大
2.一般说来,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所有者属于()。
A.城市政府
B.国家
C.个人
D.集体
3.地方行政权行使的目的是实现()。
A.国家利益
B.地方公共利益
C.官员利益
D.政府利益
4.下面()个城市不属于较大的市?
A.洛阳
B.包头
C.杭州
D.开封
5.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B.自治法
C.人大制定的法律
D.宪法
6.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建制是()。
A.市
B.县
C.乡
D.省
7.规定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基本问题的是()。
A.行政规章
B.自治条例
C.单行条例
D.行政法规
8.在我国,城市土地所有者是()。
A.个人
B.城市政府
C.集体
D.国家
9.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效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高于前者
C.前者高于后者
D.无法判断
10.作为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A.地方行政权
B.地方司法权
C.地方立法权
D.地方暴力机关
11.行政区划上()一直是变动的焦点。
A.省
B.县级市
C.县
D.地级市
12.一般说来,行政的核心是()。
A.行政主体
B.行政客体
C.行政权
D.行政关系
13.我国,管理国有资产的机关是()。
A.国资委
B.人民银行
C.发改委
D.财政部
14.系统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权限、程序和其他事项予以规定的一部法律是()。
A.立法法
B.刑法
C.宪法
D.民法
1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关键是()。
A.依法治民
B.依法行政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16.人民检察院可以行使()。
A.审判权
B.法律监督权
C.人事任免权
D.无限权力
17.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为()年?
A.5
B.4
C.6
D.7
18.()是地方政府管理市场与社会的基本方式。
A.行政审计
B.行政监察
D.行政监管
19.下列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区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县政府
D.乡政府
20.当前,精简政府机构,最重要的是()。
A.市县改革
B.乡镇改革
C.精简人员
D.转变政府职能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总分30.00)
1.民族自治立法机关享有的权力包括制定()。
A.行政法规
B.单行条例
C.法律
D.自治条例
2.按照行政监管的对象,行政监管分为()。
A.个人监管
B.经济监管
C.社会监管
D.反托拉斯监管
3.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是指()。
A.政治统治实施者
C.所在区域的政府
D.经济秩序维护者
4.善政希望建立一个()。
A.服务政府
B.民主政府
C.责任政府
D.廉洁政府
5.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
A.维护社会秩序
B.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
C.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D.保护生态环境
6.地方政府常务会议参加者包括()。
A.职能部门负责人
B.秘书长(主任)
C.党委负责人
D.政府正副首长
7.享有地方规章制定权的主体有()。
A.经济特区政府
B.省级政府
C.省会市政府
D.较大市政府
8.较大的市有()。
A.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C.县级市
D.地级市
9.自治立法权属于的三级自治机关包括()。
A.民族乡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区
10.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A.经营基础设施
B.调控和维护经济秩序
C.制定发展战略
D.管理国有资产
1.答案:BD
2.答案:BCD
3.答案:BC
4.答案:ABCD
5.答案:ABCD
6.答案:BD
7.答案:ABCD
8.答案:AB
10.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总分30.00)
1.法律的效力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规章效力相同。
错误
正确
2.人大常委会主任可以担任行政机关职务。
错误
正确
3.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逐渐获得了较大的财权和事权。
错误
正确
4.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有立法权。
错误
正确
5.自治县政府和其他县一样不具有立法权。
错误
正确
6.公安局的直接上级是上级公安机关。
错误
正确
7.地方立法权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与法律有一定冲突。
错误
正确
8.地级市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
错误
正确
9.地方立法权超出本区域不具有法律效力。
错误
正确
10.常委会做出的决议必须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
错误
正确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正确
4.答案:正确
5.答案:错误
6.答案:错误
7.答案:错误
8.答案:错误
9.答案:正确
10.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