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主要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12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着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及其存在问题浅析作者:石宗培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3期摘要:人类学的研究离不开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知识获取的必要途径。
很多人将是否进行过田野调查视为人类学者的评判标准之一。
田野调查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学的学科标志之一。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谱系法等。
本文主要分析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及其方法运用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关键词: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问题分析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中叶,早期人類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
当然这和早期人类学者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早期人类学者主要是研究文化的起源问题,试图重构人类文化的历史。
他们主要是利用别人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因此他们被人们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
美国民族学家C.恩伯和M.恩伯指出:“大约在20世纪初期,人类学家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像其他科学家研究他们的对象那样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即要系统的进行观察。
为了更准确地对文化进行描述,他们便开始同所研究的民族生活在一起。
他们观察,甚至参与那些社会的某些重要事务,并向土著详细询问他们的习俗。
换句话说,人类学家开始了田野工作。
”[1]人类学一直推崇的田野调查方法是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2]参与观察法包括参与和观察两项内容。
人类学者的长期参与观察有助于深刻理解所观察对象行动背后的思维与行为规则。
因此,参与观察显然不同于从旁式的直接观察。
参与观察为研究提供了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二是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
然而参与观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获得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可靠性)。
由于它是非结构性的,灵活的程序与描述性的资料使其难以对研究结果进行重复论证。
人类学家是如何进行田野调查的?一、确定研究主题人类学家进行田野调查前,首先需要确定研究主题。
他们会选择一个特定的群体或社群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某个族群、部落或者社会团体。
在确定研究主题时,人类学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文化的独特性:选择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点的群体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意义和有深度。
2. 研究的可行性:选择一个可以进入并深入了解的群体是很重要的,这可能涉及到政治、社会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
3. 研究的重要性:选择一个与人类学领域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主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制定研究计划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人类学家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以便合理安排田野调查的时间和资源。
研究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调查期限:人类学家需要确定田野调查的具体时间,通常会根据研究主题的特点和预算的限制来决定。
2. 收集资金支持:人类学家需要寻找资金支持,以满足田野调查所需的费用,包括交通、住宿、生活费等。
3. 准备研究工具: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人类学家可能需要准备一些研究工具,如问卷调查、录音设备、摄影设备等。
4. 确定调查地点:根据研究主题和预算的限制,人类学家需要确定调查的具体地点,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社区、村落或者城市。
三、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实地调查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核心内容。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人类学家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收集数据:1. 参与观察:人类学家会全身心地融入到被研究群体中,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以获取一手的数据。
2. 访谈和访问:人类学家会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交流,以了解他们的观点、价值观和经验。
3. 文献研究:人类学家会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如历史记录、民族志、研究报告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和背景。
四、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在田野调查结束后,人类学家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发现。
研究成果通常以论文、学术报告或者书籍的形式发表,以供其他学者和研究者参考和引用。
田野调查的方法
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实地、直接观察和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社会科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田野调查方法:
1. 参与观察: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或活动,以亲身体验和观察的方式收集数据。
2. 深度访谈: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行为。
3.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小群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以了解他们的共同观点和经验。
4. 问卷调查:使用问卷收集大量研究对象的信息,以了解他们的态度、行为和观点。
5. 案例研究:深入研究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案例,以了解其特定情况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 文档分析:分析相关的文件、记录、报告等,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 技术收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以了解地理环境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8. 民族志:通过长期居住在研究对象的社区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化和隐私,并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解释,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中国做田野调查篇一: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著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1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和群体行为的机会。
本文旨在探讨人类学研究中常用的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参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档案研究。
一、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人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亲自参与被研究群体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习俗、社会结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通过参与观察,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被研究群体的内部动态,获得真实的、全面的数据。
参与观察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与被研究群体建立信任关系,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
这样做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然而,参与观察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个人偏见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二、访谈访谈是人类学研究中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沟通,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经历、观点和态度。
访谈可以提供深入的背景信息和个人观点,有助于研究者理解被研究群体的真实体验和想法。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被研究者详细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灵活调整访谈的方法和内容,以适应被研究者的需要和个人特点。
然而,访谈也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被研究者的主观意见、回忆失真等。
因此,研究者需要谨慎对待访谈数据,并与其他数据来源相互印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人类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研究群体的普遍观点和行为趋势。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研究者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确保问题易理解和回答。
此外,研究者还需要考虑问卷样本的选择和问题的顺序,以避免引导性和偏见。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问题。
被研究者可能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提供虚假的回答。
此外,由于问卷调查通常依赖于自陈报告,存在被研究者对自身行为的误解或遗漏的风险。
人类学论文写作指南田野调查与文化解读的技巧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它通过田野调查和文化解读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进行人类学论文写作时,掌握田野调查和文化解读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撰写出高质量的人类学论文。
一、田野调查的技巧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它要求研究者亲身参与并观察所研究的社会群体或文化现象。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以下几点技巧是必不可少的:1. 建立信任关系: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田野调查的首要任务。
通过与他们交流和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尊重。
2. 保持中立观察: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尽量减少主观干扰。
观察和记录客观事实,避免偏见和个人偏好的介入。
3. 多样化的数据收集:田野调查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观察记录、访谈、问卷调查等。
使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以便获取全面且准确的信息。
4. 精确记录和整理:田野调查的数据往往繁杂,研究者需要精确地记录和整理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解读。
使用有组织的方式保存数据,例如建立数据库或笔记本来存储信息。
二、文化解读的技巧文化解读是人类学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进行文化解读的技巧:1. 理论支持:在进行文化解读时,要借助人类学和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
选择适当的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研究中。
2. 上下文分析:在进行文化解读时,要将文化现象置于其所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文化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理解其形成和演变的原因。
3. 符号解码:文化是通过符号进行传递和表达的,解读这些符号是理解文化的重要手段。
深入探究符号的含义和象征,揭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4. 原生动力:文化解读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研究者需要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揭示文化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学习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通过田野调查方法来收集、观察和分析社会和文化现象。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和他们的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学习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一、选择田野调查主题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可以是社会组织、仪式活动、语言习俗等等。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对于调查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将决定你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的领域。
二、制定研究问题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需要制定明确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能够帮助你了解你所研究的主题,并且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来回答。
研究问题的制定需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和可观察性。
三、准备田野调查在准备田野调查之前,你需要了解研究区域的相关背景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历史、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等。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并且有助于在实地调查中与研究对象建立联系。
四、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田野调查的核心环节。
在实地调查中,你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观察、参与观察、访谈等等。
观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中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了解社会行为和文化习俗。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积极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并以第一身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
访谈是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态度和价值观。
五、数据分析与整理在收集到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寻找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并且进行深入理解。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合、编码和分类。
数据分析和整理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六、撰写研究报告在完成数据分析和整理之后,需要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研究报告的撰写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评估你的研究。
七、反思和复习田野调查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在完成田野调查后,你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复习。
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一、引言人类学田野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深入观察和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文化,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社会结构,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
二、调查地点和时间调查地点位于中国的某个乡村社区,调查时间为2023年5月至7月。
三、调查方法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法。
通过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通过访谈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家庭、职业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调查结果1. 生活方式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等农作物。
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传统的木结构房屋中,房屋内部布局简单,以火塘为中心。
当地人饮食以大米为主,同时也会食用一些当地的特色食品,如糯米糍粑等。
2. 文化习俗当地人有着丰富的文化习俗,如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等。
在婚丧嫁娶方面,当地人注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婚姻多由父母安排,嫁妆和彩礼是婚姻中重要的习俗。
在节庆活动方面,当地人会举行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龙舟比赛、庙会等。
3. 社会结构当地的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单位,家族成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地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地位、权利和财富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4. 影响因素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和自然环境等。
传统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深远,他们注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尊重长辈和传统习俗。
社会制度对当地人的影响也很大,等级制度和社会地位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此外,自然环境也对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产生着影响。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同时自然环境也对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产生着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是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通常通过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来获取数据。
以下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些常见方法:
实地调查:人类学家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
这样可以直接观察、接触和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
参与观察: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中通常会参与观察,即融入被研究群体,以参与者的身份观察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访谈:人类学家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信仰、价值观等,获取深层次的信息。
文献资料研究:人类学家会收集和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民间故事、研究报告等,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系统观察:人类学家会系统地观察和记录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家庭结构等。
图像和录音记录:人类学家会使用相机、录音设备等工具记录实地调查的情况,以便后续研究和分析。
文化对比:人类学家常常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研究,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系统分类:人类学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一定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人类学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和习惯,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著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著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人类学研究者的亲身参与和观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田野调查方法可以帮助人类学研究者了解和解释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语言、宗教、经济、政治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田野调查方法的特点和步骤。
田野调查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人类学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
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并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接下来,人类学研究者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田野调查地点。
这个地点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乡村、城市或者社区,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或组织。
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地点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在田野调查期间,人类学研究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参与。
这意味着研究者会长时间地与研究对象相处,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并记录观察到的一切。
观察可以包括社会互动、仪式和仪式、经济交易、语言使用等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进行访谈和调查,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在田野调查期间,人类学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和开放的态度。
这意味着不要带有主观偏见和刻板印象,尽可能真实地记录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尊重当地人的观点和价值观,尽量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田野调查结束后,人类学研究者需要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这可以包括整理笔记、录音和影像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和比较。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人类学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和发现,回答研究问题和达到研究目标。
最后,人类学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编写和呈现。
这可以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出版学术论文或者进行学术演讲来实现。
通过分享研究结果,人类学研究者可以与其他研究者和学术界共享自己的经验和发现,推动人类学研究的发展。
总结起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参与的研究方法,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参与,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