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仿写儿童诗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39
大班语言摇篮(诗歌)PPT课件•摇篮与诗歌的契合•大班语言摇篮背景及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与欣赏•大班语言摇篮教育价值探讨目录•延伸活动:亲子共读大班语言摇篮•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01摇篮与诗歌的契合摇篮作为婴儿时期的温暖港湾,象征着安全、舒适与庇护。
安全感成长回忆摇篮见证了婴儿的成长过程,寓意着生命的起始与成长。
对于成人而言,摇篮往往承载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怀旧情感。
030201摇篮的象征意义诗歌中的摇篮常用来描绘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如“轻轻晃动的摇篮,伴随着轻柔的夜曲”。
温馨与宁静摇篮在诗歌中也常象征着母爱与关怀,如“母亲轻轻地摇着摇篮,哼唱着古老的歌谣”。
母爱与关怀诗歌有时会将摇篮比作生命的起点,暗示着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的开始。
生命的旅程诗歌中摇篮的意象摇篮与诗歌的情感联系共鸣摇篮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抒情诗歌通过描绘摇篮的意象,抒发对童年、母爱、生命等主题的深沉情感。
传承摇篮与诗歌的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
02大班语言摇篮背景及作者简介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01作者XXX,当代著名诗人,以儿童诗歌和散文创作为主。
02代表作品包括《摇篮》、《童年的梦》等,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大班语言摇篮创作背景《摇篮》一诗创作于作者XXX在乡村生活期间,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了这首富有乡土气息和童趣的诗歌。
诗歌以“摇篮”为意象,通过描绘母亲在摇篮边轻轻摇晃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诗歌还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童趣,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和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摇篮》一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生动,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
诗歌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摇篮”和“大海”等自然元素与母爱和童年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大班诗歌摇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诗歌教材第四章《自然与想象》,详细内容为《摇篮》。
《摇篮》是一首描绘大自然中美妙景色的诗歌,通过诗意的语言,向孩子们展示了摇篮般的森林、湖泊和天空,引导孩子们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摇篮》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色,学会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音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森林、湖泊和天空的美景,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诗歌《摇篮》的朗读录音,让孩子们边听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随后,逐句解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大自然景色,并进行分享。
4. 诗歌创作(10分钟)引导孩子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给予掌声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内容:森林摇篮:树木摇曳,小鸟歌唱湖泊摇篮:碧波荡漾,鱼儿嬉戏天空摇篮:云朵飘荡,风筝飞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大自然,森林是摇篮,树木舞动欢快;湖泊是摇篮,鱼儿水中嬉戏;天空是摇篮,云朵飘荡悠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讲解,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