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著,直至20年代 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 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 增长一无可 取。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 赔款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 过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 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出版 时,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 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 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 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20
凯恩斯革命的意义
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由主义 信条
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21
5、新古典综合派—新旧范式的联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 以美国的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
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 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部分所组 成。 混合经济的特征就是“综合”,既包括政府 的作用,又包括竞争的作用。企图一方面弥 补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的漏洞,另一方面 企图通过经济理论体系维护资本主义是理想 社会的说法 。
其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从这个意义 上说,它仍然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它用新的———“边际效用分析法”, 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从 而,引发了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 对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8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阿弗里德·马 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他 综合了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和边际效 用主义的观点,形成一个新体系,建 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 经济学体系。从此建立了微观经济学 体系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