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六年级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2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1活动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XX|X—X—|,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2【活动目标】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样子。
2、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1教学内容1、强化课堂常规,明确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
2、复习音阶、各种节奏、音符。
3、学习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乐谱。
教学目标1、细化平时成绩内容,公布各类之星于后面黑板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区别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唱准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3、基本会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乐段乐谱。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时值的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安排好学生座位。
2、师生问好。
二、强化课堂常规1、说明本学期音乐书的使用方法。
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音乐书的发放与收起,并由一个课代表总负责。
2、明确本学期音乐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及后面黑板光荣榜的使用。
三、复习乐理知识1、复习各种节奏及音符(1)用有节奏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各种时值的节奏(要求划拍齐答)出示各种节奏:× × × ×- ×---师:这是几分节奏念几拍?生:这是四分节奏念一拍。
……(2)出示各种音符、休止符,指名个别学生回答。
0 0 5 5 5 . 5 .难点在附点音符的'名称及时值。
2、复习音阶(1)出示音乐台阶,请生说说在从中知道了什么?A、在这个音乐台阶中,有三个音区,分别是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
B、在音乐台阶中,3 4 ; 7 1 ;是半音,其余是全音。
(2)听师钢琴弹奏,用手势1表示全音,2表示半音。
(3)跟琴唱一唱音阶。
四、学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乐谱。
1、游戏“小燕子叼音符”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及第一乐句的演唱(1)5 5 5 5 |(2)5.5 5 5 | (3)5.5 5 5 | 3 1 1 |(4)5.5 5 5 | 3 1 1 | 2 5 |(5)5.5 5 5 | 3 1 1 | 2 5 | 0 0 |2、出示第一部分乐谱。
(1)跟琴演唱第一句乐谱。
(2)听琴默唱每二句乐谱,然后再跟琴轻声唱第二句乐谱。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音乐开学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在新学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有高昂的兴趣参与学习。
2、熟悉新学期音乐课的要求,并能够有意识的去遵守,以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自己。
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一、二、三、教师去教室带队,提醒学生遵守排队和上楼的秩序进教室,给新转来的学生安排座位。
师生问好重新组队1、重新组队,同学之间根据能力和男女生的搭配重新组成4队。
2、组员分学号,组长轮流制。
3、新学期课上比赛的规则和计分板的使用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实客观,学会欣赏别人(比赛规则:上课各环节、回答问题、比赛都能为小组争得一分,得到一分就在计分板上放上一颗吸铁石,下课算总数。
总数胜出小组可以在教室后方的花朵墙上在自己小组的花朵里贴上一颗笑脸。
整个学期结束后笑脸最多的花朵就是冠军组。
四、讲述新学期的要求1、按小组安静排队,有秩序的进入教室。
不迟到和早退。
2、进入教室后不得高声喧哗打闹,保持安静状态3、认真保持教室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纸屑。
4、课上发言积极有序,有礼有节;为小组多争分5、做到爱护公共物品,正确使用公用课本、乐器,小心轻放。
6、(高年级上课带好三样学习用品:文具、五线谱本、口风琴。
五、习惯养成训练听音乐做出相关要求:1、起立、坐下: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2、安静、归为: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3、师生问好:新学期新的问好歌。
4、找朋友队形: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5、小组拉圈队形: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六、结束新课音乐开学第一课二由于本学期我新接任教五年级,为了与学生在第一课中彼此了解,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学初我着重设计了第一节音乐课。
一、做好榜样,先入为主在家里,父母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对于新接任的班级,我会在上课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待学生收拾用品、整队,做好到音乐教室上课的准备。
部编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分类。
- 学生能够鉴别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音乐的基本概念- 音乐的分类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已准备好的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 学生手册和乐器(如有需要)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联想起音乐的美妙与重要性。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并让学生跟着节奏鼓掌。
2. 引入音乐的基本概念- 通过图片、实物或声音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感受音乐,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 解释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弦等。
3. 音乐的分类-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让学生观察、聆听。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 研究实践- 学生手册中的练部分,让学生个别或分组完成相关任务。
- 引导学生通过乐器演奏或歌唱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5. 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音乐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延伸- 给学生推荐一些与音乐相关的优秀作品,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兴趣。
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 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讨论和表达情况。
-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和乐器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估。
参考资源- 部编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材- 音乐片段、图书和互联网资源。
小学生音乐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精编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小学生们又将开启新的一年的学习生涯。
在音乐课上,第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是培养孩子们音乐素养和音乐艺术兴趣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生音乐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对广大音乐老师和孩子们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授课,使孩子们能够:1.具备音乐的语言和表达能力;2.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调节情绪,发挥创造力;4.了解各种乐器和音乐风格,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音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三、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孩子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音乐吧!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视频,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播放视频)2.讲解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1) 节奏:让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 旋律:播放不同曲风的音乐,让孩子们听出旋律的差别,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3) 和声:播放两首歌曲,一个是纯乐器的演奏,另一个是乐器与人声合成,让孩子们分辨和声和不和声的区别。
(4) 调性:播放两个不同调性的歌曲,让孩子们听出不同调性的音的“味道”。
(5) 乐器:介绍一些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3.带领孩子们唱歌现在,我们来一起唱一首歌吧!歌曲的名称是《小星星》,让我们一起跟着歌词唱起来!(唱歌)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基本的音乐概念和元素,了解了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学会了唱一首歌曲。
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四、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开拓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我们还可以开展以下延伸活动:1.调研音乐历史: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音乐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人物。
2.欣赏经典音乐:让孩子们听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音乐文化。
音乐开学第一课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名称:音乐开学第一课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 音乐的表现手法:高低音、强弱音、速度等;- 音乐欣赏和创作。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提问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喜好。
步骤二:讲授音乐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教师给出音乐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特点。
步骤三:介绍音乐的元素(15分钟)-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并通过音乐片段示例进行演示。
步骤四:解释音乐的表现手法(15分钟)- 教师介绍音乐的表现手法,如高低音、强弱音、速度等,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表现手法在音乐中的作用。
步骤五:音乐欣赏(15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的元素和表现手法。
步骤六:音乐创作(15分钟)-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简单的旋律或节奏,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步骤七: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4. 教学资源:- 音乐片段、音乐作品、乐器模型、白板/黑板、彩色笔、音乐创作用纸等。
5. 教学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对音乐定义和元素的理解;- 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创作作品。
6. 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段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乐器或声音素材进行创作。
注意事项: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多采用互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