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69型矿用人员监测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40
KJ69人员监测系统使用手册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07年6月版权声明本软件系统名称为“KJ69人员监测系统”,其版权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任何个人,单位未经本公司许可均不得使用,复制,转借或传播,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手册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等均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部分图形取自本公司本软件在各矿成功运行的截图。
编写目的本手册阐述了人员监测系统的日常操作方法、软件的参数设置、安装及配置、常见故障的处理等,使用户可以熟练掌握人员监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目录第一部分综合监控系统 (7)1 系统运行 (7)2 菜单栏 (7)2.1 系统生成 (7)2.1.1 安全天数输入 (7)2.1.2 用户管理 (8)2.2 人员监测系统 (9)2.2.1 人员监测参数生成 (9)2.2.2 人员监测系统综合显示 (9)2.2.3 数据库表单查询 (9)2.2.4 人员超限弹出报警 (9)2.2.5 提醒在井下超过*小时之人员 (9)2.2.6 显示超时人员 (10)2.2.7 特别提示:超时人员不自动确认上井(用于救灾) (10)2.3 召唤显示 (10)2.4 辅助操作 (10)2.4.1 用户交接 (11)2.4.2 用户操作记录 (11)2.4.3 系统维护 (12)2.4.3.2 数据库结构维护 (12)2.4.3.3 数据库压缩 (12)2.4.3.5 主控和热备相互切换 (13)2.4.3.5 导入主控文件 (13)2.4.3.6 与热备机对时 (13)2.4.3.7 通讯数据立即存盘 (13)2.5 简要说明 (13)2.6 关于计算机 (14)2.6.1 系统配置 (14)2.6.2 系统运行日志 (15)3、工具栏 (15)4、分站巡检栏 (15)图1-20 (16)第二部分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 (17)1 界面进入 (17)2 主界面操作 (17)2.1井下总人数 (18)2.1.1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 (18)2.1.1 人员轨迹列表 (19)2.1.3 轨迹再现 (20)2.1.4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中的各时段人员统计 (20)2.2.2 分站状态信息 (22)2.3 接收探头信息 (23)2.3.1 接收探头人员经过统计 (23)2.3.2 接收头状态信息 (23)2.4 区域人员信息 (24)2.4.1 区域当前人员统计 (24)2.4.2 区域配置信息显示 (24)2.4.3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25)2.5 发射器缺电信息 (25)2.6 图形区域 (26)3工具栏操作 (26)3.1当前井下人员概况 (26)3.2 人员下井综合查询 (26)3.2.1下井人员考勤 (27)3.2.1.1 月报表 (28)3.2.1.2 日报表 (29)3.2.1.3 个人月下井详细记录 (30)3.2.2 人员综合查询 (31)3.2.3 人员当前位置查询 (32)3.2.4 下井时间不足人员统计 (32)3.2.5 显示时间段设定 (33)3.3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34)3.4 人员轨迹再现 (34)3.5 当前井上人员统计 (34)3.6 当前设备运行报告 (34)3.6.1 分站工作状态 (34)3.6.2 发射器状态 (35)3.7 人员监测站状态图 (35)3.8 系统当前故障 (36)3.9 系统历史故障 (36)3.10 井下人员分布曲线图 (37)4 菜单操作 (39)4.1 选择打开图形 (39)4.2 召唤显示 (39)4.2.1 当前井下人员概况 (40)4.2.2 人员下井综合查询 (40)4.2.3 当前井上人员统计 (40)4.2.4井下人员分布曲线图 (40)4.2.5 当前设备运行报告 (40)4.2.6 人员监测站状态图 (40)4.2.7 井下各区域人员统计 (40)4.2.8 单个区域人员列表 (40)4.2.9 人员轨迹再现 (40)4.2.11 系统当前故障 (41)4.2.12 系统历史故障 (41)4.3 按部门显示 (41)4.4 辅助操作 (41)第三部分人员监测参数生成 (43)1 可修改的系统配置 (43)2 人员及站点生成 (43)2.1 人员信息录入 (44)2.1.1人员导入 (45)2.2 区域站点生成 (46)2.2.1 站点生成 (47)2.2.2 区域生成 (47)3 全矿井布置图生成 (48)3.1 背景图 (48)3.2 全矿井布置图生成 (49)3.2.1区域 (49)3.2.2 输入文字 (50)3.2.3 设置分站和接收器 (50)3.2.4 设置区域 (50)3.2.4.1 选择单个或多个区域 (51)3.2.4.2 选择特定人员集合 (51)3.2.4.3 显示注册人数 (52)3.2.5 设置轨迹 (52)第四部分软件安装与配置 (53)1 主控程序安装步骤 (53)2 工作站程序安装步骤 (57)3 服务器程序安装步骤 (59)第一部分综合监控系统返回目录1 系统运行双击桌面上图标或从开始菜单->程序->,进入综合监控系统主界面:图1-1标题栏显示“使用单位”、“当前日期及时间”、“主控或热备”、“工作方式(X10或X00)”、“当前值班人员”。
一、启动人员定位系统(KJ69J)1.检查人员定位系统(KJ69J)主控计算机与热备计算机及其外设,确认各个端口连接无误后送电,送电后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2.打开不间断电源(UPS)与传输接口的电源,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启动人员定位系统(KJ69J)主控计算机和热备计算机。
3.计算机启动后将登录windowsXP操作系统。
4.将通讯子系统打开,界面顶部会显示“主机-在线”,分站图标上面会出现一个蓝色的框在移动。
如果顶部显示“主机-准备”,则表示这个软件在其他电脑上有开启了。
5.人员定位系统(KJ69J)操作平台用户登录人员定位系统(KJ69J)操作平台程序启动后出现登录对话框:在“服务器”框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在“用户”框中输入“admin”,在“密码”框中输入“123456”,然后点击“确定”即可进入人员定位系统(KJ69J)。
二、人员定位系统(KJ69J)的日常操作1.人员定位系统(KJ69J)的实时信息监测1.1分站的实时信息监测打开通讯子系统:界面分上下两个大框,上面显示分站,下面显示接收器;如果系统分站和接收器无故障时则系统分站显示为绿色,有故障时则显示为红色,如果显示的是黄色,则有可能是电池在供电,也有可能是此分站开启了报警。
1.2人员位置的查询打开综合操作平台:首先进入的是“地图跟踪”,在这里面可以直接看到每个区域的人数及井下的总人数,也可以直接点击区域就能进入查看此区域内的人员信息。
在“地图跟踪”里面还能从图上看出井下所安装的设备在哪些位置。
点击“人员查询”,在这里面可以查询各个部门的下井人员情况,了解他们任意时间点的位置(包括历史记录),也可以通过姓名、灯号、射频号、工号查询某一个人的当前时间的位置或者历史记录。
这里还可以通过右击查询某个人的下井轨迹记录,也可以给某一个人实时位置的跟踪(在地图上显示一个小人)。
点击“轨迹记录”,选中“查询射频码轨迹”在后面的框中输入要查询的人的射频号,然后在把起始时间改成你要查询的时间段,点击查询即可。
第一章系统简介1 概述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以井下移动人员和移动设备为监测对象,主要由地面中心站、数据传输通道、无线数据监测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灯房信号测录仪、报警装置、本安电源等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中,无线编码发射器发射代表动目标特定身份的编码信号,由数据监测分站接收、处理。
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通道传至地面中心站。
地面中心站对接收到的包含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动目标特征码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可供用户随时查询的多种应用文件或图表,如某一区域的人员分布情况表、某个特定人员的活动轨迹图、全矿井下井人员的考勤结果表等,实现对下井作业人员和井下运输车辆的位置监测功能以及多种实用的报警功能。
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适合于大、中、小各类矿井使用,既能独立成网运行,也能和已有的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在同一网络下运行。
图1 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组成示意图1.1 主要特点⑴被测目标无负担,通行方式无限制采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动目标经过监测站时无需主动进行任何操作,对动目标的通行方式亦无限制,允许以鱼贯而入、成组成群的方式通过监测站。
⑵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具有多种无线编码发射器和无线数据监测分站可供选用,充分满足井下复杂环境的需要。
⑶一网多用,减少投资人员安全监测系统检测网络可以和原有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共网复用,减少投资;也可以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检测网络中加设环境参数、工况等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构成多功能的综合监测系统。
⑷自检功能完善系统可实时监测在用编码发射器的供电状况、无线接收器的通信情况和无线数据监测分站的供电状态。
1.2 主要功能⑴井下人员监测查询功能a.可实时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b.选定某一区域可以获得当前该区域的人员信息,选定某一分站接收探头可以获得经过该分站探头所有人员的时间信息(包括历史信息);c.可对特定的人员进行实时跟踪;d.具有工作异常报警功能。
KJ69人员监测系统使用手册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KJ69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说明系统进入:在主控机上,综合监测系统主菜单上点击“人员监测系统”菜单,选择“人员监测综合显示”,进入人员监测系统主界面。
在工作站中,主菜单上选择“人员监测”菜单,进入人员监测系统主界面。
主界面操作:图1 人员监测主界面井下总人数:显示系统当前监测到的井下总人数。
分站图标:表示分站工作正常。
表示分站故障。
区域人数:显示该区域当前人数。
井下总人数:该数据实时变化,真实而实时地反映井下当前人员数量。
用鼠标右键点击,提示“当前井下人员概况”,左键选中进入“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如图2。
图2 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当前井下人员统计表实时刷新,如果要查看数据点击按钮“暂停”,表处于静止状态,便于查看。
表中信息按照人员下井时间先后顺序排序,红色背景的部分的信息表示人员下井已经超过一个班的时间。
表中显示下井人员的姓名、工号、部门、射频码、下井时间、当前位置等信息。
在顶端有显示条件,可根据需要选择按照“全部井下人员”、“部门”、“姓名”等条件部分或全部显示当前井下人员信息。
如查看某一个部门当前井下人员分布,先选中“部门”前面的“⊙”,然后在部门条件里面选择该部门即可。
如果要查看某个人当前信息,先选中“姓名”前面的“⊙”,在姓名中选中此人的姓名即可(也可当前位置查询中直接输入此人的姓名,见图23)。
如果选择显示条件后显示内容没有变化,点击“继续”按钮;如果显示内容为空,表示没有符合该条件的信息,去掉“只显井下人员”前的“√”,对于当前不在井下的人员,当前位置栏信息会显示“不在井下”。
点击“统计”按钮,显示当前时刻各部门在井下人员的数量。
如图3图3 井下各部门人员统计表图3井下人员统计表要在刷新情况下才能统计出结果,如果点击统计后各部门井下人数都为空时,点击“继续”按钮即可显示统计数据。
在图2井下人员信息中,右键选中某条信息,可以查看该人员的当天的下井轨迹,如图4图4 人员轨迹列表表中详细显示该人员下井所经过的监测站及经过时间。
KJJ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天地(常州)————————————————————————————————作者:————————————————————————————————日期: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介绍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2015年8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 - 1 -第2章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 1 -2.1、技术优势.. (1)2.2、系统特点 (2)第3章设计原则 .................................................................................................................. - 4 -3.1、先进性、成熟性.. (4)3.2、可靠性、安全性 (4)3.3、易操作性 (4)3.4、实时性 (4)3.5、完整性 (4)3.6、可查询性 (4)3.7、互联性和扩展性 (5)3.8、经济性 (5)第4章设计标准 .................................................................................................................. - 5 -第5章系统组成 .................................................................................................................. - 6 -5.1、地面中心站. (6)5.2、系统软件 (6)5.3、传输平台 (6)5.4、KJF80数据监测站 (7)5.5、KJF91A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8)5.6、KDW16A本安兼隔爆电源 (9)5.7、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 (10)5.8、MT8000型综合数据交换接口 (10)5.9、FDY3矿用移动式读卡器 (11)5.10、KLX5LM(A)信息化矿灯 (11)5.11、CFC1专用检测仪 (13)第6章主要功能 ................................................................................................................ - 14 -6.1实时监测功能 (14)6.2查询功能 (16)6.3安全保障功能 (18)6.4统计考勤功能 (20)6.5信息联网功能 (22)6.6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3)6.7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24)第7章主要技术指标......................................................................................................... - 25 -7.1、系统容量 (25)7.2、传输方式 (25)7.3、同时读卡数量 (25)7.4、最大巡检周期 (25)7.5、漏读率 (25)7.6、传输速率及误码率 (25)7.7、地面中心站至数据监测分站传输距离 (25)7.8、数据监测分站至无线接收器传输距离 (25)7.9、数据监测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区半径 (25)7.10、存储时间 (26)7.11、双机切换时间 (26)7.12、软件画面响应时间 (26)第8章公司简介 ................................................................................................................ - 27 -第1章系统概述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推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汇报材料井工三矿机电队一、系统简介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于2008年6月份开始投入运行,系统使用的是常州天地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KJ69J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采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动目标经过监测站时无特定要求。
系统既能独立成网运行,也能和已有的KJ95N安全监控系统在同一网络下运行。
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地面中心站可以实时观察所有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2.可进行查询分布,查询轨迹,加权查询等多种方式的人员位置查询;3.安全保障功能,主要包括门禁、超时报警、区域超员报警等功能;4.对井下人员进行下井次数、时间、班次等多种分类统计,便以考核,并具备相应的中长期数据储存和有关报表的打印功能。
5.可作为我矿信息管理系统(MIS)网的信息源,向MIS网提供有关人员或车辆的实时和统计信息。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1.地面中心站:主要由主控计算机、热备机、传输接口、打印机等设备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图形及报表显示和打印、屏幕提示报警等功能。
2.环网交换机:主要是将井下监测分站的数据传输至地面中心站。
3.井下数据监测站:由无线监测分站(型号KJF80.1)和1~8个无线编码接收器(型号KJF80.2A)构成,主要完成无线编码接收器数据的接收和预处理以及和地面中心站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并可输出用于控制报警器或提供给其它监测系统的开关量信号。
4.无线编码接收器(以下内容统称为接收器): 接收器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编码发射器信号并根据信号强度判断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位置信息及电量是否充足,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分站。
5.无线编码发射器(以下内容统称为定位卡,型号KGE37A):入井人员佩戴入井。
产生并发射无线信号,供无线编码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判断人员相应信息。
使用CR2477钮扣式电池供电,供电电压DC3V。
6. KDW16A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不间断电源:主要是为监测分站及接收器提供电源。
KJ69人员监测系统使用说明1、人员信息录入依次点击“人员监测系统”—“人员监测参数生成”—“人员及站点生成”,在弹出的界面中,点击“人员信息录入”,在“人员信息录入”中可以输入姓名、工号、部门、射频码、矿灯号、职工信息一览表,输入完以后点击右上角的“”图标即可退出“人员信息录入”。
2、区域站点生成点击“区域站点生成”,在“人员监测站点生成”下面的表格内单击右键,选择“增加新分站”,在“人员接收站定义”中,“接受站地址”栏选择分站号,“安装地点”栏输入分站的安装地点,“接受站类型”中“起点”、“中转”、“接受站性质”栏可以设为“一般站”或“报警站”,“投运状态”栏可以设为“运行”或“休眠”。
在“人员监测区域生成”下面的表格内单击右键,在“区域名称”中输入区域的名称即可,比如“1400北大巷”(起点和中转1之间的区域),点击“进入该区域条件”下的“条件1”后的“未选择”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区域名称”栏输入区域名称,比如“1400北大巷”,“选择分站”栏选择“起点”位置的分站号,“选择条件”栏输入“B头”。
点击“请确认上井条件”后的“条件1”后的“未选择”按钮,“区域名称”栏输入“起点”到“中转1”之间的区域名称即可,比如“1400北大巷”,“选择分站”栏选择“起点”位置的分站号,“选择条件”栏输入“A头”,再在“人员监测区域生成“下面的表格内单击右键,选择“增加新区域”,“区域名称”栏输入“中转1”分站到“中转2”分站之间的区域名称,比如“XXXX巷”,点击“条件1”后的“未选择”按钮,“选择分站”栏选择“中站1”分站,“选择条件”栏选择“B头”,点击“确定”。
点击“条件2”后的“未选择”按钮,“选择分站”栏选择“中转2”对应的分站,“选择条件”栏选择“A头”。
输入完以后点击右上角的“”图标即可退出“区域站点生成”。
注释:1 区域的概念:任何两个相连的分站之间或分站和采面之间。
2 在三岔口可用A、B、C头,在四岔口可用A、B、C、D头。
K J69J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目录第1章KJ69J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1)1.1系统概述 (1)1.2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1)1.3设计原则 (4)1.4设计标准 (5)1.5系统组成 (6)1.6主要功能 (10)1.7主要技术指标 (19)1.8 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分站布置 (20)第2章KT130型WIFI无线通信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KT130型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系统主要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技术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KXT23型IP网络广播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