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 格式:xlsx
- 大小:13.55 KB
- 文档页数:47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是怎么计算的,对于一些工程师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计算呢?在介绍计算方法的时候,首先要先介绍下视频监控系统的一些有关概念。
视频监控系统搭建的过程中,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存储空间的计算与前端摄像机、中端平台、视频传输带宽等关系慎密,如果存储这个环节解决不了,那整个系统的性能将大打折扣。
但存储空间的计算对于刚入行的新手来说还是一桩比较难以搞定的事情,我们先了解下相关的概念。
1. 何为比特率?比特率就是每秒数据传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比特率越高,数据量就越大,比特率就是音视频信息经过压缩编码之后,数据需要多少个比特来表示。
比特率越高,比特率越高编码后的问价就越大,图像的质量就越好。
比特率的bit在计算机世界里,bit表示一个位宽,bps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位。
而我们常常说的kb、M、G、T这个是按照字节来计算的,1kb就是1024个字节。
1个字节=8bit。
2. 什么是码流?码流就是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传输所用的数据流量。
同样,码流越大表示压越小,图像质量越高,需要的存储空间就越大。
3.什么是上行带宽?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信息上传到网络带宽,通俗一点就是我们上传用的带宽,比如我们上传图片到空间,或者使用FTP服务等。
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4.什么是下行带宽?下行带宽就是本地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本地下载信息的速度就是”下行速率”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DCIF:768KbpsHalf_D1:768Kbps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720P:3096Kbps1080P:10240Kbps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视频存储总容量的计算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容量 = 码流/8 ×视频路数×监控天数× 24小时× 3600秒
注:码流是以Mbps或Kbps为单位,码流除以8是把码流从bit转换为byte,结果相应的是MB或KB。
按计算公式,以一个中小规模的例子计算:
500路监控路数,2Mbps D1格式,数据存储30天,需要的存储容量:
2Mbps/8 × 500路× 30天× 24小时× 3600秒/1024/1024 ≈ 300TB
存储空间单位换算:1TB = 1024GB = 1024 × 1024MB = 1024 × 1024 × 1024KB = 1,073,741,824Byte 硬盘容量单位换算:1TB = 1000GB = 1000 × 1000MB = 1000 × 1000 × 1000KB = 1,000,000,000Byte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X8/【时间(秒)】/1024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所以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称谓不同。
视频存储硬盘容量计算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容量 = 码流/8 ×视频路数×监控天数× 24小时× 3600秒
注:码流是以Mbps或Kbps为单位,码流除以8是把码流从bit转换为byte,结果相应的是MB或KB。
按计算公式,以一个中小规模的例子计算:
500路监控路数,2Mbps D1格式,数据存储30天,需要的存储容量:
2Mbps/8 × 500路× 30天× 24小时× 3600秒/1024/1024 ≈ 300TB
存储空间单位换算:1TB = 1024GB = 1024 × 1024MB = 1024 × 1024 × 1024KB = 1,073,741,824Byte 硬盘容量单位换算:1TB = 1000GB = 1000 × 1000MB = 1000 × 1000 × 1000KB = 1,000,000,000Byte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24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所以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称谓不同。
根据录像要求(录像类型、录像资料保存时间)计算一台硬盘录像机所需总容量计算方法:(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q,单位Mbyte。
q=d÷8×3600÷1024其中d是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2)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单个通道所需的存储容量m,单位Mbytem=q×h×D其中h是每天录像时间(小时)D是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720P摄像机的码率在4兆以下。
1080P摄像机的码率范围1Mbps-8Mbps。
确定压缩码流的位率大小以后,根据前端录像的保存时间周期,就可以规划硬盘录像机内部需要安装的硬盘的容量:总容量(GB)=位率(Kbit/s)/8×保存时间周期×通道数/1024/1024 1、32路视频,码率2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2/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59T2、32路视频,码率4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4/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118T3、32路视频,码率8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8/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237T4、8路视频,码率2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2/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10T5、8路视频,码率4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4/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20T6、8路视频,码率8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8/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40T。
视频监控工程中硬盘存储容量的计算根据常规的容量计算公式:1、每通道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容量计算公式:2、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以16路硬盘录像,CIF格式举例:每通道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 512×3600÷8÷1024=225Mbps/小时硬盘容量为 225Mbps×24小时×16路×3030天=2592000Mbps(约2600G)常用的存储格式和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如果采用CIF分辨率,通常每1路的硬盘容量为180MB~250MB/小时,通常情况下取值200MB/小时;如果是D1的分辨率每小时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720MB~1000MB/小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硬盘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时计算,帧率智能设置比25fps少一些,码流也要少一些.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最大可以连接8块2000GB的硬盘,总容量可高达16T(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在1000GB左右),!相信大家可以计算出一台装满8块500GB的16路硬盘录像机可以录像多长时间了?硬盘容量占用计算:以正常画面质量计算,每路每小时200M。
录像硬盘容量与天数与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录像方式、画面质量、是否带音频等有关根据码率计算公式先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1 , 单位MByte。
S1=D / 8 * 3600 / 1024其中:D-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2, 单位MByteS2=S1 * 24 * t其中:t为保存天数24表示一天24小时录像再确定视频通道数计算最终所需容量S3S3=S2 *N其中:N为视频通道数CIF 352×288的分辨率,建议码流设置为512kbps,用0.5M的带宽传输4CIF 704×576的分辨率,建议码流设置为2048kbps,用2M的带宽传输根据压缩方式估算(以CIF分辨率为例,其他分辨率可以按比例进行换算)目前常用的几种压缩方式1)MJPEGMJPEG (Motion JPEG)压缩技术标准源于JPEG图片压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帧内JPEG压缩,它对视频的每一帧进行压缩,压缩比率较小,数量大,通常每路每小时325X288分辨率录像需要硬盘空间1G左右。
2)小波算法小波算法是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该技术是使图像信号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同时达到最高。
内核是采用行进中压缩和解压缩方式,视频中帧与帧之间没有相关性,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450M左右.3)MPEG-4MPEG-4标准是面向对象的压缩方式,不是像MPEG-1和MPEG-2简单地将图像分为一些像块,而是根据图像内容,将其中的对象(物体、人物、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压缩,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使其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
MPEG-4的传输速率为4.8~64kbi t/s,使用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小,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160 M左右.4) H.264这种压缩模式和MPEG-4基本一致,所以计算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MPEG-4的容量进行计算。
附件:
视频监控中存储容量的计算
手动计算公式:
第一步: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1 , 单位MByte。
S1=D÷8×3600÷1024
其中:D-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第二步:确定录像时间,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2, 单位MByte
S2=S1×24×t
其中:t为保存天数,24表示一天24小时录像
第三步:确定视频通道数,计算最终所需容量S3,单位TB
S3=S2×N÷1024÷1024
示例:200W网络摄像机按4M码流(单位:Kb/s)容量大小,要求全天录像,共有208个摄像机,要求存储1个月的录像资料,计算硬盘容量。
每个通道每小时:S1(MB)=4096÷8×3600÷1024=1800
每个通道每个月:S2(MB)=1800*24*30=1296000
计算最终所需容量:S3(T)=1296000*208÷1024÷1024=257.08
摄像机和NVR录像机同时支持H.265编码,容量储存减半。
计算公式:码流*3600/8/1024*24*路数*天数2592000M每通道每通道硬盘容量计算公式:码流*3600/8/1024=MB/小时225M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天数25920002592CIF格式每小时的文件大小180-230M(静态图像-动态图像)DVR路数为1、2、9、12路的特殊型号可据上表计算正常画面质量下,每路的录像文件大小一般取值200Mbps/小时,16路DVR的图像文件文件大小320G/小时,根据不同的场所,采用动态录像等方式录像,可以保证录像资料都为有效部分。
为节约磁盘空间的投入,每路的录像文件大小可取值100Mbps/小时,但画面质量无法保证,智能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
常用的存储格式和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目前国内主流的DVR采用“CIF”和“D1”,如果采用“CIF”分辨率,每一路的硬盘存储量要达到180Mbps~250Mbps/小时,一般取值200Mbps/小时。
如果采用“D1”分辨率,每小时每一路的硬盘存储量为720Mbps~1000Mbps/小时,一般取值500Mbps/小时,此时帧率智能设置少于25fps,码流也要少一些。
音频码流为固定的16Kbps,每小时占用存储空间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所列情况是在视频格式和分辨率确定的前提下硬盘容量的工程计算,由于采用其它各类编码技术(软件压缩)和编码设备(硬件压缩)对码率进行调整压缩后节约的空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监控硬盘数量计算公式
计算硬盘数量的公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存储需求进行考虑。
首先需要计算监控录像的容量,具体可参照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码流大小
÷8×3600÷1024 MB/小时。
其中,码流大小为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例如QCIF为256Kbps,CIF为512Kbps,DCIF为768Kbps,Half_D1为768Kbps,4CIF为1536Kbps,Full_D1为2048Kbps,720P为
3096Kbps,1080P为10240Kbps。
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和需要保存的天数,通过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来计算所需的硬盘容量。
最后,根据所需的总容量除以单块硬盘的容量,即可得出所需的硬盘数量。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冗余和扩展空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视频图像存储采用中心存储结构,各监控点上传视频图像、报警、语音、备份存储相结合,按部门需求分别存储。
监控点录像格式及存储时间:新建高清视频图像采用300万像素4M 码流存储,布署在管控中心。
根据视频存储格式及保存时间,计算所需的存储容量。
计算方法:
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每路视频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q , 单位MByte 。
102436008÷⨯÷=i i d q (1)
其中:i d - 码率,单位Kbit/s
第二步: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根据式(2)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m ,单位MByte 。
i m = i q ×i h ×i D (2)
其中:i h - 每天录像时间(小时)
i D - 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
第三步:根据式(3)计算全部路数视频定时录像时所需总容量(累加)T q 。
∑==c i i
T m q 1 (3)
其中:c — 视频监控的通道总数。
(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算得本方案所需存储空间为:
容量为:(((i q /8)×3600)/1024×24×天数×路数)/0.9
(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200万摄像机H.264编码码流:4MbpsH.265编码码流:2.5Mbps2T硬盘实际容量:1862.6GB4T硬盘实际容量:3725.3GB格式化损耗:1%在计算存储空间时需先计算出所有路数存储一定的时间所需的存储总空间,用总路数乘以每路码流大小,再乘以总的存储时间即可算出总的存储空间,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存储空间计算公式:单路实时视频的存储容量(GB)=【视频码流大小(Mb)×60秒×60分×24小时×存储天数/8】/1024下表为分别按照1路每天存储24小时、采用H.264算法进行编码,按照D1、720P、1080P的分辨率存储不同天数所需的存储空间表,如下表。
(H.265编码设备的码率为H.264设备的1/2,故存储空间也仅需1/2)表1存储空间需求表录像容量计算公式:码率上限(720P的标准码率是2048Kbps)/8*3600(秒=1小时)=921600KB/每小时1、D1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
2、720P720P是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72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
数字720表示垂直方向有720条水平扫描线,字母P(Progressive scan)表示逐行扫描。
3、960P960P是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96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
数字960表示垂直方向有960条水平扫描线,字母P(Progressive scan)表示逐行扫描。
4、1080P1080P是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
数字1080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条水平扫描线,字母P(Progressive scan)表示逐行扫描。
录像存储计算公式在数字化时代,录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监控摄像头、家庭摄像机还是专业摄像设备,都需要进行录像存储。
而录像存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存储空间,确保录像文件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保存。
录像存储计算公式的核心是根据录像文件的大小、录制时长、分辨率和帧率等参数来计算所需的存储空间。
一般来说,录像文件的大小与视频质量、视频时长以及视频编码方式有关。
较高的分辨率和帧率会导致视频文件较大,而不同的视频编码方式也会影响文件大小。
为了计算录像存储所需的空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简化公式:存储空间 = 视频大小 × 录制时长 × 存储比特率其中,视频大小是指每分钟的视频文件大小,一般以兆字节(MB)或千字节(KB)为单位;录制时长是指录像的总时长,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存储比特率是指每秒钟需要的存储空间,以比特率(bps)为单位。
举个例子,如果一段录像的视频大小为10MB,录制时长为60分钟,存储比特率为1Mbps,那么所需的存储空间就是:存储空间 = 10MB × 60分钟 × 1Mbps = 600MB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视频格式、编码方式、压缩率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计算公式,以确保准确计算所需的存储空间。
除了存储空间的计算,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存储设备的选择和管理。
在选择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存储容量、读写速度、可靠性等因素,以满足录像存储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备份录像文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录像存储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录像文件的存储空间,确保录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存储空间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录像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的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是怎么计算的,对于一些工程师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计算呢正文在介绍计算方法的时候,首先要先介绍下视频监控系统的一些有关概念。
视频监控系统搭建的过程中,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存储空间的计算与前端摄像机、中端平台、视频传输带宽等关系慎密,如果存储这个环节解决不了,那整个系统的性能将大打折扣。
但存储空间的计算对于刚入行的新手来说还是一桩比较难以搞定的事情,不过没关系下面就随着小编一窥究竟。
不过在正式开始前,还是先了解下相关的概念。
1. 何为比特率?比特率就是每秒数据传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比特率越高,数据量就越大,比特率就是音视频信息经过压缩编码之后,数据需要多少个比特来表示。
比特率越高,比特率越高编码后的问价就越大,图像的质量就越好。
比特率的bit在计算机世界里,bit表示一个位宽,bps 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位。
而我们常常说的kb、M、G、T这个是按照字节来计算的,1kb就是1024个字节。
1个字节=8bit。
2. 什么是码流?码流就是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传输所用的数据流量。
同样,码流越大表示压越小,图像质量越高,需要的存储空间就越大。
3.什么是上行带宽?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信息上传到网络带宽,通俗一点就是我们上传用的带宽,比如我们上传图片到空间,或者使用FTP服务等。
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4.什么是下行带宽?下行带宽就是本地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本地下载信息的速度就是”下行速率”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DCIF:768KbpsHalf_D1:768Kbps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720P:3096Kbps1080P:10240Kbps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3、传输带宽计算:计算公式:网络带宽大小+比特率X 前端摄像机路数监控点上传信息到监控中心说的是上行带宽,监控中心从监控点下载信息说的是下行带宽。
视频存储硬盘容量计算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容量= 码流/8 ×视频路数×监控天数×24小时×3600秒
注:码流是以Mbps或Kbps为单位,码流除以8是把码流从bit转换为byte,结果相应的是MB或KB。
按计算公式,以一个中小规模的例子计算:
500路监控路数,2Mbps D1格式,数据存储30天,需要的存储容量:
2Mbps/8 ×500路×30天×24小时×3600秒/1024/1024 ≈300TB
存储空间单位换算:1TB = 1024GB = 1024 ×1024MB = 1024 ×1024 ×1024KB = 1,073,741,824Byte 硬盘容量单位换算:1TB = 1000GB = 1000 ×1000MB = 1000 ×1000 ×1000KB = 1,000,000,000Byte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24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所以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称谓不同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