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平台消化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352.58 KB
- 文档页数:19
消化系统的作用
消化系统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一套复杂的器官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出体外,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首先,消化系统的作用之一是摄取食物。
当我们进食时,食物会经过口腔,经由咀嚼和混合唾液的作用,将食物切碎成小颗粒,从而方便下一步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也是食物的入口,食物被吞咽后,通过食管进入胃。
其次,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分解食物。
食物进入胃后,胃会分泌胃液。
胃液中含有酶和盐酸,可以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如蛋白质、糖和脂肪。
同时,胃壁的肌肉会收缩,搅动食物,使其更加均匀地接触胃液,加快分解的过程。
然后,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吸收营养。
经过胃的分解,食物进入小肠。
小肠的内壁上有许多细小而密集的绒毛,这些绒毛的表面又有许多微细的细胞,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
食物经过小肠时,绒毛上的细胞会释放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并通过细胞膜吸收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最后,消化系统的作用是排泄废物。
在食物通过小肠吸收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之后,剩下的未被吸收的残渣进入大肠。
在大肠,水分被进一步吸收,使得残渣变得更加固体。
然后,经过大肠壁蠕动的作用,未被吸收的废物经过肠道被送至肛门,并从体外排出。
总之,消化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是摄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只有通过消化系统的作用,我们才能从食物中获得养分和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健康,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由许多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把人体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化成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
本文主要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辅助器官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辅助器官包括牙齿、舌、唾液腺、胆囊和胰腺。
1.口腔:是食物的入口,包括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喉:是口腔和食管之间的过渡部位。
3.食管:是一个肌肉管道,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
4.胃:是消化道的一个扩张部分,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分解食物。
5.小肠:是消化道的最长部分,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6.大肠:是小肠的延长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粪便。
7.肛门:是排泄粪便的通道。
8.牙齿:能咀嚼食物,为消化做准备。
9.舌:能把食物推向口腔的后部,帮助咀嚼和吞咽。
10.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帮助消化。
11.胆囊:能储存和排放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12.胰腺: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二、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绞碎、搅拌等方式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为后续的消化做准备。
这一步骤主要由口腔、胃和小肠完成。
2.化学消化:是指通过分泌消化液和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为后续吸收做准备。
这一步骤主要由唾液腺、胃、胆囊和胰腺完成。
3.吸收:是指将已经被分解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面,进入人体内环境,以供机体各组织和器官使用。
这一步主要由小肠完成。
4.排泄:是指将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从大肠排出体外。
这一步主要由肠道和肛门完成。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营养的摄入与利用。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健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力。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婴幼儿和儿童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与成人相比,小儿消化系统具有一些特点,下面将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调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解剖结构特点1. 口腔:小儿口腔较小,牙齿尚未完全发育,唾液分泌相对较少。
此外,婴幼儿的口腔有乳牙期和恒牙期的转换,因此口腔的结构和牙齿的数量会发生改变。
2. 食道:婴幼儿的食道较短且较窄,食物通过食道的速度较快。
此外,食道的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食物容易反流,导致婴儿出现吐奶现象。
3. 胃:婴幼儿的胃相对较小,容积较小。
胃酸分泌较少,胃内酸度较低,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此外,胃壁的黏膜层较薄,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胃炎等胃病。
4. 小肠:婴幼儿的小肠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3/5。
此外,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消化酶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5. 大肠:婴幼儿的大肠相对较短,肠腔较窄,直肠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
二、生理功能特点1. 食物消化: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能力较弱。
尤其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差,消化吸收率较低。
因此,婴幼儿需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营养吸收:婴幼儿的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吸收功能较弱,特别是对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较低。
此外,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对食物中的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3. 免疫功能: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和过敏等疾病。
4. 肠道蠕动:婴幼儿的肠道蠕动频率较高,肠道传输时间较短。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三、生理调节特点1. 饮食调节:婴幼儿的饮食需求较高,需要频繁进食。
此外,婴幼儿对食物的味道和温度敏感,容易产生偏好和厌恶。
请阐述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儿童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以下是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负责接收食物并将其咀嚼、混合和分解。
在口腔中,舌头是主要器官,用于咀嚼和混合食物。
此外,口腔还包含牙齿和唾液腺,牙齿用于咬碎食物,唾液腺则分泌唾液,帮助润滑和分解食物。
2. 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负责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部。
在食道中,食物通过重力作用和肌肉的蠕动被逐渐向下输送。
3.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并转化为流质状态。
在胃中,食物通过胃酸和酶的作用被分解为半消化的状态,以便在接下来的小肠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消化。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也是主要负责吸收营养的器官。
在小肠中,食物被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小肠的内部结构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5.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末端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在大肠中,经过小肠处理后的食物残渣被进一步脱水、吸收和形成粪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6. 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出口,负责排出食物残渣和废
物。
肛门周围的肌肉可以控制排便,以避免过度失水和失电解质。
总体而言,儿童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协调的系统,通过多个器官的协同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营养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儿童的消化道和相关的器官,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
与成人相比,
小儿消化系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发育不完善:小儿消化系统的器官在出生后还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胃和肠道。
这使得小儿消化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容易受到各种消化问题的影响。
2.食欲与胃容量小:由于小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需要
频繁进食,通常每天需要多次进食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
小儿的食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3.消化酶活性低:小儿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酶活性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早期。
这意味着婴儿消化食物的能力可能不
够强,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获得充足的营养。
4.肠道菌群发育:小儿消化系统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不久开
始发育,而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5.消化系统对过敏反应敏感:小儿消化系统对某些食物过敏
反应更为敏感。
婴儿在引进辅食时,需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
过敏食物引起不良反应。
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消化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儿童的消化健康。
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并排除剩余的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一、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器官,而消化腺体则包括口腔腺体、胃腺体和胰腺等。
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 摄食食物首先通过口腔摄入人体。
牙齿将食物咀嚼成较小的颗粒,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形成混合物,即食物的玩味。
2. 运输咀嚼后的食物经过食管进入胃。
食管的收缩和胃壁的蠕动帮助将食物顺利地运送到胃中。
3. 分解和吸收胃中的酸性环境和胃蠕动将食物破碎并转化为半液体。
同时,胃腺体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酶类,帮助分解蛋白质。
胃中的食物会逐渐变为胃乳,然后进入小肠。
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继续分解食物,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4. 吸收小肠壁上的细胞吸收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可供身体使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过血液进入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养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5. 排泄消化过程中剩余的废物进入大肠和直肠,形成粪便。
粪便经过排便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完成整个消化过程。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
1. 摄取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系统通过将食物分解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养分。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它们是人体正常生理和代谢所必需的。
2. 分解和消化食物消化系统通过分解和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使其变为小分子物质,以便于身体吸收和利用。
酶的作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帮助加速食物的分解和消化过程。
3. 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消化系统通过小肠壁上的细胞吸收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可供身体使用的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这些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满足细胞的需求。
4. 清除废物消化系统不仅负责摄取营养物质,还负责清除消化过程中的废物和毒素。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与常见问题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过程非常关键,它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相关问题。
一、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从出生到婴幼儿期,婴儿的消化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过程。
在婴儿出生前,其消化系统已经开始发育,但仍需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外界的环境和新的食物。
1. 胃部发育:婴儿在出生前,胃部比较小且功能有限,只能容纳少量的食物。
随着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婴儿的胃逐渐扩大并增强其消化功能。
2. 肠道发育:婴儿的肠道在胎儿期已经形成,但肠道黏膜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3. 肠道菌群:婴儿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并发育。
初生婴儿的肠道主要由嗜酸乳杆菌等有限菌种组成,随着喂养的改变和环境的接触,肠道菌群会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常见问题1. 腹泻: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水样便、排便时有灼热感等。
腹泻通常由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
家长要及时观察宝宝的饮食习惯,并在出现持续腹泻的情况下咨询医生。
2. 胀气:胀气是婴儿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肠道内的气体堆积所致。
胀气可能导致婴儿不适、烦躁和哭闹等症状。
为减少胀气,家长可以采取腹部按摩、改变喂养姿势或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瓶等方法。
3. 过敏反应:婴幼儿对某些食物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牛奶、鸡蛋、花生等。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疹、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若婴幼儿出现过敏反应,家长应尽快就医,并避免再次接触引起过敏的食物。
4. 便秘:便秘是指婴幼儿排便困难或大便干燥。
便秘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或排便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家长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以及按摩腹部等方法来缓解婴幼儿的便秘问题。
三、婴幼儿消化系统的护理与注意事项1. 合理饮食:婴幼儿在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家长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需求提供适当的食物。
请阐述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点儿童消化系统是指儿童身体内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垃圾的一系列器官和组织。
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儿童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如下:一、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
牙齿用于咀嚼食物,使食物变得更容易咽下。
舌头帮助推动食物进入食管。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如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二、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咀嚼过的食物推送到胃部。
食管的内壁有平滑肌,可以通过蠕动的运动将食物推送到胃部。
三、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袋状器官,它有强大的肌肉壁。
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混合、酸化和消化食物。
胃壁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如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胃酸还可以杀死细菌,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感染身体。
四、小肠:小肠是一个长而弯曲的管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
它的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称为肠绒毛,可以增加吸收表面积。
小肠壁分泌肠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可以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以便吸收。
五、大肠:大肠是一个较粗的管道,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固体粪便。
大肠内还生活着许多有益的细菌,它们可以帮助分解食物残渣,并合成维生素K和维生素B12等。
六、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部右上方。
肝脏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产生胆汁、分解脂肪、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废物等。
七、胆囊:胆囊是一个小袋状器官,位于肝脏下方。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
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会收缩,释放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八、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部的长而扁平的腺体。
它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消化系统的解剖及消化过程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它负责将食物分解为能够被身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消化过程。
一、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1.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包括嘴唇、舌头、牙齿和腭等器官。
食物经过口腔,牙齿的咀嚼作用能够将食物粉碎,并与唾液混合。
2.食管食管是一条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它位于胸部和腹部之间。
它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从口腔推送到胃中。
3.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囊状器官,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胃内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可以将食物分解成较小的颗粒,形成食糜。
4.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它是一个长约6米的管道,它通过摆动和蠕动运动,将食糜推进到下一步骤。
5.大肠大肠是小肠之后的一段管道,它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被吸收的物质转化为粪便。
6.直肠和肛门直肠是大肠的末端,它储存粪便,而肛门则是排除粪便的通道。
二、消化过程1.机械消化机械消化主要发生在口腔和胃中。
口腔中的牙齿通过咀嚼和磨碎食物,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胃通过蠕动和搅拌作用将食物搅成细小颗粒。
2.化学消化化学消化发生在口腔、胃和小肠中。
在口腔中,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胃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降解为小肽和氨基酸。
小肠中分泌的胰液和肠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
3.吸收吸收发生在小肠中。
小肠内壁有众多绒毛状的小突起,称为肠绒毛。
肠绒毛表面覆盖着微细的血管和淋巴管,能够将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供给机体使用。
4.排泄未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经大肠处理后形成粪便,经由直肠和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
掌握其解剖结构和消化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身体的消化过程。
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健康维护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从出生到儿童期,消化系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如果胃肠道受到某些轻微刺激,比较容易发生机能失调。
以下是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的一些特点:1、幼儿胃部相对来说处于一个横位状态,整个消化的肠道也相对比较长,所以孩子在吃到胃里的东西相对比较少,他的胃容量比较小,容易出现呕吐的情况,孩子一般喂奶比较急,特别容易出现吐奶。
2、幼儿肠道相对比较长,容易出现吃奶以后腹胀或者腹痛,或者出现肠梗阻,肠套叠,或者是出现一些肠绞痛的情况。
3、孩子胃肠道内的酶分泌物分泌还不很完善,很多食物不能添加,所以在一般在6个月之内不建议添加辅食,就是跟这种机体的胃酶分泌还不很完善有关。
4、就是胃肠道的肠道菌群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如果喂养不当,就可能造成出现消化功能的紊乱。
5、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易受损伤而发生局部感染,口底浅且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新生儿食管呈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及溢乳。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盐酸及各种酶的分泌少,且活性低下,故消化能力差,由于贲门和胃底的肌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
新生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且长,结肠无明显的结肠带与肠脂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由于新生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结肠反射,产生排便,故排便次数较多。
在母体内胎儿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侵入肠道,但菌群稳定性差,当发生感染或者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很容易产生菌群紊乱。
6、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口腔①婴幼儿口腔容量小,齿槽突发育较差,口腔浅,硬腭穹隆较平,舌短宽而厚;唇肌及咀嚼肌发育良好,且牙床宽大,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
这些特点为吸吮动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生物圈中的人一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一)生殖系统1、人类的生殖(1)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2)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和阴囊组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它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是主要的性器官,它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细胞里含有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和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还是月经流出的通道。
(4)卵细胞进入输卵管后,在输卵管的壶腹部与精子相遇便结合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移动时,经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胎,种植在子宫的内壁上。
在胚胎与子宫内壁接触的部分形成胎盘,与脐带相连。
(5)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时间一般为280天,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各种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
2、人体发育的分期和青春期(1)胚后发育又可分为:婴儿期(出生—1岁),幼儿前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6—12岁),青春期(10—20岁),青年期(18—25岁),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是连续的,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但每个时期在体形和生理功能上有自己的特点。
婴儿出生后,需要母亲精心养育和照料。
婴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乳汁中获得,母乳中还有某些蛋白质,可使婴儿增强免疫力。
(2)青春期是10—20岁的发育阶段。
①人进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体重突增,代谢旺盛,耗能较多,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
②青春期大脑的质量和脑神经细胞数目基本上不再增加,但脑的结构和功能却不断分化、发展、和完善。
消化系统功能与结构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摄入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二、口腔1.结构:口腔呈椭圆形,由上下颌骨及其周围肌肉组成。
内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
2.功能: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点。
牙齿通过咀嚼使食物变得容易咽下,并增加表面积以方便食物被消化酶分解。
舌头帮助调整食物在口腔中的位置,并推送食物向后咽喉;同时也参与说话和品尝。
三、食管1.结构:食管是一条长约25厘米的肌肉管道,连接口腔与胃部。
2.功能:通过恰当地收缩和松弛,食管将食物从口腔推送至胃部。
此过程被称为吞咽。
四、胃1.结构:胃位于膈肌下方,呈扩张的囊状形态。
其壁内有许多皱褶和小梁,以增加它的表面积。
2.功能:胃主要用于存储和混合食物。
同时,它分泌胃酸、消化酶和粘液等物质,协助将食物转变成半液体状态,称为胃液。
胃还具有杀菌的作用,并开始消化部分蛋白质。
五、小肠1.结构: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大致分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
2.功能:小肠是主要吸收营养物质的地方。
在小肠内壁上有微细绒毛状结构称为绒毛,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同时,小肠分泌消化酶来帮助进一步分解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六、大肠1.结构:大肠位于小肠的延续部分,呈U形。
它主要由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2.功能:大肠起到吸收水分和储存固体废物的作用。
在大肠中,水分被吸收后,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被压缩成固体形式。
大肠还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菌群平衡。
七、胰腺与肝脏1.结构:胰腺位于胃的后面,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器官。
肝脏则位于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
2.功能: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包含多种消化酶来进一步分解食物。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血糖水平。
婴幼儿消化系统在出生后的早期和发育阶段具有一些特点,下面是对婴幼儿消化系统特点的简要描述:
1. 消化器官的未充分发育:婴幼儿出生时,他们的消化器官仍然处于未充分发育的状态。
胃肠道、肝脏和胰腺等器官需要时间来逐渐成熟和完善。
2. 胃容量小:婴幼儿的胃相对较小,不能容纳大量的食物。
因此,他们需要频繁进食,通常需要每天多次进食,以满足其能量和营养需求。
3. 消化酶的分泌不足:婴幼儿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酶的分泌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难以完全消化某些食物,如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化酶的分泌将逐渐增加。
4. 免疫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也在发育中,对外界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消化系统相关的感染和疾病的影响。
5. 乳糖消化能力:婴幼儿通常具有良好的乳糖消化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分泌乳糖酶(乳糖分解酶)来帮助消化乳糖,乳糖是
乳制品中的主要糖分。
总的来说,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包括消化器官的未充分发育、胃容量小、消化酶分泌不足、免疫系统发育中以及乳糖消化能力较好。
这些特点需要在喂养和饮食上予以考虑,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简单明了的消化系统科普消化系统是我们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很多人只知道我们人体有消化系统,用于消化食物,但对其具体结构、如何工作、日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却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很容易让我们的消化系统受到损伤,严重时可能还会“罢工”,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据相关报道,一个人每天大概需要消耗1.5kg食物,一年消耗大约550kg食物,约等于两只熊的体重,细思极恐,所有吃掉的食物都会供应给人体内细胞,但细胞肯定吃不下一整份沙拉,因此身体需要将各种食物转化为细胞可直接利用的小分子,这就是消化系统存在的意义,以下我们就来简单明了的科普一下消化系统,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
1.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如同一个生物工厂,其包括各种组织、腺体、器官,用于为人体输送营养,主要是通过分解进入人体的食物来提供各种人体可吸收的营养,比如核酸、脂肪、蛋白质、碳水熔化物等。
消化系统包括七个主要器官,自上而下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各项器官借助肌肉、软组织组成管子加以连接,这个管子,即胃肠道、消化道,即常言所说的肠道。
口腔口腔主要是将食物变为易吞咽食团,这个阶段的消化过程,在食物放入口中前就已开始,在闻到、看到食物的那一刻,食物开始向肠道释放准备进食、消化食物的信号,此时嘴巴会分泌唾液,垂涎欲滴,胃部开始准备消化液;而在真正吃到第一口食物时,消化行动才正式开始,以牙齿撕咬食物,将其粉碎为更小的碎片,这即是机械消化过程;同时,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其是一种包括各种类型酶的含水液体,可直接加速特定反应的蛋白质,咀嚼与唾液会将食物变为糊状的球,在吞下食团后,其会顺着食道而下,进入胃部,这个位置有大量的酸性消化液。
需注意的是,专家建议在食物正式吞咽前咀嚼食物不少于30次最好。
胃从食管下到胃部的食团,会以酶+胃酸来分解食物,再将分解后的食物输送到小肠,胃部产生约4l胃液。
在食物进入胃里后,胃部会分泌大量盐酸,主要是由衬在胃部内壁上的壁细胞释放,胃酸功能极其强大,甚至可溶解金属,但也不用担心胃酸为伤害到胃,因胃部会产生厚厚的黏液,用于保护器官本身。
含味蕾的舌乳头有:A. 菌状乳头B. 丝状乳头C. 叶状乳头D. 舌扁桃体E. 轮廓乳头问题 2属于牙周组织的结构为:A. 牙本质B. 牙槽骨C. 牙龈D. 牙髓E. 牙周膜问题 3胃:A. 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在腹上区B. 胃前壁与肝右叶及腹前壁贴近C. 胃后壁邻胰、左肾及左肾上腺D. 胃底邻脾和膈E. 胃大弯可达脐平面咽:A. 经鼻后孔通鼻腔B. 经咽峡通口腔C. 经喉口通喉腔D. 于颈静脉切迹平面续接食管E. 经咽鼓管通中耳鼓室问题 5十二指肠:A. 水平部前方有肠系膜血管下行B. 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C. 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开口处D. 十二指肠悬肌是确定十二指肠和空肠分界的标志E. 上部在胆囊颈后下方弯曲形成十二指肠上曲问题 6阑尾:A. 常位于右髋窝B. 以盆位多见C. 根部开口于回盲瓣D. 为腹膜间位器官E. 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回流入肝门静脉直肠:A. 上端于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B. 向下穿盆膈移行于肛管C. 直肠全长约10~14cmD. 在冠状面上无弯曲存在E. 矢状面上有凸向后方的会阴曲和凸向前方的骶曲问题 8胆囊三角(Calot 三角):A. 是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B. 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C. 胆总管为三角右缘D. 胆囊管为三角左缘E. 肝的脏面为三角的上缘问题 9肝:A.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B. 完全被腹膜覆盖C. 有分泌胆汁的功能D. 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E. 除接受肝固有动脉外,还接受门静脉的血供开口于舌下阜的导管有:A. 腮腺导管B. 胆总管C. 下颌下腺管D. 舌下腺导管E. 胰管问题 11关于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胃的入口称贲门,位于第11胸椎右侧B. 出口称幽门,位于第1腰椎左侧C. 幽门部可分为幽门管和幽门窦D. 胃溃疡和胃癌多见于幽门窦近胃小弯处E. 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处表面有浅沟,称角切迹,有幽门前静脉通过问题 12肛门括约肌:A. 为围绕肛管周围的肌B. 分为肛门内和外括约肌C. 内括约肌为平滑肌,对控制排便作用不大D. 外括约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E. 切断皮下部,不会产生大便失禁问题 13开口于舌下阜的是:A. 下颌下腺导管B. 腮腺导管C. 副腮腺导管D. 舌下腺大管E. 舌下腺小管问题 14位于鼻咽部侧壁的结构是:A. 腭扁桃体B. 咽隐窝C. 咽鼓管咽口D. 咽鼓管圆枕E. 梨状隐窝问题 15大肠:A. 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B. 全长约1.5mC. 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三个特征性结构D.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E. 直肠在矢状位上有凸向前方的骶曲,距肛门约7~9cm问题 16牙组织包括:A. 牙周膜B. 牙质C. 釉质D. 牙龈E. 牙骨质问题 17胰头:A. 肿瘤可引起肝门静脉高压症B. 肿瘤可引起阻塞性黄疸C. 前方有肠系膜上血管D. 后方有胆总管E. 上方有胃幽门问题 18组成咽淋巴环的结构有:A. 咽扁桃体B. 舌扁桃体C. 腭扁桃体D. 咽鼓管扁桃体E. 下颌下淋巴结问题 19胃:A. 入口称贲门,位于第11胸椎右侧B. 分为贲门、幽门、胃底、胃体四部C. 胃小弯最低处称角切迹,是胃体和幽门部在胃小弯的下界D. 下口称贲门,位于第1腰椎左侧E. 幽门部可分为左侧较为扩大的幽门窦和右侧呈长管状的幽门管问题 20咽:A. 位于颈椎前方B. 上端附于颅底、下端于第7颈椎下缘平面续食管C. 是一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D. 分为鼻咽、喉咽和口咽三部分E. 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问题 21进食后,尤其高脂肪食物后:A. 胆囊收缩B. 胆囊舒张C. 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D. 肝胰壶腹括约肌收缩E. 胆汁排入十二指肠问题 22进出肝门的结构是:A.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 肝门静脉左、右支C. 胆总管D. 左、右肝管E. 肝左、右静脉问题 23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有:A. 舌扁桃体B. 菌状乳头C. 叶状乳头D. 丝状乳头E. 轮廓乳头问题 24齿状线:A. 由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B. 位于肛门上方约1~1.5cmC. 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D. 此线上方受内脏神经支配E. 下方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问题 25直肠骶曲距肛门距离约为:A. 13~15cmB. 9~11cmC. 7~9cmD. 11~13cmE. 15~16cm问题 26肝的形态:A. 右侧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B. 左侧纵沟前部有镰状韧带C. 肝的膈面由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D. 肝的下面横沟后方是尾状叶E. 肝裸区与胰头相邻问题 27胃:A. 幽门窦和幽门管之间有幽门括约肌B. 分为胃底、胃体和幽门部C. 角切迹分隔幽门窦和幽门管D. 以上均不对E. 在中等充盈时,大部位于右季肋区问题 28其导管常合并而共同开口的腺体是:A. 腮 腺、下颌下腺、舌下腺B. 肝和胰,腮腺和下颌下腺C. 肝和胰,下颌下腺和舌下腺D. 肝、胰、腮腺E. 肝和胰,腮腺和舌下腺问题 29美克尔氏憩室一般常见于:A. 回肠末端的肠壁上B. 肠管任何部位C. 空回肠的分界处D. 距回肠末端约0.3~1.0cm范围的肠壁上E. 肠壁薄弱处问题 30关于食管狭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第1狭窄在咽下部B. 第2狭窄在气管分叉处C. 第2狭窄位于与右主气管相交叉处D. 第3狭窄在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处E. 第3狭窄位于贲门处问题 31有三个牙根的牙是:A. 前磨牙B. 上颌磨牙C. 下颌磨牙D. 上颌第1前磨牙E. 尖牙问题 32腮腺导管开口于:A. 舌盲孔B. 下颌第 2 磨牙相对的颊黏膜C. 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D. 舌下襞E. 舌下阜问题 33有关肝的位置描述中,错误的是:A. 上界与膈穹窿一致B. 成人肋弓下能触到肝,但不超过2cmC. 3岁以下儿童,肝下缘常低于右肋弓1.5~2.0cmD. 在右锁骨中线肝上界平第5肋E. 肝下缘居剑突下约3cm问题 34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作为特征性结构,通常存在于:A. 盲肠和结肠B. 所有肠管C. 大肠D. 直肠E. 小肠问题 35一侧收缩,伸舌时使舌尖偏向对侧的舌外肌是:A. 下颌舌骨肌B. 颏舌骨肌C. 舌横肌D. 颏舌肌E. 上、下纵肌问题 36舌背黏膜上,不含味蕾的乳头是:A. 以上均不含味蕾B. 菌状乳头C. 轮廓乳头D. 丝状乳头E. 叶状乳头问题 37咽鼓管咽口位于:A. 下鼻甲后端之后1cm处B. 上鼻甲后端之后1cm处C. 喉口的两则D. 中鼻甲后端之后1cm处E. 咽峡的两侧问题 38食管第二狭窄:A. 相当于胸骨角水平B. 距中切牙约15cmC. 右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D. 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E. 距中切牙约40cm问题 39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最好方法是:A. 循结肠寻找B. 循阑尾动脉寻找C. 在盲肠处寻找D. 循回盲瓣寻找E. 循结肠带寻找问题 40下列对十二指肠描述中,错误的是:A. 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B. 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管开口C. 十二指肠悬肌将空肠曲固定于腹后壁D. 球部为溃疡的好产部位E. 除始、末两端外,均为腹膜外位问题 41胰头后方毗邻结构是:A. 右肾B. 胆总管C. 腹腔动脉D. 十二指肠降部E. 肠系膜上动、静脉问题 42关于大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5部分B.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为麦氏点C. 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D. 阑尾动脉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E. 回盲瓣由回肠末端的环行肌增厚构成问题 43肝外胆道系统的结构包括:A. 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肝脏B. 左、右肝管,胆囊和胆囊管C. 左、右肝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D. 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E. 左、右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问题 4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A. 肝的胆囊窝处B. 右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C. 右侧肋弓中点D. 右锁骨中线与第7肋交界处E. 肝前缘胆囊切迹处问题 45胆囊三角:A. 由肝右管、胆囊管和肝尾状叶围成B. 由胆总管、门静脉和方叶围成C. 由左、右肝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 由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脏面围成E.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问题 46胃在中等充盈时,其位置为:A. 前壁全被肝掩盖B. 大部在腹上区、小部在左季肋区C. 大部在左季肋区、小部在腹上区D. 幽门平对第12胸椎高度E. 贲门平对第10胸椎高问题 4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位于:A. 距中切牙约25cm处B. 气管杈水平C. 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D. 以上均对E. 相当于第4、5 胸椎椎间盘水平问题 48阑尾手术时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方法是:A. 打开网膜囊找B. 沿结肠旁沟找C. 沿结肠带向盲肠端寻找D. 沿回肠动脉寻找E. 沿小肠系膜寻找问题 49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A. 肛窦B. 齿状线C. 肛梳D. 肛瓣线E. 肛白线问题 50不经过肝门的结构是:A.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 左、右肝管C. 肝丛D. 肝左、右静脉E. 肝门静脉左、右支问题 51围成咽峡的结构是:A. 腭帆和舌根B. 两侧腭舌弓、腭咽弓、腭帆后缘和舌根C. 腭垂、腭舌弓、舌根D. 腭垂、腭舌弓和腭咽弓E. 两侧腭咽弓、腭帆后缘和舌根问题 52十二指肠悬韧带是:A. 十二指肠降部起始的标志B. 空肠起始部的标志C. 回肠起始部的标志D. 十二指肠起始部的标志E. 将十二指肠下曲连于膈右脚问题 53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肠管是:A. 盲肠和结肠B. 直肠和结肠C. 所有肠管D. 大肠E. 小肠问题 54咽鼓管咽口位于A. 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B. 中耳鼓室前壁C. 中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D. 口咽的两侧壁上E. 上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