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A卷
- 格式:doc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16
课时跟踪练(二)地图一、选择题(2019·陕西西安八校第一次联考)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的面积为原来的()A.1/2B.2倍C.1/4D.4倍2.该岛屿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第1题,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则实际面积会缩小。
若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面积变为原来的(1/2)2=(1/4)。
第2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屿大致位于(13°30′N,144°45′E)附近,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北纬度数越偏北越大,东经度数越偏东越大,因此该岛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答案:1.C 2.A(2019·佛山调研)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是()A B C D4.河流XO段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西南流向东北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北流向西南解析:第3题,25°N附近6月7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即OX方向示意东北,OY方向示意西北,正北方向在OX、OY之间,结合选项可知,该图的指向标为C图。
第4题,根据图中河流的宽窄可知,XO为河流的一段支流,水流由X流向O,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河流XO段由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3.C 4.D(2019·陕西教学质检)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 000 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6.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时10分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ⅠB.ⅡC.ⅢD.Ⅳ解析:第5题,由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隧道两端为山谷,隧道穿越区域为鞍部(海拔相对较低),图示公路沿河谷地区建设符合公路选址要求,穿越高大地形区选择利用最短隧道方式来缩短工程距离,提高运输效率符合隧道选址的原则,图示隧道设计合理;利用图示比例尺可以计算出隧道长度大约为4 000 m;图示隧道口为山谷,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对隧道影响较大;隧道建设应选择最短距离,不能建成“之”字形。
广东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0分)1. (4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期中)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B . 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C . 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 . 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2)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B . 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 . 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 . 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 (2分) (2018高二下·双鸭山开学考) 网格模式是地理空间数据的储存分析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网格图,每格约100 km2。
读图,完成下面几个小题。
(1) EV区域最可能是()A . 丘陵B . 耕地C . 海域D . 沙漠(2)该城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A . ⅠB . ⅡC . ⅣD . Ⅲ(3)可以分析处理该空间数据变化的是()A . 全球定位系统B . 地理信息系统C . 遥感D . 测量系统3.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丙河流流向是()A . 先向东北再向东B . 自西北向东南C .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 . 先向北再向东(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H是()A . 300<△H<500B . 300≤△H<500C . 300≤△H≤500D . 300<△H≤5004. (2分)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00B . 该地图上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C . 该地图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小D . 在1:50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5. (4分) (2019高三上·安庆期末) 高一新生小王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游览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600步,计1800米(轨迹如下图中虚线)。
第2讲地图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文字式: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数字式:1∶500 000线段式:(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准确度越高。
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 844.43 m图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在进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那么要减五个“0〞。
1.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1n2倍,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假设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缩小1/2,那么新图比例尺为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右图)。
●考向1利用地图中的比例尺定位置1.下列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列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答复下题。
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解图流程】【尝试解答】B●考向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2~3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训练(二)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1.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 km,南北长1 km,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完成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 )A.甲B.乙C.丙D.丁2.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a、图b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a中的比例尺比图b大②图a反映的区域范围比图b小③图a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图b大④图a、图b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图a比例尺扩大1倍,则( D )A.图幅缩小1/2B.图幅扩大1倍C.图幅缩小3/4D.图幅扩大3倍3.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D )A.山脊山谷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D.山谷山谷(2)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A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图为某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 m。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地的海拔为( A )A.20 mB.30 mC.40 mD.60 m(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A.89 mB.101 mC.113 mD.125 m(3)A地海拔可能为( D )A.40 mB.55 mC.60 mD.75 m5.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 m。
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C )A.156 mB.178 mC.220 mD.255 m6.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广东省湛江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0分)1. (4分) (2019高二上·长治期中)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陡崖M处的相对高度H为()A . 40米≤ H <80米B . 120米≤ H <150米C . 80米≤ H ≤200米D . 80米≤ H <160米(2)若某人沿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最难上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 (2分)该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 .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 .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 .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 .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3.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列常见图例和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 . ——首都B . ——主要城市C . ——山峰D . ——长城4. (2分)帕里湖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高原山地的萎缩湖盆(见下图),图中等值线表示不同年代的湖岸线及其海拔高度,据图回答小题。
目前,帕里湖现代漫滩内的地势自现代湖面()A . 向东最陡峻B . 向西最陡峻C . 向西南最平缓D . 向东北最平缓5. (4分) (2017高二下·乾安期末) 读”两个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岛A点位于乙岛B点的什么方向()A . 东北方B . 西北方C . 东南方D . 西南方(2)下列有关甲、乙两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 甲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 乙岛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 . 乙岛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3)如果某海轮从港口A走最近便的航海线到港口B,应依次经过哪些著名海峡()①琼州海峡②台湾海峡③朝鲜海峡④马六甲海峡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6. (2分)(2016·南昌模拟)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且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位于天顶位置,在南极附近看不到北极星。
故选A。
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15°/1小时。
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约50°,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故选B。
答案:1.A 2.B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要考虑它的影响。
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某军舰在(20°W,5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3题,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半球向左偏,故沿20°W经线向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20°W东侧,即位于东半球;射程80千米,不足一个纬度,故仍将落于中纬度地区。
第4题,根据纬度可知,两河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结合地转偏向力在不同半球的表现不同,堆积作用北半球主要在左岸,南半球在右岸。
答案:3.A 4.D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
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下题。
第2讲地图考纲呈现目标要求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的识记。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推断各种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基础整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图形读图思考(1)在“中国地图”中,可以指示方向的组成要素是什么?提示:图中的经纬线。
(2)乡村小道能清楚地表现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中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地地物比较简略。
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②数字式:1∶500 000。
③线段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关系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图幅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方向(1)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无任何方向信息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例如,图中的“⊙”。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例如,图中的“北京”。
基础整理二地形图图形读图思考(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含义是什么?提示: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与山脊处的等高线分布有何区分?提示:山谷处等高线向数值增大处弯曲,而山脊处等高线向数值减小处弯曲。
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1_000米、500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等高线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
(地理实践力)1.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2.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区域等高线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乙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图丙的定向方法是经纬网定向法。
(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乙。
(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位,B地位于C地的正东方位。
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
图丙中,F地位于E地的东北方位,F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位。
2.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上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地的海拔为1__500 m,乙地的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_000 m。
2.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相同,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专题02 地图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①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形式:(1)数字式:1:10 000 000 或 1/10 000 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3)直线式:0 100 200(千米)①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即:比值大,比例尺就大①、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1.比例尺a :无单位b :距离单位必须统一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单。
①比例尺的缩放的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原比例尺× (n+1)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2.方向方向的判断方法: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①有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①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定位①野外其他一些常见的定位方法: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是南方3.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例如:“泰山▲、1 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 532.7”为注记。
1.概念(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2.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广州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0分)1. (4分) (2017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下图为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cm 。
在P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Q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6',某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分别是()A . 90°E1:148000B . 90°E1:74000C . 120°E1:148000D . 120°E1:74000(2)下面能正确反映沿MN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A .B .C .D .(3)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角度分析,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流域内总体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流域降水的水汽源自植物蒸腾③流域内河流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④城市化使该流域径流量增加⑤流域的河流促进了该地区平原的形成A . ①②④B . ①③⑤C . ②③⑤D . ②④⑤2. (2分)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②每点代表2 000人;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以上说法错误的有A . 一项B . 两项C . 三项D . 四项3.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 1∶40 000B . 1∶50 000C . 1∶4 000 000D . 1∶5 000 0004. (2分) (2017高二下·临川期末) 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
则()A . 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B . 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 .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 . 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5. (4分)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B . 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C . 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 . 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6.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A . 东南方B . 西北方C . 东北方D . 西南方(2)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A . 6 600千米B . 5 000千米C . 3 330千米D . 4 200千米7. (6分) (2016高三下·泰安模拟) 我市某校学生在2015年暑假期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本次活动中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 20米B . 40米C . 60米D . 80米8. (2分) (2017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一幅等值线图,a、b分别为等值线的数值(a>0,b>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等高线图,则()①海拔高度:P<(a+b),Q>a ②海拔高度:P>(a+b),Q<a③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P为洼地④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Q为洼地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2)如果该地为等温线图,则()①从地形考虑,P可能为山峰②从地形考虑,Q可能为山峰③从经济活动考虑,P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④从经济活动考虑,Q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③④D . ②④9. (2分) (2018高三上·鹤岗月考)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 . 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 . 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 . 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 . 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A . 甲村B . 乙村C . 丙村D . 丁村(3)图中陡崖顶部P点()A . 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B .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C .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D . 可直视丙村10. (4分)等高线图所示的典型地貌是我国境内的A . 河流冲击扇B . 新月型沙丘C . 喀斯特峰林D . 古风蚀城堡11.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 . 鞍部B . 山谷C . 山脊D . 山顶(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 . 156 米B . 178 米C . 220 米D . 255 米12. (4分)该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值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据此回答小题。
(1)图中同心圆表示晨昏线的是()A . 0°等值线B . 23°26′等值线C . 66°34′等值线D . 90°等值线(2)若要图中0°等值线与经线重合,则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A . 0°B . 23°26′SC . 23°26′ND . 10°S13. (2分) (2018高三下·三明开学考) 福建海坛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A . 村落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B . 地形改变沙粒运动方向C . 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D . 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2)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 . 水稻B . 番薯C . 甘蔗D . 小麦14. (2分) (2019高二上·宿州期末) 读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 . 自东南向西北B . 自东北向西南C . 自西南向东北D . 自西北向东南(2)下列河段水流速度最平缓的是()A . 甲乙河段B . 乙丙河段C . 丙丁河段D . 丁戊河段(3)甲丙之间的海拔高差可能是()A . 495mB . 580mC . 650mD . 888m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15. (7分) (2016高二上·吉安期中)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是________。
(2)按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A桥梁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
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4)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16. (16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的气温差异及原因。
(2)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
(3)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有东方“水果篮”之美称。
从气候角度分析水果品质好的自然原因。
17. (4分)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 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0分)1-1、1-2、1-3、2-1、3-1、4-1、5-1、6-1、6-2、7-1、8-1、8-2、9-1、9-2、9-3、10-1、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4-3、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15-1、15-2、15-3、15-4、16-1、16-2、16-3、17-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