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第1课时学案

一、电容器

1.构造:彼此而又的两个_______,就构成一个电容器.符号

2.功能:(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上带上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电。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________就会________,电容器失去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放电.

3.带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____________

3.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电压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法拉。符号:F,1 F=1 C/V。1 F=________μF=______pF.

★5.物理意义:表示

6.标矢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探究实验一: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其两极板电压U的关系

电荷量Q Q Q/2Q/4Q/8Q/16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实验探究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正对面积、间距、电介质的关系

方案一:静电计测电压,电量一定时,根据电压大小可定性判断电容大小

1、保持Q和d不变, 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说明电势差U 大,C ;

2、保持Q和S不变, d越大,静电计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势差,C .

3、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减小,说明电势差U ,电容C .

方案二:万用电表直接测电容

1、保持距离d和介质不变,改变面积S,记录数据,并作图正对面积S403224168

电容C/nF

结论1:保持距离d 和介质不变,电容C 与正对面积S________

2、保持正对面积S 和介质不变,改变距离d ,记录数据,并作图

结论2:保持面积S 和介质不变,电容C 与距离d________

3、保持正对面积S 和距离d 不变,改变介质,记录数据

距离

d 1d 2d 3d 4d 5d 6d 电容C/nF

结论3:保持面积S和距离d不变,电容C与电介质_____________

★决定式:C=____________,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四、常用电容器

1.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电容器和________电容器.

2.额定电压:电容器的外壳上标的是工作电压,也称为额定电压.

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若超过这个值,电介质会被击穿,电容器会损坏.

额定电压________击穿电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五、课堂练习:

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一极带电+Q,另一极带电-Q,则此电容器不带电

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高,电容越小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

D、电容器所带电荷增加一倍,则两极间的电压也一定增加一倍

2(多选)、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使电介质为空气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大些( )

A. 使两极板靠近些

B. 增大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C. 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些

D. 在两极板间放入云母

六、课堂小结:

1、电容器定义

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放电:使电容器两极板接通,电荷相互中和的过程。

2、电容定义定义式:___________ 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法拉(F) 1 F = 106μF = 1012рF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_____________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 教学重难点: 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纯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飘溢;那里的孩子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槐乡”。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槐乡的五月,好吗?

[板书: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去感受槐乡的气息。 2、同学们读得真投入,似乎被槐乡的美景迷住了,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是呀,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难怪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朗读2遍。 三、品读赏析,感受槐乡美景 1、的确是这样,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不信,你听:[课件出示:在五月,洋槐开花了(吆喝)音乐声中播放画面] 2、槐花美吗?赶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边读边体会,槐花有什么特点?槐花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3、白 (1)读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槐花洁白无瑕,似瑞雪,如白银,咱们边读边想象。 4、美 (1)读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请美美地读一读,细细想一想,你欣赏到了什么? (3)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个“抱”和“挂”字,从“抱在一起”你感受到什么?从“挂满枝头”感受到什么? 对,这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挂”字把槐花写美了,这是一种团结之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一种充满生命之美。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 (4)这么美的槐花,在作者眼中像什么?在你的眼中呢? (5)槐花美,你们的想象力美,作者的语言更美,咱们来试着记住这些优美的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美丽的南沙群岛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浩、垦、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华”。理解并积累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星罗棋布”、“生息繁衍”、“用之不竭”、“碧波浩渺”、“流连忘返”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三、教与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搜集南沙群岛美景和物产图片。 2.教学课件。 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风景导入,了解课题的魅力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两大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节课,我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课件画面)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

的南沙群岛。 2.板书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从写法上进行评价。 (学生行为预设:课题中一个“美丽”写得好,直接告诉读者南沙群岛的特点。) 4.老师总结:课题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美丽”。写法直接,意思明确,值得我们学习。 5.结合课前预习,简介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理解课文语段: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 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 (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 辽阔岛屿合璧资源水天相连 矿产宝库海龟不仅星罗棋布 (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资”是平舌音;“屿”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观察“龟”字,根据字形猜测古人造“龟”字的由来。 甲骨文小篆楷体(3)教师范写“龟”字,强调竖弯钩的形象写法(乌龟的尾巴)。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 (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好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 搏击风浪生息繁衍难以计数用之不竭蔚为壮观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第1课时学案 一、电容器 1.构造:彼此而又的两个_______,就构成一个电容器.符号 2.功能:(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上带上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电。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________就会________,电容器失去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放电. 3.带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____________ 3.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电压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法拉。符号:F,1 F=1 C/V。1 F=________μF=______pF. ★5.物理意义:表示 6.标矢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探究实验一: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其两极板电压U的关系 电荷量Q Q Q/2Q/4Q/8Q/16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实验探究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正对面积、间距、电介质的关系 方案一:静电计测电压,电量一定时,根据电压大小可定性判断电容大小 1、保持Q和d不变, 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说明电势差U 大,C ; 2、保持Q和S不变, d越大,静电计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势差,C . 3、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减小,说明电势差U ,电容C . 方案二:万用电表直接测电容 1、保持距离d和介质不变,改变面积S,记录数据,并作图正对面积S403224168 电容C/nF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二、教学过程 课时1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ppt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指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美丽”知道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看视频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对于这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有哪些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呢?)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信认真的学生一定能找到答案。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南沙群岛的什么?(ppt) 板书:(地理位置,物产,景色)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思考: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子的?指答 (1)第一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ppt)从“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你能体会到什么?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ppt)有解释、图 (3)作者不仅用美丽的传说,还用数字和成语写出了岛的数量之多,写的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1、2句【生读1、2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会怎样生活,请细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余下的句子。 指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ppt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自然段。 写字教学 第二课时 2、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多读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 Ppt: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动力。 2、出示第二句。如果老师把这一句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她有很多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或插图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2)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过渡:

(1)齐读第1自然段 (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学习第2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1、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 2、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课时1.8电容器的电容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了解常用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能量的转化。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C=,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1.电容器 (1)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①金属板之间夹上一层电介质就组成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②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把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使两极板分别带上③等量的异号电荷的过程叫作充电。充电过程中由④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3)用导线连接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两极板上的电荷⑤中和的过程叫作放电,放电过程中⑥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电容 (1)电容器所带的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⑧电势差的比值叫作电容器的电容,用公式表示为 C=⑨。 (2)一个电容器的电容是个常量,它表征了电容器⑩储存电荷的特性。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F,实际中常用的电容单位还有微法、 皮法。 (4)理论和实验表明,影响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因素有夹在极板之间的电介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和两极板之间的距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C=,式中εr是一个常数,称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3.常见电容器 (1)可变电容器通过转动动片,使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来改变电容。 (2)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这个极限电压叫作击穿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示的是额定电压,这个数值比击穿电压要低。

主题1:认识电容器 阅读教材中“电容器”标题下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说说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构造。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分布在哪里?什么是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场强度有哪些特征? (3)电容器是如何充放电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方向、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压、板间电场强度各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从能量的角度理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主题2:电容器的电容 阅读教材中“电容”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把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器 的电容C?为什么不直接用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来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2)图示是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水的体积V与盛水的深度H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说横截面积S越大,容器盛水量V就越多?横截面积S反映了容器的什么本领?如果把电容器容纳电荷与此容器容纳水作类比,那么电容器的电容C与容器的哪一个量类似? 主题3: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问题:阅读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实验中是否直接测量了两板间的电势差U?本实验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电势差的变化? (2)本实验并没有直接定量计算电容器的电容C,实验中又是如何知道电容C的变化的? (3)电容器的电容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中如何研究各个因素单独对电容的影响?本实验能否得出各个因素对电容的定量影响? 主题4:电容概念的建立 (1)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将电容器与教材图1.8-3(不同容器,使其中的水位升高1 cm,所需的水量是不同的)中盛水容器进行类比,说说你对电容器电容的理解,归纳总结电容器电容的物理意义,写出电容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电容的定义式为C=,怎样理解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某一电容器的是否变化?为什么电容的定义式又可写作C=? (3)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谈一谈电容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击穿电压是不是额定电压?如图所示的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图中的电压值是指什么电压?

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 【学习目标】(只有定向才不会迷失方向)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4.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进行动态分析。 【课前学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夯实基础) 一.请学生们自主学习教材第8节P29至P31 “在10分钟内快速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将 问题答案用铅笔画在书上或填在学案上” 1.电容器:⑴构造⑵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在5分钟内完成) 1.有一电容器,带电量为10-5C时,两板间的电压为200V,如果使 它带的电量再增加 2.连接在电源两极板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 2.电容:⑴定义⑵公式⑶单位⑷电容的物理意义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填写下列内容) ⑴当两个极板间是真空时,电容的决定式: ⑵当两极板间充满同一介质时,决定式为: 与有关, 成为电解质的 _ 4.常用的电容器(填写下列内容) ⑴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禾n ________________ 。式中 。式中。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 ⑵聚苯乙烯电容器以 k为静电力常量。 £ r是一常数, 两类,其符号分别表示为 来改变电容。 为电介质,通过改变 _,改变两组铝片间的 ⑷加在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 这个极限电压称为_________________ 。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工作电压,或称_______________ ,这个数值比击穿电压 ⑶可变电容器是通过转动来改变电容。 时,它的电容是法拉,两板间的电压是 10-6C.这,带电量Q各,电势差U将,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1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4.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教学重点准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大致说出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从感官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体会南沙群岛的美 (2)课件出示,学生听、赏课文,思考: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 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生字词语,读正确: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曾母 暗沙海龟蕴藏、浩渺、难以计数、辽阔、蔚为壮观。 2.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齐读词语,读好词 语。)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位 于享有的美誉;然后分别 从和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它的美丽富饶,最后抒发了 作者的感情。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全班交流) 2.指导书写,重点指个难写的字:“阔”、“屿”、“龟” 3.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难以计数搏击清澈美誉曾母暗沙水天相连星罗棋布五彩缤纷心旷神怡蔚为壮观 2.默写本课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资源星罗棋布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学会了生字新词,课后把字词理解并会默写。 ●课外阅读资料: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外拓展练习:完成第2课习字册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案:第一章 静电场1.8电容器的电容

8 电容器的电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自主探究 1.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就是的容器. 2.电容器的构造:由两个、的导体组成. 3.电容器的工作过程:充电: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的过程;放电:使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的过程. 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本领的物理量. 5.电容定义式:,C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所装电荷量、两极板间电势差,而是由电容器决定. 6.单位:(F),1 F= μF= pF. 7.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其中k为,d为,S 为,εr为(描述两导体间绝缘介质特性). 合作探究 【活动一】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器”的内容并观察拆开的一个电容器,完成以下问题: 构造:两个相距很近的中间夹上一层,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又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请观看演示实验,认识充放电过程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 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充电.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储存在电容器中. 放电:用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

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放电后,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活动二】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定义:一个电容器所带的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 . (3)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时电容器要带的电荷量,需要电荷量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常用的单位还有、.如果一个电容器带1C的电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 V时,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 μF= F;1 pF= F. 特别提醒: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由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极板间电势差、电容器带电荷量多少及带不带电荷无关. 【活动三】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1.实验探究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 实验1: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两极板间的距离d也不变,改变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S,观察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判断电容C与正对面积S的关系. 实验2:保持Q、S不变,改变距离d,采用实验1的方法,判断C与d的关系. 实验3:保持Q、S、d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判断电介质的存在对电容C的影响. 电容决定式:. 2.请仔细阅读教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分别是;真空中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所有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均1.由静电计的指针偏转可推知两导体间的大小. 3.仔细阅读教材“常用电容器”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导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

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 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 蔚为壮观清澈明亮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碧波浩渺充满魅力 1)、生自由练习读词。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读流利。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齐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词你能读懂? 4、师:读得很好。看来大部分词都能读懂,谁先来汇报你读懂的词? 5、预设: “五彩缤纷”:就是指颜色很多很漂亮。你能说出一个“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吗?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心旷神怡”:“神”就是“精神”,“神怡”就是“精神愉快”,那么“心旷”是什么意思?就是心灵很开阔。“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就是“心旷神怡”的意思。用熟词猜生词方法,很快就弄懂了“心旷神怡”的意思了。课文中什么东西让人感到精神特别愉快?请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令人心旷神怡。)你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请听题: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为什么会令人心旷神怡?(因为海水清澈明亮,龙虾、燕鱼、海龟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最新苏教版 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各课内容如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3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5 雪儿 6 花瓣飘香习作2 练习2 课文 7 菩萨兵 8 李广射虎9 少年王勃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 练习3 课文 11 赶海12 荷花 13 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5 水上飞机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习作5 练习5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 狼和鹿19 放飞蜻蜓 习作6 练习6 课文 20 恐龙21 槐乡五月22 海底世界23 日月潭的传说 习作7 练习7 课文 24 寓言两则25 争论的故事26 剪枝的学问 习作8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校:X X小学 班级:X X年级 任课教师:X X X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电容器与电容导学案新人教选修

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讲解了电容的功用,通过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及使用,使学生认识电容器有储存电荷的本领,同时介绍了电容的概念、定义式,再讲解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个这一节的内容,是后面学习LC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学习交变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比较抽象,因此再教学中,可以多增设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媒体展示电容器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的构成; 2、通过电容充放电现象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场能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容量”和“电容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与体会,在具体练习的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 3.疑点 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 4.解决办法 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 的功能。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三、教具准备: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四、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引入新课 两块相互靠近,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如果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它们之间有没有电场?(同时板画) 两金属板间有没有电势差? 教师归纳小结: 由此可见,相互靠近的两金属板构成的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 作用,或者说它可以容纳电荷,而两板所带正、负电荷越多,板 间电场就越强,两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稍作解释)。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两金属板带上正、负电荷呢? 将两金属极分别按到电源的正、负两板上(同时画出电路)。 (实验演示1)将“25v 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兴趣)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 教案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 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 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 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 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 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 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能够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 魅力的旅游胜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 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的最南端,那里有金色的海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清澈的海水,五彩的海龟……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热带风光图。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大伙儿,就去走一走,瞧一瞧。 二、出示课题。(“美丽”用红粉笔写)齐读,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四、指导生词。 1、出示生字词。 Liaokuoyujiaoluohaohan 辽阔岛屿礁石星罗棋布浩瀚 kujinanguikuangyu 宝库仅仅黑暗海龟心旷神怡海域 a、读准生字的音。 重点:阔、屿、仅、旷 b、想办法记字形。 礁阔域 c、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高二

课前自主完成 一、电容器 1.构造两个相距很近的________中间夹上一层__________,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___________.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________电荷,这个过程叫充电。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__________储存在电容器中。 3.放电用__________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放电后,_____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电容 1.定义一个电容器所带的___________与电容器两极间的_________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注意:考虑比值定义的物理意义。 2.定义式C=。 3.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时电容器要带的电荷量,需要电荷量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电容器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电容器带1C的电量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V,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________。 1uF=________F 1PF=________F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当两个极板间是真空时,电容的决定式:。 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当两极板间充满同一介质时,决定式为:。 式中εr是一常数,与有关,成为电解质的。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 四、常用的电容器 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和________________ 两类。常用的固定电容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聚苯乙烯电容器以为电介质,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容。 电解电容器是用做一个极板,用做电介质,用浸过做另一个极板,电容。 加在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工作电压,或称,这个数值比击穿电压。 【自学质疑】 把不理解的知识点写在下面 课堂导学 【自学学情反馈】 小组合作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要点互动探究】 (一)正确理解和 点拨:1、是电容的式,具有普遍性,对一个给定的电容器,比值 是一个定值,与Q、U 关,是由电容器本身构造决定的 2、是平行板电容的式,虽然只能适应于电容器的定 量 计算,但对一般电容器可进行定性分析 例题1: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两板间电压越大,电容越大. B. 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它的电容就增加到原来的2倍. C. 电容器所带电量增加1倍,两板间电压也增加1倍. D.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与两板正对面积、两板间距离及两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 规律总结: 变式训练:1.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量Q=3×10-8C,两极板间的电压U=2V,则它 U Q C= d S kd S C ε π ε ∝ = 4 U Q C= d S kd S C ε π ε ∝ = 4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 案及练习题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字:撒、璧、俯、魅 词:辽阔、晶莹、岛屿、浩瀚、繁衍、蕴藏、储量、美誉、翡翠、碧波浩淼、心旷神怡 重点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4、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主要内容: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写了南沙物产富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