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相对密度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329.01 KB
- 文档页数:41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11ds w ss w s V m ρρρ==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 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 =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非粘性土相对密度测定方新平1易小波z(1.葛洲坝新疆工程局试验榆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成业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工程技术喃要]相对密度控制是非枷陆土填筑控制重要指标。
是非粘}灶处于最松状态的孔隙比与天然孔隙比之差和最松状态与最紧状态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测定出非粘性土的最大和最小孔隙比,即可计算出相对密度,用来判断非粘性土的密实度。
在施工现场测定非粘性土相对密度,从而有口地实现实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关键词]非粘}生王;施工现场;测定相对密度1概述相对密度控制是非粘性土填筑控制重要指标。
是非粘性土处于最松状态的孔隙比与天然孔隙比之差和最松状态与最紧状态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测定出非粘性土的最大和最小孔隙比,即可计算出相对密度周来判断非粘性土的密实度。
在施工觋场测定非粘性土相对密度,从而有口地实现实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我们在二十四户水库施工过程中,过渡、坝壳、反滤料的填筑,测定相对密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测指标。
非粘性粗粒土所处的密实状态,可用它的天然孔隙比e与最大、最小关系比的相对关系(即相对密度)指标来表示:D r=(e。
『e)^e。
一e一(1)D r=r。
驴r r。
)/r耵。
一r一(2)式中:D r相对密度r。
r。
r d分别为最大、最小、天然干容重e,e。
e——分别为最大、最小、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对试验就是测定出r~r。
后,借助于(2)式计算出所要求出的相对密度下不同租粒含量之间相应填筑密度或实测的相对密度指标。
2土样制备2.1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主要是为各项试验提供具有同一级配或要求级配的试样,以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当我们采用料场天然级配时,首先在料场布点,挖探坑,从探坑中取回试样,酌情按一定的粒径范围进行颗粒分析,根据整个料场所采取的多组级配,在同一粒径下可得到最低、最高和平均的三个小于该孔径的百分数,汇合成整个料场的三条控制级配曲线(即粗包级配、细包级配、平均级配)在以后的施工中,就用三条级配曲线所赦的相对密度,就具备了很大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8分钟摘要:一、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简介二、试验步骤与方法1.筛分土样2.测定土样干密度3.计算相对密度三、试验意义及应用四、注意事项正文:一、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简介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粗颗粒土(如砂、砾等)在特定条件下的密度特性实验。
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土体的密度、孔隙度、含水量等基本性质,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结果对于分析土体的力学性质、抗渗性能以及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试验步骤与方法1.筛分土样在进行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前,首先需要对土样进行筛分。
筛分是为了获取不同粒径的土颗粒,以便更准确地测定土样的相对密度。
筛分方法可采用标准筛分法,按照一定的筛分顺序,将土样逐渐筛选出不同粒径的颗粒。
2.测定土样干密度筛分完成后,需要测定土样的干密度。
干密度是指土样在自然状态下(不包括孔隙中的水分)的密度。
测定方法有多种,如比重瓶法、浮沉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试验要求和土样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3.计算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土样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密度与参考密度之比。
参考密度通常取水在4℃时的密度,即1g/cm。
根据试验测得的干密度和筛分结果,可以计算出土样的相对密度。
计算公式为:相对密度= 土样最大干密度/ 参考密度三、试验意义及应用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试验,可以了解土体的物理性质,为地基设计、基础处理、土方工程等提供依据。
此外,试验结果还可用于评价土壤的工程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
在实际工程中,相对密度试验结果是土力学性质研究、土壤改良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试验前对土样进行充分的筛分,确保测定结果能反映土体的整体特性。
3.测定干密度时,应充分考虑土样的含水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A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
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
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3、恒量水槽:灵敏度±1℃;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
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
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8分钟
摘要:
一、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简介
二、试验过程及方法
三、应用及意义
正文:
一、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简介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粗颗粒土(如砂、砾等)在一定压力下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之比的试验。
试验中,以水作为参考密度,通常采用1g/cm3作为参考密度(水在4时的密度)。
试验结果称为相对密度,其数值上与实际密度相同,但没有单位。
相对密度越大,表示土壤颗粒越紧密,土壤的工程性质越好。
二、试验过程及方法
1.准备工作:收集试验所需的粗颗粒土样,并进行筛分,确保土样中的颗粒大小符合试验要求。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压力仪、漏斗、容器、天平等。
3.试验步骤:
(1)将筛分后的土样放入容器中,记录土样的质量。
(2)利用压力仪对土样进行压力加载,逐步增加压力,直至土样达到最大干密度。
(3)在压力作用下,土样会产生变形,记录不同压力下的土样体积。
(4)根据土样质量和体积数据,计算相对密度。
4.数据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粗颗粒土的相对密度,并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评价土体的工程性质。
三、应用及意义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价土体的工程性质、设计基础工程、制定地基处理方案等。
通过对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试验结果还可用于监测土壤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土壤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力学试验,其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8分钟摘要:1.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概述2.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目的3.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方法4.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步骤5.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注意事项6.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实际应用正文:一、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概述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是一种测量土壤密度的实验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土壤的相对密度,以便为土壤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对密度是物质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通常以水为参考物质,其密度被定义为1。
二、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目的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是指土壤在压实条件下达到的最高密度,而最小干密度是指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
通过测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可以计算出土壤的相对密度,为土壤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三、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方法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通常采用水比重法进行。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放入水中,测定其排水量和土壤样品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土壤的相对密度。
四、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步骤1.采集土壤样品:从待测土壤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并将其晾干。
2.筛分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进行筛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颗粒土。
3.测定土壤样品的质量:将筛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秤盘中,测定其质量。
4.测定土壤样品的排水量:将土壤样品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测定其排水量。
5.计算土壤的相对密度:根据土壤样品的质量和排水量,计算出土壤的相对密度。
五、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要确保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并进行充分的晾干和筛分。
2.测定土壤样品的质量和排水量:要准确测定土壤样品的质量和排水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计算土壤的相对密度:要正确计算土壤的相对密度,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的实际应用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在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1相对密度试验11.1 一般规定11.1.1 相对密度是无黏性土处于最松散孔隙比与天然状态(或给定)孔隙比之差和最松散态孔隙比与最紧密状态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11.1.2 本试验测定砂的最小干密度采用漏斗法或量筒法,测定最大干密度采用振动锤击法;测定碎石类土的最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采用固定体积法和振动台振动加重物法。
11.1.3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5 mm、且粒径2~5 mm的试样质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5%及粒径小于0.075 mm的颗粒质量不大于总土质量的12%;砾和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最大粒径为60 mm、且粗颗粒中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2%。
11.2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11.2.1本试验应采用仪器设备:1量筒:容积500 ml和1000 ml,后者内径应大于6 cm;2长颈漏斗:颈管内径约1.2 cm,颈口磨平。
见图11.2.1-1;3锤形塞:直径约1.5 cm的圆锥体镶于铁杆上;4砂面拂平器。
见图11.2.1-1;5金属容器:容积250 ml,内径5 cm,高12.7 cm;容积1000 cm内径10 cm,高12.7 cm;6振动叉。
见图11.2.1-2;7击锤:锤质量1.25 kg,落高15 cm,锤底直径5 cm。
见图11.2.1-2 ;8天平:称量5000 g,分度值1 g。
1-锥形塞;2-长颈漏斗;3-砂面拂平器 1-振动叉;2-击锤;3-锤座11.2.2最小干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取代表性的烘干或充分风干的土样,用手搓匀或用圆木棍在橡皮板上碾散,然后过5 mm筛,并剔除大于5 mm的颗粒。
拌合均匀后取1500 g试样进行试验。
2 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容积1000 ml的量筒中,使其下端与筒底接触。
3 称取试样700 g,准确至1 g,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杆同时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 cm,使试样缓慢且均匀的落入量筒中。
土的相对密度试验
嘿,咱来说说土的相对密度试验是啥玩意儿。
有一回我路过一个建筑工地,看到一群人在那儿忙活着。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他们在做土的相对密度试验呢。
土的相对密度试验呢,就是为了确定土的密实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看看这土是松松垮垮的呢,还是结结实实的。
他们先拿了一些土样,放在一个小瓶子里,然后通过一些方法来测量土的质量和体积。
接着再根据一些公式来计算土的相对密度。
就像我们买水果的时候,要看看水果是硬的还是软的。
土的相对密度试验就是给土做个“体检”,看看它的“身体状况”好不好。
如果土的相对密度比较大,说明土比较密实,适合用来做地基什么的。
如果土的相对密度比较小,那就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处理,让土变得更结实。
所以啊,土的相对密度试验还是挺重要的呢。
以后要是看到有人在做这个试验,你就知道他们是在干嘛啦。
土粒相对密度
土粒相对密度公式是p=m/V,土粒相对密度旧称土粒比重。
土粒在保持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时质量与同体积4℃纯水质量的比值。
其大小主要决定土粒的矿物成分,同一类土相差不大,一般为2.6~2.8。
测定方法是对粒径小于5mm的土,用比重瓶法,对粒径大于5mm的土,可用浮称法或虹吸筒法。
ds(土粒的相对密度)表示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摄氏度时纯水的质量之比,无量纲。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但两者的含义不同,前者前者是两种物质密度之比,无量纲;而后者是一种物质(土粒)的质量密度,有单位。
土粒相对密度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的相对密度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的相对密度变化幅度很小,可在实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
土的相对密度名词解释土的相对密度是土壤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土壤的实际密度与某个参考密度的比值。
这个参考密度通常是水的密度。
土的相对密度的值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土壤的相对密度越大,即土壤更加紧密;而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土壤更松散。
土的相对密度的概念对于土壤工程和建筑工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
在建筑物的基础工程设计中,土的相对密度的值通常会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道路工程中,土的相对密度的值则会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土的相对密度的测量通常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
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铅封试验法。
该方法首先要在土壤中挖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然后将样品放入实验容器中。
接下来,将实验容器中的土壤样品与水进行混合,直到土壤样品完全饱和。
然后,用铅封压实土壤样品,并测量铅封前后土壤样品的体积和质量。
通过这些测量值,就可以计算出土的相对密度。
土的相对密度的值对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土的相对密度较大时,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小,土壤的排水性能较差,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的透水性和渗透性。
此外,土的相对密度还会影响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冲刷能力。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对土壤的相对密度进行准确测定和控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是非常关键的。
土的相对密度的概念也与土壤的孔隙度和孔隙比密切相关。
孔隙度指的是土壤空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而孔隙比则是指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的比值。
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相对密度 = (固体体积 - 孔隙体积)/ 固体体积孔隙度 = 孔隙体积 / 总体积孔隙比 = 孔隙体积 / 固体体积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看出,相对密度、孔隙度和孔隙比三者之间存在着确定的数学关系。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通过测量土的相对密度,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土的孔隙度和孔隙比的情况,从而评估土体的工程性能。
综上所述,土的相对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土壤工程参数,它可以反映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
砂土相对密度
砂土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体积下砂土颗粒间的相对排列致密程度,是一个用来描述砂土松密程度的重要参数。
它是通过砂土的干密度和饱和状态下的体积计算得出的,通常用符号D_r表示。
要求砂土相对密度,首先需要进行样品采集。
采集时需要选取代表样,例如采用环状取样器取样。
注意,取样的深度和位置应符合实验设计要求,且朝向和深度要标明,以便分析。
然后,需要将取得的样品进行干密度测试。
干密度是指除去砂土颗粒间的空隙后,砂土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γ_d表示。
干密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如水密法、掺水法、油密度法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需要用水将样品浸泡,直至饱和状态。
饱和状态下的砂土体积即为饱和体积,用符号V_s表示。
饱和状态下的砂土重量与干重量之差为含水量,用符号w表示。
在饱和状态下,还需要进行推土试验,以测量砂土样品的抗剪强度等相关参数。
试验结果可以用来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得到饱和体积和干密度后,即可求出砂土相对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
D_r=(γ_d/γ_sat)*100%
其中,γ_sat是饱和状态下水的密度,通常为1 g/cm³。
计算出的砂土相对密度代表了砂土内部颗粒排列的致密程度,是研究龟裂、承载能力等问题的基础数据。
总之,砂土相对密度是评价砂土松密程度的重要参数,测定应符合相应的实验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土的相对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了解土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砂漏、环形模具、水桶、天平、计时器。
实验原理: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土的相对密度是指土的实际密度与固体颗粒的密度之比,即相对密度=(土的干重-土的湿重)/(土的干重-水重)。
实验步骤:
1.取一定数量的土样,用手捏成一个小球,使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可塑性。
2.在环形模具内放入土样,用手轻轻压实,使其表面光滑。
3.用砂漏沿模具中心缓慢倾倒标准重量的石英砂,直至砂漏中的石英砂完全流入模具内。
4.用刮刀刮去模具顶部的多余石英砂,使其与模具齐平。
5.用天平称重,记录土样、石英砂及模具的重量,同时记录土样的湿重。
6.取出土样,用烘箱烘干至恒重,并记录土样的干重。
实验结果:
样品编号土的湿重(g)土的干重(g)模具重(g)石英砂重(g)相对密度
1.50 40 100 100 1.8
2.45 35 100 100 1.7
3.60 50 100 100 1.9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样品1、2、3的相对密度分别为1.8、1.7、1.9,平均相对密度为1.8。
这说明土的相对密度与土的物理性质有关,而土的物理性质又与其成分、结构、水分含量等有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的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和土的物理性质。
粗粒土相对密度1. 引言相对密度是土壤力学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土壤的紧密程度和颗粒间的排列状态。
粗粒土是指颗粒直径大于0.075mm的土壤,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粗粒土相对密度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2. 粗粒土相对密度的定义粗粒土相对密度是指粗粒土体的实际密度与其最大可能密度之比,通常用符号D_r表示。
最大可能密度是指粗粒土在无空隙状态下的密度,即所有颗粒紧密排列的状态。
相对密度的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表示土体的紧密程度越高。
3. 粗粒土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3.1 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是通过对粗粒土进行实验室试验来测定其相对密度。
常用的室内试验方法有以下几种:3.1.1 小型锥形罐法小型锥形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用到一个小型锥形罐和一定数量的粗粒土样品。
首先,将罐子装满干燥的粗粒土样品,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土样充分饱和。
接着,将罐子放入水中,测量浸入水中的土样的质量。
最后,根据质量的变化计算出粗粒土的相对密度。
3.1.2 水排法水排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用到一个容器和一定数量的粗粒土样品。
首先,将容器装满干燥的粗粒土样品,并记录下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放入水中,使土样充分饱和。
接着,测量容器和土样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质量的变化计算出粗粒土的相对密度。
3.2 原位试验方法原位试验方法是通过在现场进行试验来测定粗粒土的相对密度。
常用的原位试验方法有以下几种:3.2.1 土工格栅法土工格栅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在土体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土工格栅,并测量格栅的长度。
然后,将土工格栅取出,并测量其长度。
最后,根据格栅长度的变化计算出粗粒土的相对密度。
3.2.2 声速法声速法是一种利用声波传播速度来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在土体中插入一个声速计,并测量声波传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