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19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一战的性质,一战的结果等资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大战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能力,对历史的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战争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通过战争过程和战争后果的讲述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好和平的坚强信念。
【重点难点】1.重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2.难点:如何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交流、合作、探讨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结合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自制ppt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片断,以情境导入。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都使不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下面请看其中一次的战争片断……刚才看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尾声的片断,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85周年,我们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了解这一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及战争所产生的后果,下面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教材第四章的第五节内容。
(让学生看P120页内容)本目教材包括三目内容:第一目“帝国主义矛盾”是讲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讲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第三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了大战的过程和结果。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源和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尖锐化的必须产物,那么帝国主义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矛盾呢?(实质)从速度、工业产量看,后起的美、德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英、法由原来的第一、二退居第三、四,美、德跃居第一、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一战爆发的时间、主要过程及典型战役。
二、能力目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结果;认识科技的发展能造福人类,如果用于战争,会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一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教学难点】对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的其中一段话的分析【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过程】引入:出示图片坦克、原子弹和潜艇,指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武器最早在哪次战争中被使用吗?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是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授:指导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片: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战的典型战役是哪一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怎样?(一)一战导火线的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在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从其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造成3000万人的死伤,3000多亿美元的损失。
对普林西普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这样一种看法:普林西普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罪魁祸首。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后师做补充。
(二)一战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下面2个材料后思考。
材料一:德国的统治者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三)典型战役: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凡尔登战役片段来加深了解,并让学生了解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以及这场战役的别名。
(四)结果:学生回答后知道他们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加深理解。
(附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有30个国家、占当时世界2/3的人口共15亿人卷入战争,人员死伤达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9篇第一次世界大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初三世界史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似乎远离他们时空,难于感受,更谈不上兴趣。
特别历史课本中的战争史实,对处于和平时代的孩子简直等同与卡通故事中的虚拟情节,过目就忘,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关系。
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要求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如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每天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对战争话题的讨论。
教学片段:老师: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如果说那时距离我们还很远,那么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通过每天的新闻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
(播放几则新闻报道)同学们能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吗?学生1:我看常常看晚上世界新闻报道,对有关伊拉克战争了解一些,今天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感受到了战争很残酷,生命很脆弱。
学生2:我看电视画面上的儿童受伤,哭喊着爸爸情景心里感觉很难受,我不喜欢战争!学生3:假如世界上没有战争,世界将充满了和平的阳光,我们会快乐地成长,生活是美好的。
一战和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繁荣的。
学生4: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一战中出现了坦克、远程大炮、毒气弹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使用了最新的研制的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等……老师:那么针对那些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你怎样看待“萨拉热窝事件”?学生:我觉得可以通过对话、和平谈判来解决。
不要使用恐怖行动,如刺杀、袭击。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突发事件,也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将人类带入战争的深渊。
一战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3.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重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难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杂过程和众多战役。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询问是否还记得上一个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
2. 提问: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参战国家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或历史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民族矛盾、帝国主义竞争、军备竞赛等。
2.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场、战役和重要事件。
3.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如民族自决、和平主义、国际联盟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或历史资料,绘制一次世界大战的流程图。
2. 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培养了学生的和平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教训的讲解还需更深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演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1:根据教材内容和文字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分析归纳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原因;目标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或电子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思考: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
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三)合作探究1.根据教材内容和所给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
归纳总结一战的性质是?2.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
(1)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2)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
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战期间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科技?4.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
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
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高一历史必修二。
本教材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的爆发、战争的进行及其结果等方面内容。
教材内容详尽,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其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能力与历史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其爆发的原因;(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重要战役和最终的结果;(3)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敬畏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其爆发的原因;(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重要战役和最终的结果;(3)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2.教学难点(1)理解一战的复杂性,包括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复杂性、武器技术和战略的发展;(2)理解战争的实际影响,包括战争期间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变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语音、图片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让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希望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及分析与思考。
2. 学习过程(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其爆发的原因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其爆发的原因。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梳理出“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重要战役和最终的结果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重要战役和最终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用;懂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历史进入20世纪的时候,人类陷入了一场灾难,1914年,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爆发,将人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火之中。
这场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又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老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皮洛夫是如何表示的。
教师出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几个信息?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
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
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
2.萨拉热窝事件。
3.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
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班级:自制课件。
教具(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第1课时本课设计了四个子目,先后讲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性质及其影响。
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一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一、导入新课:方式一:使用本课导语,以《好兵帅克》一书导入,其中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新课的热情。
方式二:由回顾中国历史中的相关史实导入,如回顾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等史实,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便于消减学生对世界历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中外历史相对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课文和史料,自主讨论与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用课件展示几张关于战争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最容易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将图片内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去走近一战,关注一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共有38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课件展示: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问:你知道欧洲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这将它点燃的“一粒火星”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学生说到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后,请学生介绍萨拉热窝事件,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介绍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内容,充分理解它的导火线作用。
课件展示: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师小结: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有美、德、英、法、日、俄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和主要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和主要战役。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3.讨论法:通过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讲授(30分钟)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背景,包括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军备竞赛和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争夺等。
3. 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背景,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战场和主要战役。
2. 讲授(30分钟)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和主要战役,包括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等。
3. 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和主要战役,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第三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2. 讲授(30分钟)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包括战争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德国的赔款和领土割让、国际联盟的成立等。
3. 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学生能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课程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程时间:2小时
课程目标:
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战争结果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Step 1:开场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学习资料介绍(10分钟)
分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查看课本和其他相关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Step 3: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0分钟)
以时间轴的形式,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主要战役,让学
生了解战争的规模和影响。
Step 4:讨论战争的结果(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进行探讨,包括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以及对战争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Step 5:展示成果(20分钟)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讨论。
Step 6:总结课程(10分钟)
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总结学习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进程和结果。
Step 7:作业布置(10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包括起因、进程和结果,以及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策略:
本教案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展示成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展示成果来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的表现将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和作业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进程、结果、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平观念,认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珍爱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等。
(2)提问:这些历史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关系?2.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1)展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图,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2)讲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定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
3.探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线,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进程。
(2)讲解重要战役,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3)分析战争中的新技术和新武器,如坦克、飞机等。
4.探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对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
(2)讲解战争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5.小结(2)强调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树立和平观念。
6.作业(1)熟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思考: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四、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危害,珍爱和平生活。
重难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局势是怎样的吗?学生:老师,我们学过,那时候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国家间的竞争很激烈。
初中历史一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导致原因;
2.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事;
3.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导致原因;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事。
三、教学难点: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2.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 学习(30分钟)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导致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事。
c.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 梳理(10分钟)
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4. 达标检测(10分钟)
出示相关问题进行课堂测验。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
六、作业安排:
1. 完成课堂测验;
2. 查阅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并撰写一份100字左右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拓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案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背景和原因。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
3.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14-1916年,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重大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1918年,美国参战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中国、巴西、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
•战争的结果是同盟国失败,宣告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结束。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性质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战役进行深入剖析,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
本质。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
主题。
2.讲授新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战争
的原因和影响。
3.巩固练习: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看法,并选取
典型战役进行深入剖析。
4.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
历史事件的能力。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其中
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
说说凡尔登战
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
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访谈,引导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
怖活动的区别。
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体验式教学,引导理解战争形势走向,体会战争决策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战争资料片,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
充分认识突发事
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
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评价”的方式来教学。
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上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方式来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是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的话,那么,最终是什么事情成为“那粒火星”呢?在这次战争中曾爆发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战役?又给人类带了什么样的灾难呢?让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图》,请学生讲述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争夺情况
学生:结合图文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一点即燃的“火药桶”。
那么,这个“火药桶”到底是怎样点燃的呢?
一、谁点燃了“火药桶”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教师:放映《萨拉热窝事件》资料片断,引导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燃了一战的战火,那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中的普林西普呢?你是否赞同普林西普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突发事件?最好举出一二件实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提示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
讨论之后,
由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指出这类带有恐怖性质的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确实是个威胁,也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这次由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教师:指导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找出各参战国,并且结合形势图来介绍各战场的分布情况,指出,一战爆发后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战役在西线。
在这次战争中发生很多惨烈的战役,下面就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来感受一下。
二、凡尔登“绞肉机”
教师:为什么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呢?
学生:主要是因为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
教师: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⑴作战时间长(1916.2.21——1916.12.18)⑵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近百万人⑶现代化武器的使用(飞机、毒气弹等)⑷死亡人数多,共伤亡70多万。
教师:为学生放映《凡尔登战役》的资料片断和《凡尔登战役形势图》,感受战役的激烈和残酷。
师生达成共识: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三、人类的灾难
学生读课本107页的第二自然段,回答:
1、一战持续的时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一战的结果:
协约国胜,同盟国败
3、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参加国有30多个国家②人口15亿③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④840万人阵亡,2100万人受伤⑤战费2084亿美元。
教师提供图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认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教师启发学生从参战国本身性质及参战目的入手讨论分析,得出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局部看,塞尔维亚等国家从事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
(三)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他们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及一战的相关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可以涉及一战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战争规模、破坏程度、死亡的人数、损失及使用的新式武器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卡片对本课进行小结。
教师: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美好的,地球需要安宁,人类呼唤和平,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愿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四)巩固基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C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之中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凡尔登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属于同盟国作战国家的是()
A土耳其B奥匈帝国C意大利D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下列欧洲的参战国中,唯一一个国家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这个国家是()
A塞尔维亚B奥匈帝国 C 俄国D德国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役是()
A 塞尔维亚战役B凡尔登战役C凡尔赛战役D攻占德国战役
6、世界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坦克的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
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A1914年B1915年C1917年D1918年
(五)能力提升: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往往一个偶然的事件却会酿成一场大的战争或动乱。
比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人类进入21世纪后又发生了9.11事件,结果爆发了美伊战争。
你怎样看待突发事件带给人类和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