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进场验收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2.53 KB
- 文档页数:2
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安全保管办法模版水泥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对于水泥的验收和安全保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和安全保管的办法模板,详细介绍了验收的程序和安全保管的措施。
一、水泥验收程序:1. 水泥样品采集:每批水泥在进场前,应从供货单位取样,并记录样品的编号、供货单位、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2. 检测水泥质量:对采集到的水泥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颜色、细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要求。
3. 编制验收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验收报告,记录水泥的质量情况,并签字确认。
4. 验收结果通知供货单位:将验收报告发送给供货单位,告知验收结果。
二、水泥安全保管措施:1. 存放场所: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或堆场。
仓库或堆场应远离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并设有防火器材。
2. 堆放方式:水泥应以托盘或平整的地面为基础,采取垛形堆放,每层之间要用木板进行分隔,使水泥保持稳定。
3. 包装完好:水泥包装袋应完好无损,无破损、漏泄情况。
损坏的水泥包装袋应及时更换。
4. 防潮防雨:水泥应避免潮湿和雨淋,堆放时应注意防雨措施,并设有防雨棚或防潮设施。
5. 标识醒目:水泥堆放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识牌,标明“堆放水泥,注意防火防潮”。
6. 防盗防损:水泥应控制库存数量,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限制出入口等,以防止盗窃和损坏。
7. 定期检查:对水泥储存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检查情况。
8. 安全教育: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水泥安全保管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三、总结: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和安全保管是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验收程序和严格的安全保管措施可以有效规范水泥的使用和储存,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水泥验收和安全保管时,应严格按照上述办法进行操作,以确保验收程序的规范性和施工现场水泥的安全保管。
表G4-1 水泥进场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项目专业技
术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分包技术负
责人
资料检查实物检查
施工单位检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查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水泥三天质量检测报告单(内容包括:水泥出厂
名称、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及出厂日期
和编号)。
28天后提供水泥28天质量检测报告单。
质量检测报告单必须有供方质监部门的检验专用
章及检测员签章并加盖“合格”章。
核对质量检测报告单与实物的符合性。
水泥袋无破损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
编号、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及包装日期
和编号,散装水泥应提交与袋装水泥标志相同内
容的卡片和散装仓号。
水泥采用过磅抽查,随车抽查每袋净重为(50 ± 1)
kg, 20袋净重不低于1000kg。
进场水泥应查看是否受潮、结块、混入杂物或不
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在一起。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复试,水泥复试项目主要包括: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
水泥验收标准一、进场验收1、质量证明资料检查(1)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一年内有效的质量抽检报告、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
(2)检验报告包括内容:厂别、牌号、品种、试验编号、强度等级、出厂编号及日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初凝时间、凝结时间、安定性、氯化物含量检测项目等。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
min,终凝不得迟于 6.5h。
普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2、实物质量检查(1)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号、包装年月日。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2)水泥代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
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复合硅酸盐水泥代号P.C。
(3)出厂编号必须与出厂合格证上的编号一致,水泥如果受潮结块或存放时间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三个月,必须重新取样送检,按重新检验后确定的标号使用。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1、执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水泥:同一厂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同一次进场。
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
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此数亦按一批计。
3、取样应有代表性,每批水泥从不少于20处或20袋取等量水泥混拌均匀后,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4、检测项目: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等,具体由试验室负责。
三、水泥存放要求1、库房存放:水泥库要具备有效地防雨、防水、防潮措施,库门上锁,专人管理,分品种型号堆放整齐,离墙不少于30cm,严禁靠墙,垛底架空垫高(30cm),保持通风防潮,垛高不得超过10袋。
抄底使用,先进先出。
2、露天存放:临时露天存放必须要有可靠的毡垫措施,下垫高度不低于30cm做到防水、防雨、防潮、防风。
3、散灰存放:颖存放在固定容器(散灰罐)内,没有固定容器时,应设封闭的专库存放,并具备可靠的防雨、防水、防潮等措施。
水泥进场验收方法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等。
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的进场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泥进场验收的方法和步骤。
一、外观验收外观是判断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验收时,首先要检查水泥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袋上是否有破损或渗漏的现象。
包装袋上应有清楚的标识,包括水泥的品牌、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水泥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
二、标志验收每袋水泥应贴有生产厂家的标志。
验收时要检查标志是否清晰、完整,是否与包装袋上的信息一致。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标志上的生产许可证号、质量认证标志等信息是否齐全。
三、试验验收1. 水泥的试验验收是判断水泥质量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试验项目包括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细度、含量等。
通过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从而判断水泥是否符合要求。
2. 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混合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水泥的凝结时间应在1小时以内。
验收时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凝结时间试验,将水泥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观察其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3. 凝结强度是指水泥在一定时间内的抗压能力。
验收时可以进行抗压试验,将水泥与骨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出试块,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抗压试验,观察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4.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大小。
验收时可以进行筛分试验,将水泥通过一系列筛网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水泥颗粒的含量,从而判断水泥的细度是否符合要求。
5. 含量是指水泥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验收时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试剂对水泥进行检测,得到水泥中各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水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其他验收1. 温度验收:水泥的存放温度对其质量有一定影响。
验收时要检查水泥的存放温度是否符合要求,避免水泥受潮或过热。
2. 水泥的保存期限一般为三个月,验收时要查看水泥的生产日期,确保水泥未过期。
3. 验收时还可以进行抽样送检,将水泥样品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安全保管办法范本【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办法】一、验收范围该部分主要针对施工现场水泥的验收工作进行规范,包括水泥进场验收、存储条件验收、质量监控验收等环节。
二、进场验收1.水泥应在生产厂家正规渠道进口或购买,并确保所购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进入施工现场的每批水泥都应附有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并在施工现场记录备案。
3.入场检查时,水泥的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无破损、漏泄等情况。
4.检查水泥外观应无明显沉淀、结块、凝结等情况。
5.取样检测时,应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包括水泥强度、气孔率、水融性等项目。
三、存储条件验收1.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水泥存放区域,保证其通风、干燥、防潮的环境条件。
2.水泥应妥善堆放,防止受潮、露天暴晒等情况。
3.存放区域应与易燃、易爆物品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定期对存储区域进行检查,清理积水、灰尘等杂物。
四、质量监控验收1.每批水泥进场后,应立即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达到要求。
2.定期抽样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3.对于不合格的水泥,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4.水泥的强度要求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否则不得使用。
【施工现场水泥安全保管办法】一、安全保管范围该部分主要针对施工现场水泥的安全保管工作进行规范,包括人员安全保障、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等相关事项。
二、人员安全保障1.施工现场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操作培训,了解水泥的安全性及相关危害。
2.施工现场应设有专门的水泥操作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3.操作水泥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三、设备管理1.施工现场应配备专门的水泥搅拌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并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3.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应急预案1.施工现场应制定相关的水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重点材料进场验收要求1、钢筋验收对进场钢筋核对品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
按照抽样比例对各类钢筋原材进行抽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现场。
对进场钢筋分类堆放,下部垫起:保证钢筋离地10cm以上,堆放场地需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钢筋被雨水浸泡。
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必须提前对钢筋进行有效覆盖,防止钢筋锈蚀。
原料区、成品区钢筋必须分开设置,材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2、混凝土拌合料检查进场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核对强度、抗渗等级是否满足图纸要求,现场对坍落度进行测试,并按照要求留置试块。
3、水泥验收对进场水泥核对品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
按照抽样比例对水泥进行抽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现场。
对于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对进场水泥必须堆放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下部垫起,保证水泥离地30cm以上,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袋,堆放场地需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水泥被雨水浸泡。
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必须提前对水泥进行有效覆盖,防止受潮变质。
4、防水材料验收对进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核对品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
按照抽样比例对防水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现场。
防水材料必须堆放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存放空间温度过高、过低影响防水性能;防水巻材必须立放,桶装防水涂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4层;防水材料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
5、保温材料验收对进场保温材料核对品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防火等级、厚度、容重是否满足要求,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现场,保温材料陈化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保温材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需堆放整齐;堆放场地需远离火源,且有必要的灭火器。
6、砌块材料验收对进场材料成型质量、强度进行检查,查看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满足要求。
水泥的验收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为能及时得知水泥强度,可按《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 738-2004)预测水泥28d强度。
1.进场水泥外观检查
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包装年月日和编号。
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水泥还应标上“掺火山灰”字样,散装水泥应提交与袋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和散装仓号,设计对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抽查水泥的重量是否符合规定,绝大部分水泥每袋净重为(50±1)kg,但以下品种的水泥每袋净重略有不同:
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每袋净重为(45±1)kg。
砌筑水泥:每袋净重为(40±1)kg。
硫铝酸盐早强水泥:每袋净重为(46±1)kg。
注意袋装水泥的净重,以保证水泥的合理运输和掺量。
产品合格证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的品种、强度等级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进货品种是否和合格证相符。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计划一、前言工程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合格性,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制定本进场验收计划。
本计划适用于所有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为各相关单位的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提供指导。
二、验收对象本计划适用于所有工程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瓦、涂料、隔墙板等。
三、验收准备1. 制定验收流程:明确施工材料的验收流程和程序,确保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2. 安排验收人员:指定专人负责材料的验收工作,并确定验收人员的资质和要求。
3. 准备验收工具: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卷尺、试验仪器等。
4. 制定验收标准:建立明确的验收标准和要求,确保验收结果客观准确。
四、验收流程1. 材料运抵现场施工材料到达工地后,验收人员应立即查验货物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立即通知供货商处理。
同时检查运输工具是否符合卫生和运输标准。
2. 卸货验收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标准对卸货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品质不受损坏。
检查货物数量是否与提单相符,材料型号、规格、批号是否与合同一致。
3. 外观检查验收人员对施工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滑度、变形、损坏等情况,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4. 尺寸和重量验收验收人员对施工材料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核对,确保与合同规定的要求一致。
5. 抽样试验对需要进行抽样检验的施工材料进行取样,并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材料是否合格。
6. 记录和备案验收人员应及时记录验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并按规定备案留存。
五、验收标准1. 对水泥类材料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水泥的外观、强度、掺合料含量等要求;2. 对钢筋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钢筋的外观、尺寸、强度等要求;3. 对混凝土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抗压强度等要求;4. 对砖瓦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砖瓦的尺寸、质量、强度等要求;5. 对涂料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涂料的外观、干燥时间、附着力等要求;6. 对隔墙板进行验收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验收标准,包括隔墙板的尺寸、密度、吸水率等要求。
混凝土验收标准一、进场验收1、质量证明资料检查(1)资料要求:包括开盘鉴定、出厂合格证、配合比、砂、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配合比检查: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使用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粉煤灰超量取代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水泥品种、等级及外加剂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3)砂、石检验报告检查:是否齐全、准确、真实,试验室签字盖章是否齐全。
试验数据是否达到规范规定标准值。
严禁使用海沙。
(4)粉煤灰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查:其内容包括:厂别、品种、出厂日期、主要性能及成分、适用范围及适宜掺量、适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清晰、准确、完整。
I级粉煤灰:允许用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及跨度小于6m的先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Ⅱ级粉煤灰:可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及轻骨料钢筋混凝土。
Ⅱ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和砂浆。
(5)外加剂产品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包括:厂别、品种型号、包装、重量、出厂日期、主要性能及成分、适用范围及适宜掺量、性能检验合格证、储存条件及有效期、适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清晰、准确、完整。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外加剂的检测报告必须有氯化物总含量检测项目。
2、实物质量检查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
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拌和后至进场止)超过技术标准或合同规定时,应当退货,严禁随意加水。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1、执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2、取样与试件留置(具体情况配合实验室办理):(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施工现场水泥验收、安全保管办法施工现场水泥验收:
1. 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验收水泥前应检查水泥厂的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和水泥标识等是否齐全。
2. 检查水泥的外观,应无明显结块、烧结球和异物等。
3. 检查水泥的标称品种是否符合实际,并核对包装袋上的标识信息是否一致。
4. 进行水泥试验,包括水泥强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等,以确保水泥的质量达到施工要求。
5. 若水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则应拒收,并要求供应商更换合格的水泥。
水泥的安全保管办法:
1.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仓库或露天区域。
2. 水泥应存放在专用的水泥仓库或水泥堆场,与其他材料和燃烧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3. 水泥堆放应整齐、稳定,避免倒塌和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严禁将水泥包装袋破损,以免水泥受潮、变质。
5. 水泥堆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堆场。
6. 水泥仓库或堆场应定期巡检,检查是否有水泥开裂、结块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7. 水泥仓库或堆场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以应对突发火灾情况。
8.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水泥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
水泥进场验收事项
1、水泥数量验收依据:以报供应商的物资采购计划为准
2、水泥验收前的工具准备:台秤或者其他计量仪器
3、水泥验收的相关验收人员:甲方现场指定代表、监理现场指定
代表、工区现场工长、分包指定材料员、项目材料员。
4、验收时供应商提供的资料:①水泥三天质量检测报告单(内容
包括:水泥出厂名称、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及出厂日
期和编号)。
②28天后提供水泥28天质量检测报告单③质量检
测报告单必须有供方质监部门的检验专用章及检测员签章并加
盖“合格”章。
5、外观验收项目:①核对质量检测报告单与实物的符合性②水泥
的外观:水泥袋无破损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
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及包装日期和编号,散装水泥应
提交与袋装水泥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和散装仓号③水泥的重量:水泥采用过磅抽查,随车抽查每袋净重为(50±1)kg,20袋
净重不低于1000kg。
6、水泥场地及卸码要求:储存仓库注意防潮防雨水渗漏,存放袋
装水泥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0mm,四周离墙300mm,高度一般
以10袋为宜,如果存放期短,库房紧张也不宜超过15袋。
7、验收合格的水泥办理入库单(注:入库单上必须工区现场工长、
分包指定材料员、项目材料员、供应商四方签字确认),不合格
水泥拒绝验收且立即退出场。
8、填写送检通知单报实验室取样送检,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
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袋装水泥200吨为一送检批次,散装水泥500吨为一送检批次。
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9、水泥的储存期不宜过长,以免受潮而降低水泥的强度,一般水
泥储存期为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必须复检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