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加工的质量标准参考表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3
GB 19646—xxxx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
2 术语和定义
2.1 稀奶油
2.1.1稀奶油
以生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为10.0g/100g-80.0 g/100g的产品。
2.1.2调制稀奶油
以生乳和(或)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非乳脂肪除外)、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为10.0g/100g-80.0 g/100g的产品。
2.2 奶油
以生乳和(或)稀奶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非乳脂肪除外)、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少于80.0g/100g的产品。
2.3 无水奶油
以生乳和(或)稀奶油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少于99.8g/100g
的产品。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3.1.1生乳应符合GB 19301的规定。
3.1.2 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 的规定。
2。
奶油的感官质量评价标准
奶油的感官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标准:
1. 外观:奶油应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色泽均匀一致,无杂质。
质地应细腻,呈丝滑的膏状,无颗粒感。
2. 气味:奶油应具有浓郁的奶香味,无异味或刺激性气味。
香气应持久,无明显挥发。
3. 口感:奶油口感应细腻、润滑,无粗糙感。
奶油应在口中迅速融化,不留余渣。
4. 脂肪含量:奶油的脂肪含量越高,质量也越好。
一般来说,奶油的脂肪含量应该在30%以上。
5. 生产日期:奶油的生产日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新鲜的奶油质量更好,而过期的奶油会影响到烹饪和烘焙的效果。
6. 品牌信誉:选择知名品牌的奶油,可以更加保证奶油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品牌也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总之,选择好的奶油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而判断奶油的品质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人造奶油标准
人造奶油是一种替代天然奶油的产品,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油和其他添加剂。
它在制作甜点、咖啡和其他烹饪食品时常被使用。
然而,人造奶油的质量因品牌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可能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人造奶油应符合以下标准:
1. 成分透明:人造奶油的成分应明确标示,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产品中所含的植物油和其他添加物。
2. 质地和口感:人造奶油应具有类似天然奶油的质地和口感,并且能够顺利融化。
3. 味道:人造奶油的味道应类似于天然奶油,不应有明显的异味或人工味道。
4. 储存稳定性:人造奶油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稳定性,不易变质。
5. 食品安全:人造奶油的制造过程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无害且符合卫生要求。
总之,人造奶油需要满足上述标准,以确保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能够获得安全、美味的体验。
ZB X 14010 —87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系指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造奶油,供直接食用或用作食品加工。
2技术条件2.1 感官指标夕卜观呈鲜明的淡黄色或白色可塑性固体,质地均匀、细腻,风味良好,无霉变和杂质。
2.2 质量指标见下表。
注:以脂肪为基础的熔点,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2.3 卫生指标金属残留量、食品添加剂、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GB 2716—81《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标准执行。
3 检验方法3.1 酸价的测定:按GB 5530—85《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的标准方法检验。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 mg KOH/g 油。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3.2 过氧化值的测定:按GB5538—85《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败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的标准方法检验。
但样品取全样,不需加热过滤。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4 meq/kg 。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3.3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3.3.1 仪器和用具3.3.1.1 电热干燥箱。
3.3.1.2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3.3.1.3 天平:感量0.0001 g 。
331.4 平底玻璃皿:直径50〜60 mm 高20〜30 mm331.5 玻璃棒:直径5 mm 长60〜70 mm3.3.2 药品和试剂石英砂:化学纯或分析纯,外观白净。
3.3.3 操作方法在平底玻璃皿内置短玻璃棒一支及10〜15 g石英砂,以105± 2C烘至恒重(约1.5 h ),于玻璃皿内加入2〜3 g 试样(准确至0.0002 g )放入电热干燥箱内5 min,待样品熔化后用玻璃棒与石英砂搅拌均匀后计时,隔一小时再用玻璃棒搅拌一次。
在105± 2C的电热干燥箱内约烘2〜2.5 h后,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重,然后置上述烘箱每烘30 min 冷却称重一次,直至恒重为止(如发现重量增加,则以前次最小重量为准)。
干货来袭!奶油的检测项目居然这么多!一、奶油的分类奶油包括稀奶油、奶油(黄油)、无水奶油(无水黄油)。
稀奶油指以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10.0%-80.0%的产品。
奶油(黄油)指以乳和(或)稀奶油(经发酵或不发酵)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80.0%的产品。
无水奶油(无水黄油)指以乳和(或)奶油或稀奶油(经发酵或不发酵)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99.8%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奶油也横空出世。
人造奶油以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水和其他辅料。
经乳化、急冷而制成的具有动物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植物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像我们常说的油酸、亚油酸,都是顺式的不饱和脂肪酸。
当制备人造奶油时,对植物油进行氢化等改性,目的将不饱和脂肪变成饱和脂肪,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顺式的不饱和脂肪酸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未生成目的产物饱和脂肪酸,而是变成了反式脂肪酸。
过多地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对人体心脑血管等产生一定的危害。
WHO(世界卫生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3年发表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的专家委员会报告指出,为增进心血管健康,应尽量控制饮食的反式脂肪酸,每天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约2.2g)二、检测项目三、检测标准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96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GB 4789.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附表1
乳制品出厂自检达到的检验项目能力表
附表2
特殊配方乳粉质量检验技术要求表
注:1.生产特殊配方乳粉应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中的检验项目应符合上表序号1~20规定的相应内容,各项指标应符合上表规定的技术要求。
2.如企业标准与上表技术要求不符,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按上表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3.技术要求中的百分比为质量比。
附表3
固态成型乳制品质量检验技术要求表
注:1.生产固态成型乳制品应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中的检验项目应符合上表序号1~13规定的相应内容,各项指标应符合上表规定的技术要求。
2.如企业标准与上表技术要求不符,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按上表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3.技术要求中的百分比为质量比。
人造奶油检验规程
1、定义
人造奶油系指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它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2、参考标准: NY 479-2002《人造奶油》、GB 15196-2003《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3、感官指标
4、理化指标
5、微生物指标
6、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签
6.1.1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须有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包装或经销单位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
6.1.2若使用的是转基因原料,须在标签上注明产品为转基。
6.2运输和贮存
6.2.1每批食用油出厂时,由生产商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6.2.2运载工具和贮存仓必须清洁、干燥、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和其他易污染物品混运、混贮。
7、其他要求:每批产品必须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应包含3、4、5表格出厂中带“√”的项目),同批送货的生产日期不得超过三个,到厂生产日期不得超过保质期的三分之一时间;每年提供一次有效期内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应包含3、4、5表格第三方带“√”的项目)。
ZB X 14010—87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系指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造奶油,供直接食用或用作食品加工。
2 技术条件2.1 感官指标外观呈鲜明的淡黄色或白色可塑性固体,质地均匀、细腻,风味良好,无霉变和杂质。
2.2 质量指标见下表。
注:以脂肪为基础的熔点,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2.3 卫生指标金属残留量、食品添加剂、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GB 2716—81《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标准执行。
3 检验方法3.1 酸价的测定:按GB 5530—85《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的标准方法检验。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 mg KOH/g油。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3.2 过氧化值的测定:按GB 5538—85《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败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的标准方法检验。
但样品取全样,不需加热过滤。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4 meq/kg。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3.3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3.3.1 仪器和用具3.3.1.1 电热干燥箱。
3.3.1.2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3.3.1.3 天平:感量0.0001 g。
3.3.1.4 平底玻璃皿:直径50~60 mm,高20~30 mm。
3.3.1.5 玻璃棒:直径5 mm,长60~70 mm。
3.3.2 药品和试剂石英砂:化学纯或分析纯,外观白净。
3.3.3 操作方法在平底玻璃皿内置短玻璃棒一支及10~15 g石英砂,以105±2℃烘至恒重(约1.5 h),于玻璃皿内加入2~3 g试样(准确至0.0002 g)放入电热干燥箱内5 min,待样品熔化后用玻璃棒与石英砂搅拌均匀后计时,隔一小时再用玻璃棒搅拌一次。
在105±2℃的电热干燥箱内约烘2~2.5 h后,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重,然后置上述烘箱每烘30 min冷却称重一次,直至恒重为止(如发现重量增加,则以前次最小重量为准)。
检测人造奶油的指标有这些
温馨提示:
人造奶油比奶油安全”这个观念,其实是个天大的错误。
人造奶油又称为乳玛琳(margarine),自从100年前被发明以来,都是以液态的植物油“氢化”而成,所以属于“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人体不会自行分解,比毒蛇猛兽还可怕,所以碰都不能碰,但却有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好东西,大吃特吃。
按照人造奶油可参考NY 479-2002《人造奶油》,GB15196-2003《人造奶油卫生标准》标准检测。
★理化指标:
我们还可提供专业各类检测服务,成分分析,质量性能诊断等服务,我们拥有色谱仪,质谱仪,热谱仪,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大型仪器进行分析检测。
并提供CMA,CNAS检测报告资质。
欢迎大家随时咨询。
成分分析配方分析质量控制工业诊断
多一份沟通,便是多一份信任,欢迎大家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