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与成长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一从教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我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认识到教育教学中,书本是我们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教书的生活是清贫的,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我无法跟他人一样享受到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我学会了读书中获得最大的享受。
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收获很大、感触良多。
通过读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我进一步知道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2.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3.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4.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
这些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书中还提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
同时,布鲁纳把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态度及基本方法作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
因为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而且还要重视“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本长”的科学的原则。
用“认识论者”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学”,这就是说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灵巧的钥匙。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教职员工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观点,关于“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祖国的建设者,也是学生未来的引路人。
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读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书中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
同时,阅读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富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除了读书,与学生一起成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从中获得教学的灵感和启示。
当我们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激情和热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追求教育的进步和卓越。
2024年,我们期待着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篇章。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读书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读书对青年教师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积极影响:1、专业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教育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文献,青年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理论,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2、教育观念形成:阅读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教育智慧提升:阅读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散文等作品,可以帮助青年教师领悟教育的智慧,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4、人文素养提升:通过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青年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个人成长发展:阅读也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
6、提供灵感与启示:读书可以让青年教师从书中获得灵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通过与书中人物的对话,可以获得新的思考和启示。
7、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青年教师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这对于他们在教学中的决策、判断和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8、促进专业发展: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青年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和理念,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9、塑造个人风格:通过阅读和实践,青年教师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特色,这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10、提高职业满足感:通过阅读和成长,青年教师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从而增强职业满足感,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因此,读书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读书的作用,青年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阅读优秀的教育书籍,并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支持。
读书丰富生命内涵“鸟欲飞先振翅,人上进先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载体,读书是人类获取文化精华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苏永新教授曾指出: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华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
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读书,大量事实证明,阅读教育著作已经成为许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读书促成长一、净化思想,塑造灵魂。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能丰富一个人的阅历。
读书的女人最美丽,意思是饱读诗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不愧为治理国家的经典著作,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蒙学著作、声律启蒙等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源流长,诸葛亮“俭以养德、静以修身”闻名天下,一篇《出师表》,荡气回肠,千古绝唱,包含着深情和治国之道。
毛泽东同志一生将二十四史读了两遍,就驰骋疆场,用兵如神,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读书时全神贯注,时而勾勾画划,时而提笔批注,时而伏案沉思,毛泽东同志酷爱读书,连上厕所也没有忘记读书,厕所有专门的书架,能用手直接拿到书,毛主席的床是特制的,比一般的床要大,里面摆慢满了书,我们的领袖就是这样酷爱读书,从知识的海洋中吸收营养,叱咤风云,运筹帷幄,赶走小日本,打败蒋介石,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他的人生足迹上,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千古诗篇,一篇《沁园春》,让敌战区的文人为之倾倒,所有这些都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引经据典,博学多才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要用先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只有广泛的去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学富五车”,知天文、晓地理、懂科技、会电脑,上起课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才能灵活架驭课堂,课堂才会充满吸引力,上起课来就越轻松。
三、以史为鉴,正己修身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人群之一,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灵魂,能作到以史为鉴,正己修身的目的,才能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读书与教师成长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下读书与教师成长,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当今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最有文化的校园这一片土壤,也沾染了这样一种风气。
另外,作为一个校园,它应当是文化的沃土,文化的沃土离不开读书,但是就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读书也是渐行渐远。
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和我们在座的老师进行交流。
下面,我将从十个方面谈一下。
一、生存必需我之所以说读书是我们的生存的必需,正像我们人需要吃饭、休息等等一样,这是必需的事业一、授业解惑-----文不在兹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说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
这还不在它的真正的内涵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的“传道”更应该在完善人格方面;“授业解惑”也不但但是一般的授业和解除疑惑,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
因此,我们应当授业解惑;而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
大家知道,孔子在14年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
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他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孔子一句话:“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是这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为好学者也。
”他说有个徒弟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迁怒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第二次错误,这就是好学。
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完全在两个层面上。
就是孔子所说的“学”很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
因此,如果我们学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
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感觉。
比如读夏洛特·勃良特的《简爱》,我们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简爱的那种善良、质朴、坚韧,远远比受上十天,八天的空洞的思想教育要起作用的多。
教师读书成长故事
在教育的世界里,书籍是成长的阶梯,也是心灵的灯塔。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帮助我提升专业素养,更能滋养我的心灵,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回想起自己的读书成长历程,我深深地感谢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书籍。
从最初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到后来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智慧》等教育经典,每一本书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记得我曾读过一本名为《课堂中的教育学》的书,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学的真谛。
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开始尝试将这些原理融入到我的课堂中,让我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读书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
一本名为《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书,让我明白了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我开始尝试用书中的方法与学生沟通,让我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此外,读书还让我学会了反思与总结。
我常常在阅读中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这些反思和总结让我不断进步,也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但读书的习惯依然伴随着我。
每当我翻开一本新的书籍时,都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在教育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最后,我想说,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让我们一起在读书中成长,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读书与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还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知
识面和丰富的阅读经验。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几点读
书对教师成长的帮助:
1.提高教育理论素养:读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拓展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教师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
源和内容,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拓视野:读书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视野,更好地认
识世界和人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智慧的提升。
4.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和家长等各种人群进行
沟通和交流,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使其在
教育实践中更加自信和有说服力。
总之,读书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读书来
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育事业。
读书与教师专业的成长演讲稿读书与教师专业的成长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
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
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
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
这些感觉想必大家都曾有过,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
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再者,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我叫喜欢有哲理韵味和学术性专业性的作品,翻开这些书,一种熟悉亲切的味道便顷刻间弥漫开来。
针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梦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秘,高深莫测而又耐人寻味。
清晰的字体是一个个生动的音符。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教师读书成长演讲稿书香伴我行1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书香伴我行》。
常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能力。
可以说,读书是人间幸福事。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侯宝林抄书等佳话,才能流传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等故事。
作为一名师范生,作为明日之师的我们,本应厚德载物,博览群书,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记得我们的师姐苏静在给大家作《诗意让教育如此美丽》的讲座中提到过,当她和我们一样还是一位青师学子的时候,每天早晨都要挤出时间背古诗文,哪怕是在扫地的时候,日复一日,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的多了自然下笔有神,出口成章,灵活的将古诗文渗透到课堂中感染着她所教的每一位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知识的时代,需要像苏静师姐一样具有创新精神和丰厚知识的教师。
这要求我们从书海中挑选精华,拒绝那些格调低下,语言粗鄙,内容荒诞的书。
精读一些世界名著,从中学习写作技巧,感悟人生哲理;选读一些杂志故事,从中学习交往方式,提高生活的感悟;涉猎一些报纸通讯,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事动态,政策趋向;阅读一些散文随笔,从中体味人性之美,品格之高。
读书过程中为促使我们记住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感悟,更好的认识社会人生,更快的提高能力,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要善于联想,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起来;要善于做笔录,将知识系统化,长期记忆。
应避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或咬文嚼字,忽视中心。
只有合理的读书,智慧的学习,才能把读书的价值最大化。
终使自己的知识存储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成为一位知识渊博、有诗意、有内涵的老师。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读书日,四月是全民读书月。
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推荐了部分好书,包括《汪曾祺小说选》、《大淖记事》、《热爱生命》、《草原上的小木屋》、《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昆虫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经典常谈》等。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读书引领教师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而读书,则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一、读书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在不断变化。
读书可以帮助教师拓宽视野,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读书在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方面的几个方面:1. 拓宽知识面。
教师读书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哲学、历史、文学、科学等,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 提高学术素养。
教师通过阅读学术论文、专著等,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 丰富教学素材。
教师读书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如案例、故事、名言等,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思维能力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书可以帮助教师培养这些能力,以下是读书在提升教师思维能力方面的几个方面:1. 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师读书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增强创新意识。
教师通过阅读创新理论、实践案例等,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3.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读书可以学习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读书可以促进教师的人格修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读书可以帮助教师塑造良好的人格,以下是读书在促进教师人格修养方面的几个方面:1.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读书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道德典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 提升审美情趣。
教师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教师的读书与成长
——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我时常思考,教师需不需要读书?读哪些书?怎么读?读书与教师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关系?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读书与成长”一文后,使我对以上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教师应该追求“诗意生活”,诗意的生活里充满着幸福、洒脱、快乐、享受,那是一种令人憧憬神往的理想境界。
而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前者使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了爱便有了温暖,有了快乐。
后者保障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驾轻就熟甚至游刃有余,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因此追求教师的诗意生活就必须追求教师成长,教授在文中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
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加具有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又说“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位,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
其实诗意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从肖教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读书丰富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品位,因此教师的诗意生活伴随着教师成长而生,教师成长伴随着教师读书而生。
那么教师应读些什么书呢?肖教授在文中给我们作导向,他说:“首先,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其次,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再次,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最后,在中小学教师读什么书得问题上,我主张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如《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明日教育论坛》、《教育参考》、《教师博览》等。
”教授的话,为我们读书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不妨照此去做,但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成长目标选择书目,开展广泛的有价值的读书活动。
不管怎样我坚信读就比不读强,坚持长久阅读必有所获。
在怎么读书的问题上,肖川教授说:“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一定要读的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
”他引用苏轼的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明有些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他又引用朱熹的“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说明读书学习不要只停留在浅表层,要做彻底的逻辑追问,要追求理论的彻底性,要努力求得思想的澄明,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最后,我真心希望,我们的教师经常与书相伴,在读书中成长,在成长中生活越来越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