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术前评估与麻醉
- 格式:ppt
- 大小:588.00 KB
- 文档页数:44
【麻醉前评估的内容】1.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必要时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与手术医师、病人取得共识。
2.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怖。
告知患者有关麻醉、围手术期治疗以及疼痛处理的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促进恢复。
【麻醉前评估的时间】平诊手术:术前一日;急诊手术:麻醉前。
【麻醉前的评估的重点】循环功能(含血容量与血红蛋白)及呼吸功能(含呼吸道通畅与否),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麻醉前评估的结果】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病人是否处于合适的手术时机(何时手术、禁食起始时间);2.在无必要进行其它检查和治疗,术前医嘱是否符合麻醉要求;3.填写术前访视单,并制定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方案(如有无特殊麻醉监测设备功辅助治疗,例如:自体输血,备血量,备特殊血液用品如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手术后有无特殊监护需要,有无转入ICU 必要,有无术后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需要、有无术后镇痛需要等;4. 进行麻醉前谈话,病人和(或者)病人的委托人在《麻醉知情允许书》上签字以示对麻醉风险知情允许。
根据麻醉前病人病情和体格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将病人分为六级:ASA Ⅰ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正常,体格茁壮,—能耐受麻醉和手术;ASAⅡ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虽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彻底,日常活动不受限制,—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ASA Ⅲ级:指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受损在代偿范围内,日常活动受限,但尚能完成,―对施行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ASA Ⅳ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威胁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wei)险;ASAⅤ级:指病人病情已达濒死阶段,不论手术与否难以存活24 小时—手术麻醉冒更大风险;ASAⅥ级:已宣布为脑死亡的病人,其器官被用于捐献。
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前评估的内容】1.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必要时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与手术医师、病人取得共识。
2.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告知患者有关麻醉、围手术期治疗以及疼痛处理的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促进恢复。
【麻醉前评估的时间】平诊手术:术前一日;急诊手术:麻醉前。
【麻醉前的评估的重点】循环功能(含血容量与血红蛋白)及呼吸功能(含呼吸道通畅与否),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麻醉前评估的结果】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病人是否处于合适的手术时机(何时手术、禁食起始时间);2.在无必要进行其它检查和治疗,术前医嘱是否符合麻醉要求;3.填写术前访视单,并制定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方案(如有无特殊麻醉监测设备功辅助治疗,例如:自体输血,备血量,备特殊血液用品如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手术后有无特殊监护需要,有无转入ICU必要,有无术后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需要、有无术后镇痛需要等;4. 进行麻醉前谈话,病人和(或)病人的委托人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以示对麻醉风险知情同意。
评估麻醉风险根据麻醉前病人病情和体格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将病人分为六级:ASAⅠ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正常,体格健壮,—能耐受麻醉和手术;ASAⅡ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虽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完全,日常活动不受限制,—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ASA Ⅲ级:指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受损在代偿范围内,日常活动受限,但尚能完成,―对施行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ASA Ⅳ级:指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威胁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ASAⅤ级:指病人病情已达濒死阶段,不论手术与否难以存活24小时—手术麻醉冒更大风险;ASAⅥ级:已宣布为脑死亡的病人,其器官被用于捐献。
心脏病的术前评估与手术风险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心脏手术进行治疗。
在进行心脏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评估手术的风险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病的术前评估和手术风险。
一、术前评估1. 心血管系统评估在术前评估中,医生将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听诊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心音或杂音。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电生理检查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律不齐或传导阻滞等问题。
2. 心肺功能评估心肺功能是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脏手术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做肺功能测试,以确定其肺活量、氧饱和度等参数。
根据测试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并相应地制定麻醉和手术方案。
3.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超声波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心脏形态、室壁运动情况等指标。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心瓣膜功能和室间隔缺损等问题。
这些信息对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脏手术非常关键。
4. 侵入性检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侵入性检查以了解更精确的信息。
例如,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用来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这种检查需要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血管中,并注入造影剂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二、手术风险评估1.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心脏手术具有不同的风险。
例如,单纯修复一处心瓣膜可能比更复杂的搭桥手术风险更低。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技术要求,评估手术的风险水平。
2.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评估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轻人通常具有更好的心脏储备功能和更快的康复能力,而老年人可能存在更多的并发症风险。
此外,性别也可能对手术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女性患者在某些类型的心脏手术中可能面临更高的并发症率。
3. 其他合并症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对手术风险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心脏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程序,麻醉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麻醉师,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成功。
以下是心脏手术中麻醉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1. 细致的患者评估与手术准备在心脏手术前,麻醉师需要进行详尽的患者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现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过敏史等。
这对于确定适合的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至关重要。
同时,麻醉师还需要准备适当的设备和监测仪器,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心脏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麻醉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包括血压、心率、心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必要时的静脉输液和药物调整。
这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液循环的稳定,减少手术风险。
3. 心脏监测与保护心脏手术需要对心脏进行暂时性的停搏,以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其他相关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麻醉师需要密切监测心脏的功能状态。
通过心电图、心脏声音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手段,麻醉师可以了解心脏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4. 控制术中意识状态心脏手术需要深层麻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师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特点,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给药途径,以达到术中有效的镇静和无意识状态。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给药过量,避免患者过度镇静或术中苏醒的风险。
5. 关注术后恢复与镇痛手术结束后,患者进入术后恢复室进行监护。
麻醉师需要在这一阶段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外,镇痛是心脏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以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充分的缓解。
总结:麻醉在心脏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麻醉师需要在手术准备、血流动力学管理、心脏监测与保护、术中意识状态的控制以及术后恢复与镇痛等方面严格执行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的成功率。
麻醉科中的术前心脏评估指南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手术患者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其中,术前心脏评估成为了许多麻醉科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中的术前心脏评估的指南,并探讨其在手术患者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术前心脏评估是指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通过一系列心脏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这项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中能够承受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并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术前心脏评估的重要性术前心脏评估对于手术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麻醉科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并制定相应的麻醉管理计划。
如果在术前评估中发现存在高危因素,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术前心脏评估的指南1.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在术前心脏评估过程中,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
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心肺听诊等,以确定患者的基本心脏功能状态。
2.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是术前心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电图可以评估患者的心律、传导情况和心肌缺血的程度。
心肌酶谱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及时发现心肌梗死等变化。
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的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和瓣膜病变等,为术前心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负荷试验在一些高风险手术或高危患者中,需要进行负荷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负荷试验包括运动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肌耐受能力和心功能。
5.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的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冠脉造影、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和手术风险。
四、指南的应用和局限性术前心脏评估的指南是麻醉科医生制定麻醉管理计划的重要参考。
麻醉前病人病情评估流程一、择期手术麻醉前病人病情估计1、术前问诊目的2、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饮食、精神状态、手术麻醉史、药敏史)。
3、了解是否存在伴随疾病及其程度和治疗情况(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肾功能不全等)。
4、使病人了解将要接受的麻醉方法,最大程度接触病人的焦虑。
指导术前处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
5、体格检查6、呼吸系统7、循环系统:术前测血压、心脏听诊8、估计气管插管困难程度:(1)张口度:<二指,经口插管困难。
(2)颈部活动程度。
(3)牙齿(4)甲颏距离<6cm 或3指预示困难插管。
(5)Mallampati分级:病人端坐,张口伸舌,不发音。
Ⅰ、可见软腭、咽腭弓、悬雍垂。
Ⅱ、可见软腭、咽腭弓。
Ⅲ、可见软腭。
Ⅳ、只看到硬腭。
Ⅲ、Ⅳ级预示插管困难。
9、化验检查及ECG、胸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等。
(1)Hb:>8g——ASAⅠ、Ⅱ级病人及术中预计出血<500ml 者。
>10g——心肺功能差病人(术中血液稀释后,房颤、IHD 病人不能增加心输出。
COPD、哮喘病人需氧量大。
)大于65岁的病人(2)血小板:服用阿斯匹林病人和慢性肾衰病人血小板功能差。
(3)血糖:4-11mmol/l.4)血钾:3.5-5.5mmol/l。
起搏器和服用洋地黄制剂的病人要求4.5-5.5mmol/l。
尿毒症病人<5.0mmol/l。
(5)血钠:TURP手术病人术前>130mmol/l。
(6)肺功能:肺功能检查差的病人要求血气分析。
(7)ECG:大于40岁病人。
25-50%冠心病病人ECG正常。
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Ⅰ、健康Ⅱ、较轻系统性疾病且没有功能受限Ⅲ、严重系统性疾病且有肯定的功能受限Ⅳ、严重系统性疾病且持续威胁生命Ⅴ、接受或不接受外科手术24小时随时可能死亡高血压病人的术前估计与准备1、病因:原发或继发2、严重程度:轻:舒张压90-104mmHg中:舒张压105-114 mmHg重:舒张压>115mmHg3、未正规治疗,舒张压>110 mmHg,围术期脑血管意外和心梗发生率大大增加。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进行FC的评估。
常用心脏病人术前风险评估心脏病术前风险评估是指识别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过程。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权衡手术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术后管理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脏病术前风险评估方法。
1.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去的心脏病史、手术史、家族病史和个人生活方式等。
体格检查可以检查患者目前的心血管状态,例如心脏杂音、颈动脉搏动和水肿等。
2.实验室检查: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心电图(ECG)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心脏的电生理和生化状态。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或血液凝固异常等。
3.功能评估:医生经常会让患者进行一些功能测试,如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呼吸功能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肺功能等。
4.风险评分工具: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风险评分工具,如美国心脏协会(ACC)/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HA)的术前风险评估工具(例如高术前风险评分 [Lee 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或Goldman心血管风险指数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定量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5.其他评估: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其他特殊评估,例如应激测试、心肌灌注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等。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手术是否适用于患者。
总的来说,常用的心脏病术前风险评估方法是通过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评估和风险评分工具等多种手段,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并采取相应的术前和术后管理措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继续写:6.心血管评估:心血管评估是心脏病术前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麻醉前心、肺功能评估分析说起麻醉前的注意事项,不少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术前准备就是术前做好休息。
事实上,在患者手术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心肺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患者麻醉手术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做好术前心肺功能的适当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为什么要在麻醉前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在麻醉前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能够使医生对患者术前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使医生对患者的麻醉手术耐受性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在麻醉方案的选择上会更加科学。
心脏和肺部是人体的重要动力器官。
可以看作人体内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动力越强,则身体的承受能力越好,越能经受起手术创伤的影响。
术前提高心肺功能,能够进一步增强麻醉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减少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也能使患者在手术后加速康复,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麻醉前进行的麻醉评估,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三大方面。
通过麻醉前的麻醉评估,能够使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对患者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体格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就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体重等进行检查,要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颈部异常,是否装有假牙等。
在辅助检查中,主要是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的检查,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病毒性肝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避免手术过程中造成感染。
在特殊检查中,主要是对一些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对其进行特殊检查,例如,心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
对于一些心脏病患者,需要在术前完善X线,心电图等检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进一步保证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麻醉前进行心、肺功能评估的内容在麻醉前做好心肺功能的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也能在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全面评估中,及时发现一些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治疗效果的未知病情,能够使麻醉医生在手术麻醉前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来最大程度上减小危险发生的可能。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引言概述:麻醉术前评估制度是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麻醉医生可以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避免手术中浮现意外情况。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麻醉术前评估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1.1 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指标1.2 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健康状况1.3 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或者并发症1.4 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手术2. 患者病史的评估2.1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2.2 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2.3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麻醉相关的疾病或者手术史2.4 判断患者是否有其他对麻醉过程有影响的病史3. 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估3.1 了解患者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3.2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耐受性或者依赖性3.3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在手术前停用某些药物4. 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4.1 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4.2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怖等情绪4.3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匡助其缓解紧张情绪5. 麻醉医生的评估和决策5.1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5.2 评估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5.3 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决策,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总结:麻醉术前评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和心理状况的全面评估,麻醉医生可以制定出更加个性化和安全的麻醉方案。
这不仅可以避免手术中浮现意外情况,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因此,建立和完善麻醉术前评估制度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前病情评估和讨论制度麻醉前的病情评估和讨论是手术准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本文将就麻醉前病情评估和讨论的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病情评估1. 评估范围麻醉前病情评估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基本情况、过往病史、手术部位及病变的特点、麻醉药物过敏史、特殊检查结果等。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风险因素及潜在的问题,以便在手术中进行有效的麻醉管理。
2. 评估内容病情评估应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肾脏功能、肝功能及药物过敏史等方面的详细检查。
评估的具体内容应根据手术的性质、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定制,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3. 评估工具麻醉前病情评估可以使用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
同时,还可以结合专业的麻醉评估工具,如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系统、CCS(加拿大手术风险评估)等,来准确评估患者的风险等级和适应性。
二、讨论制度1. 参与成员麻醉前讨论的参与成员包括麻醉医师、主刀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等。
每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责任,他们应共同参与讨论,交流信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讨论内容麻醉前讨论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案、麻醉药物选择与配比、麻醉操作流程、术前准备等。
通过讨论,可以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案,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3. 讨论形式讨论可以采用会议形式,也可以通过医疗记录系统进行在线讨论。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需要确保讨论的内容充分、准确,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参考。
三、改进建议针对当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和讨论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讨论缺乏专业性、信息记录不完整、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畅等,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专业素养:各相关工作人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不断学习麻醉、外科等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临床多要素剖析法来评估(一)年纪要素:重生儿麻醉危险性比成人高七倍,少儿比成人高三倍70 岁以上比年青人高10 倍。
>80 岁均属高危麻醉。
(二) 1996 年 ACC/AHA提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要素为:高度危险要素:1)不稳固冠脉综合征:近期心梗(围术期再梗率20~ 30%);不稳安心绞痛(围术期心梗率28%);若发生再次心梗死亡率可高达30%。
2)失代偿的充血性心衰或心功失代偿,EF<35%。
3)显然的心律失态:长空隙的窦性停搏,二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有症状的室性心率失态;室上速;房颤房扑伴过快的室性心率。
对高危要素病人,除急症外,均需先行内科治疗,待心功能及浑身状况改良后再行择期手术。
中度危险要素:1)稳固性心绞痛2)陈腐性心梗史,或只有病理性Q波3)心衰已代偿4)需胰岛素控制的糖尿病低度危险要素:1)75 以下的老人。
2)心异样: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ST-T 异样。
非性律 ( 房),但心功能优异 (EF>50%).3)肺功能中度低下。
4)血管不测史。
5)还没有控制好的高血。
中、低危要素老人,非急症手,前行极的内科治可大大减少期并症,二、代当量( Metabolic Equivalent,MET)估(体能状)通病人活状况,低氧的耐受能力,来权衡病人的心功能。
1~ 4MET: 能自己穿衣吃入,平川慢走(3~ 4 Km/h )或稍活,甚至歇息即生心痛――属于高危病人。
4~ 7MET:能上三楼,平川走6Km/h――可耐受中等手。
7MET:能短距离跑步,短玩网球或打球――可任大手。
三、呼吸功能与麻醉危性估1 )可耐受胸腹大手的呼吸参数:( 是 50%的三大,一小):一大⋯ . 最大通肚量 (MVV) > 的 50%二大⋯ .. 一秒率肺活量(FEV1) > 的 50%三大⋯ .. 肺活量 (VC) >的50%一小⋯ . 残肚量 /肺量(残气率)< 50%血气⋯ .. PaO2 >70mmHg, PaCO2 <50mmHg .2)不宜行期手的参数:(需先内科治,改良呼吸功能)最大通肚量/展望值< 50%?肺活量(VC)<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