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和铵盐性质探究
- 格式:pptx
- 大小:16.32 MB
- 文档页数:19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理解氨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氨气和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氨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体积比为1∶700),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氨在加压下容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要点诠释:NH3·H2O是弱碱,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氨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的存在。
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NH3·H2O、NH3、H2O;三种离子:NH4+、OH-及少量的H+。
(2)与酸反应: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3)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难溶的碱,如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4)还原性氨分子中的氮元素呈-3价,因此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某些强氧化剂氧化。
8NH3+3Cl2==N2+6NH4Cl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强碱制弱碱2 NH4Cl +Ca(OH)2CaCl2+2NH3↑+2H2O要点诠释:药品的选择铵盐不选用的理由NH4NO3受热分解,会发生爆炸,不安全(NH4)2SO4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反应物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NH4)2CO3受热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②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仪器腐蚀性较强。
高二化学教案氨,铵盐(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了解氨和铵盐的性质;2.了解氨和铵盐的用途;3.掌握氨和铵盐的实验室制备方法;4.能够分辨和测试氨和铵盐。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分辨和测试氨和铵盐。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氨和铵盐的形成过程,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氨的性质和用途(15分钟)1.通过PPT介绍氨的常见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等;2.列举氨的常见用途,如制冰、制肥料等;3.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氨在制备化学药品中的用途等。
三、学习铵盐的性质和用途(15分钟)1.通过PPT介绍铵盐的性质,如易溶于水、能融化于高温等;2.列举铵盐的常见用途,如生产肥料、制备火药等;3.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铵盐在制备肥料中的用途等。
四、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30分钟)1.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氨和铵盐的制备方法;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分辨和测试氨和铵盐。
五、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强调学生们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实际应用案例,展示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二课题:氨和铵盐的实验室制备教学目标:1.了解氨和铵盐的实验室制备方法;2.掌握氨和铵盐的实验室制备步骤;3.能够根据实验条件,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氨的实验室制备方法(15分钟)1.通过PPT介绍氨的几种实验室制备方法,如氨的金属还原法等;2.逐步讲解每种实验方法的步骤,并进行实验演示;3.让学生尝试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氨和铵盐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氨和铵盐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氨及铵盐性质、制备和应用的认识,是连接无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重要桥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氨和铵盐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主要内容1. 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氨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原理;3. 铵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4. 氨和铵盐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其制备方法;2. 熟悉铵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3. 了解氨和铵盐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氨和铵盐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与氨和铵盐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氨的制备方法;3. 铵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4. 氨和铵盐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难点1. 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2. 氨和铵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根据您给出的标题“氨和铵盐说课稿”进行以下内容的撰写。
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氨和铵盐是化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无机化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肥料、硝酸、炸药等,同时它在环境保护、医药、食品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铵盐作为一类常见的盐类,其性质和用途在农业、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氨和铵盐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1. 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独特的还原能力;2. 氨的制备方法,包括哈柏-博世法、氧化铵法等,及其反应原理;3. 铵盐的组成、性质,如溶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等;4. 氨和铵盐在农业、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氨和铵盐知识点总结氨和铵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对氨和铵盐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两种物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氨的基本概念氨,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化学中重要的碱性物质。
氨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铵。
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
二、氨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
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
与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反应时,具有还原性;与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反应时能中和酸性。
氨还具有与醛、酮、羰基化合物等发生亲核反应的性质。
三、氨的制备1. 氨的工业制备:氨的工业制备是通过哈勃法来实现的,即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2. 氨的实验室制备: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含氨基物质(如硝酸铵)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四、氨的用途1. 氨作为化肥的应用:氨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原料,可以制备尿素、硝酸铵等化肥产品。
2. 氨作为工业制剂的应用:氨还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硝酸、胺类化合物、染料、合成纤维等产品。
五、铵盐的基本概念铵盐是指由铵离子NH4+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是一类常见的盐类化合物。
铵盐具有两性,既具有碱性,又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铵盐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铵盐的物理性质与其成分有关,大部分铵盐为晶体或结晶状物质,有些铵盐呈无色晶体或白色晶体,有些则呈黄色或蓝色。
2. 化学性质:铵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中形成各种程度的电离。
铵盐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碱性,可以与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也可以与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七、铵盐的制备1. 铵盐的实验室制备:可以通过氢氧化铵和酸类物质反应来制备铵盐。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教案氨和铵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其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凝结为无色液体。
氨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在水中,氨能够接受H+离子,生成氨水(NH4OH),因此具有碱性。
2. 氨是一种强还原剂:氨能够和一些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将其还原成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3. 氨与酸反应生成盐:例如,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NH4)2SO4,氨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等。
4. 氨有刺激性气味: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在高浓度下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氨有广泛的应用领域:1. 作为肥料:氨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原料,氨水可作为直接施用的氮肥,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的原料。
2. 化工原料:氨是众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用来制造农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
3. 制冷剂:氨有较高的蒸发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系统和制冷设备。
4. 清洁剂:氨水具有去污、去渍的作用,常用于清洗玻璃、金属器具等。
5. 医药用途:氨在医药中作为制备某些药物的原料。
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铵盐是一类化合物,它的一般化学式为NH4X,在常温下大多为固体物质。
铵盐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 铵盐是碱性物质:铵盐在水中能够溶解,产生NH4+和相应的阴离子,表现出碱性。
2. 铵盐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例如,铵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气体,与硫酸反应会产生硫酸气体。
3. 铵盐能够水解:铵盐与水反应会生成氨气和相应的酸。
4. 铵盐有吸湿性:一些铵盐具有吸湿性,常用于湿度调节和防潮剂。
铵盐也有广泛的应用领域:1. 肥料: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如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等,它们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2. 化学实验室中的试剂:一些铵盐可用作化学实验室中的试剂,如氨银溶液(Ag(NH3)2Cl)、氨锌试剂等。
氨及铵盐教案教案标题:氨及铵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氨和铵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氨和铵盐的制备方法。
3. 理解氨和铵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氨和铵盐的示范实验、教学PPT、教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2.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举例子引入氨和铵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氨和铵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解释氨和铵盐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步骤三:制备方法(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氨和铵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
2. 通过示范实验或教学视频展示实验室制备氨和铵盐的过程。
步骤四:应用领域(15分钟)1. 探讨氨和铵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肥料、清洁剂、药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氨和铵盐的应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步骤五: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氨和铵盐的实验操作。
2. 提供实验指导和安全提示,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实验。
步骤六:实验分析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特点。
步骤七:课堂讨论(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氨和铵盐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步骤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理解题、实验报告等。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拓展对氨和铵盐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探究,如制备某种铵盐肥料的实验等。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实验操作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氨和铵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氨及铵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氮喷泉实验,了解氨水的化学性质,同事要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对于铵盐,使我们农作物的一种重要的氮肥,要认识铵盐在农业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铵盐的使用,要注意使用安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观察喷泉实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的能力,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现象和结构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探究喷泉实验的原理,在探究中互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认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难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向空气要面包教学环节二:合成氨工厂进军氮肥业该专利的BASF公司,急于拓宽市场,想要进军氮肥业。
【提问】当地农民会购买氨气直接做氮肥吗?氨气是否可溶于水,并伴有何变化?【实验1】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过渡】建国初期《如何正确使用氨水化肥》的画册(画册内容:氨水化肥盛装在密封的陶罐中且存放在阴冷的环境下)【任务】根据以上资料,预测氨水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小结】氨水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因它易挥发,运输不便等原因,已逐渐淡出了消费市场。
【提问】气态的氨气无法做氮肥,液态的氨水也有弊端,那可如何转化,制得更优化的氮肥呢?【实验2】氨与盐酸仪器:小烧杯、保鲜膜、棉花团、胶头滴管操作:在两个棉花团上分别挤上少量浓盐酸、浓氨水,迅速盖上保鲜膜。
教学环节三:铵盐类氮肥的正确使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农民不喜欢使用铵盐类氮肥,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常跑氨,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共施肥效降低。
【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预测铵盐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氨与铵盐的教案教案标题:氨与铵盐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氨与铵盐的性质、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掌握氨与铵盐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氨和铵盐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氨和铵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氨和铵盐相关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氨水、盐酸、氨水试纸、铵盐溶液(如氯化铵溶液)、试管、试管架、加热装置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氨和铵盐的相关应用场景。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氨和铵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平时在哪些场合接触到了氨和铵盐?你们对它们有什么了解?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氨和铵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氨的气味、溶解性和碱性,以及铵盐的晶体形态和溶解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氨水能够中和酸性溶液?为什么铵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步骤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观察氨水的气味和溶解性。
a. 将少量氨水倒入试管中,用鼻子闻气味。
b. 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盐酸,观察气体的变化。
c. 用氨水试纸测试溶液的碱性。
2. 实验二:观察铵盐的溶解性。
a. 取一些铵盐溶液倒入试管中。
b. 加热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c. 用酸性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特点。
步骤四:知识拓展(10分钟)1.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氨和铵盐的应用场景,如氨水在清洁剂中的应用、铵盐在化肥中的应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氨和铵盐在这些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步骤五:问题解答与讨论(15分钟)1.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讨论:氨和铵盐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为什么要控制氨的排放?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高一化学氨和铵盐的知识点氨和铵盐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以及铵盐的制备和应用。
1. 氨的性质氨(NH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以下是氨的一些主要性质:(1)溶于水: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NH3·H2O),氨水呈碱性;(2)燃烧性:氨是一种易燃气体,在氧气存在下能燃烧成水和氮气;(3)与酸反应:氨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2. 氨的制备方法氨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氨气法: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钠按特定比例混合加热,在适当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气;(2)水合氨法: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按特定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得到氨水。
3. 氨的应用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肥料生产:氨是合成氨肥料的主要原料,例如尿素等;(2)化学工业:氨可用于生产硝酸、硫酸、染料等化学品;(3)制冷剂:氨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中;(4)清洁剂:氨水常用于清洁玻璃等表面。
4. 铵盐的制备方法铵盐是由氨和酸反应生成的盐类,常见的铵盐有氯化铵、硫酸铵等。
以下是氯化铵的制备方法:将氨气通过盛有稀盐酸的冷却器,使氯化氢气体通过盛有氨水的吸收塔,最终得到氯化铵。
5. 铵盐的应用铵盐在农业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农业:铵盐是重要的氮肥,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其生长;(2)爆炸物:一些铵盐如硝酸铵和硝胺盐可以作为重要的爆炸物;(3)药品和染料:铵盐常用于制备药品和染料等化工产品中;(4)防腐剂:铵盐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可用于木材、皮革等的防腐处理。
综上所述,氨和铵盐是高一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氨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铵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氨和铵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