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振动
- 格式:ppt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66
第9章振动学基础习题9.1 质量为10×10-3k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0.1cos(8πt+2π/3)(SI)的规律振动,求:(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相以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3)t=1、2、5、10s等各时刻的相位;(4)分别画出振动的x-t图线,v-t图线和a-t图线;(5)画出这些振动的转动矢量图示,并在图中指明t=1、2、5、10s时矢量的位置。
9.2 一个弹簧振子m=0.5kg,k=50N/m,振幅A=0.04m,求:(1)振动的圆频率,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2)当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0.02m时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3)以速度具有正的最大值时为计时起点,写出振动的表达式。
9.3 一质点在x=0附近沿x轴作简谐振动。
在t=0时位置为x=0.37cm,速度为零,振动频率为0.25Hz。
试求:(1)周期、圆频率、振幅;(2)在时刻t的位置和速度;(3)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的值;(4)在t=3.0s时的位置和速率。
9.4 作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最大值为v m=3cm/s,振幅A=2cm,若从速度为正的最大值时开始计算时间,求:(1)振动的周期;(2)加速度的最大值;(3)振动表达式。
9.5 如图,两轻弹簧与小球串联在一直线上,将两弹簧拉长后系在固定点A、B之间,整个系统放在水平面上。
设弹簧的原长为l1、l2,倔强系数为k1、k1,A、B间距离为L,小球的质量为m。
(1)试确定小球的平衡位置。
(2)使小球沿弹簧长度的方向作一微小位移后放手,小球将作振动,这一振动是否是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为多少?9.6 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其下悬有一质量为m的盘子。
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盘h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盘子开始振动起来。
(1)此时振动周期与空盘振动的周期各为多少?(2)此时振动的振幅。
第九章 简谐振动一、填空题(每空3分)9-1 质点作简谐振动,当位移等于振幅一半时,动能与势能的比值为 ,位移等于 时,动能与势能相等。
(3:1,22A ±)9-2两个谐振动方程为()120.03cos (),0.04cos 2()x t m x t m ωωπ==+则它们的合振幅为 。
(0.05m )9-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 1=6.0×10-2cos(T π2t+4π) (SI) , X 2=4.0×10-2cos(T π2t -43π) (SI) ,则其合振动的表达式为______(SI).( X=2.0×10-2cos(T π2t+4π) (SI)) 9-4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平衡位置运动到2A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12T) 9-5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4cos(1πω+=t A x m 、)43cos(32πω+=t A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
(2 A)9-6 已知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2A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6T) 9-7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75.010cos(03.01π+=t x m 、)25.010cos(04.02π-=t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
(0.01m )9-8 质量0.10m 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简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24.0m s -⋅,通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为 ;振动周期是 。
(-32.010,10s J π⨯) 9-9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当它处于正向位移一半处,且向平衡位置运动,则在该位置时的相位为 ;在该位置,势能和动能的比值为 。
(3,1:3π)9-10质量为0.1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14.0m s -⋅,则通过最大位移处的势能为 。
高二物理第九章机械振动第一、二、三节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九章 机械振动第一节 简谐振动 第二节振幅、周期和频率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图象二. 知识要点: 〔一〕简谐振动1. 机械振动的定义: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
2. 回复力的概念: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注意: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3. 简谐运动概念: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kx F -=;m kx a /-=。
〔特例:弹簧振子〕4. 简谐运动中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参看课本〕〔1〕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
〔2〕加速度a 的变化与回F 的变化是一致的,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3〕速度大小v 与加速度a 的变化恰好相反,在两个“端点〞为零,在平衡位置最大。
除两个“端点〞外任一个位置的速度方向都有两种可能。
〔二〕振幅、周期、频率1. 振幅A 的概念: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
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2. 周期和频率的概念: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振动周期,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单位是赫兹。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全振动是指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一样....所经历的过程。
振动物体在一个全振动过程通过的路程等于4个振幅。
3.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fT 1=4. 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物体的振动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振幅的大小无关,所以叫固有频率。
振动周期也叫固有周期。
〔三〕简谐运动的图象 1. 简谐运动的图象:〔1〕作法: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根据实际数据取单位,定标度,描点。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F G G mx x πρπρ=-=-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第9章振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飞行器的振动现象,表现为结构振动量的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人们希望通过对飞行器结构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分析,来了解飞行器结构本身的物理特性,建立适宜的数学模型,从而预测飞行器在工作条件或所处环境中的运行行为及其对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运行安全乃至相关人员的舒适性的影响。
简言之,飞行器结构的振动特性是通过振动信号的测量、处理和分析确定的。
在确定结构动特性时,数据采集应归于测量,而出于分析的需要,将信号进行数据离散(变换)、截断(加窗)、滤波等则可狭义地归为处理。
传统地看法将变换视为分析,其实这也是一种处理。
但广义地说,处理也是一种分析手段。
因此,本章内容在阐述时并不严格地区分哪些是处理,哪些是分析,而是把处于处理和分析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一种方法来阐述。
§9.1 振动信号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信号将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选定不同的分析参数,按照信号本身的特性,最基本的分类可概括为稳态信号和非稳态信号两类,如图9.1.1所示。
图 9.1.1 振动信号的类型稳态信号是其统计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的信号,它可以分为稳态确定性信号和稳态随机信号。
其中稳态随机信号可认为是一种其平均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可以用任意一条样本记录来决定的随机信号。
这也是所谓稳态的一般含义,无论对于确定性信号或是对于随机性信号皆是如此。
但对于随机信号来说,稳态不是理解为从不同的记录样本所得到的结果都必须完全一样,而只意味着它们是等价的。
稳态确定性信号对于任意稳定的时刻,其信号值是可以预知的。
而对于稳态随机信号,只能确知其统计特性,如平均值、方差等。
非稳态信号可粗略地分为连续性非稳态信号和瞬态信号,语言信号是典型的连续性非稳态信号。
两者最基本的区别是,瞬态信号可以作整体处理,而连续非稳态信号一般可分成若干短时信号段来处理,每一段常常可以看成是拟稳态的。
稳态确定性信号是完全由具有离散频率成分的正弦信号组成的信号,又可分为周期性信号和拟周期性信号。
第九章 弹性体振动的准确解9.1 引言在引论中我们曾经提到,实际的振动系统都是弹性体系统。
弹性体具有分布的物理参数(质量,阻尼,刚度)。
它可以看做由无数个质点借弹性联系组成的连续系统,其中每个质点都具有独立的自由度。
所以,一个弹性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无数个点的独立空间坐标来确定。
也就是说,弹性体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
在数学上,弹性体的运动需要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前面我们论述的多自由度系统只是弹性体的近似力学模型。
本章讨论理想弹性体的振动,所谓理想弹性体.....是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连续系统模型:(1)匀质分布;(2)各向同性;(3)服从虎克定律。
通过对一些简单形状的弹性体的振动分析,着重说明弹性体振动的特点,弄清它与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我们将看到,任何一个弹性体具有无限多个固有频率以及无限多个与之相应的主振型;而且这些主振型之间也存在着关于质量与刚度的正交性;弹性体的自由振动也可以表示为各个主振动的线性叠加;而且对于弹性体的动响应分析,主振型叠加法仍然是适用的。
所以说,弹性体振动与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二者有着一系列共同的特性,这就是它们的共性。
而二者的差别仅在于数量上弹性体有无限多个固有频率与主振型,而多自由度系统只有有限多个。
我们还将看到,对于一些简单情形下的弹性体振动问题,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它们的准确解。
尽管实际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很少可以归结为这些简单情形;但是了解这些简单情形下准确解的特征,对于处理复杂问题是有帮助的。
为了避免用到弹性力学的知识,而仅以材料力学作为基础,我们将限于讨论一维弹性体(梁,轴,杆等)。
9.2弦的振动设有理想柔软的细弦张紧于两个固定支点之间,张力为T ,跨长为l ,弦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
两支点连线方向取为x 轴(向右为正),与x 轴垂直的方向取为y 轴(向上为正),如图9.2-1(a )。
设弦的振动发生在xoy 平面内,弦的运动可表示为y=y (x,t ).还假设弦的振动幅度是微小的,即 y 与xy∂∂均为小量;在这假设下弦的张力T 可近似地看做常量。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 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 F G G mx x πρπρ=-=- 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0.50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三、单摆1、单摆:在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2、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模型3摆长:摆球重心到摆动圆弧圆心的距离 L=L0+R4偏角:摆球摆到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偏角一般小于5°) 2、单摆的回复力:平衡位置是最低点 ,kx F -=回回复力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大小为mg sin θ,方向沿切线指向平衡位置单摆的周期只与重力加速度g 以及摆长L 有关。
所以,同一个单摆具有等时性 重力加速度g: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
纬度越低,高度越高,g 值就越小。
不同星球上g 值也不同。
单摆作简谐运动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小球摆动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平衡位置时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若取最低点为零势能点,小球摆动的机械能等于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也等于平衡位置时的动能。
例一:用下列哪些材料能做成单摆( AF )悬线:细、长、伸缩可以忽略摆球:小而重(即密度大) A.长为1米的细线 B 长为1米的细铁丝 C.长为0.2米的细丝线D.长为1米的麻绳E.直径为5厘米的泡沫塑料球F.直径为1厘米的钢球G.直径为1厘米的塑料球H.直径为5厘米的钢球例2.一摆长为L 的单摆,在悬点正下方5L/9处有一钉子,则这个单摆的周期是多少?例3、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
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 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 。
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 。
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
gL T π35=例7.如图所示为一单摆的共振曲线,求:1。
该单摆的摆长约为多少?(近似认为g=2m/s 2)2共振时摆球的最大速度大小是多少?③若摆球的质量为50克,则摆线的最大拉力是多少?例11.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 a 、b 、c 、d 、e 五个单摆,让a 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
高二物理第九章 第一节 简谐振动 第二节 振幅、周期、人教版频率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九章 第一节 简谐振动 第二节 振幅、周期、频率二. 知识要点: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以与物体做简谐运动回复力特点,理解位移和回复力的概念,理解简谐运动在一次全振动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理解弹簧振子概念与实际物体运动抽象为弹簧振子的条件。
理解回复力kx F -=的意义。
知道振幅、周期、频率是描述振动整体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振幅和位移的区别,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三. 重点、难点解析: 1. 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物体受力满足2条才能做振动①是每当物体离开振动的中心位置就受到回复力作用力;②是运动中其它阻力足够小。
描述振动的名词。
① 平衡位置:物体振动停止时的位置也就是静止平衡的位置。
② 回复力: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就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回复力是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它可以是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
只要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回复力就不为零,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③ 振动位移:以平衡位置为原点〔起点〕的位移。
数值为从平衡到振动物体达到的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平衡位置指向物体位置。
④ 一次全振动:物体以一样的速度经某位置,又以一样的速度回到同一位置,叫完成一次全振动。
2. 简谐振动:① 弹簧振子:一轻弹簧连接一质点,质点运动时不受摩擦阻力。
这样的装置叫弹簧振子。
弹簧振子沿水平方向运动过程分析,取水平坐标轴,平衡位置为原点。
弹簧处原长状③ 回复力:。
④ 简谐运动的定义:质点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并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⑤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kx F -=。
⑥ 运动学特征:x mka -=是变加速运动。
⑦ 整体特征与运动学量变化规律:位移、加速度、速度都按周期性变化。
第九章第七节受迫振动共振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讲述机械振动的一种情况——受迫振动及其特例——共振.在前面几节教学中,我们从运动学、能量的角度对机械振动中最简单的简谐运动作了探讨,本节我们将从运动学、能量、动力学各个角度来综合分析机械振动中的受追振动.受迫振动并不是无条件的运动,它要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才会发生.并且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固有频率.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大.当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共振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有时带来好处,有时却给人们造成危害.学习本节内容,对于我们利用共振的益处.而防止共振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所以仍需认真学习.鉴于本节内容的特点,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道什么是受迫振动.2.知道受迫振动频率的决定因素.3.知道产生共振的条件.4.知道共振的应用和防止方法.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如下:1.了解受迫振动的定义.2.知道共振现象的产生条件.对本节的教学难点定位如下:1.理解共振与受迫振动的关系.2.理解共振与驱动力的关系.对本节的教学方法做以下安排:1.对受迫振动概念的理解采用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2.对共振应用和防止的教学采用录像、多媒体辅助相结合的方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对本节的教学程序设定如下:复习提问→新课导人→实验演示→,分析、归纳、总结→指导性自学→自学检测→小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受迫振动的概念.2.知道受迫振动频率的决定因素.3.知道产生共振的条件.4.知道共振应用和防止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现象中分析、归纳规律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受迫振动及共振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观.2.通过对共振危害的学习,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安全意识.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受迫振动.2.知道共振的产生条件.教学难点1.理解共振与受迫振动的关系.2.理解共振与驱动力的关系.教学方法1.对概念教学采用实验演示、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对共振应用和防止的教学采用指导性自学与录像、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投影片、录像片断、CAI课件,受迫振动演示仪、音叉、单摆共振演示仪.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①简谐运动的能量是否守恒?如何转化?②什么叫阻尼振动,其振幅、能量随时问如何变化?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给予评价,并对上述问题简要总结.①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是守恒的.对于弹簧振子,能量在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换,能量总量不变;对于单摆,能量在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换,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②阻尼振动是指在振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的振动.其振幅和能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变小,最后停止振动.2.新课导入前面我们从运动学、能量的角度对机械振动中的简谐运动进行了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机械振动中的另一种运动——受迫振动及其特例——共振.二、新课教学(一)受迫振动基础知识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投影出示]1.什么是阻尼振动?2.什么是驱动力?3.驱动力的作用是什么?4.什么是受迫振动?5.受迫振动与阻尼振动有何关系?学生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1.振幅不断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2.维持阻尼振动时的周期性施加的外力叫驱动力.3.驱动力的作用是给阻尼振动补充能量.以维持振动继续.4.物体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5.受迫振动一般是阻尼振动。
第9章振动本章要点:1. 简谐振动的定义及描述方法.2. 简谐振动的能量3. 简谐振动的合成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如钟摆的摆动,心脏的跳动,气缸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微风中树枝的摇曳等,这些都是振动。
振动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运动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作振动的物体总在某个位置附近,局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往返运动,故这种振动又被称为机械振动。
除机械振动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振动。
今日的物理学中,振动已不再局限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如交流电中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电磁波通过的空间内,任意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周期性变化,无线电接收天线中,电流强度的受迫振荡等,都属于振动的范畴。
广义地说,凡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个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都叫振动。
9.1 简谐振动9.1.1 简谐振动实例在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是简谐振动,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谐振动合成的结果。
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弹簧振子的小幅度振动以及单摆的小角度振动都是简谐振动。
1. 弹簧振子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一端固定的轻弹簧(弹簧的质量相对于物体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自由端,这样的弹簧和物体系统就称为弹簧振子。
如将弹簧振子水平放置,如图9-1所示,当弹簧为原长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在的位置O就是其平衡位置。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如果把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拉开后释放,这时由于弹簧被拉长,产生了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力,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物体便向左运动。
当通过平衡位置时,物体所受到的弹性力减小到零,由于物体的惯性,它将继续向左运动,致使弹簧被压缩。
弹簧因被压缩而出现向右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力,该弹性力将阻碍物体向左运动,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直到为零。
之后物体又将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
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便会以平衡位置O为中心,在与O点等距离的两边作往复运动。
图中,取物体的平衡位置O为坐标原点,物体的运动轨迹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