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药动学药效学相互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698.31 KB
- 文档页数:4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镇静的比较研究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躁动患者的镇静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目前常用的两种镇静药物是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本文旨在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研究,以找出更适合神经外科躁动患者镇静的药物。
首先,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通过选择性激活大脑内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释放,从而产生镇静和镇痛效果。
相比之下,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起效的全身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增加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其次,在镇静效果方面,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
一项对比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且镇静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另外,右美托咪定还具有镇痛和抗焦虑的作用,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更为舒适和稳定。
此外,对镇静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发现,丙泊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并且在麻醉过程中存在药物过敏反应的风险。
相比之下,右美托咪定在适当剂量下具有较低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并且因其选择性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更为安全。
然而,右美托咪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静脉注射药物,需要在合适的剂量下静脉给药,因此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监测和调节,这对医院的设备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其次,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监测来进行剂量调整。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常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的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优于丙泊酚在镇静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然而,由于右美托咪定需要静脉给药,并且对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适应症和剂量,并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监测和调节。
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
通过对这种药物在麻醉中的应用、作用机制以及麻醉效果的评估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合理用药策略。
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术舒适度。
结论部分总结了该麻醉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麻醉方案,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体验,为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喷鼻,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效果, 应用, 作用机制, 评估, 合理用药策略, 总结,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临床应用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焦虑,在手术中会进行麻醉。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它们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联合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
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具有较好的镇痛和麻醉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疼痛感和恐惧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手术体验。
关于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联合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目前对于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联合应用的最佳药物比例和用药策略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我们有必要开展本研究,对该联合用药方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麻醉策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满意度。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和麻醉效果,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优势。
2. 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在麻醉中的作用途径,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right.html]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中,需要使用药物来达到麻醉的效果。
而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两种常用的麻醉药物。
本文将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
一、右美托咪定的特点和应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镇静、催眠、镇痛的药物。
它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药代动力学性质稳定,能够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而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小,适用于高危患者。
此外,右美托咪定还有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的作用,是一种全面的麻醉药物。
右美托咪定在骨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眼科手术等需要抗拒疼痛、减轻焦虑的手术中广泛应用。
另外,右美托咪定还适用于老年、体弱多病、长时间手术、长期机械通气等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
二、丙泊酚的特点和应用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主要特点是催眠、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丙泊酚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能够迅速达到麻醉状态,而且代谢速度快,患者恢复快。
丙泊酚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领域。
在手术中,丙泊酚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后遗症、降低术后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丙泊酚还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手术,如眼科手术、儿童手术等。
1、药物作用的差异右美托咪定具有镇痛、镇静、肌肉松弛的作用,而丙泊酚主要具有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的作用。
两种药物的作用相似,但作用效果略有不同。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作用时间均短暂,但丙泊酚的作用时间更短,约为3-5分钟,而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时间约为10-20分钟。
3、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差异右美托咪定具有血流动力学效应,可以降低心率、降低血压,而丙泊酚血流动力学效应较小。
4、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差异右美托咪定在体内代谢速度较慢,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分泌排泄。
丙泊酚的代谢速度较快,主要通过肝脏和肺进行代谢和排泄。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都是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常用的药物。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臂丛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和呼吸、循环的影响。
方法将150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各50例。
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10min,Ⅰ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静脉泵注10min,后给予维持量0.3μg/(kg·h);Ⅱ组静注丙泊酚0.5mg/kg,继以微泵静注丙泊酚3mg/(kg·h);Ⅲ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静脉泵注10min和丙泊酚0.5mg/kg,后给予右美托咪啶维持量0.3μg/(kg·h)和丙泊酚3mg/(kg·h)。
比较三组用药后各时点的循环、呼吸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V AS。
结果Ⅰ、Ⅲ组T2~T4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Ⅱ组,P<0.05。
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快于Ⅰ、Ⅱ组,P<0.05。
3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严重低血压、严重低心率等不良反应。
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能够快速镇静、镇痛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性较好。
标签: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臂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是骨科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循环、呼吸影响小,但是单纯的臂丛神经阻滞往往会发生阻滞不全,患者意识清醒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感引起应激反应。
因此,术中常需要辅助镇静、镇痛以减少应激反应,提供患者舒适度。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镇静及镇痛作用,且不会抑制呼吸[1]。
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6月~12月拟行上肢手术患者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3~60岁,体重43~72 kg。
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各50例,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 135 -脑血管病杂志,2023,21(3):385-393,400.[13]黄国强,李雪山,胡孜阳,等.回阳利水养心汤加减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0):1394-1398.[14]胡根胜,王华桥.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5):2816-2819.[15]郑佳,朱智琦,陈鹏,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防己黄芪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J].浙江中医杂志,2023,58(4):307-309.[16]黄蕾,贾芳,郑侨克,等.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571-1572.[17]蓝登科,黄锦新,李健珍,等.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7):103-107.[18]黄洪发,陈一鸣,彭宏燕.运用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15):60-62.[19]王江龙,李斌,汤继海.苓桂术甘汤辅助治疗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心肌损伤、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7):1194-1197.[20]陆静,房爱芹.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及对患者心衰因子、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1):148-151.[21]赵永强,富军花,张渊博.真武汤加味联合呋塞米治疗心肾阳虚型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1):117-120.[22]李栋.理气化痰通脉汤加减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CT-1、Apelin 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5):6-9.(收稿日期:2023-10-24) (本文编辑:冯乐乐)①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 衡阳 421001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行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对比刘芳辰① 雷秀红① 陈莹① 贺丹①【摘要】 目的:探讨行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我们来了解一下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这两种药物。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止痛和抗焦虑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冲动传导和中枢延髓抑制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和止痛的效果。
丙泊酚是一种全身麻醉药物,具有快速的作用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短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
那么,为什么选择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作为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药物呢?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止痛和抗焦虑的作用,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丙泊酚具有快速的作用时间和清醒时间短的特点,可以在手术后迅速清醒,减少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强麻醉效果,为手术提供更好的麻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遵循相关的用药原则。
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出现过度麻醉或不足麻醉的情况。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予必要的救治措施。
注意避免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右美托咪定喷鼻联合丙泊酚作为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舒适度和成功率,并且在手术后能够迅速清醒,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遵循相关的用药原则,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右美托咪定用于增强丙泊酚镇静遗忘作用的研究背景临床上理想的镇静药物不仅要求有满意的镇静效果还要求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麻醉镇静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而顺行性遗忘则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防止术中知晓,降低患者术后精神智能障碍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丙泊酚不仅兼具镇静和遗忘作用,还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且无药物蓄积的现象,是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已被广泛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ICU患者的镇静等。
研究发现丙泊酚产生的遗忘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低浓度的丙泊酚仅抑制部分外显记忆,增加丙泊酚的剂量至临床满意的麻醉状态时,患者的记忆功能并未被完全抑制,大脑仍在处理听信息。
若继续增加药量,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明显,且仍有术中知晓的发生,不能达到满意的遗忘效果。
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有明显的镇静、抗焦虑作用。
但其产生催眠镇静的药物作用靶点与丙泊酚不同,丙泊酚作用于大脑皮层发挥镇静催眠效应,右美托咪定则是通过作用于第四脑室旁的蓝斑核而发挥该效应。
右美托咪定同时还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止涎等作用,复合丙泊酚使用,可明显地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常作为全麻中辅助用药。
Hall等人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也有顺行性遗忘的作用。
目前尚无对右美托咪定增强丙泊酚遗忘作用的研究。
长期以来,对患者术中镇静麻醉程度的评价标准仅采用直观的临床经验,随着计算机用于医学领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逐渐用于临床麻醉,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指标之一,它能较好反应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判断患者大脑的抑制状态,脑电双频指数的出现提高了手术麻醉和ICU治疗的质量,使患者的麻醉镇静评价更加客观精确。
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应用BIS对丙泊酚的镇静作用作了研究。
但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镇静下所产生的顺行性遗忘作用尚无定论。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镇静麻醉进行研究,寻找右美托咪定既能增强丙泊酚镇静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又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合理剂量。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摘要】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右美托咪定具有快速起效、麻醉深度可控等特点,而丙泊酚则在麻醉恢复过程中效果较好。
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两者的应用差异主要在麻醉效果、安全性和手术操作方面。
优缺点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能提供更稳定的麻醉过程,丙泊酚则有更快的清醒时间。
临床应用进展部分讨论了两者在实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和不足。
结论总结了两者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优劣势,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药物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硬膜外麻醉手术、对比、特点、优缺点、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适用于多种手术,包括腰椎手术、盆腔手术等。
在硬膜外麻醉中,药物选择对手术的效果和病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硬膜外麻醉中常用的两种药物,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对它们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麻醉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局麻药物,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能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焦虑。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全身麻醉药物,能够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选择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减少术中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临床麻醉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以期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好的指导和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劣势,为医疗工作者在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时提供参考依据。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的水相浓度的影响【摘要】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混合注射液的水相浓度,探讨右美托咪定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待测的丙泊酚注射液按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分为三组,每组5例样本。
其中A组为单纯丙泊酚注射液组,B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0.75 μg/mL,C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1.25 μg/mL。
反透析法得到游离在水相的丙泊酚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样本丙泊酚水相游离浓度,比较三组注射液水相浓度。
结果:A组丙泊酚水相浓度最高,C组最低,三组水相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丙泊酚水相浓度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注射痛;水相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in Aqueous Phase/YANG Liu,CAO Dian-qing,LIANG Yan-l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0):036-038【Abstract】 Objective:To u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to determinate the Dexmedetomidine mixed with Propofol injection aqueousphase concentr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mechanism of Propofol injection pain.Method:Propofol injection will b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each group had 5 cases.Group A was simply Propofol injection group,group B was given Propofol injection with Dexmedetomidine 0.75μg/mL,group C was given Propofol injection with Dexmedetomidine 1.25μg/mL.The aqueous phase fre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in each sample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fter the reverse dialysis method used in the water phase and the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highest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 was group A,the lowest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 was group C,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ree groups in the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P<0.05).Conclusion:Dexmedetomidine alleviates the propofol injection pain likely through de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in aqueous phase of injection solution.【Key words】Dexmedetomidine;Propofol;Injection pain;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Zhanjiang 524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0.009 丙泊酚注射痛是其在使用中引起患者不适的常见问题,在门诊麻醉不良事件投诉中处于首位。
2021年3月第7卷第3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重症颅脑外损伤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脑保护的作用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中山528400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重症颅脑外损伤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脑保护的作用。
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重症颅脑外损伤患者共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右美托咪定。
比较两组术前半小时、手术开始半小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率。
结果手术开始半小时,观察组心率、SBP、DBP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半小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脑氧代谢率[(32.18±0.07)%vs(32.18±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0.05)。
观察组手术开始半小时脑氧代谢率(30.13±0.02)%、术后半小时脑氧代谢率(31.16±0.05)%高于对照组(27.09±0.02)%、(28.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862、308.438,P< 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重症颅脑外损伤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维持作用,可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好地产生脑保护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重症颅脑外损伤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脑保护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1.07.03.49LAI Jian-hai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Dongfeng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Guangdong Province,528400China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n postoperative hemodynamics and brain pro⁃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xtracranial injury.Methods From January2019to January2020,a total of70patients with severe ex⁃tracranial injury were selected from this hospital,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digital table,with35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ropofol anesthesia,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dexmedetomidine on this basis.Th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dexes and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operation.Results Half an hour after the operation,the heart rate,SBP and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alf an hour before the opera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rate between observation th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2.18±0.07)%vs(32.18±0.08)%](t=0.000,P>0.05).The half-hour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rate(30.13±0.02)%and half-hour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rate(31.16±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27.09±0.02)%and(28.12±0.0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635.862,308.438,P<0.05).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has a good maintenance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x⁃which can reduce hemodynamic fluctuations and better produce brain protection.Dexmedetomidine;Propofol;Patients with severe extracranial injury;Postoperative hemodynamics;Brain protection收稿日期:2021-02-08;修回日期:2021-02-27作者简介:赖建海(1989-),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外科重症医学。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常用的硬膜外麻醉药物,它们在临床上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
以下是它们在应用方面的对比:
1. 作用机制: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α2
受体来发挥镇静和镇痛作用。
丙泊酚是一种全身性静脉麻醉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来产生麻醉效果。
2. 药效学特点: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和缩短肌松药效的特点,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压抑作用较小,能够维持多模式刺激下的意识清醒。
丙泊酚具有诱导迅速、恢复快等
特点,适用于短时间手术。
3. 镇静效果: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作用,能够减少手术中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丙泊
酚也有镇静作用,但由于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容易引起意识丧失。
5. 肌松效果: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肌松药的作用时间,有助于患者快速清醒。
丙泊
酚没有肌松作用。
6. 出血影响:右美托咪定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对手术中的出血量
没有明显增加的影响。
丙泊酚的使用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可能增加手
术中的出血风险。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区别。
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和缩短肌松药效的特点,能够维持患者的意识清醒;丙泊酚具有迅速诱导和恢复快的
特点,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
来决定使用哪种药物。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是目前常用的两种硬膜外麻醉药物,它们在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这两种药物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基本信息。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的局麻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麻醉中。
丙泊酚是一种静脉全身麻醉药,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以及监护性镇静。
它们两者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且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应症。
那么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应该如何选择这两种药物呢?1. 作用机制:右美托咪定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进而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惊厥作用。
而丙泊酚则主要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
两者在作用机制上略有不同,但都能够产生适合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效果。
2. 麻醉效果:在麻醉效果方面,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都能够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适合于对疼痛刺激敏感的患者;而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快,能够更好地控制手术时的患者状态。
3. 药物代谢和副作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右美托咪定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血浆半衰期较长,适合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而丙泊酚则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血浆半衰期较短,适合于手术时间较短的患者。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使用过程中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麻醉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
4. 应用范围: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
右美托咪定适合于神经系统手术、颅内压升高的手术和对术后镇痛要求较高的手术;而丙泊酚适合于对麻醉深度要求较高的手术、手术时间较短的患者以及对麻醉质量要求较高的手术。
麻醉医生在选择用药时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特点、患者情况以及个人经验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都是常用于麻醉手术的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作用。
然而,它们的药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本文从药理学、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面对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对比。
一、药理学对比(一)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是左旋异构体,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似,具有选择性结合中枢a2受体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疼痛刺激产生,并放松平滑肌,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常用于复杂手术和心血管疾病的麻醉。
(二)丙泊酚丙泊酚属于苯甲酰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作用,抑制神经传递,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
丙泊酚具有生效迅速、药效可控、清醒快、肌松度较好等优点,但是用药后可能产生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二、临床应用对比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焦虑,保持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稳定。
在手术后恢复期间,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反应,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手术前的镇静和催眠,以及手术中需要深度麻醉的情况下。
丙泊酚能够迅速进入大脑皮层,使患者快速入睡,恢复期间清醒迅速,不会产生明显的头晕等不适反应。
丙泊酚还常常与芬太尼和氧气等药物联用,以达到肌肉松弛、拓宽血管等效果。
三、安全性对比右美托咪定相对丙泊酚来说,安全性更高,不易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麻醉深度可调节,对患者的认知影响较小,恢复过程较为平稳。
但是,因为右美托咪定的半衰期较长,会影响术后的清醒程度和反应时间,需要根据术后情况适时撤离。
丙泊酚的安全性较为平衡,但是在麻醉深度过深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组)、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组(D组)及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组(C组),每组20例。
结果 C组T3、T5、T7时点SBP,T5、T7时点D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T5时点S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5、T7时点SBP,T7时点DBP均高于T0时点,T2和T4~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T7时点HR高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瑞芬太尼用量较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低剂量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气腹和术后拔管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能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的α2受体,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1],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
本研究探讨单次输注和持续低剂量输注右美托咪定辅助静脉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气腹和术后拔管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本院2013年8~9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并排除以下情况:已知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过敏者;术前心电图提示有传导阻滞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脱水和重度营养不良者;长期服用镇静剂者;BMI>30 kg/m2者。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为强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和无呼吸抑制等特点,已广泛用于辅助检查、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等。
丙泊酚(propofol)为短效强效镇静催眠药,具有代谢迅速、高亲脂性和持续输注相关半衰期短等特点,麻醉恢复迅速。
但丙泊酚有心肌负性肌力效应,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及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活性作用而引起血压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药物剂量、输注速度、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药物联合使用等有关,目前临床常采用DEX辅助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
本文就DEX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时药动学、药效学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1DEX与丙泊酚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麻醉药物相互作用常用等辐射法或Logistic多元回归。
前者是一种简单、精确分析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其利用等辐射图来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辐射分析法只能描述单一药效水平的药物相互作用,即只能反映药效出现概率为50%单一药效水平的药物相互作用,不能全面地分析不同剂量组合、不同药效水平的药效学作用。
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是一种多维模型法,用于表述2个以上的自变量改变时,作为因变量的响应曲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其采用了合理的试验设计,能以最经济的方式、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和时间对试验进行全面的研究。
具体做法是通过试验设计获得原始数据后,选择药物药效学相互作用的模型,其模型大部分建立在Minto模型[1]、Kleef与Dahan模型[2]、Greco模型[3]、Logit模型[4]基础之上,然后求算出药效学模型的各个参数后,应对该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判断药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响应曲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药效最满意、不良反应最小的给药方案,即建立最佳的反应阈值范围。
2DEX与丙泊酚药动学相互作用麻醉药物之间的药动学相互作用可能是通过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药物分布或清除改变、药物与蛋白结合的改变、酶诱导或抑制引起的药物代谢改变3种途经产生。
Kunisawa 等[5]研究DEX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选取40例无痛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DEX复合丙泊酚组进行麻醉,结果证实DEX可通过本身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变丙泊酚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位点的分布和肝脏的降解,从而影响了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
DEX与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时,DEX可降低丙泊酚意识消失的血药浓度,减少丙泊酚用量。
Dutta等[6]通过比较丙泊酚组和DEX复合丙泊酚组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发现DEX可减少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量,使半数有效浓度(EC50)减少40%(由6.63μg/ml降至3.89μg/ml)。
Peden等[7]的研究结果相仿,也发现全身麻醉过程中单次输注DEX0.4μg/kg,可加深患者的麻醉深度,减少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用量。
DEX于肝内完全代谢,以甲基化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消除。
丙泊酚在肝内代谢迅速,生成水溶性的无活性硫酸盐与葡萄糖醛酸化合物后由肾脏排泄。
DEX可通过抑制丙泊酚在肝内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减少丙泊酚的血药浓度,两药相互并不影响其药动学的分布相并呈简单的三室效应模型。
3DEX与丙泊酚药效学相互作用3.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DEX与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为研究丙泊酚与DEX 在麻醉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的药效相互作用,Korogulu等[8]将6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到丙泊酚靶浓度为1、2、3、4、5或6μg/ml与DEX靶浓度为0.1、0.2、0.3、0.5或1ng/ml的两两组合的各组,各组进行靶控输注并观察意识消失点效应,并用极大似然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得出意识消失时丙泊酚与DEX相互作用呈线性关系,不同剂量DEX与丙泊酚靶控诱导效应呈负相关关系。
两药在意识消失水平显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Gregory等[9]研究指出当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分别为5、4、3、2和1分时,使用丙泊酚镇静组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分别为95.5(90~97)、78(71~84.5)、67(64~70)、57(51.5~60)和34(30~37),而使用DEX镇静组的BIS值分别为95(79~98)、62(53.5~68.5)、45.5(45.3~52)、39.5(34.3~41.8)和24.5(22.5~30.5),表明达到相同镇静水平时,DEX所诱导的BIS值明显低于丙泊酚麻醉时的BIS值。
可能为DEX使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超极化及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中氨基丁酸(GABA)的分泌而产生镇静效应,而丙泊酚能够增强γ鄄GABA与A型受体的反应,γ鄄GABA与A型受体结合后开放氯离子通道,氯离子内流,细胞内超极化,产生突触后抑制,从而降低中枢兴奋性[10]。
两者均能产生镇静作用,降低BIS值,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尚待·综述·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药动学药效学相互作用毋楠张兴安DOI:10.11655/zgywylc2014.01.022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417)作者单位: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张兴安,Email:zhangxingan01@gmail.com万方数据进一步研究。
3.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EX抑制交感神经,降低心率、体循环压力、心肌耗氧量和心脏指数,其血药浓度与心血管反应存在线性依存关系,与丙泊酚伍用后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和心率作用更加明显,其变化与输注速率、剂量有关,但与芬太尼、瑞芬太尼相比影响轻微。
Chu等[11]选择需要清醒状态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口腔癌患者3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DEX组(16例,1.0μg/kg)和芬太尼组(14例,1.0μg/kg),主要评价指标为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对插管条件的评分,其他评价指标包括是否有气管梗阻、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所需时间、患者是否对插管有遗忘和舒适度等。
研究结果表明DEX组插管时的插管条件评分(平均2分,1~3分)优于芬太尼组(平均3分,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后患者的其他评价指标如舒适度也优于芬太尼组。
章玲宾等[12]观察DEX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高血压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手术结束前60minD组静脉泵注射DEX,C组静脉泵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
结果D组躁动明显低于C组,而C组拔管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高于D组相应时点值,得出DEX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果仅单独使用,即使更大剂量的DEX也不能完全抑制机体对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可能与其存在封顶效应有关。
3.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DEX与丙泊酚对呼吸抑制作用表现为不明显协同或相加作用。
诱导剂量的丙泊酚用量可使患者发生一过性的呼吸暂停,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呼吸抑制发生率更高。
而DEX引发并维持自然非动眼睡眠状态,类似于自然睡眠对呼吸的影响,故可保持对二氧化碳增高的通气反应,在产生镇静的过程中无呼吸抑制。
Demiraran等[13]对10例合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肺气肿的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用DEX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进行镇静,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及苏醒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稳定,未发生呼吸暂停或氧去饱和作用,也无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检查,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用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原因可能是DEX产生镇静作用时可减少患者分钟通气量,但仍然维持对高碳酸血症的兴奋性,动脉CO2分压增加到达一个平台期后就不再增加。
詹银周等[14]研究DEX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选择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选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局部麻醉起效后,试验组10min内静脉泵注DEX1μg/kg,后以0.5μg·kg鄄1·h鄄1维持30min,对照组则静脉注射氟芬2ml。
结果显示DEX对患者有明显镇静效应并可被唤醒,无呼吸抑制的情况。
3.4器官保护作用:有研究证实DEX还具有免疫调节以及神经保护等功效。
Dahmani等[15]研究发现,DEX呈剂量依赖性地阻止异氟烷引起的皮质、海马及丘脑损伤,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鄄3)表达,并阻止异氟烷对长期记忆的影响;同时大鼠实验也发现,使用阿替美唑可以减弱或者拮抗DEX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同时DEX联合使用利多卡因可在前脑缺血时不改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谷氨酸盐的浓度,从而增加神经冲动传导,减轻脑损伤。
其作用机制可能为DEX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抑制性通路,包括通过抑制钠通道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机制达到抑制神经元活性的作用。
已证实,丙泊酚能降低脑血流量、脑灌注压和减少脑氧代谢率的作用,同时能保留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减轻不完全性脑缺血的神经损伤。
二者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维持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此外,DEX也被证实具有减慢唾液流动和降低眼内压的效用,常复合丙泊酚用于眼科手术的麻醉对眼球可起到保护作用。
夏燕飞等[16]通过观察DEX联合氯胺酮用于白内障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选取10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DEX联合氯胺酮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结果对照组出现24例麻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6例麻醉并发症,证实DEX联合氯胺酮可显著降低眼内压,用于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
4临床应用进展4.1全身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DEX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手术效果较满意,在诱导插管过程中无呼吸抑制现象及明显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
Yildiz[17]报道了术前肌肉注射或静脉泵注DEX1.2~2.4μg/kg,能降低气管插管和手术刺激引起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内啡肽的升高。
Kunisawa等[18]研究表明患者意识消失浓度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不能很好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而丙泊酚TCI前静脉注射0.4μg/kgDEX能减轻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这是因为DEX有降低交感活性的作用,抑制了会厌和舌根部肌肉深部感受器及气管黏膜受到的机械刺激时引起的交感鄄肾上腺素系统的反射。
4.2全身麻醉术中唤醒:小剂量DEX复合丙泊酚在唤醒麻醉过程中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Ard等[19]报道DEX用于儿童开颅术中唤醒,清醒期DEX保持在(0.1~0.3μg·kg鄄1·min鄄1),成功定位大脑皮质语言区,切除癫痫病灶;小剂量DEX(0.1~0.3μg·kg鄄1·min鄄1)静脉注射可能有助于手术期间轻度镇静、镇痛和功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