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课题: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欣赏课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归纳与对比分析,认知古代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认识外国美术作品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胸襟。
重点:亚非拉美术作品艺术风格及特点。
难点:亚非拉美术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准备:挂图、课本、幻灯片、亚非拉美术作品图片。
方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并点名。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及时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播放视频《世界古代文明之谜》片头。
教师引出课题:寻找古老的文明——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三、讲授新课:1.教师通过大屏幕顺序讲解亚非拉美术的基本特征。
教师板书:被遗忘的瑰宝——印度美术。
教师活动:师提问:印度美术是亚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代表作品?视频播放《印度大观》教师配合讲解:该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印度文化的遗产——阿旃陀。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主要体现在神庙建筑、佛像雕刻、神庙壁画等方面。
2、建筑:老师播放视频《神秘的巨石神庙》师提问:你们知道阿旊陀石窟是如何被发现的?如此庞大的建筑是如何建成的?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归纳。
古印度雕塑中佛教雕塑独树一帜,雕刻家通过各种宗教造像表达本民族审美观念、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
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艺术家如何表现主题?佛陀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印度佛教往往是宗教信仰的象征,强调宁静平衡,以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
3.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首先展示原始美术中的《垂死的狮子》,提问:作者如何表现狮子受伤后的情景:亚述国王为什么要在皇宫展示图片《狮身人面像》《武士像》交流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的不同文化,体会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含义和价值。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体会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知亚非拉地区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的理解,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文化的兴趣,及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特征,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并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法、比较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实物道具/模型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导入,引起兴趣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着重强调亚非拉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特点。
历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亚非拉地区,共同来欣赏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并引发学生讨论、猜想各地区不同文化特征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是什么样的,着重强调亚非拉美术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活动二:营造情境,对比赏析(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分别播放亚洲代表中国画艺术情境的音乐《高山流水》,非洲代表原始部落风情的鼓点音乐和代表拉美加勒比海特色风情的探戈舞曲,引导学生赏析不同的音乐,并分组讨论,说出对于不同音乐的感受,之后配合当地的一些实景照片(见图1-1、1-2、1-3),从地理环境上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
(二)对比赏析课件展示:埃及雕塑《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亚述浮雕《垂死的狮子》印度壁画《持莲花菩萨图》(局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1.这三幅作品分别是哪个国家的美术作品2.这三幅作品分别是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3.同学们,你们对这三幅作品都有哪些了解呢(出示电脑课件)学生简介了解的内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体会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知亚非拉地区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的理解,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文化的兴趣,及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特征,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并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三、教学策略教师准备充足的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对亚非拉美术作品的主要类别、文化内涵及价值、突出成就的学习,帮助学生领会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不同特色,并试着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讨论。
学生在欣赏与交流中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和领悟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对世界文化的尊重、理解与热爱。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课前搜集自己喜欢的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资料,尝试分析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
利用课前准备和预习,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欣赏导入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着重强调亚非拉地区。
历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亚非拉地区,共同来欣赏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学习内容第 1 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知识与能力:经过赏识人类历史上不一样的文化所产生的美术名作,对多元的世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认识。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经过解说,使学生对美术的发展历史及从美术作品中显示出来的社会的风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感神态度价值观:提升对美术作品的赏识能力。
教课重点对多元的世界文化的认识和认识。
教课难点美术的时间段及特点的解说。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课方案与学习内容及预示性问题第二次个性化改正学法指导一、组织教课稳固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现课题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1.教师经过大屏幕次序解说亚非拉美术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解说中能够采纳发问的方式调换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讲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这样,才能使得一般来讲较为古板的赏识课变得生动活泼。
引起思虑研究学习a. 第一展现原始美术中的《受伤的野牛》,教师能够提出问题。
如:野牛的造型正确吗?颜色娇艳吗?以后教师针对问题解说《受伤的野牛》有关的知识。
b. 展现《狮身人面像》《武士像》《弥留的狮子》议论沟通沟通剖析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的人们创建的不一样文化,领会所包含的特定的文化含义和价值。
都可采用这样的方式。
c.展现《太阳金字塔》《吴哥窟石塑像》《神奈川冲浪图》,剖析作品的价值。
联合自己采集到的有关历史资料进行赏识,评赏析感悟述它们各自表现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三、讲堂小结本课赏识的外国美术名作波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经过赏识,同学们要学会对人类创建精神和创建能力进行深入的体验与领悟。
四、课后拓展介绍外国美术作品的有关网站,让学生宽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教课后记(反省):学习内容第 2 课各具特点的欧美美术作品知识与能力:经过对欧洲文艺中兴期间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赏识。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欧洲文艺中兴期间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略及表现形式。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2、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3、能够就自己喜欢的某处外国世界遗产进行欣赏评述。
二、教学重点 :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引导,天才知道!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转外国”——你猜我猜。
(分享感受,猜地名及景点再展示图片)
2、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出描述的遗产名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音乐停,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派代表发言。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总结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外国世界遗产名称。
4、比较欣赏几例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三、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一起探究了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
那么我们对现在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呢?
2、根据同学们陈述,教师总结。
四、收获知识,动手实践
1、请大家设计一个手抄报,将本课的收获呈现出来。
2、教师示范手抄报模板。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亚非拉美术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对亚非拉各国典型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多元艺术风格和特色。
同时,通过与同一时期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非拉各国典型美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掌握一定的欣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亚非拉各国典型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多元艺术风格和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亚非拉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亚非拉美术作品图片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亚非拉各国的文化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亚非拉国家的风景和民俗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亚非拉各国的文化和艺术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介绍亚非拉美术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亚非拉美术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欣赏典型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亚非拉各国的典型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内涵。
同时,与同一时期西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4.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亚非拉美术作品。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亚非拉美术作品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主题的绘画或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亚非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体会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知亚非地区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的理解,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文化的兴趣,及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特征,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亚非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比较法、视频讲解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及时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课题导入: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大家看这幅世界地图,标有亚、非、拉三个洲,其中亚非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同学们想一下有哪些?(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与肯定与鼓励。
历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亚非拉地区,共同来欣赏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三、讲授新课:1.教师播放《印度阿旃陀石窟》视频。
教师板书:被遗忘的瑰宝——印度美术。
(教师板书)提问:印度美术是亚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回答:主要体现在神庙壁画、佛像雕刻、神庙建筑等方面(教师板书),教师及时肯定。
2、壁画欣赏欣赏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作品《持莲花菩萨图》教师对作品简单介绍后提问:菩萨的性别?服饰、造型有什么特点?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现了出一种怎样的情绪?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艺术家通过菩萨高大的身材、超常的比例,以及s形造型,区别于他周围的各种形象,象征着超凡的精神;弓形的眉毛、低垂的眼睛,仿佛在沉思冥想;表情宁静,悲悯而温柔。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欣赏、评述)教材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
美术作为文化的存在形式之一,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如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艺术、古代印第安人艺术、古代印度艺术等,无不鲜明地呈现着各自的地域特色,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狮身人面像》表现了古代埃及及宗教信仰对艺术的影响。
《垂死的狮子》呈现了亚述王朝艺术家在动物雕塑方面的出色表现。
《新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体现了新巴比伦建筑装饰艺术的精湛,显示出它当时在西亚的领袖地位。
《武士像》那细节的写实与装饰效果的结合,让我们看到波斯艺术既继承了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传统,又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古埃及与古西亚这两个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尽管当时信息已相通,文化已互相影响,但是它们的艺术都呈现出各自的地域特点。
《太阳金字塔》让我们领略了古代印第安人那种集数学、天文、建筑知识于一体的视觉艺术。
阿旃陀石窟《持莲花菩萨图》显示了古代印度艺术家在勾线、敷色和刻画脸部神态方面的精湛技艺,让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度早期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
《吴哥窟石雕像》展示了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艺术的特色。
《神奈川冲浪图》显示了日本画家将游历中见到的景观与丰富的想象融为一体的风景绘画艺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2、对不同表现形式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3、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以及口头或文字表述对美术作品的主观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以欣赏、讨论、分析为主,运用教学提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通过材料归纳与对比分析,认知古代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认识外国美术作品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进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难点及措施:重点:亚非拉各国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体会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知亚非拉地区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的理解,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文化的兴趣,及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特征,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并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法、比较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实物道具/模型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导入,引起兴趣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着重强调亚非拉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特点。
历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亚非拉地区,共同来欣赏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并引发学生讨论、猜想各地区不同文化特征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是什么样的,着重强调亚非拉美术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活动二:营造情境,对比赏析(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分别播放亚洲代表中国画艺术情境的音乐《高山流水》,非洲代表原始部落风情的鼓点音乐和代表拉美加勒比海特色风情的探戈舞曲,引导学生赏析不同的音乐,并分组讨论,说出对于不同音乐的感受,之后配合当地的一些实景照片(见图1-1、1-2、1-3),从地理环境上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
(二)对比赏析课件展示:埃及雕塑《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亚述浮雕《垂死的狮子》印度壁画《持莲花菩萨图》(局部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1.这三幅作品分别是哪个国家的美术作品?2.这三幅作品分别是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3.同学们,你们对这三幅作品都有哪些了解呢?(出示电脑课件)学生简介了解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2、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3、能够就自己喜欢的某处外国世界遗产进行欣赏评述。
二、教学重点 :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引导,天才知道!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转外国”——你猜我猜。
(分享感受,猜地名及景点再展示图片)
2、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出描述的遗产名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音乐停,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派代表发言。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总结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外国世界遗产名称。
4、比较欣赏几例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三、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一起探究了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
那么我们对现在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呢?
2、根据同学们陈述,教师总结。
四、收获知识,动手实践
1、请大家设计一个手抄报,将本课的收获呈现出来。
2、教师示范手抄报模板。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