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绘画:水粉画技法
- 格式:docx
- 大小:38.19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美术:水粉画的技巧画布的画法调色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准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
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
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
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
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
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
水粉画经典《天河白马》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
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准确的估计。
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
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
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
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
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
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
调水粉画作品欣赏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水粉画》(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能够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
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
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
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
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
从作画步骤来说。
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即时换。
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用笔因为各种类型的笔都能够用来作水粉画,所以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
并且是在借鉴油画。
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持续加以发展的。
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
画面色层平整;“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
小学十年级美术创作学习水粉技巧在小学美术创作学习中,水粉技巧是一项重要的技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创造出柔和、清新的画作效果。
通过学习水粉技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绘画水平。
本文将介绍小学十年级美术学习者学习水粉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一、水粉技巧的基本概念水粉是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成分的画材。
它具有柔和、透明的特点,容易掌握和运用。
小学十年级美术学习者在掌握水粉技巧前,首先需要理解水粉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 颜料准备:水粉颜料需与适量的水混合,形成乳白色的稠状液体。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需要掌握合适的颜料与水的比例,避免颜料过于稀薄或过于浓稠。
2. 色彩叠加:水粉画常常采用透明色彩叠加的方式进行绘制。
当底层颜色干燥后,可以在其上叠加其他颜色,形成层次丰富的画面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练习,掌握不同颜色叠加后的效果变化。
3. 水粉画的干湿效果:水粉画能够呈现出湿润和干燥两种效果。
湿润效果常用来描绘水、雨、雾等潮湿的场景;干燥效果则用于描绘旷野、沙漠等干燥的环境。
在练习水粉技巧时,学生需要注意掌握湿润和干燥效果的表现方法。
二、水粉技巧的练习方法1. 色彩渐变练习:学生可以选择几种相近的颜色,通过渐变的方式来绘制画面。
具体练习可以分为渐变背景、渐变物体等多个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水粉颜料的特点,掌握颜色渐变的技巧。
2. 基础构图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来进行基础构图训练。
在练习中,学生可以运用水粉技巧,将简单的图形进行填充和渐变处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准确性。
3. 风景绘画实践: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风景或景观进行绘画实践。
比如绘制树木、花朵、山水等等。
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描绘,学生可以加深对水粉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4. 自由创作实践:在掌握了基本的水粉技巧后,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创作实践。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以观察到的事物为素材进行创作。
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儿童水粉画入门教程
水粉画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的绘画技法,它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柔和的质感。
下面是一份适合儿童的水粉画入门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水粉画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纸、水刷、水杯和画板等。
2. 选择颜色
准备好水粉颜料后,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尝试混合不同的颜色来创造新的色彩。
3. 将水粉颜料搅拌均匀
使用水刷将颜料与适量的清水混合,搅拌均匀,确保颜料均匀分布。
4. 稳定画板
将水粉纸固定在画板上,确保画纸不会晃动。
5. 涂抹底色
使用水刷将底色涂在画纸上,并尽量保持画面的柔和和平衡。
可以尝试涂抹不同的颜色来创造丰富的效果。
6. 建立主题轮廓
等待底色干燥后,可以使用深色的水粉颜料建立主题的轮廓。
使用较大号的水刷进行涂抹,确保线条的清晰和流畅。
7. 添加细节
等待轮廓干燥后,可以使用细小的画笔或者细小的水刷来添加细节。
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绘制出主题的细节部分。
8. 染色和混色
使用水刷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进行染色和混色,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和过渡效果。
9. 随意创作
鼓励孩子随意发挥,尝试使用不同的技巧和颜色,创造出独特和个性化的水粉画作品。
10. 完成作品
当孩子完成绘画后,等待作品完全干燥后,可以用透明喷雾固定剂轻轻喷在画面上,防止水粉颜料脱落。
以上就是儿童水粉画入门教程的内容,希望能够成为您孩子美术学习的好帮手。
记住,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尽情享受绘画的乐趣。
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水粉画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绘画媒介,它通过水和颜料混合,绘制出优雅、柔和、透明的效果。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水粉画技法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与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绘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首先,需要一套水粉画颜料,可以选择品质较好、色彩较多样的水粉颜料。
此外,还需要一张质量较好的水彩纸或绘画纸,以及一只宽平刷、一支细毛笔、一只画笔和一杯清水。
在使用水粉颜料前,需要将其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二、基本技法1. 干画法干画法是水粉画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在干燥的纸面上直接使用透明的颜料进行绘画。
在画干画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表达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例如,用竖直的直线表示树木的树干,用短而粗的刷法描绘草地的细节等。
2. 湿画法湿画法是通过在湿润的纸面上绘制,让颜料在水中蔓延和扩散,创造出柔和、流动的效果。
在画湿画时,可以先用清水润湿整个画面,然后在湿纸上迅速涂抹水粉颜料。
通过调控水粉颜料的密度、湿度和混合程度,可以实现明暗的层次感和色彩的丰富性。
3. 擦白法擦白法是一种通过擦拭湿画面上的颜料,创造出反差明显的效果。
在湿画面上可以使用海绵、毛巾或纸巾等工具,轻轻擦拭湿润的颜料,使其呈现出白色或明亮的效果。
这样可以制造出光亮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4. 叠涂法叠涂法是水粉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在干画面上叠加涂抹多层颜料,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饱和度。
在绘制中,可以先涂抹较浅的颜色,再逐渐叠加上较深的颜色,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
5. 干刷法干刷法是使用较少水分的刷法,通过在干燥的画面上轻轻拂刷颜料,创造出细腻和纹理感。
在使用干刷法时,我们可以使用扁平型或圆头刷子,以及不同大小的画笔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三、技法练习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水粉画的基本技法,可以开展一些练习活动。
⼀、⼲画法和湿画法在⽔粉画中,⼲画法⼀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法。
此法可以反复地画,⼀遍不⾏再画⼀遍,表现对象⽐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
这种厚画的画⾯,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
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渗化的效果,着⾊遍数不宜多,甚⾄⽩⾊部分可以空出⽩纸,具有⽔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
当然,⼀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湿结合会增强表现⼒。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遍数较少,开始⽤⾊即厚⼀些。
如强调⼆度空间的画⾯。
先⽤⽑粗暴⾊线勾⼀下轮廓及结构,添⾊时⽤并置的⽅法把颜⾊摆上去,压出⾊线。
重置是⼀种叠⾊的⽅法,以⾊点、⾊线、⾊块进⾏重叠着⾊。
作画⼤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三、⼲湿变化的掌握颜⾊⼲湿变化是⽔粉颜料的特性之⼀。
将颜⾊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较恰当,⼲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些。
不了解这⼀特性往往给着⾊带来被动。
掌握这⼀特性,事先预计⼲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成为不协调的“补钉”。
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着⾊。
先厚画再薄涂⼲湿变化⼤;先薄画,逐步减少⽤⽔画厚,⼲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
修改画⾯时也适合厚涂。
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点清⽔,修改的部分⼲后就会⾃然统⼀。
四、⾊彩的衔接。
画⾯需两块颜⾊衔接要⾃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彩要衔接恰当。
⽅法有三:1、利⽤湿画,使明⾊与暗⾊、此⾊与彼⾊,由于⽔的作⽤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然⽽柔润。
⼀遍不⾏,可照此⽅法再画⼀遍。
2、在两⾊之间⽤中间明度的颜⾊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然。
3、两⾊衔接⽣硬之处,可⽤其中⼀⾊在邻接处⼲扫⼏下,增加过渡的⾊阶。
也可⽤笔蘸少量清⽔在⽣硬之处轻扫⼏下,使两⾊衔接处从明度或⾊彩⽅⾯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然。
五、⽤笔笔⾊在纸⾯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
⼀般通过画⾯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笔来塑造对象的,⽤笔不是⽬的,是⼀种表现⼿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笔纵横,有的⼩笔点绘。
水粉颜料画操作方法
水粉颜料画是一种绘画技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纸或水彩纸、水盒、刷子和水。
2. 准备调色盘:将水粉颜料挤入调色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颜色。
注:调色盘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一般有许多个小格可以盛放颜料。
3. 加水:用刷子蘸取适量的水,然后加入颜料中,搅拌均匀。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水量来调整颜料的浓度和亮度。
4. 上色:用刷子将颜料涂抹在水粉纸上。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刷子和不同的技法来创造不同的效果,例如干刷法、湿刷法、点刷法等。
5. 融合和遮盖:水粉颜料具有很好的融合性,你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创造丰富的色彩效果。
6. 干燥:等待作品自然干燥。
你可以使用吹风机来加速干燥,但要注意不要将颜料吹散。
7. 修饰和细节:待画作干燥后,你可以使用细小的刷子或铅笔来添加细节和修饰。
8. 固定画作:水粉颜料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保护作品,你可以使用喷雾固定剂将颜料固定在纸上。
以上是水粉颜料画的一般操作方法,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和变化。
儿童水粉画的技巧
1. 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水粉、水彩纸、擦拭纸巾、水彩筒等。
2. 在开始绘画前,要先将水粉颜色揉开并加入适量的水调和,以使颜色更加鲜艳。
3. 在开始绘画前,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画好简单的线稿,再将其转移到水彩纸上。
4. 在画画时应该顺序由浅入深,即先画浅色的部分,然后再一点点地加深颜色。
5. 注意控制水粉颜色和水的比例,如果太多水会让颜色淡化,太少水则会让颜色变得浓重。
6. 水粉画中可以利用色彩的对比和渐变来表现形式和深度,可以尝试在画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7. 涂完一层颜色后,需等其干透后再涂第二层,以保持画面色彩的鲜明度。
8. 画作完成后要注意轻柔地用干的擦拭纸巾擦拭画面,以去除过多的水痕。
用画笔、海绵、吸水纸等有吸水性能的工具可吸揩去画面部分水色,提取明部浅色或暗部反光或浅色云块、烟雾等,使用时一般在画面底色未干时进行。
如画面已干,可用水浸湿后再行吸揩,但效果不如趁湿吸拭得柔和自然,也比较难掌握。
用水洗来表现物象,可以在画面局部洗也可全面洗,还可先洗后画或先画后洗,若为提取亮部、削减细节、柔和形体、去掉生硬痕迹等都可洗擦。
但须注意,吸与洗不宜多用,用多了会使形体松散、画面疲弱无力并缺乏色感。
二、喷洒法用水色喷洒在半干的画面上,有些喷到的地方会露出小白点,对调整画面色彩、统一色调以及表现雨雾飞雪都具有良好效果。
喷时一般用毛刷通过纱网喷洒或用喷枪、喷嘴等工具。
趁画面湿时喷水,可增加画面朦胧之感,在绘雨景、雪景时运用此法效果极佳。
喷时喷器与画面距离及水点的疏密关系要适当掌握,使喷雾均匀。
画面过湿,点大而模糊或与底色融成一片看不出水渍;画面半干时喷雾点小而清晰。
另外喷色时还要考虑好与底色结合后的效果,可局部喷也可全面喷,应根据画面需要而定。
当画面水色未干时,用画笔蘸清水滴绘,滴绘部分水色渗化,形成各种朦胧的感觉,十分自然,如画积雪的树枝。
滴的方法有多种,可分为点滴、连续点滴和反复点滴,使用时如果使滴水边缘巧妙衔接,能达到自然柔和、轻盈、虚幻的艺术效果,得到似与不似的形象,表现灯光、火光、皮毛、倒影等尤为适宜。
一般在较深的底色上滴绘,要控制好水色,趁底色未干时进行,但如底色太湿,其形又难以控制,滴上去的颜色一般在色相和深浅上与底色有明显差别,渗化后二者的差别会减弱。
有时为了控制好形,也可在滴绘色中掺入少量的白粉。
四、刀刮法用坚硬或锐利的工具,在干湿不同的纸面上刮出不同痕迹,一般都用刀刮。
这种方法用于在画面上刮出浅色或深色的线条。
用笔杆或刀柄在底色未干时刮动,可出现柔和的浅色线条;用锐利的刀尖刮破纸面则可出现深色的线条。
如纸面已干可出现明亮的点、线,刮的宽窄大小可根据不同对象掌握。
譬如画一簇深色的枯草,刮出几处受光的草丛,又如背景是暗绿色茂密的树林,在林前刮出几颗白桦树干。
少儿绘画:水粉画技法
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实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
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不经心地随意涂抹,然笔笔皆合法度,妙趣横生。
有欣赏水平的人不难看出,这种漫不经心与不负责任的胡涂乱抹有着本质的区别。
欲无法,必先有法,的表现自由产生于严格的基础训练之中。
一张水粉画无论其形式结构多么复杂,其色彩变幻多么使人眼花缭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都能够找到使用技法的踪迹。
研究为了应用,下面我们从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入手,进一步探求相对应的表现技法。
1.平涂
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
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2.渐变
由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称之谓渐变。
自然界中的很多色彩,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有明显的渐变特征。
绘画中的渐变,可分为明度渐变、色相渐变、纯度渐变及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渐变。
表现渐变的方法很多,例如:
①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②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的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③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
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④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色阶,按
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
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
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⑤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
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则,造成渐变的效果。
点彩画
法及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
3.叠色
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
稀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
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
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
烯颜料就不存有这种问题。
严格说来,颜料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
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相关、与涂色的厚薄及浓度也相关系。
此外有些
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
即使涂以很浓的其他
颜色也很难覆盖,所以,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