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讲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财务会计基本概念1. 财务会计的定义:财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 财务会计的目标: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外部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原则、持续经营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部分。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
四、财务报表的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和分析、流动比率的计算和分析、负债结构的分析等。
2. 利润表分析:主要包括利润率的计算和分析、成本费用的分析、营业收入的分析等。
3. 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比率的计算和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等。
4. 财务比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
五、企业财务管理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2. 投资决策:包括项目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资本预算等。
3. 融资决策:包括资本结构的优化、融资渠道的选择、股票和债券的发行等。
4. 分配决策:包括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股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
六、会计科目与账户1. 会计科目的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
会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会计公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了解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掌握会计中常用的账户和科目;4.能够进行基本的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会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会计的作用和职能2.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会计实体性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可比性原则3.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会计的记录过程和步骤- 会计的分录方法和凭证制度- 会计的账户和科目4.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查- 会计分录的录入和总账的更新-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例子,向学生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作用等内容。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和题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1.导入(5分钟)- 引入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20分钟)-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
3.案例分析(30分钟)- 提供实际的案例和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讨论互动(25分钟)- 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5.巩固练习(20分钟)- 针对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基本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6.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资源- 会计教材与习题- 会计案例和题目- 小白板或投影仪等展示工具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讨论的深度,评估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评估学生对会计的应用能力。
七、拓展延伸1.推荐书籍:《会计基础学》,作者:XXX2.相关网页资源:会计基础教程(无网址链接)3.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实地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应用。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财务会计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材与参考书:指定教材《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自学。
二、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 财务会计的定义: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与其他会计领域的区别。
2. 财务会计原则:讲解会计基本原则、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3.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介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如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及时性等,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三、财务会计报表编制1. 资产负债表: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和计算,培养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技巧。
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包括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算和利润的确定,使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
3. 现金流量表:讲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计算,培养学生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四、财务会计分析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方法和常用比率指标,如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估。
2. 趋势分析:讲解趋势分析的方法和作用,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趋势分析的技巧。
3.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具体企业的财务报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练习与复习1. 课堂练习:针对本讲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知识【教材版本】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解释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知道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2.能力目标:能联系实际理解财务会计的特点及内容;能解释和运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2.教学难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图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赏识教学法、分解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80分钟)。
【教学过程】欢迎进入财务会计同步课堂。
首先我们来开展一个课前小调查:1.你毕业后想从事什么职业?你认为会计行业重要吗?2.对这一课程你有什么希望和学习目标?3.你觉得自己需要有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4.你对本课程有什么样好的建议吗?请同学们在课后讨论区留言哦!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今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那么什么是会计?学习财务会计的知识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讲,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这一节包括4个要点。
首先我们来认识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
学习新知识一、企业财务会计概念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它是应用在各类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一个会计分支;教师讲解并板书: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分类管理会计(对内)商品生产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对外,服务于企业)商品流通企业财务会计2、它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3、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3、它有一套专门的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4、它是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及结果;5、它在具有核算和监督双重基本职能,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6、它最终要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7、它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4. 知道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原则和法规。
教学重点:1. 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3.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2.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企业财务会计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媒体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财务会计知识,并引出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内容2. 企业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3.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三、案例分析(4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财务报表,并计算相关指标。
2. 引导学生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信息。
四、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讨论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互相交流解决方法。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操作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相关教材章节、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等。
六、课堂小结(2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指标计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况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由于时间有限,对于案例分析的选择要选择典型的案例,以便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熟悉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
另外,在分组讨论和总结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提问,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延伸(40分钟)在上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可以延伸教学,介绍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原则和法规,如会计准则、税法等,以提供学生更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
会计实务公开课掌握企业财务核算要点会计实务是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节公开课中,我们将学习并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要点。
以下是关于会计实务公开课内容的详细介绍: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状况;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决策至关重要。
2. 会计核算要点企业的会计核算要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源的权益要求,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利润;收入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净收益。
了解和掌握这些会计核算要点是进行财务核算的基础。
3. 会计凭证和账簿会计凭证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基础,主要包括原始凭证和会计账簿。
原始凭证是记录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源文件,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等;会计账簿是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汇总和总结的记录工具,包括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等。
通过合理使用会计凭证和账簿,可以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费用核算和成本核算费用核算是企业用于日常运营的各项费用的核算,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等。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核算,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合理的费用核算和成本核算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
5. 税务核算税务核算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过程中的核算工作。
它包括计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各项税种,并确保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的及时准确。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课堂讲义第一章:财务会计概述1.1 财务会计的定义解释财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财务会计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1.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历史成本原则等解释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1.3 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讨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分析不同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关注点第二章:财务会计记录和凭证2.1 财务会计记录的方法和技术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借贷记账法讨论会计记录的辅助方法,如电子会计软件2.2 原始凭证的识别和应用解释原始凭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识别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等2.3 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指导学生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分录的审核和调整的重要性第三章: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利润表,包括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匹配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分类和计量第四章:财务会计分析4.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常用的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债务比率等4.2 趋势分析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进行趋势分析,包括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和图表4.3 企业绩效评估讨论企业绩效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分析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和限制第五章:会计政策和估计5.1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影响因素5.2 会计估计的性质和不确定性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估计的方法和不确定性处理5.3 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概念和规定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情况第六章:存货和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和计价解释存货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存货的分类,如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介绍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6.2 存货的盘存和调整解释存货盘存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存货的盘存和调整6.3 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解释成本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意义第七章:固定资产和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7.2 固定资产的折旧解释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折旧的方法,如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7.3 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解释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废的概念和规定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情况第八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8.1 负债的分类和计量解释负债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负债的分类,如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介绍负债的计量方法8.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情况8.3 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解释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应付账款和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第九章:利润分配和税收会计9.1 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现金分红、股票分红等9.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解释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9.3 税收会计的特殊问题讨论税收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税收筹划、税收审计等第十章:审计和财务会计报告10.1 审计的概念和程序解释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的基本程序,如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10.2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解释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会计报告10.3 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解释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企业决策和投资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补充和说明: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应用和意义。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一、第一章:总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原则和要素。
让学生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
1.2 教学内容企业财务会计的定义和目标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应用。
二、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方法。
让学生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和坏账处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报表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健康状况。
3.2 教学内容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方法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和坏账处理财务报表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方法,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和坏账处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应用。
财务报表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报表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健康状况。
四、第四章:存货与成本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货的分类、计量和核算方法。
让学生掌握成本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存货和成本的健康状况。
4.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计量和核算方法成本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存货和成本的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计量和核算方法,成本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企业财务会计公开课
课题: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时间: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第5节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共2节课(现为第1节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购入、投资者投入、自行建造、接受捐赠和盘盈增加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购入需要安装和自行建造增加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教学过程:
1、复习: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增加的账务处理。
2、讲授新课:
固定资产
一、账户设置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一)购入的固定资产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或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例6-1:某企业向某汽车销售商购入全新货车一辆,买价100 000元、增值税额17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货车经验收后已经直接交付使用。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购建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支付工资及其他安装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银行存款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例6-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款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为1 000元,安装设备时支付工资2 500元,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1 755元。
(二)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产
例6-3:某企业收到乙公司投入的闲置未用的生产设备一台,该设备账面原值为140 000元,已提折旧53 250元,双方同意按85 000元确认投资额。
练习:
1、合安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6 000元,支付增值税款1 020元,
另支付运输费100元,包装费120元。
(小规模纳税人)
2、合安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买价3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款5100元、
运输费400元、包装费500元。
该设备由供货商负责安装,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3600元。
小结:购入不需要安装、需要安装、投资者投入增加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课后作业:习题集P39 习题一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