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街道绿地规划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3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向着多样化、智能化、生态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空间利用、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等方面。
下面我们从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出发,来探讨它们的规划设计要点。
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空间布局:公园绿地应该结合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空间分布合理,布局紧凑的设计。
(2)景观设计: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承载城市文化历史的功能,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打造出让人愉悦、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
(3)设施配备:公园绿地的设施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包括行道树、广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景观林地景观林地是指公园、广场、校园、企业园区等的景观绿地。
景观林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环境治理:景观林地内的植被和地面都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确保无毒无害。
(2)合理景观设计:景观林地需要合理设计,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而美的内涵。
(3)增加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林地可以加强生态功能,比如鼓励采用特色植被,提高林带密度等等,增加景观林地的生态好处。
3.街头公园街头公园是城市中分布在街道两侧的都市绿地,具有绿化、通风、美化街道等作用。
街头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街头公园需要在小型化的环境下进行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让人们在繁忙的大街上享受到“绿色”的品质。
(2)多功能化:街头公园除了可以提供行人通行、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外,还可以增加街头的休闲气氛,吸引人们在路边歇脚。
(3)地面布置:街头公园的地面花布置应该具有花色和造型的特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让人们感受不同的季节和自然气息。
总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做到多向多层次的考虑,既要发挥功能价值,也要营造美好环境,让市民在其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
5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园林绿地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五个主要类别。
第一类是休闲娱乐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社交交流的需求。
它们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居民区附近,规划设计上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添加各种景观元素和功能设施,如草坪、花坛、人造湖泊、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
同时,这类园林绿地的交通便利性也十分重要,可以考虑规划自行车道、步行街等,方便市民前往。
第二类是文化教育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文化、艺术和教育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它们通常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或风景名胜区附近,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的要求,同时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展览、VR体验等,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这类园林绿地还可以设立文化教育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等,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第三类是生态保护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通常位于城市的生态节点和生态廊道上。
规划设计上要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包括水体的保护、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等。
此外,可以通过规划生态教育中心、生态观察点等设施,向公众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这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要兼顾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其持久性和稳定性。
第四类是历史遗迹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是将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故事性和诗意的空间。
这类绿地通常位于历史名城和古迹保护区附近,规划设计上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同时添加适当的景观元素,如庭院、廊架、水景等,以营造与历史氛围相协调的空间。
这类园林绿地还可以举办历史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第五类是产业创新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产业和创新为导向,促进人才聚集和经济发展。
一、园林的内涵1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因地置宜地改造地形、整治山水、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因此:推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成为园林建筑的四项主要内容。
2园林的四大要素:山水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园林植物二、绿地的内涵广义:凡是生长绿色植物的块地称为绿地,包含园林〈观赏、游憩绿地部分〉。
狭义:指城市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块。
包括街头小游园、交通岛绿地、小区绿地。
三、园林与绿地的关系相同点1、都是由绿色植物为主要组成要素;2、都有一定的山水地貌,有一定的建筑及交通设施;3、都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点1、园林是经艺术创作而成的优美环境;2、游人能在其中休息、娱乐、解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3、绿化指一般的植树造林,美学质量一般。
四、园林规划设计的含义1园林绿地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2园林绿地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五、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1. 先要确定主题思想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3.要有自己的风格六、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依据1.作用:(1)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2)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2.对象:城市六大绿地系统(1)公共绿地:公园、植物园等;(2)交通绿地:公路、铁路、车站等;(3)单位附属绿地:学校、医院等;(4)居住区绿地(5)生产防护绿地:苗圃、防护林等(6)风景名胜绿地3依据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要3.功能要求4.经济条件园林绿地的功能及效益:1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具自然属性——生态功能——生态效益2 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具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社会效益3能够产生效益,具经济价值:具经济属性——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土壤;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气候,杀菌作用,降低噪音经济效益园林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的选择:1、首先选用各种现有公园、苗圃或现有林地等,加以扩建充实2、充分选用现有河湖所在地3、选择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4、结合旧城改造,在旧城密度过高的地段,有计划地拆除部分低质建筑,规划建设为公共绿地、花园等5、充分利用街头小块地,见缝插绿,开辟多种小型公园,2道路绿地包括1道旁绿地 2交通绿岛绿地3立体交叉及桥头绿地3专用绿地:指专属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专用绿地可分为1公共事业绿地 2公共建筑庭院3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4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卉、种子的苗圃、花圃、果园、竹园、林场等绿地。
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简介: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关键字:园路园林绿地规划与布局1、园路的环境功能1.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
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
近年来随着离休和退休人数的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公园人群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儿童约占5%~10%,老年人占总数的60%~70%。
因此,公园规划除重视儿童需要外更应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游憩的方便条件,合理的组织路线的变化。
此外,在公园中要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饮料、小卖等方面的服务,要经常地进行维修、养护、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自己职工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东西两道性的地段,路面的宽度和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和游览道路合用,但有时特大型园林中,由于园务运输交通量大,还要补充必要的园务专用道和出入口,另外还应多增加一些活动场地。
1.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4组织排水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道路绿地设计街道绿化的内容包括,道路绿带、广场和停车场绿地、交通岛绿地、滨河路绿地等。
(一)道路绿带设计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行道树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沿道路种植一行或几行乔木是街道绿化最普遍的形式,行道树的设计内容及方法是:⑴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所选树种应尽量符合街道绿化树种的选择条件。
⑵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决定于二个条件,一是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二是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行道树是沿车行道种植的,而城市中许多管线也是沿车行道布置的,因此行道树与管线之间经常相互影响,我们在设计时要处理好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使它们各得其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表8-1 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8-2 树离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
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表8-3 树木与其他设施最小水平距离以上各表可供树木配置时参考,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根据管道在地下的深浅程度而定,管道深的,与树木的水平距离可以近些。
树种属深根性或浅根性,对水平距离也有影响。
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也视树种而异,树冠大的,要求距离远些,树冠小的则可近些,一般应保证在有风时,树冠不致碰到电线。
在满足与管线关系的前提下,行道树距道牙的距离应不小于0.5m。
确定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还应考虑人行道铺装材料及尺寸。
如是整体铺装则可不考虑,如是块状铺装,最好在满足与管线的最小距离的基础上,定与块状铺装的整数倍尺寸关系的距离,这样施工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⑶确定合理的株距行道树的株距要根据所选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确定,另外道路的具体情况如交通或市容的需要也是考虑株距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株距有4m、5m、6m、8m等⑷定种植方式行道树的种植方式要根据道路和行人情况来确定,道路行人量大多选用种植池式,树池的尺寸一般为1.5m x1.5m。
《园林规划设计A1》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街旁绿地设计作业 1南京优秀街旁绿地实地调研(小组作业)∙3--4学生1组,每组至少有一个数码相机;∙每个小组选择相应的街旁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范围:1、长江路与洪武北路的交叉口,(长江路9号)2、中山东路全民健身中心对面,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门口街头绿地3、鼓楼公园门口斜对面occ前面4、清凉门立交桥,清凉门大街和虎踞路5、清凉门大街和湛江路交叉路路口6、新模范马路与三牌楼大街交叉口,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门口7、三牌楼大街与模范路交叉口,广州路创业一条街牌子处8、福建路与三牌楼大街交叉处9、中央门汽车站向南至许府巷路口,中央路与天正国际广场之间10、中央路东侧,南汽集团门口斜对面具体要求:1.对所选场地拍照并选出10张左右最能反映所选绿地优点或问题的照片,说明理由;2.选择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如入口等,测量并绘出平面图、剖面图或立面图;3.小组做5分钟的口头汇报。
作业 2街旁绿地设计任务书(单独作业)∙任选其中一个场地:要求针对现状地块,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和周围环境条件,作出符合城市需求,具有现实开发可行性、富有城市特色的规划方案;∙主题突出、风格明显、有文化品位;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能满足各类人民群众的休闲游憩活动需求、体现时代气息;∙包涵水体,植物,地形,道路等景观要素;∙A2图纸:钢笔淡彩,可工具或徒手线条场地分析图/交通分析图/功能分析图/设计说明(不少150字)和相应规划技术指标/总平面/剖面图2个/景观透视图4个/鸟瞰图∙每人做3分钟的口头汇报,内容包括设计的灵感构思等,并用3个形容词描绘你的作品。
时间安排:第3周街旁绿地调研;交案例抄绘整理作业。
第4周调研汇报、街旁绿地规划设计改图;交调研报告(每组一份,ppt形式)第5周街旁绿地规划设计评图(交最终图纸,每人一套)第6周快题。
作业评分标准:∙设计构思的阐述及表现60%;∙方案的发展20%;∙课堂参与讨论20%。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园林绿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现代城市发展中,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一套合理的园林绿化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述本规划方案旨在对城市空地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空间,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研究城市现有绿化用地情况,包括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等,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分析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结合城市特点,确定绿化目标和指导思路。
3. 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方案,包括绿地布局、植被配置、景观设计等,确保各个绿化项目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4. 确定绿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养护、巡逻、保洁等,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三、绿化目标与指导思路1. 绿地面积扩大: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到总用地的30%,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态功能。
2. 绿地布局合理: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保各个区域的绿化比例和质量。
3. 植被配置多样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实现植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4. 景观设计突出特色:结合城市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打造标志性的城市绿化景观。
5. 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绿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进行养护巡逻、保洁消防等工作,确保绿化效果的长期保持。
四、绿化规划方案1. 绿地布局在城市主要道路旁设置景观长廊,提供行人休憩和防护功能;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大型公园,提供广阔的绿色空间。
2. 植被配置选择当地具备抗逆性和观赏性的植物进行绿化种植,根据季节特点进行植物选择和更替,使绿化景色四季常青。
3. 景观设计在公园中心建设人工湖,设置喷泉和景观石等水景元素,增加景观层次感;在主要公园设置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和艺术装置,提升公园文化内涵。
4. 设施建设与管理建立绿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负责新设绿地和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养护巡逻和保洁消防的工作制度,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是指对城市或者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进行景观设计及绿化规划的一项工作。
由于新型城镇化的逐步发展,造成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日益拥挤,环境状况逐渐恶化,因此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更多需求,而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则是实现城市美化,改善环境质量重要手段之一。
一、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区划及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一套有科学性、实效性及安全性等相关要素的绿化规划方案。
这些规划方案包括园林场所的建设、绿化布局,绿地、公园、广场的选址、设计等方面。
1.实施可行性研究园林绿化规划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制定,因此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了现实条件研究、城市空间分析、市场调查研究、风险评估等。
制定可行性研究,可以保障规划方案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和资源的使用,提高规划方案的实效性。
2.合理划分园林空间园林绿化规划中,要关注绿地面积的划分,减轻城市人口密集状况所带来的压力。
规划中,要配合城市规划,选择不同功能的绿地用地分配,如市政绿地、社区绿地、景观绿地、交通绿地等。
3.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制定园林绿化规划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开展绿化工作,即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
应以自然、节约、环保的原则来选择植被、构筑等互动关系,做好园林环保监测管理。
二、园林绿化设计园林绿化设计是指选择各种理念、功能、特色的植物,结合随地的地形、环境来进行栽种和改良,以实现空间美化、气质突显、进行场地功能的最大化。
绿化布局创新、绿化面积多样、绿化设备实用、植物选择合理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
1.园林景观设计为增强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提升城市面貌形象,园林景观设计至关重要。
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考虑面积、形状、风景、设备、规模、环保等。
将绿化布局、建筑、地形等多种设计要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保证园林的美观性,使服务人民的绿地更生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