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悬浮液悬浮液的流变性
- 格式:pdf
- 大小:462.44 KB
- 文档页数:9
选煤工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我国选煤的方法主要有( )A)手选、电选、磁选|B)重介质选煤、跳汰选煤、浮游洗煤C)|风力选煤、动筛选煤、离心选煤答案:B解析:2.[单选题]用电高峰期是指( )。
A)8-11时、18-23时B)23时-次日7时C)7-8时、11-18时答案:A解析:3.[单选题]重介质旋流器选煤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 )A)主选重介质旋流器的悬浮液流变特性自动测控B)煤质管理系统C)主选重介质旋流器的悬浮液密度自动测控答案:A解析:4.[单选题]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 )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B)切断C)开关答案:B解析:5.[单选题]使用安全带应当( ),并拴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
A)固定结实B)高挂低用C)低挂高用答案:B解析:6.[单选题]生产中如发现旋流器入口压力满足不了生产要求时,可通过( )来调节。
A)减小溢流口直径答案:B解析:7.[单选题]使悬浮液密度提高的方法有( )A)精煤弧形筛下合格悬浮液分流B)加干煤泥C)排走一部分循环水答案:A解析:8.[单选题]悬浮液的粘度随容积浓度的增加而( )。
A)增大B)减小C)不变答案:A解析:9.[单选题]采样铲的长与宽均应不小于被采样最大标称粒度的()倍,但不小于30mm.A)2B)3C)2.5-3D)2.5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在煤流中单独采取全水分煤样,子样数目不论品种每1000吨至少采取()个子样。
A)18B)12C)10D)6答案:C解析:11.[单选题]《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中规定磁选机的工作效率不应低于()。
A)0.995B)0.996C)0.998D)0.989答案:C12.[单选题]底流口直径与溢流口直径的比值称为锥比,一般为( )A)0.1-0.5B)0.5-0.8C)1左右D)44198答案:B解析:13.[单选题]为保证穿透筛上的物料层,脱介筛上喷水量和压力必须足够。
重介质悬浮液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作者:王泽斌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1期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重介质浮液的流变特性,指出了对悬浮液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最后指出了改善悬浮液稳定性的具体策略,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悬浮液;稳定性;流变特性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悬浮液动态稳定性乃是对分选效果进行评定的核心指标。
对于悬浮液而言,其实为一个不稳定体系,其中所充斥的大量固体颗粒,其受重力作用影响,会出现沉降情况;重介质悬浮液所具有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选型及工艺参数,而且还会对物料分选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现阶段,围绕对重介质悬浮液稳定性因素影响方面的分析,需基于均匀流体而构建。
本文就重介质悬浮液稳定性作一探讨。
1.重介质悬浮液的基本流变特性依据流体于层流时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反应,可把流体划分为两类,其一为非牛顿流体,其二是牛顿流体。
如果将悬浮液当作牛顿流体,那么可把表现密度当作其密度,而将表观粘度当作其粘度。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悬浮液处于静置状态,或者流动状态有改变,此时,针对固体颗粒而言,其便会出现沉降情况,悬浮液、粘度、密度会不同程度受到固体颗粒粒度、浓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需明确悬浮液非牛顿流体所具有的流变特性。
当流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会形成特定结构,当存在比较大的流体浓度时,其粘度、阻力也会较大;如果悬浮液处于一种恒定状态,那么便会维持在第一牛顿区;如果存在一定的悬浮液浓度,那么流体的浓度密切相关于加重质的粒度、密度等。
对于剪切速率来讲,如果其出现增大情况,那么当颗粒处于流动状态时,其要自由于低剪切时,最终结果显示为剪切变稀、粘度下降。
当有着比较高的剪切速率时,其会有定性的颗粒高度,形成各种颗粒层,而且还会有最低的粘度值。
此时,稳定性会变得最差。
而从选煤角度来分析,此时,需要适当的增加加重质粒度,或者是煤泥量。
因悬浮液当中的作用力不同,那么当运动条件不同时,其会出现互相平衡,并构建微观结构;如果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此时,平衡便会遭到破坏,但是静置一段时间后,仍然可达到全新的平衡,表明其拥有伴随时间而变化的粘度。
选煤工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21)1.[单选题]重介质旋流器选煤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 )A)主选重介质旋流器的悬浮液流变特性自动测控B)煤质管理系统C)主选重介质旋流器的悬浮液密度自动测控答案:A解析:2.[单选题]悬浮液的粘度随容积浓度的增加而( )。
A)增大B)减小C)不变答案:A解析:3.[单选题]对煤质测定结果影响最大的是( )。
A)采样B)制样C)化验答案:A解析:4.[单选题]对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的( )A)灰分、水分、挥发分、固定碳B)灰分、水分、挥发分、粘结性C)灰分、水分、发热量、硫分答案:A解析:5.[单选题]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洗(选)煤厂“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煤仓内应实现( )。
A)强制通风B)自然通风C)局部通风答案:B解析:6.[单选题]重介质选煤有以下优点,其中正确的是( )。
A)适宜选难选煤7.[单选题]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 )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B)切断C)开关答案:B解析:8.[单选题]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关于加强2019年煤炭洗选加工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增加选煤厂()投入,提高装备设施的安全标准化水平,使选煤厂装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A)安全B)标准化C)设备答案:A解析:9.[单选题]有关频率和振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频率低,振幅低|B)频率低,振幅高,透筛量大C)|频率高,振幅高答案:B解析:10.[单选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质量为本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D)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答案:B解析:11.[单选题]工业分析指标中对煤的着火特性影响最大的是( )。
A)水分B)灰分C)挥发分D)固定碳答案:C解析:D)矸石答案:A解析:13.[单选题]在()_采取商品煤样的代表性最差。
A)煤流中B)火车上C)煤堆上D)汽车上答案:C解析:14.[单选题]浮沉试验前先将煤样称量,放入网底桶内,每次放入的煤样厚度一般不超过( )mm。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机理及其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摘要重介质选煤工艺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重介质选煤的效率与经济性,重介质选煤工艺的研究与优化是选煤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原理和特性,并对其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定性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0 引言重力分选过程是在一定的介质中进行,若分选介质的密度大于1g/cm3时,这种介质即为重介质,煤在该介质中分选即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具有分选效率高、分选精度高、密度调节范围宽、适应性强、分选粒度范围广、生产过程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适于难选煤和极难选煤,而得到广泛应用。
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原理与特性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
由于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这是旋流器选煤与其它选煤方法截然不同的突出特征。
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中,物料和悬浮液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形成强有力的旋涡流;液流从入料口开始沿旋流器内壁形成一个下降的外螺旋流;在旋流器轴心附近形成一股上升的内螺旋流;由于内螺旋流具有负压而吸入空气,在旋流器轴心形成空气柱;入料中的精煤随内螺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
空气柱的形成机理为:由于底流管和溢流管直接与大气连通,进入旋流器的两相流以强烈的螺线涡运动,当切线速度增大到临界速度时,旋流器各出口产生一定的阻力,形成内部的旋转流场,引起轴向负压,空气由溢流管和底流管进入旋流器,在轴向负压驱动和流体对流传输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为贯通的空气柱。
当颗粒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时,颗粒在悬浮液中半径为r处所受合力为正值,颗粒被甩向外螺旋流;否则,颗粒被甩向内螺旋流;从而把密度大于介质的颗粒和密度小于介质的颗粒分开。
在旋流器中,离心力比重力大几倍到几十倍,因而大大加快了分选速度,并改善了分选效果。
1、什么是重介质选矿?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矿粒在介质中进行分选的过程即为重介质选矿其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介质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同体积介质的重量。
2、重介质旋流器分类:(1)按外形结构分:圆柱形,圆柱圆锥形(2)按选后产品分:两产品、三产品(3)按入料方式分:周边(无压)、中心(无压)、周边(有压)(4)按安装方式分:直立式、倒立、卧式3、选煤用重介质悬浮液的主要特点:(1)悬浮液中的悬浮颗粒在变通显微镜下,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
(2)分散相(水)和悬浮粒子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
(3)由于悬浮液中悬浮粒径较大,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具有动力不稳定性。
4、加重介质的主要特性:密度、粒度组成、机械强度、化学活性、导磁性以及回收特性等。
5、影响悬浮液动态稳定性的因素?(1)加重质的粒度,粒度越低小,稳定性越好,但粘度增高,且使设备净化回收费用增加。
(2)加重质的密度。
密度低,自由沉降速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3)悬浮液密度。
密度越高,稳定性越好,但粘度越大。
(4)杂质的影响。
混入杂物(如煤泥)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5)其它影响因素:药剂、机械力、电磁力、水流动力等。
6、影响旋流器工作的主要因素?(1)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圆柱直径、给矿口的形状和尺寸、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圆柱长度、溢流管伸入深度、旋流器的锥角和锥比及安装角度。
(2)旋流器的入料压力(3)分选悬浮液密度(4)悬浮液中煤泥含量7、磁性悬浮液净化回收的几种流程及优缺点:(1)浓缩——磁选——再磁选流程优点:提高磁选机入料浓度,可减少磁选机台数,并能分出部分澄清水循环使用。
缺点:浓缩机过大时,基建投资高,浓缩机小时,细粒重介质和煤泥易进入溢流中,污染循环水,在水量不平衡时,造成循环水外排,介耗加大。
(2)磁选——浓缩——再磁选流程优点:可使细粒磁铁矿粉得到有效回收,降低介质损失,减少二段磁选机的台数。
缺点:由于有预磁设施,使磁选机脱水槽面积、磁力分布和磁强度对回收均有较大的影响,使控制因素增加。
浅谈重介质选煤工艺调试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选煤工艺调试是重介质选煤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生产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是实现设计成果,确保生产经营质量的基础。
本文重点介绍了重介质选煤工艺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对水平衡、介质平衡问题作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重介质选煤;调试;水平衡;介质平衡Abstract: coal preparation process commissioning is dense medium coal prepara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link, is the production running smoothly, the first step is to realize the design result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nse medium coal preparation process in the debugging proces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water balance, medium equilibrium problems of simple analysis.Keywords: dense medium coal preparation; Commissioning; Water balance; Medium balance重介质选煤及其特点(一)重介质选煤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大于水,并介于煤和矸石之间的重液或重悬浮液作介质实现分选的一种重力选煤方法。
依所用介质不同,可分为重液选煤和重悬浮液选煤两大类。
重液是指某些无机盐类的水溶液和高密度的有机溶液。
1、什么是重介质选矿?其根本原理是什么?答:矿粒在介质中进展分选的过程即为重介质选矿其根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介质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同体积介质的重量。
2、重介质旋流器分类:(1)按外形构造分:圆柱形,圆柱圆锥形(2)按选后产品分:两产品、三产品(3)按入料方式分:周边〔无压〕、中心〔无压〕、周边〔有压〕(4)按安装方式分:直立式、倒立、卧式3、选煤用重介质悬浮液的主要特点:(1)悬浮液中的悬浮颗粒在变通显微镜下,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
(2)分散相〔水〕和悬浮粒子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
(3)由于悬浮液中悬浮粒径较大,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具有动力不稳定性。
4、加重介质的主要特性:密度、粒度组成、机械强度、化学活性、导磁性以及回收特性等。
5、影响悬浮液动态稳定性的因素?(1)加重质的粒度,粒度越低小,稳定性越好,但粘度增高,且使设备净化回收费用增加。
(2)加重质的密度。
密度低,自由沉降速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3)悬浮液密度。
密度越高,稳定性越好,但粘度越大。
(4)杂质的影响。
混入杂物〔如煤泥〕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5)其它影响因素:药剂、机械力、电磁力、水流淌力等。
6、影响旋流器工作的主要因素?(1)旋流器的构造参数、圆柱直径、给矿口的外形和尺寸、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圆柱长度、溢流管伸入深度、旋流器的锥角和锥比及安装角度。
(2)旋流器的入料压力(3)分选悬浮液密度(4)悬浮液中煤泥含量7、磁性悬浮液净化回收的几种流程及优缺点:(1)浓缩——磁选——再磁选流程优点:提高磁选机入料浓度,可削减磁选机台数,并能分出局部澄清水循环使用。
缺点:浓缩机过大时,基建投资高,浓缩机小时,细粒重介质和煤泥易进入溢流中,污染循环水,在水量不平衡时,造成循环水外排,介耗加大。
(2)磁选——浓缩——再磁选流程优点:可使细粒磁铁矿粉得到有效回收,降低介质损失,削减二段磁选机的台数。
缺点:由于有预磁设施,使磁选机脱水槽面积、磁力分布和磁强度对回收均有较大的影响,使掌握因素增加。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原则流程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与作业流程的确定,主要依据入选原煤性质,选后产品的质量、数量要求,其类型较多。
但基本工艺可分为: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单一工艺;重介质旋流器与其它工艺设备组成多种联合选煤流程两大类。
单一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又可分为两种:(1)选前(原煤)分级脱泥;(2)选前(原煤)不分级脱泥,(主)选后再分级脱泥,简称“不脱泥”入选,或称“选后分级脱泥”。
重介质旋泥器组合流程如:块煤重介、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典型流程;原煤用跳汰粗选,粗精煤再重介质旋流器选精煤、煤泥浮选联合流程;以及重介质旋流器分别与水介质旋流器、摇床、螺旋溜槽和浮选等组成联合流程。
但是,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基本作业如:入选前原煤的准备,旋流器分选,悬浮液的平衡和密度稳定性的监控,产品脱介清洗,稀介质的净化回收,以及介质的制备和补充几个工序是不可少的。
第一节第一节,,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的原煤准备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中,按选煤工艺要求,为重介质旋流器准备合格的入选原煤,是原煤准备系统的很重要一环。
准备作业包括:原煤预先筛分、超限粒度原煤的破碎、检查筛分(除去原煤中的铁器、木块等杂物)。
脱泥入选时,还要增加原煤润湿和脱泥、脱水作业等。
一、原煤预先筛分原煤预先筛分、、破碎和检查筛分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时,入选原煤的粒度上限应严格控制,要严防铁器、铁条、木块及超上限物料进入旋流器的给料系统。
当原煤粒度大于规定上限时,必须将原煤进行预先筛分并去除杂物,把过大块的原煤破碎,并对破碎后的原煤进行检查筛分。
脱泥入选时,还要增加脱泥作业。
原煤准备系统的设备,在国内有各种型号,可根据原煤作业性质、生产能力和工艺要求进行选用。
图8-1 预先筛分、破碎和检查流程图8-2预先筛分、检查筛分合并和破碎流程图8-1和图8-2是原煤破碎到50(25)mm以下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脱泥或不脱泥原煤的预先筛分、破碎和检查筛分的典型流程,也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流程。
3261 重介质旋流器基本原理 通常情况下,原料煤是煤、矸石及夹矸煤的混合物,密度范围一般在1.20~2.60kg,此时可以将密度不一样的混合物混入到中间密度介质中,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分出不同密度级别的产品,即所谓的低于和高于重介质密度的沉物和浮物。
在重介质旋流器中,沉物一般会掉落到分选槽底部,浮物会在重介质液面上漂浮,此时可以借助机械、溢流的方法将浮物和沉物迅速排出。
重介质旋流器主要是由溢流管、筒锥和筒体三部分组成。
2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分析2.1 原煤是否脱泥(1)对于选煤工作者而言,原煤进入重介质旋流器之前是否选择对其进行脱泥是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
如果选择对原煤进行脱泥处理,需要增加脱泥筛,并有效提高旋流器分选精度和入料平均粒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旋流器的迸入物料。
如果选择不对原煤进行脱泥处理,此时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一般是0.2mm,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0.75mm,1mm和1.5mm的脱泥方式,而在旋流器中,1.5~0.2mm的泥可以进行高效分选,这样一来脱泥处理与否不会对洗煤工艺产生影响。
在实际中,原煤不脱泥不仅可以简化流程,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2)在选煤工艺中,原煤脱泥与不脱泥处理都会提高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精度。
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机理主要是借助煤与矸石在密度上存在的差异来对其进行分离,选煤工艺的开展一般是在确保精煤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精煤产率。
通常情况下,粒度对密度分选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使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率大大提升,就需要尽可能降低粒度对分选所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理想的密度分选方式一般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将原煤划分为多个很窄的粒级,然后对其分别进行分选,这样可以降低粒度对密度分选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在原煤分选前,对其迸行脱泥处理,能够在工艺、设备等相同条件下,降低粒度对选煤工艺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其分选精度,因此在选煤工艺过程中,建议选择原煤脱泥工艺,一次来有效提高选煤效率。
(新版)洗选煤类工程师考试题库大全(判断题库)判断题1 .对千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来说,试验数据的均方差CJ::S 1。
A. 正确B错误答案: A2分流的目的是除去悬浮液中多余的煤泥和水。
A. 正确B错误答案: A3磁介质粒度越细其磁性越弱A. 正确B错误答案: B4. 新氧弹或重新更换部件的氧弹,应经30.OMPa的水压试验。
A. 正确B错误答案: B5增加重介质旋流器溢流口直径可改善精煤的质量B错误答案: B6.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第二段(再选)旋流器的分选效果比独立工作的两产品旋流器好。
A. 正确B错误答案: B7. 不持证上岗就是严重违章A. 正确B. 错误答案: A8. 格氏法就是用最小二除法计算产品实际产率的方法。
A. 正确B错误答案: B9. 当黏结指数大千80时可用Y值和挥发分确定煤的牌号。
A. 正确B错误答案: B10. 煤粒的密度和灰分为正相关关系煤粒密度的增加,通常是由千矿物杂质含量增加,因而其灰分也增加B错误答案:A11. 重介质旋流器入选粒度上限一般为入料口直径或(短边)的1/2A. 正确B错误答案:B12. 在实际检测中,随机误差随测定次数的无限增加而无限地按比例减小。
A. 正确B错误答案: B13. 悬浮液密度和实际分选密度是一样的A. 正确B错误答案: B14. 加压过滤机的启动、工作、停止及特殊情况下短时等待均为自动操作。
A. 正确B错误答案: A15. 矿物表面是亲水或疏水取决千其表面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力程度A. 正确B错误16. 测定挥发分后玵祸盖上的灰白色物质不影响挥发分测定值。
A. 正确B错误答案: B17. 可选性曲线可以确定一定产率时精煤实际灰分。
A. 正确B错误答案: B18. 入料浓度低是导致加压过滤机排料周期短的原因之一。
A. 正确B. 错误答案: B19. 仪器洗净的主要标志是玻璃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玻璃仪器内壁不挂水珠。
A. 正确B. 错误答案: A20. 当原料煤粒度大,中间煤含量少时物料的处理量加大。
重介选煤厂用重介选煤厂用重介质旋流器重介质旋流器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的结构参数的结构参数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包括:旋流器的圆柱直径、给矿口的形状和尺寸、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圆柱部分长度、溢流管插入深度、旋流器的锥角和锥比等【1,28,29】。
1. 重介质旋流器重介质旋流器的圆柱直径的圆柱直径的圆柱直径重介质旋流器的直径是标定旋流器规格和生产能力的主要尺寸,可用一个简单的经验公式说明:Q 1=A 1D n (4-1)Q 2=A 2D m (4-2)式中 Q 1——给入旋流器的悬浮液流量, m 3/h;Q 2——给入旋流器的原煤量,t/h; D——旋流器的圆柱直径, m;A 1——系数,一般取700~800;A 2——系数,一般取200;n——指数,取2.5,m——指数,取2.0公式(4-1)和公式(4-2)中的煤与悬浮液的给入比可取(吨煤):2.5~3 m 3的悬浮液。
如果原煤和悬浮液是混合后用泵给入旋流器,煤和悬浮液的比应取(吨煤):3~4 m 3的悬浮液较适宜,以免发生堵泵事故。
如果原煤和悬浮液采用定压箱混合定压给入时,原煤与悬浮液的比值可取(吨煤):2.5~3 m 3的悬浮液。
从公式(4-1)和公式(4-2)可初步了解重介质旋流器的直径与生产量的关系。
此外,重介质旋流器的直径也是决定重介质旋流器其它参数的重要因素,对旋流器的入选上限和有效分选下限有直接影响。
从第二章“重介质旋流器基本原理”可知,矿粒在重介质旋流器中受到的离心力F 1与旋流器的直径D 成反比,即:g DH d k F )('31∆−=δ (4-3)而矿粒在旋流器内分离的时间t'与旋流器的半径R x 的三次方成正比,即: 322)(6'χδµR cd t ∆−= (4-4) 上述两公式都说明矿粒在重介质旋流器内分离时,与旋流器的直径有密切关系。
对分选小粒度物料,宜采用小直径旋流器,以获得比大直径旋流器较高的离心力。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悬浮液悬浮液的密度和稳定性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悬浮液悬浮液的密度和稳定性重介质选煤过程使用的悬浮液属于粗分散类型的液固两相体。
固相与液相之间具有较大的相界面,促使不同悬浮液在密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
由于悬浮液中分散的固体粒子较粗,本身没有保持悬浮状态的能力,靠借助外来能量才能保持悬浮液各点密度的相对均一性。
而这种均一性又与悬浮液的密度、加重质的特性有关。
一、 悬浮液的密度悬浮液的密度悬浮液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悬浮液的体积等于其中的液体和固体体积之和。
悬浮液的质量等于其中固体与液体质量和。
因此,悬浮液的密度为: 21210V V m m ++=∆(3-21) 式中Δ0 ——悬浮液的密度, t/m 3;m 1,m 2 ——加重质和液体的重量, t;V 1,V 2——加重质和液体的体积, m 3公式(3-21)是把悬浮液中固体(加重质)和液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实际上悬浮液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固相和液相组成,是一个不均质的混合体。
只有当悬浮液中加重质的粒度很细,容积浓度较高(大于10%),加重质与液相的混合比较均匀,以及在悬浮液中被分选的矿物粒度远远超过加重质的粒度几倍或几十倍时,对被选矿物来说,悬浮液才可作为一个整体(重介质)来看待。
显然,悬浮液的密度与加重质的密度及其体积分数有关,悬浮液的密度Δ0等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密度加权平均值。
即:Δ0=λ˙δ+(1-λ)Δ (3-22) 即: Δ0=λ˙δ+(δ-Δ)+Δ (3-23) 式中λ——悬浮液中加重质的体积浓度,以小数计;δ——加重质的密度, t/m 3;Δ——分散介质(液相)密度, t/m 3。
如果用水作为分散介质时,上式可改为:Δ0=λ˙(δ-1)+1,t/m 3 (3-24)这时以加重质的质量来计算悬浮液的密度时,可按下式求得: 1)1(0+⋅−=∆VG δδ ,t/m 3式中G ——加重质的质量, t;V ——悬浮液的体积, m 3;此外,配制一定密度和体积所需加重质的质量为:V G ×−−∆=1)1(0δδ , t (3-25) 式中G ——加重质的质量, t;V ——悬浮液的体积, m 3;lm 3悬浮液中的固体体积V 1为:δG V =1 , m 3 (3-26) lm 3悬浮液中水的体积V 2为:δG V −=12 , m 3 (3-27)悬浮液的固液重量比R 为:R=固:液=()001∆−−∆⋅δδ (3-28)这时,固体的体积浓度λ为: 100110×−−∆=δλ , % (3-29) 在重介质选煤中,悬浮液的分选密度一般为1300~2000kg/m 3范围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