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联合螺钉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8
骨科内植入物螺钉一、骨钉概述及产品主要结构1、骨钉概述骨钉,又称骨折固定螺钉,临床中常用于固定的骨科内植入物。
骨钉通常用于内部骨折或脱位的固定,通过直接拧入两个不同骨块或固定骨板等内植入物实现骨折的固定,定位骨骼并促进其痊愈。
骨钉的使用范围很广,作用部位包括肩、肘、髋、膝、脊柱等各大区域。
例如,椎弓根螺钉系统用于脊柱融合,压力骨螺钉通常用于足部和踝部手术或其他承受压力处骨折的固定。
姚明、杜兰特等著名球星都曾植入过骨钉。
2、骨钉主要结构类似于传统机械螺钉,骨钉的主要结构也包括钉帽、钉身和钉尖。
骨钉主要结构示意(1) 钉帽骨钉的钉帽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优化受力,突出的钉帽使螺钉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加了负载区域,优化打入骨钉处局部受力,减小过度应力造成骨头破裂的风险;第二是定位作用,突出的钉帽使得骨钉只能被拧入一定深度,防止整个骨钉钉被完全拧入骨头;第三个作用则是提供施力位置,通过旋转钉帽处施力槽使骨钉向前移动,打入骨头。
现在施力槽为多为内六角形,其不需要轴向力将驱动器保持在中心位置,适用于更多范围的骨折。
不同形状的施力槽(2) 钉身钉身的尺寸决定了骨钉的强度及其抗疲劳性,钉身直径越粗,则强度会更强,相应抗疲劳性会更好。
除钉身直径外,钉身上螺纹的螺距及齿深也是钉身设计的关键参数。
不同的螺纹设计对螺钉的加压力及咬合性能有重要影响。
几种不同尺寸的钉身(3) 钉尖攻丝是指骨钉在骨骼中切割螺纹的过程,根据钉尖的形状骨钉可分为自攻钉和非自攻钉,自攻钉的钉尖更为尖锐,可直接拧入骨骼而不需要预钻孔。
通常松质骨(Cancellous bone)采用自攻钉,在螺钉拧入时骨被压缩,从而局部加大咬合部分骨密度,增强咬合效果。
而在皮质骨(Cortical bone)中打入螺钉则一般预先打出螺钉通道,再拧入骨钉,通常不直接使用自攻钉,防止因皮质骨太过坚硬而卡住或损坏骨螺钉。
二、骨钉的分类骨钉根据不同的结构设计、材料、应用领域等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骨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骨折,给予骨外固定器治疗;并给予患者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
结果对患者进行了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0.5个月;住院时间是12-58d,平均35d;60例患者当中甲级愈合有42例(70.00%),乙级愈合有18例(30.00%)。
结论骨外固定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再加上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外固定器;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护理体会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65-01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当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四肢骨折,大多数是由高速的以及高能量的损伤所造成的,同时患者还会伴有软组织损伤或者缺损[1]。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骨折,给予骨外固定器治疗以及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了60例胫腓骨骨折骨折,均给予患者骨外固定器治疗。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5-69岁,平均42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有18例,被重物砸伤有9例,交通事故伤有29例,挤压伤有4例;60例患者当中闭合性骨折有24例,开放性骨折有36例。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骨折形式,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对于24例闭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方式进行复位固定治疗;对于3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先对创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成之后在进行复位,在距离骨折端5cm的地方安装好固定螺钉,将外固定器固定牢固。
在治疗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
嘱患者定期要复查x线片,观察恢复情况,同时根据骨折线来对支架进行调整。
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早期非负重活动对踝关节预后的影响汪宗保;徐亚林;廖威明;陆晴友;陈朝晖;匡光志【摘要】下胫腓联合损伤常规金属螺钉固定仍是目前的主流手段,以量化数据初探常规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早期活动踝对其预后的影响程度.研究对象分为术后早期活动组和早期不活动组.前者术后开始不负重活动,后者早期不做任何活动干预.结果显示12 周后活动范围和评分无明显差异.步态对称性差异早期活动组所占比例明显少于早期不活动组.【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19【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早期非负重活动;预后【作者】汪宗保;徐亚林;廖威明;陆晴友;陈朝晖;匡光志【作者单位】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临床学院;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下胫腓联合损伤尤其是在运动员中是比较常见的, 需要强调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以便患者能快速而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如此以来, 手术螺钉固定后早期高质量功能恢复, 要求对治疗方法术后功能仔细评估, 更多的临床医生都在取出内固定后指导患者活动, 对早期是否需要确切的活动一直也欠缺更多的量化数据支撑。
关于踝骨折内固定后早期关节活动到底是否改善预后仍存在争论[1]。
以往国外有研究评估了早期踝骨折内固定手术后活动的远期效果, 他们认为骨折固定术后早期活动对于踝远期预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2]。
对于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来说, 据检索并没有人去做试探性的统计。
下胫腓联合是否固定, 相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有一定的区别, 下胫腓联合被认为是有一定活动的“滑膜关节”[3]。
本文试探性探讨固定下胫腓联合与早期活动踝对其预后的影响程度。
doi:10.3969/j.issn.1008-0287-2021.03.050-临床论著-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张鸿峰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32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骨折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01)。
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一期愈合率、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关键词: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42;R68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87(2021)03-0442-04Efncacy comparnsonofhwo nnhernalfnxahnonmehhodsnnhhehreahmenhofhnbnofnbllarfrachlresZHANG Hogg-feng(Dpt of Orthogaedn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jiang Cognta,Luzhog,Sichuan646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Wicacy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or intramedullae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Obiofidular fractures.Methods The64cases of tibiofibular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group(32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and observation group(32cases werepeformed with intemedul-e nail internal fixation),according to diUeent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The following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cluding operation O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and postoperative joint activity range,fectue healing rate of onv-smge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situation;and thecurative el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Johner-Wruhs score criterion.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6-15months.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ization O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shoeiee(aess)ihan ihoseoLiheconieoageoup(P<0.001).Theeeweeenosiaiosiocaadoeeenceson iheeangeoLmo-tion of knee and ankle at postoperative6months,the primae fectue healing rate,and the excellent-aood rate of curative el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as lower than t 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 05).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lateinternal fixation,closed reduction and inWamedullae nail fix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inWaoperafve blood loss,shorter hospital stay,lower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closed eduction and plate inWrnai fixation;closed eduction and intemeduHary nail inWrnai fixation;tib-iofibular fractures螺钉钢板和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应用广泛,文献[1-3]报道,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疗效更突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治疗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作者单位: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泸州646200作者简介:张鸿峰,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与四肢创伤研究, E-ma oa:937373300@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手术前均了解患者伤情、受伤过程、疾病史,并结合影像学资料确诊为胫腓骨骨折"本研究纳入64例,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各32例"①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1(34.69±1.48)岁;胫骨骨折11例,腓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16例"②观察组:男23例,女9例,年龄20~47%35.17±1.39)岁;胫骨骨折9例,腓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18例。
要点:1. 尽管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颇具挑战。
2. 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良好的功能预后非常重要。
3. 围手术期的三维CT 检查和术中直视下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可以提高韧带解剖复位的准确率。
4. 随着新的复位技术发展,下胫腓螺钉作为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标准治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5. 胫腓联合螺钉是否需要取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存在可以对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进行自发的纠正。
踝关节损伤在骨科日常门诊中较为常见。
接近5-10% 的踝关节扭伤和23% 的踝关节骨折可以累及胫腓骨远端的下胫腓联合韧带。
踝关节周围的骨性或韧带结构损伤可以使得踝关节失稳。
尽管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但最近一项调查对目前临床上实行的胫腓联合损伤治疗策略提出了不同意见。
作者报道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达到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如手法复位,持骨钳复位,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复位等。
与此类似,移除胫腓联合螺钉的指征包括踝关节运动受限,螺钉存在断裂可能。
目前临床上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问题在于:1. 螺钉的使用数量;2. 螺钉固定皮质骨的层数;3. 螺钉置入的位置;4. 术后开始负重锻炼的时间;5. 拆除螺钉时麻醉方式的选择;6. 拆除螺钉的时间。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骨科医生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需要对胫腓骨远处关节面的组成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并熟悉下胫腓联合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陷阱,本文就此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希望借此回答上述六个问题。
解剖胫腓骨远侧关节面由腓骨远端的凸面和胫骨远端的凹面组成,由胫腓韧带链接,关节内无软骨结构。
踝关节的构象对称重分布,预防继发性关节退变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腓骨部分在踝关节组成过程的轻度运动对维持踝关节构象非常重要。
踝关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包括:旋转,平移及腓骨的边缘运动,上述运动与踝穴内梯形的距骨顶结构相适应。
在踝关节跖屈时,腓骨朝远侧移位,向前内侧横移并内旋;当踝关节背屈时,腓骨向近侧移位,向后外侧横移并外旋;外旋足部可以导致腓骨向内横移,向后移位并外旋。
胫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由于胫腓骨距离地面较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最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胫骨全长的内侧1/3面仅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骨折易成为开放性,污染常较严重。
小腿肌肉主要分布在后外侧,在骨连续性中断后由于力量的不平均而易产生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
胫骨血供不如其它有较多肌肉组织包绕的骨骼那样丰富,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感染等。
由于邻近的膝、踝关节的运动轴为近于冠状面的绞链式关节,所以小腿骨折后如有旋转畸形愈合则功能代偿较困难。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
受伤暴力小、移位小的单纯胫骨骨折,非手术治疗能获得肯定的疗效。
不稳定的闭合骨折、开放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佳,特别是外固定架和带锁髓内针的应用,使手术治疗胫骨骨折获得了满意效果。
总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来决定,例如骨折致伤暴力的大小及作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及全身情况,特别应注意患肢软组织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功能解剖](一)外科解剖胫骨体呈三棱柱形,有三个嵴或缘和三个面。
其前方的嵴及前内侧面从胫骨结节至内踝上仅位于皮下,易触及,而且骨质坚硬。
在闭合复位及使用外固定架进针时可以利用上述特点。
胫骨干髓腔纵向较直,横断面呈三角形,在远近干骺端髓腔逐渐扩大,临床上如使用不锁定直髓内针则较难控制旋转稳定。
(图2-2-12-1)(图2-2-12-2)腓骨头及远1/3腓骨仅有皮肤覆盖,可触及。
其余部分有肌肉和韧带附着。
腓骨体对胫骨有支持作用,无负重功能。
临床上切除一段腓骨一般不影响负重。
腓骨远1/4与胫骨远端共同构成踝穴,目前认为腓骨的完整性对踝穴稳定有重要作用。
(二)胫骨的血供胫骨的血供有三个来源,即滋养动脉系统,骨膜血管系统和干骺端血管系统。
1胫骨滋养动脉:起自胫后动脉,在胫骨后外侧腘线下,比目鱼肌起点处进入胫骨的后外侧皮质,入点距关节面约12cm。
进入滋养动脉孔后,血管斜穿皮质骨约5cm 后进入髓腔,即分成三个升支和一个降支,至髓内骨内膜供应骨皮质。
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李乾;尹芸生【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824-826,827)【作者】李乾;尹芸生【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踝关节骨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据统计,在所有踝关节骨折和需要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的病例中,伴有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比例分别占10%和20%[1]。
临床中由于对踝关节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认识的不足,导致诊疗方面存在很多误区。
下胫腓韧带损伤常导致距骨外移和踝关节不稳,尸体研究发现:当距骨向侧方移动1 mm时,胫距关节连接区域减少42%[2]。
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会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踝关节疼痛,而治疗不当或漏诊常会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给患者带来身体与精神的痛苦与负担。
除规范诊断标准、详细体格及影像学检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治疗缓解患者病痛。
骨科医师对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治疗既有赖于其对骨损伤范围的认识,还有赖于对解剖结构的熟识和损伤机制的认识。
本文着重阐述当前下胫腓韧带联合的治疗进展。
1 下胫腓韧带联合解剖学基础下胫腓韧带联合是一个纤维性关节,是相邻的远端胫骨与远端腓骨由骨间膜与韧带所构成的韧带联合体。
下胫腓韧带联合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骨间韧带及下胫腓横韧带构成。
下胫腓横韧带有时候被认为是第四条韧带,但是一些文献认为它是下胫腓后韧带的连续[3]。
此外,有文献认为在下胫腓横韧带下还存在一条独立的韧带,称为踝间韧带[4]。
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学中心尸体标本解剖得出结论,下胫腓韧带联合包括:四条韧带,韧带联合间隙,胫腓骨骨性连接,胫腓骨间滑囊皱襞[5]。
下胫腓韧带联合体可以被认为由两个三角形所连接而成,凹陷三角形由胫骨前结节、胫骨后结节和二者之间的凹陷的胫侧切迹,凸起三角形由腓骨内侧面、腓骨前结节和可以忽略不计的腓骨后结节构成。
AcUMED r AcUTRAK r无头加压螺钉借助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的优势, 爱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骨折修复,关节融合及切骨术方面设计了先进的治疗手段。
先进的植入技术和简单的工具,使Acutrak螺钉系统在骨折固定中适用范围广泛。
它的多元性与高治愈率相结合,Acutrak螺钉系统是治疗包括以下适应症首选:舟骨骨折 距跟关节融合 桡骨头骨折 指关节融合AcUTRAK r无头加压螺钉2自从Acutrak螺钉系统问世以来,它使用经皮手术技术治疗急性骨折的愈合率为97.2%;治疗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成功率为87%。
自1988年以来,美国爱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针对医院,医生和病人的需要,不断设计出创新的产品。
我们的宗旨是充分了解适应症,尽可能开发最贴切的解决方案,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工具。
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一经问世,它就使医生用于固定骨折的方法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在手术中使用Acutrak螺钉系统可以取消打埋头孔和钻滑动孔,并减小手术刀口。
自1994年以来,Acutrak螺钉系统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治愈质量。
目录Acutrak 简介 2适应症 4Acutrak家族Acutrak 标准型 6Acutrak 迷你型 7Acutrak 融合型 7Acutrak 加型 8Acutrak 4/5型 9Acutrak 6/7型 10订购信息 11加压变间距螺纹和锥形设计在骨折面加压,使断裂部分溶为一体促进愈合。
在骨折愈合期间,全螺纹有助于保持骨折面压力。
持久加压与AO有头加压螺钉和Herbert无头螺钉相不仅在骨折面产生最大的压力,而且在周期加载实验中,Acutrak螺钉保持91.3%的初始压力。
植入步骤简单空心,自攻螺纹及特有的加压能力有助于开发简单的手术方法。
进而产生并保持骨折面压力。
自攻:螺钉首尾都有切割槽。
帮助置入和取出。
全螺纹:在骨折愈合期间,全螺纹螺钉在受到周期性负载时能更好的保持其加压功能。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内固定治疗进展发布时间:2021-05-07T14:35:27.8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张代松朱厚军[导读]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随着诊断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张代松朱厚军山东省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山东烟台 265600摘要: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随着诊断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不稳定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方式。
手术内固定方式多样但目前各存争议,尚无统一。
静态螺钉固定曾作为治疗的金标准,但容易导致螺钉松动、断裂,且需二次手术取出。
弹性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师使用,但引起的内固定下沉、骨溶解及电线效应也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弹性固定;Suture-botton下胫腓联合是由连接胫腓骨的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和胫腓横韧带构成的复杂复合体,其功能是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维持关节在轴向,旋转及前后方向的应力平衡(1)。
在踝部损伤中,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比例可达5%-10%。
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导致踝穴间隙增宽,腓骨向外移位,距骨外旋或侧方移位,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纠正,极易导致踝部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
因此,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胫距关节力线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节(2)。
近年来,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下胫腓联合损伤已成为骨科医师共识,但其固定方式仍争议较多,本文将对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方法效果、并发症予以阐述。
1静态固定静态固定多采用螺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首选术式,曾被认为是治疗的金标准。
通常是术中直视下将下胫腓解剖复位,AO 建议螺钉位置在关节面上2-4cm,平行关节面且垂直于胫骨,从后外向前内倾斜25-30°植入。
余斌峰(3)等运用皮质骨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踝关节骨折,固定效果满意。
但研究表明,这种刚性固定稳定了关节,却影响了下胫腓关节的生理微动,是造成内固定松动、断裂的重要内在因素,其比例可达1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