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教案带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介绍1.1 出生背景1.2 家庭与教育1.3 青年时期1.4 文学创作起步1.5 婚姻与家庭生活第二章:托尔斯泰的文学生涯2.1 文学创作风格2.2 重要作品简介2.3 文学成就与影响2.4 与代作家的关系2.5 作品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第三章:托尔斯泰的思想观念3.1 宗教信仰3.2 道德观念3.3 社会批评家角色3.4 教育观念3.5 女性地位观念第四章: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塑造4.1 人物塑造手法4.2 典型人物分析4.3 人物性格描写技巧4.4 人物关系与冲突4.5 人物成长与变化第五章: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分析5.1 作品主题种类5.2 悲剧与矛盾主题5.3 社会现实主题5.4 道德修养主题5.5 人生哲理主题第六章:托尔斯泰的小说艺术6.1 叙事技巧6.2 心理描写6.3 对话与语言艺术6.4 结构安排与节奏感6.5 艺术创新与传承第七章:《战争与和平》解析7.1 作品背景与创作动机7.2 主要人物与关系网7.3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内涵7.4 文学成就与历史价值7.5 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力第八章:托尔斯泰的女性观8.1 女性形象在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体现8.2 女性角色的独立性与依赖性8.3 托尔斯泰女性观的争议性8.4 女性在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命运8.5 对现代女性的启示第九章:托尔斯泰与社会批判9.1 社会批判的背景与原因9.2 贫困与剥削的主题9.3 宗教与道德的探讨9.4 教育改革的主张9.5 托尔斯泰的社会影响第十章: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对后世的影响10.1 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10.2 后世作家对托尔斯泰的继承与发展10.3 托尔斯泰作品在当代的价值10.4 托尔斯泰生平和作品对我国文学的影响10.5 托尔斯泰研究在未来的展望第十一章: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11.1 托尔斯泰的道德观念11.2 善与恶的辩证法11.3 个人道德与社会责任11.4 非暴力与和平主义11.5 道德哲学在当代的意义第十二章:《安娜·卡列尼娜》的深度探讨12.1 作品的主要情节与人物12.2 爱情、婚姻与家庭的主题分析12.3 社会与个人的冲突12.4 女性命运的探讨12.5 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十三章:托尔斯泰的心理学贡献13.1 情感与理智的平衡13.2 意识与潜意识的探索13.3 人物心理的复杂性13.4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13.5 托尔斯泰心理学对后世的影响第十四章: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14.1 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念14.2 信仰与理性的辩证关系14.3 生命意义与苦难的解读14.4 素食主义与非暴力运动14.5 托尔斯泰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第十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活动15.1 课堂讨论与互动15.2 写作练习与作品分析15.3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15.4 参观托尔斯泰故居或相关展览15.5 举办托尔斯泰作品朗读会与研讨会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文学生涯、思想观念、人物塑造、作品主题、小说艺术、社会批判、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列夫托尔斯泰表格式教案课题《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 1、掌握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步骤导入情感态教育学生要努力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汲取度与价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值观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朗读讨论合作探究与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师活动一、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二、研读与赏析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1、犀利的目光; 2、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3、眼睛的洞察力; 4、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三、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教案第一章: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掌握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和文学成就理解托尔斯泰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2 教学内容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概述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和影响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背景和作品学生讨论:分享对托尔斯泰作品的了解和感受小组研究:学生分组研究托尔斯泰的作品和文学成就第二章: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和主题2.1 教学目标分析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探讨托尔斯泰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思想理解托尔斯泰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2.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特点托尔斯泰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思想托尔斯泰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和主题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作品风格和主题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第三章:托尔斯泰的名著解读3.1 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托尔斯泰的一部代表作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3.2 教学内容选择一部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进行解读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所选托尔斯泰代表作的背景和情节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所选代表作,分析人物和情节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第四章:托尔斯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4.1 教学目标探讨托尔斯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受托尔斯泰影响的痕迹理解托尔斯泰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4.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现代文学作品中受托尔斯泰影响的痕迹托尔斯泰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地位学生研究:学生研究现代文学作品中受托尔斯泰影响的痕迹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分享研究结果和对托尔斯泰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的理解第五章: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特色5.1 教学目标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特色探讨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价值5.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作品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托尔斯泰作品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价值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特色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作品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第六章: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与宗教信仰6.1 教学目标探讨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及其对作品的影响分析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如何塑造其文学观点理解托尔斯泰作品中道德与宗教主题的交织6.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托尔斯泰作品中道德与宗教主题的分析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和宗教信仰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作品中道德与宗教主题的体现小组研究:学生研究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和宗教信仰如何影响其文学观点第七章:托尔斯泰的女性形象描写7.1 教学目标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特点和地位探讨托尔斯泰如何描绘女性形象及其对当代的启示理解托尔斯泰对女性问题的观点和态度7.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特点和地位托尔斯泰如何描绘女性形象及其对当代的意义托尔斯泰对女性问题的观点和态度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描绘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女性角色的特点和地位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对女性问题的观点和态度第八章:托尔斯泰的社会批判与现实主义8.1 教学目标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中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露探讨托尔斯泰如何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理解托尔斯泰对社会批判的目的和意义8.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作品中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露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手法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托尔斯泰对社会批判的目的和意义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中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现实主义手法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社会批判的体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对社会批判的目的和意义第九章:托尔斯泰作品的影视改编9.1 教学目标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为何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素材探讨不同影视改编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呈现和诠释理解影视改编对托尔斯泰作品传播的影响9.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作品在影视改编中的热门程度及其原因不同影视改编案例分析及其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诠释影视改编对托尔斯泰作品传播的影响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在影视改编中的热门程度和原因学生观看:学生观看不同影视改编的片段,分析其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呈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影视改编对托尔斯泰作品传播的影响第十章:综合讨论与批判性思维训练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进行综合讨论和分析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写作技巧10.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进行综合讨论和分析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写作技巧10.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进行综合讨论和批判性思考学生展示:学生展示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分析和批判性写作小组反馈:学生互相反馈并对讨论和写作进行改进第十一章:托尔斯泰的国际影响与合作研究11.1 教学目标探讨托尔斯泰作品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解读和接受情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合作研究意识11.2 教学内容托尔斯泰作品在国际文学界的影响和地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解读和接受情况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合作研究意识的培养1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在国际文学界的影响学生研究:学生分组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解读小组合作: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研究,分享研究成果第十二章:托尔斯泰与现代作家的对话12.1 教学目标分析现代作家如何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并在作品中进行对话探讨现代作家如何借鉴和重塑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和主题理解托尔斯泰作品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12.2 教学内容现代作家受到托尔斯泰影响的具体案例分析现代作家如何借鉴和重塑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和主题托尔斯泰作品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1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现代作家受到托尔斯泰影响的案例学生研究:学生研究现代作家如何借鉴和重塑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托尔斯泰作品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第十三章:托尔斯泰作品的文学批评与评价13.1 教学目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文学批评和评价探讨文学批评如何影响托尔斯泰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和评价能力13.2 教学内容不同历史时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文学批评和评价文学批评对托尔斯泰作品传播和接受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和评价能力1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文学批评和评价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文学批评文章,分析其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学批评对托尔斯泰作品传播和接受的影响第十四章:托尔斯泰作品的创意写作实践1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创意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模仿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进行短篇故事或散文写作提升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14.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创意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模仿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进行短篇故事或散文写作提升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1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托尔斯泰作品的创意写作元素和创作手法学生创作:学生模仿托尔斯泰的创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实践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托尔斯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个人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持续探究和终身学习的意识15.2 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托尔斯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估个人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持续探究和终身学习的意识1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托尔斯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学生反思: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个人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持续探究文学作品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学生需要掌握托尔斯泰的生平、作品风格、主题思想、道德哲学、宗教信仰、女性形象描写、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手法、影视改编、综合讨论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了解一位世界级的大作家,我说一下这位作家的信息,大家猜一下他是谁?他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为世人所喜爱的作品,主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大家猜的出来他是谁吗?那大家再来猜一下这位大文豪的长相怎么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托尔斯泰。
2.熟读课文,积累并掌握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完成两个小任务:1.划出你认为重要的或者你不懂的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大体能够分为几个部分?1.学生提问,不懂的其他人解决。
随后老师解决。
写黑板上。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解释下列词语。
胡髭(zī) 长髯(r2n) 鬈(qu2n)发黝(yǒu)黑滞(zhì)留愚钝(dùn)禁锢(ɡù) 轩(xu1n)昂犀(xī)利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ɡ1nɡ4)锃(zènɡ)亮甲胄(zhòu)粲(c4n)然盎(4nɡ)然2.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四、精读1-5自然段学生轮读1-5.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来刻画托的外貌的?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平平 5-拜访者的态度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
导学内容大课题列夫·托尔斯泰课型新授学时共2学时本节内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第学时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有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努力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导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难点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导学设计意图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了解列夫托尔斯泰: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二、了解作者——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代表作有《三作家》《罗曼.罗兰》等等曾获诺贝耳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引导学生交流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化设计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深入解读《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理解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的评价和观点。
教学重点:1.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
教学难点:1.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
2. 理解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
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文学名著》中《列夫·托尔斯泰》一文。
2. 参考资料: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茨威格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激发学生对托尔斯泰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了解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教材后的感受和收获。
2. 学生针对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分析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观点。
2. 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作特点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如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等。
2. 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认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