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5.16•【字号】朝政办发〔2022〕24号•【施行日期】2022.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5月16日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高质量发展“1+4”系列实施意见和“高质量项目建设年”工作要求,制定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以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文化特色发展,强化文化铸魂、数字赋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文旅+”“+文旅”生动局面,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朝阳主导产业。
(二)发展目标。
以打造京沈都市文化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产业转化工程,推动文旅业态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培育壮大重点文旅企业100家,每个县(市)区培育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0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实施年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12个,文旅年投资强度位居全省前列,文化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域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探索作者:原晓凤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8期摘要:全域旅游的思维将引领新时期旅游规划的发展工作,同样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旅游业迎来了产业转型的契机。
然而,尽管全球旅游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我国乡村旅游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之后并不能从实际上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全域旅游思维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一、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机遇(1)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对旅游认识的提高,旅游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这就促使着我国的旅游产业从单一的城市化向着全国化方面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相当可观的。
另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这对带动国内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是极其有利的。
(2)由于人们群众对旅游的喜爱,促使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开发旅游区与产品上,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与之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1)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并且受到因素的制约,形成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但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极其严重的,据调查,每年都有一些旅游区因为环境问题被勒令整改。
这样只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是不科学的。
(2)旅游产业的决速发展,促使着更多的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不断涌现。
一部分旅游企业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并没有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有所改善,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兴致,也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另外,新兴的旅游景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资金的筹集效率不高,各项基础设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这样“简陋”的旅游景区是需要积极改善的,以避免其制约我国旅游经济的整体的发展。
二、全域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创新策略新世纪,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群众休闲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市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市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区旅游局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总结(二)“十二五”发展环境与趋势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四)发展原则三、发展任务与重点(一)商务旅游产业为主导,实现引擎式发展(二)奥运旅游产业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休闲旅游产业为重点,实现助推式发展(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四、保障措施(一)建立统筹协调机构(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四)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本规划在《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下制定,在科学评估《市区“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基础上完成。
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为主要依据,紧紧围绕服务建设“新四区”发展战略目标,对旅游发展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发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维护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本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基础(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总结“十一五”时期,区旅游业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服务保障任务,积极参与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影响,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旅游经济保持高速平稳运行,为区旅游业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全区旅游经济保持高速平稳运行态势。
“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07%;年均增长15.8%,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高出2个百分点;占十八区县总量的31.8%,一直稳居全市各区县之首。
发展全域旅游的实践与思考全域旅游发展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国家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域旅游的目标是打造具有特色、环保、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要发展全域旅游,就需要综合考虑地域、人文、自然等多个因素,进行精准定位,深挖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业链条,提升营销手段,提高品质和服务水平,开展旅游宣传,持续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地域资源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
各地要根据本身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和特色,创造自己的旅游品牌。
比如说,有的城市以文化旅游为特色,聚焦于建筑风格、历史遗迹、文化名人等;有的城市则以生态旅游为主,打造湖泊、山川、森林等自然风光;有的城市集中于旅游娱乐,如主题公园、温泉、海滨等。
不同的城市各有所长,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其次,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非常重要。
旅游产业链包含了旅游营销、旅游咨询、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饮食、旅游购物等环节。
只有各个环节齐头并进,才能落实全域旅游的目标。
政府和企业之间要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共同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营销手段,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孵化,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内不同领域的有效整合。
此外,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也是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注意的问题。
旅游业发展,不仅仅是要追求规模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水平和旅游品质。
在全域旅游的发展中,要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行业素质,推广旅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和满意的旅游服务,从而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旅游宣传也需要不断加强,让更多的人了解全域旅游,掌握旅游信息,提高旅游参与率。
宣传要针对不同的目标游客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细化宣传内容,突出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培养游客的旅游消费习惯。
综上,全域旅游的实践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除了要运用好地域资源,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提高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还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1.1研究的背景 (3)1.2 研究的意义 (3)2理论研究 (4)2.1可持续发展理论 (4)2.2顾客满意度理论 (4)3朝阳凤凰山景区概况 (5)4朝阳凤凰山景区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 (6)4.1景区的基础设施现状 (6)4.2景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6)4.3景区的佛教文化现状 (6)4.4景区的人员管理现状 (6)5朝阳凤凰山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8)5.1景区的基础设施较差 (8)5.2资源环境保护力不足 (8)5.3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 (8)5.4景区经营管理存在漏洞 (9)6发展朝阳凤凰山景区对策及建议 (10)6.1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6.2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 (10)6.3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10)6.4引进专业人才提升管理质量 (10)6.5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摘要近年来,作为为最新兴起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有了高速的发展。
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旅游景区的发展,朝阳凤凰山旅游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祭祀拜祭。
但客观来讲,朝阳凤凰山存在的问题是这么多年以来,景区的发展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
制约景区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景区资源环境保护力度不足、景区经营管理存在漏洞、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以及旅游品牌知名度较低等。
以上的种种问题不只是凤凰山景区存在的问题,在大多数一线旅游景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的方法等对该景区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出景区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以朝阳凤凰山景区的开发现状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从朝阳凤凰山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致力于解决朝阳凤凰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景区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及竞争力,间接促进景区的蓬勃发展。
高铁时代朝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探析作者:李令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2期摘要:在当今中国,高铁已然成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代名词,是广大出行者的首选,随着京沈高铁的开通,朝阳也将开启高铁时代。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深刻影响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联系朝阳市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症结,探析京沈高铁开通后对朝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并就高铁时代朝阳旅游业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高铁时代朝阳市旅游业对策一、高铁开通后对朝阳旅游的可能影响(一)高铁开通对朝阳旅游的积极预期1、位置优势明显,往来交通便捷。
京沈高铁全长708公里,朝阳境内占到209.74公里,含5个车站——凌源南站、喀左站、奈林皋站、朝阳北站、北票东站,设计时速为每小时350公里。
京沈高铁运行后,朝阳市将成为辽冀蒙交界地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京沈、联动南北”的枢纽城市,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不久,只需一个半小时,朝阳人就可以到北京看升国旗;要到沈阳逛街,一小时后即可实现;到大连游海滨,80分钟即可到达;到赤峰看草原,只需40分钟……高铁时代的到来,将彻底打破朝阳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
2、同城效应产生,客源市场增大。
京沈高铁开通后,朝阳与“京津冀经济圈”“辽宁中部城市群”“哈、长、沈、大”城市群的距离将被拉近,朝阳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将得到拓展。
根据旅游业中“三小时黄金旅程”的说法,以往难以实现的域外游就会变为感知上的一日游、周末游,京沈高铁相连地区的散客化、同城化、区域化趋势将更为明显,这非常有利于朝阳拓展域外旅游客源市场。
3、促进深度开发,推动品质提升。
京沈高铁将使朝阳与北京、沈阳的车程从以往的四个多小时变为1.5小时和1小时。
如果总体出行时间不变,那么交通时间的极大缩短,游客在旅游地延长逗留时间的可能性便会增加,旅游者在旅游地展开的活动也将会多样化、深度化。
这些旅游需求势必会促进朝阳旅游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旅游行业的全域发展,加快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创新开发力度。
摘要:朝阳旅游业在近几年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已经取得傲人的成绩,但规划开发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现以朝阳的旅游发展现状为前提,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区域旅游的规划布局,明确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措施,并提出开发策略。
关键词:朝阳市;旅游资源;现状;开发朝阳市位于辽宁的西部,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要道,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自然遗产。
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猛,朝阳的旅游业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可是朝阳尚不为众人所熟知,旅游业尚不成熟。
就朝阳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来分析,我们应当对资源更好的利用和开发提出更有效的对策。
一.朝阳市旅游资源概况朝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牛河梁文化遗址使华夏古国文明史被改写成5500年,被称为“中华大地第一道文明曙光”。
朝阳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660多年前的前燕、后燕及北燕都定都城在此长达百年之久,在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燕故都”遗址被列入其中。
朝阳是东北佛教的圣地,从东晋至辽代,这700多年间里,它一直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
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和锭光佛舍利被奉存在此,被堪称佛家至宝朝阳有“世界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美称,“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的发现,使朝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
朝阳的自然资源也比较丰富。
有以黑山、清风岭、努鲁儿虎山、槐树洞、大凌河风景区、燕山湖、白石水库为主要线路的自然旅游资源,朝阳的地域风情文化种类繁多、特色鲜明。
凌源皮影和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都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朝阳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以朝阳的旅游资源现状来看,人文旅游资源远远胜于自然旅游资源,所以也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旅游发展方向。
现在的朝阳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三大人文景观:第一个人文景观是“第一佛教圣山”----凤凰山。
朝阳凤凰山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正在更完整的规划中,两佛舍利供奉道场也正在建设中。
第二个人文景观是“化石王国”---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朝阳区文旅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问题和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朝阳区文旅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心得。
我感觉朝阳区的文旅资源那是相当丰富,但在共享融合发展这块吧,还真有些问题。
首先就是信息传播这一块。
我觉得好多好的文旅资源就像藏在深闺里的姑娘,外边人都不知道。
比如说我之前带外地朋友来玩,想找一些具有朝阳区本地特色的小众游玩点,好家伙,网上搜半天都是些大众景点。
就像一个宝藏在那,但是没有地图指引。
我觉得官方应该搭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把所有的文旅资源都整合起来,无论是大景点还是小暗巷里的特色小店,都放上去。
当然我知道做起来不容易,可能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主体利益,但再难这个平台也得搞起来不是。
哦对了还有,这个平台可以办一些线上推广活动,像抽奖啥的,让人有兴趣去看这些文旅资源的信息。
然后就是各资源之间的联动性差。
我看到好多景点、酒店、文创店之间基本没啥联系。
这就好比一个个散兵游勇,没个编队。
我发现有些其他地方的文旅做得好的,会搞那种套票或者联票,比如酒店和景点合作,你住店就送景点门票或者消费券。
我们朝阳区也可以这么搞啊。
不过这过程中要协调各方利益肯定麻烦,像有些景点可能担心人太多接待不过来,或者小文创店觉得自己会亏本啥的。
那能不能根据不同的规模和情况,设置不同的合作模式呢。
比如说小文创店可以提供一些小礼品啊,而不是全额消费券,当成一种引流的手段。
再有交通也是个大问题。
有些文旅资源的地方交通不方便。
你想啊,要是有个特想去的地方但是得倒好几趟车,谁乐意啊?就像要去一个金山,但是路上的荆棘太多了。
所以我觉得在规划文旅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把交通因素考虑进去。
比如可以和公交公司以及网约车合作,在特殊景点或者活动期间,设立专线或者专门的优惠活动。
还有人才这一块。
我感觉这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文旅资源的共享融合需要一些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才。
像有的地方做文旅宣传的人思想比较僵化,只能按照老一套来。
我之前和一些基层做文旅工作的人聊天,发现他们想搞创新,但是没这个能力和支持。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朝阳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朝阳市的旅游业在近几年也很快发展,但尚不被人所熟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强,旅游业发展还不够完善。
文章结合朝阳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就旅游资源挖掘、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景区之间联系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朝阳市的旅游吸引力,进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标签:全域旅游;朝阳市;旅游发展;旅游资源
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目的地指的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从实践的角度,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
文章结合朝阳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阐述,以期提高其旅游吸引力及地方经济。
1 朝阳市旅游资源概况
朝阳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以大黑山、清风岭、怒鲁尔虎山、大凌河风景区、燕山湖等为主的自然景观,是东北佛教的圣地,同时地域风情文化种类繁多,尤以凌源皮影和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主要景区(点)介绍如表1所示。
2 朝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朝阳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近30家,特色旅游乡镇16个,旅游专业村30个,星级农家乐131户。
2005年朝阳市正式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程,2006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11年制定了“以打造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建设旅游强市、旅游名城、旅游胜地”的“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朝阳市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2013年朝阳市接待入境游客21268人次,同比增长12%,外汇收入1403万美元,同比增长19%;接待国内游客1431.1万人次,同比增长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5.47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朝阳市委把“实施文化旅游牵动战略”作为朝阳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写入工作报告。
3 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
就目前开发现状来看,朝阳市形成了以“第一佛教圣山”——凤凰山风景区、“化石王国”——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东方女神”——牛河梁文化遗址的
三大人文景观为主线的发展方式,但是旅游产品转化有限,部分景区经营维持困难,尚有一些旅游资源处于半开发的状态,尤其缺少地方特色旅游精品。
如朝阳市作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拥有着灿烂的红山文化,有着“化石王国”的美称,由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因而知名度不高。
再则,朝阳市的旅游景点多数属于参观游览类,单一的文物观光旅游,简单的文物遗迹陈列,参与性活动偏少,很难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由于景点分布的关联性不强,导致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减少,加之旅游路线设置不合理,没有在景区之间构建强有力的联系,无法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与好奇心。
4 朝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4.1 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
随着景区泛化的“大旅游”的产生,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从旅游产业理念向旅游经济理念的转变,重视旅游产业向旅游目的地理念的转变。
因此,朝阳市的全域旅游大有发展,在景区建设中,要重视优化游览路线,增强景点间的联系,完善公共关系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对景区的建设与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4.2 “互联网+”的策略运用
通过与百度等公司合作,基于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发现新的旅游业态创新点;通过设计创意图片、视频等在手机APP等自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提升当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扩大旅游影响力;景区通过和携程、百度、腾讯、爱奇艺等各大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宣传推广旅游产品、旅游路线和旅游品牌,展现朝阳的旅游形象。
通过与大数据公司合作获得信息,旅游企业可以即时更新产品销售策略;推动景区、酒店等旅游服务商提供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服务,优化游客的消费体验。
通过与旅游网站、电商平台合作,可以将线下的旅游资源包括门票、酒店、旅游特产、旅游路线等转移到线上,提高旅游产品销量,提升企业效益。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业,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4.3 尝试旅游+研学的旅游模式
2015年,研学旅游作为一种完整的体系建设被写入31号文件,旅游+研学将延伸旅游产业业态,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朝阳市拥有一批可以作为研学旅游基地的景区,比如,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凤凰山风景区等,这些景区或自然风景优美,或历史文化气息浓郁,通过参观游览这些景区,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结束语
基于目前朝阳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全域旅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互联网+”增加了深度、厚度,“旅游+”拓展了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广度。
朝阳的旅游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开发潜力很大,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模式也有发展的空间。
旅游作为现在经济增长点的新的支柱产业,更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朝阳的旅游业一定会走向成熟,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EB/OL].
http:///xxfb/jdxwnew2/201603/t20160311_763215.shtml.
[2]张影.朝阳市旅游现状分析和开发对策[J].旅游纵览月刊,2013(03):133.
[3]王昆欣.研学旅游:青少年成长的大课堂[N].中国旅游报,2015-05-20(10).
[4]厉新建.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5]汤少忠.“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4-0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