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类划分法 by ASAI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
测试用例设计—等价类划分法2008-10-10 11:41:40| 分类:测试|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相关概念:等价类划分法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2 等价类等价类是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
如果其中一个的输入不能导致问题发生,那么集合中其它输入条件进行测试也不可能发现错误。
等价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就是由那些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有意义的、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就是那些对程序的规格说明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成年人每分钟的心跳60-100之间为正常。
有效等价类:60-100 无效等价类:<60 和>100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用户连续输入错误密码的次数最多为3次。
有效等价类:<=3次无效等价类:>3次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
例如:单选的选中与不选中。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输入数据为省份的选择。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例如:规定必须输入非0的正整数。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根据对程序的要求和说明,即需求规格说明书。
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和推敲说明书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功能需求。
把说明书中对输入的要求和输出的要求区别开来并加以分解。
由于穷举测试工作量太大,以至于无法实际完成,促使我们在大量的可能数据中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在不了解等价分配计数的前提下,我们做计算器程序的加法测试时,测试了1+1,1+2,1+3和1+4之后,还有必要测试1+5和1+6吗,能否放心地认为它们是正确的?我们感觉1+5和1+6,与前面的1+1,1+2都是很类似的简单加法。
等价类划分的方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除非等价类中的某些例子属于另一等价类,因为几个等价类是可能相交的)。
使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必须在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划分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
1、划分等价类和列出等价类表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方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做为测试用例。
使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要经历划分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和选取测试用例两步。
2.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①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②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的,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设计。
3.划分等价类的标准:1)完备测试、避免冗余;2)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3)并是整个集合:完备性;4)子集互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5)同一类中标识(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同一等价类中,往往处理相同,相同处理映射到"相同的执行路径".4.划分等价类的原则。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在程序的规格说明中,对输入条件有一句话:“…… 项数可以从1到999 ……”则有效等价类是“1≤项数≤999”两个无效等价类是“项数<1”或“项数>999”。
软件测试培训之等价类划分法想学软件测试?千锋软件测试培训教研+讲师+项目实战+随堂笔记录制,全方位教学,权威资深师资阵容,业内最具责任心、最懂教学。
在软件测试学科中,黑盒测试是一大重要分支。
黑盒测试的方法众多,即使是老鸟也保不齐有所疏漏。
下面,千锋软件测试培训小编就为大家等价类划分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1.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六大原则: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例:输入值是学生成绩,范围是0~100: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想学软件测试?千锋软件测试培训教研+讲师+项目实战+随堂笔记录制,全方位教学,权威资深师资阵容,业内最具责任心、最懂教学。
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布尔量是一个二值枚举类型,一个布尔量具有两种状态:true和false。
实验一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实验一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实验目的:1.掌握等价类划分的方法2.掌握按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实验内容:1、请用等价类划分法为三角形问题划分等价类,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测试下面三角形问题程序,找出缺陷并改正,给出缺陷报告。
#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int a,b,c;cout<<"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界于1-100之间)"<<endl;< p="">cin>>a>>b>>c;if(a<=1||a>=100)cout<<"a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b<=1||b>=100)cout<<"b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c<=1||c>=100)cout<<"c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a+b>c||a+c>b||b+c>a)cout<<"a,b,c的值不能构成三角形!";if(a==b&&b==c)cout<<"是等边三角形!";if(a==b||b==c||a==c)cout<<"是等边三角形!";if(a<>b&&b<>c&&c<>a)cout<<"一般三角形!";三角形问题:划分等价类测试用例:1、覆盖有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2、覆盖无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缺陷报告: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输入数据如图所以: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2、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1)地区码:以0开头的三位或者四位数字(包括0);2)电话号码:以非0、非1开头的七位或者八位数字。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
1、等价类概念与分类
# 等价类解决的问题: 让测试⼈员从穷举测试中解脱出来.
# 等价类
在所有测试数据中,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集即为等价类
# 等价类分类
- 有效等价类: 正确的数据
- ⽆效等价类: 错误的数据
1、2等价类划分法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划分等价类可以将测试集合科学的从⽆穷⼤减少到有限⼩, 让测试⼯作从穷举测试中解放出来, ⼤⼤减少测试⽤例数量, 提升测试效率.
1.3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例步骤与应⽤场景
步骤
1、需求分析
2、划分等价类
(1).有效等价类
(2).⽆效等价类
- 规则(需求本⾝触发)
- 长度需求
- 类型规定
- 是否为空(必填项检查)
- 是否可重复输⼊
3、设计⽤列
# 典型应⽤场景: 带有输⼊框的测试
1.4、案例实战 --- QQ号注册⽹站账号
# 根据以下需求, 利⽤等价类划分法基于测试⽤例模板设计测试⽤例
# 需求:
使⽤QQ号注册⽹站账号, QQ号要求: 6-10位⾃然数, 同⼀QQ号不能重复注册
# ⽤例设计步骤
1.分析需求
2.等价类划分(见下表)
- 有效等价类
- ⽆效等价类
3.设计⽤例(见下图)。
等价类划分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它将输入和输出的各种可能情况分成若干个等价类,以减少测试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等价类划分方法通常用于设计测试用例,特别是针对复杂的系统或程序。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分组,以便只需测试每个等价组中的一些情况,就可以确定程序或系统的正确性。
在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时,首先需要了解输入和输出的各种可能情况,然后将它们分为若干个等价类。
等价类应该是互不重叠的,且包含相同的属性或特征。
例如,如果系统要求输入一个数字,那么等价类可以分为正整数、负整数、零和非数字等。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典型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或程序能够正确处理每个等价类的情况。
等价类划分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节约测试时间和成本。
同时,通过分组可有效避免测试用例的冗余和遗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时,要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情况,并确保每个等价组都至少被测试一次,以充分验证程序或系统的正确性。
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界值分析方法·错误推测方法·因果图方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3)设计测试用例: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 ...... ...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2)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 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1)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那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 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2)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 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3)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 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 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4) 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从因果图生成的测试用例(局部,组合关系下的)包括了所有输入数据的取TRUE与取FALSE的情况,构成的测试用例数目达到最少,且测试用例数目随输入数据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除了上述几种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外其他方法还包括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功能图分析方法等。
什么是等价类划分法在软件测试的过程中,等价类划分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是一种常用的测试设计技术。
它的目的是将测试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等价类,以覆盖系统中的各种情况。
等价类划分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同时保证对系统功能的充分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互不相交的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代表值进行测试。
等价类是指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一组测试输入。
通过选择合适的等价类进行测试,可以尽可能地覆盖系统的各种情况,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等价类的划分通常基于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输入条件。
在对输入数据进行划分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每个等价类必须是互不相交的,即同一个输入只能被划分到一个等价类中。
2. 每个等价类必须是完备的,即所有可能的输入都必须被覆盖到。
3. 每个等价类必须是有效的,即每个等价类都能触发系统中的某种行为或响应。
为了更好地理解等价类划分法,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注册页面,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和确认密码。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我们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以下等价类:1. 用户名为空:这里包括用户名为空和用户名只包含空格的情况。
2. 密码为空:这里包括密码为空和密码只包含空格的情况。
3. 确认密码为空:这里包括确认密码为空和确认密码只包含空格的情况。
4. 密码与确认密码不一致:用户输入的密码和确认密码不一致。
5. 有效的输入:除上述情况外,属于有效的输入。
根据这个等价类划分,我们可以选择代表值进行测试。
例如,选择其中一个等价类的值进行测试:输入用户名为空、密码为空、确认密码为空并且密码与确认密码不一致。
通过测试这个等价类的值,我们可以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这种情况。
等价类划分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对系统功能的全面覆盖。
通过选择适当的等价类进行测试,可以发现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和错误,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介绍:
>>等价类划分法是将程序所有可能的输⼊进⾏合理分类,再从每⼀个分类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例,从⽽开展 测试,“合理分类”即“划分等价类”。
之所以分类“等价”,是由于从划分好的分类中,任意选取⼀条数据都能代表其他的数据执⾏ 测试,它们之间选取是等价的。
等价类划分法特点:
>>等价类划分法是⼀种重要且常⽤的⿊盒测试⽤例设计⽅法,⼴泛应⽤于各项测试中,优势显著。
采⽤该⽅法既能⼤⼤减少测试 ⼯作量,⼜能提⾼测试的有效性。
>>等价类划分法中“如何划分等价类”尤为关键:
>>有效等价类:符合需求说明的,合理的输⼊数据的集合。
>>⽆效等价类:不符合需求说明的,⽆意义的输⼊数据的集合。
应⽤步骤:
>>依据常⽤⽅法划分等价类;
>>为等价类表中的每⼀个等价类分别规定⼀个唯⼀的编号;
>>设计⼀个新⽤例,使它能够尽量多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该步骤,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例所覆盖;
>>设计⼀个新⽤例,使它仅覆盖⼀个尚未覆盖的⽆效等价类,重复该步骤,直到所有的⽆效等价类均被⽤例所覆盖。
应⽤实例:
>>登录窗⼝需求说明⽤户名限制为6~10位⾃然数,⽤等价类划分法可得以下⽤例:。
测试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常用测试方法,它将输入和输出中的数据划分为多个等价类,来表示同一类别的数据对系统行为的影响是相同的。
这种方法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效率,并确保测试全面覆盖不同的情况。
一、等价类划分法的基本原则1.有效等价类:每个等价类都应该包含有效的数据,即系统能够正确处理的数据。
2.无效等价类:每个等价类都应该包含无效的数据,即系统应该能够正确拒绝处理的数据。
3.边界值等价类:每个等价类都应该包含边界值数据,即系统在处理边界值时的行为应该正确。
二、等价类划分法的步骤1.确定输入和输出:首先需要明确被测试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可以通过需求文档或者与开发人员的讨论来获取这些信息。
2.划分等价类:将输入和输出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表示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
3.确定有效等价类: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选择一部分具有有效数据的等价类,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数据。
4.确定无效等价类: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选择一部分具有无效数据的等价类,确保系统能够正确拒绝处理这些数据。
5.确定边界值等价类: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选择一部分具有边界值的等价类,确保系统在处理边界值时的行为正确。
6.编写测试用例:根据划分出的等价类,编写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和期望输出。
7.执行测试用例:执行编写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8.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
三、等价类划分法的案例分析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登录功能的系统,输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输出是登录是否成功。
1.划分等价类:-用户名:有效用户名、无效用户名-密码:有效密码、无效密码2.确定有效等价类:-用户名:有效用户名-密码:有效密码3.确定无效等价类:-用户名:无效用户名-密码:无效密码4.确定边界值等价类:-用户名:无效用户名-密码:有效密码5.编写测试用例:-有效用户名+有效密码:期望结果是登录成功。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方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做为测试用例。
使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要经历划分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和选取测试用例两步。
2.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①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②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的,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设计。
3.划分等价类的标准:1)完备测试、避免冗余;2)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3)并是整个集合:完备性;4)子集互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5)同一类中标识(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同一等价类中,往往处理相同,相同处理映射到"相同的执行路径".4.划分等价类的原则。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在程序的规格说明中,对输入条件有一句话:“…… 项数可以从1到999 ……”则有效等价类是“1≤项数≤999”两个无效等价类是“项数<1”或“项数>999”。
等价分类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如今,大部分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台电脑,而且每天都在上网。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浏览信息的时候不能确定这些信息对我们有没有用处,就会有一个标题,有一句话来作为判断,然后根据这个标题去搜索信息,或者通过一句简单的话去推测这件事情的意思。
比如说现在在流行一个词叫“等价分类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等价分类法呢?首先,它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快捷、简单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其次,这种方法也可以让搜索引擎更快地抓取文字和图片信息。
最后,等价分类法可以让用户们找到与众不同的新闻和资讯。
因此,等价分类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等价分类法也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的学习中。
那么,怎样使用等价分类法呢?其次,这种方法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确定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二是将这种关系进行描述。
第一步,等价分类法要求分析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即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比如说,语文课本上的许多古诗,并不像一般的古诗那样直接表达诗人的心境。
它往往需要你去联系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
一般来说,在唐朝的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夜宿山寺》都体现出他心情十分愉悦,而当他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便暗示了他此刻心中充满忧愁。
所以,等价分类法要求,我们需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作者真正的情感。
再次,这种方法要求,我们要将这种关系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搜索引擎才可以根据关系来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另外,它还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必须写清楚相关的逻辑,做到思路清晰。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即“一定要用作业软件或者浏览器打开才行”。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标题写成这样:“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如果我们只知道等价分类法的具体形式,而不知道它真正的实质,就不能准确地运用等价分类法。
它的意思是我们在平常看书或者上网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标题或者某句话,要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