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洗手法幼儿园
- 格式:ppt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1
2024年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能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3. 养成饭前便后、玩耍后主动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重点:了解洗手的重要性,能独立完成七步洗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图示、病菌模型。
2. 学具:每人一个病菌模型、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病菌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怪物是什么吗?”讲解病菌的危害,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防止病菌进入身体。
2.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七步洗手图示,逐一步骤讲解,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针对每个步骤,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让幼儿理解每一步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七步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洗手比赛,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步骤一:湿手步骤二:取洗手液步骤三:揉搓掌心步骤四:揉搓手背步骤五:揉搓指缝步骤六:揉搓指尖步骤七:冲洗干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演示七步洗手法,并帮助他们改正洗手动作。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完成七步洗手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卫生设施,了解卫生设施的作用,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与家园共育的衔接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确保幼儿能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指南
步骤一:用清水将双手湿润
打开水龙头,用适量的清水将双手彻底湿润,确保每个手指都完全沾湿。
步骤二:涂抹适量的肥皂
取适量的肥皂,使其充分起泡。
可以选择使用无刺激性的儿童专用肥皂。
步骤三:揉搓双手掌
将双手掌心相对,以搓手的动作揉搓双手掌,确保肥皂泡沫均匀地分布在双手上。
步骤四:交叉握手指缝
将左手的指缝与右手相交叉,掌心相对,用搓手的动作揉搓指
缝部位。
然后交换手掌的位置,再次揉搓指缝。
步骤五:搓洗指尖
用右手的指尖在左手掌心上以旋转的方式搓洗,然后再交换手
掌的位置,用左手的指尖在右手掌心上搓洗。
步骤六:搓洗手背
将掌心相对,用手背互相搓洗,确保每个手背都用力搓洗干净。
步骤七:冲洗和擦干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将肥皂和泡沫完全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
纸巾或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双手。
注意事项
- 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至少需要20秒时间。
- 每天多次洗手,如进餐前、上厕所后、与其他儿童接触前等。
- 教育和引导幼儿正确和规范地洗手。
- 定期清洁和消毒洗手池和洗手间设施。
请确保幼儿园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掌
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七步洗手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能够熟练运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洁双手,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生活中主动洗手的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
2. 学具:小玩具、沙包等,用于模拟实践情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如沙坑游戏。
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小手变得这么脏,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回答:“洗手”。
2. 讲解七步洗手法(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或卡片,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边讲解边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位幼儿进行现场演示,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让其他幼儿跟随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板书内容:(1)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2)洗手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中是否主动洗手,并记录下来。
(2)根据七步洗手法,画出洗手步骤的简笔画。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由家长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幼儿在洗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洗手间,了解卫生设施。
(2)开展“我是卫生小标兵”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发挥榜样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确保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儿歌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比赛按预赛、决赛依次进行。
预赛之前,各班保育老师对孩子们洗手的步骤、动作的规范性、清洗的干净程度进行了全面规范培训。
比赛过程中,中大班小朋友动作规范,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七个关键动作行云如流水,一气呵成,现场掌声阵阵。
就连刚入园不到一个月的小班萌宝们也不甘示弱,动作虽然不那么标准但十
分到位,洗手步骤伴随着郎朗上口的儿歌,把洗手变成了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知晓洗手的重要性,巩固了幼儿七步洗手的步骤,给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打下了基础,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的口诀有很多,例如:
1.内外夹弓大立腕,时间超过十五秒。
2.掌心对掌心;手心压手背;食指交叉摩;手握关节搓;拇指围轴转;指尖掌心揉;手腕别放过。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这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这七步包括:
1.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每一步骤至少持续15秒,以确保双手得到充分的清洁。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外出回家后、摘掉口罩后等,都需要及时洗手。
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通过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主要围绕“七步洗手法”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第2节,详细内容如下:1. 学习正确的洗手步骤;2.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3. 掌握七步洗手法;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2. 掌握七步洗手法,并能正确进行操作;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卫生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养成良好洗手习惯。
教学重点: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水盆、PPT、视频等;2. 学具:幼儿用洗手液、肥皂、毛巾、水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洗手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七步洗手法,边讲解边示范;(2)讲解每一步洗手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3)引导幼儿跟着教师一起练习七步洗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互相监督、纠正;(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3)评选出洗手小能手,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洗手,还有哪些卫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板书内容:a. 洗手的重要性b. 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c. 洗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七步洗手法,并帮助他们改正洗手方法。
2. 答案:正确完成七步洗手法的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幼儿积极参与,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巩固;2. 拓展延伸:a. 教师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洗手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b. 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如制作洗手宣传画、编写洗手儿歌等,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养成良好洗手习惯;2. 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细节;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一个集体,往往容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
而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重点教育幼儿如何正确洗手。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七步洗手法教导幼儿。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流程。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2分钟)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图片、故事或者音乐来引导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 讲解洗手步骤(5分钟)介绍洗手的七个步骤,分别为:1.洗手前打湿双手。
2.取适量肥皂液于手心,揉搓至起泡沫。
3.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搓指腹。
5.两手相对,掌心交叉搓手心。
6.掌心相对,转圈搓手指尖。
7.冲洗干净,用干净毛巾擦干。
通过细致讲解每一个步骤,确保幼儿掌握每一步的正确操作。
3. 手部清洁示范(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视频或自己的实际操作来演示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操作。
4. 幼儿自我练习(15分钟)让幼儿按照正确的步骤练习洗手,引导幼儿注意每个步骤的细节,纠正错误的操作。
5. 小组活动(20分钟)把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协作,在同时操作的情况下,相互给与帮助和鼓励,并通过小组比较来发现不足,补充完善。
6. 总结(3分钟)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总结一下七步洗手法的作用和优点。
7. 课后练习(2分钟)让幼儿每天坚持使用七步洗手法,并鼓励幼儿将这种好的卫生习惯带回家,让父母一起来帮助实施。
四、注意事项1.教师要耐心,用语简单明了。
2.保持活动现场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辅导幼儿操作时,注意协助调整技巧。
4.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五、结语七步洗手法是一种简易易学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通过教育幼儿使用七步洗手法,既可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安全,也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2. 使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够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挂图、演示道具。
2. 学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幼儿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5分钟)展示七步洗手法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洗手的具体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使用演示道具,一边示范七步洗手法的具体动作,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进行问答环节,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1)湿: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
2)搓:取适量洗手液,双手揉搓出泡沫。
3)冲: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泡沫消失。
4)捧:用双手捧清水,彻底冲洗手指间。
5)擦:用毛巾擦干双手。
6)关:关闭水龙头。
7)穿:穿上围裙,防止弄湿衣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演示七步洗手法,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幼儿完成洗手动作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示范演示、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七步洗手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掌握程度,并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故事情境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加深他们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3.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及讲解的清晰度。
4. 随堂练习:教师对幼儿洗手动作的指导和纠正。
幼儿园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含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及时洗手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洗手液、毛巾、水盆。
2. 学具:七步洗手法挂图、卡通洗手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幼儿在户外玩耍后,手脏了却直接拿东西吃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1)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2)手脏了直接吃东西会有什么后果?(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2. 讲解七步洗手法(5分钟)(1)通过课件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结合七步洗手法挂图,详细讲解每个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3. 示范与练习(5分钟)(1)教师示范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操作,边示范边讲解。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在下面跟着练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快速地完成七步洗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的重要性2. 七步洗手法步骤: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⑤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⑥ 五指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
⑦ 洗手腕,交替进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自觉运用七步洗手法。
(2)完成一份关于“我学会了七步洗手法”的手抄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洗手七步法》含反思大班教案《洗手七步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洗手七步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难点是养成洗手习惯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三块小毛巾,三块香皂,三个脸盆。
2、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吸铁石。
经验准备:在一日活动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
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上了美术课,你们画的画都很漂亮,给自己鼓鼓掌。
但是看看你们的小手怎么样呢? 幼儿:很脏老师:小朋友们好幼儿:老师好老师:等会儿我们就要吃点心了,那么在吃点心前我们要干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儿:洗手老师:对,那我们除了吃东西前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呀?幼儿:上完厕所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老师:嗯,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吗?幼儿:因为手很脏老师:对,我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他们就像小虫子一样,在我们手上躲起来了,如果细菌不小心擦到眼睛里,眼睛会很痒,如果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我们也有可能会肚子疼。
所以在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我们要洗手。
2.基本部分老师:那你们平时是怎么洗手的?幼儿:这样(洗手的动作)老师:请你上来试一试。
幼儿:好啦老师: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包子同学洗手,你们觉得她洗手洗干净了吗?幼儿:洗干净了。
老师:嗯,那老师今天再教你们一种新的洗手方法,让你们的小手变得更干净。
(老师示范洗手)。
老师:那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怎么洗手哦。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学会并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幼儿自觉洗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洗手的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
2. 学具:幼儿用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洗手的重要性,如小熊不洗手吃零食,导致肚子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洗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七步洗手法的挂图或卡片,逐一向幼儿讲解每个步骤,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洗手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游戏巩固(5分钟)设计一个洗手游戏,如“洗手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六、板书设计1. 《七步洗手法》2. 内容:① 洗手的重要性② 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③ 培养良好洗手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演示给家人看。
答案: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如下:① 湿手② 涂抹洗手液③ 双手互搓④ 洗手背⑤ 洗手指尖⑥ 洗拇指⑦ 冲洗2. 作业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并记录幼儿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和呈现方式。
2. 例题讲解中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和示范细节。
3. 随堂练习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和纠错方法。
4. 小结与讨论环节对洗手重要性的强调和良好洗手习惯的培养。
5. 游戏巩固的设计和实施。
6. 作业设计中的家长参与和家庭实践活动的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引入环节的故事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如小熊肚子疼的故事。
小班健康《七步洗手法》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2. 培养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洗手液、肥皂、毛巾、七步洗手法的挂图。
学具:小水盆、水壶、洗手液、肥皂、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讲解七步洗手法(10分钟)教师展示七步洗手法的挂图,逐一步骤进行讲解,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具体场景为例,让幼儿判断何时需要洗手,并引导幼儿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教具,让幼儿互相监督,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练习。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的洗手过程,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七步洗手法》2. 内容: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洗手的时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七步洗手法,并教他们正确洗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但仍有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比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洗手技能,同时加强幼儿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故事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其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场景的设定,帮助幼儿理解何时需要洗手。
4. 随堂练习:确保幼儿在实践中能够正确执行七步洗手法。
5. 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家庭互动性,强化幼儿对洗手知识的掌握。
如何帮幼儿正确地洗手?七步方法指南
在幼儿园中,洗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预防
很多小儿疾病。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非常实用,以下是详细的步骤指南:
1. 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变热,然后湿润双手。
2. 挤适量肥皂于手掌心,并搓出泡沫。
3. 用右手的手心握住左手的拇指,快速搓10下,再换左手搓右
手的拇指。
4. 用右手中指伸入左手掌心搓10下,再换手。
5. 交换至右手,用左手掌心搓10下右手中指,再换手。
6. 分别搓洗双手掌心、背部、指缝、指尖、指甲、腕部等部位,
搓30秒左右;
7. 冲洗双手,直至清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纸巾擦干双手。
注意事项:
洗手过程中,应保持手部和手腕低于肘部,防止水打湿衣服。
干
燥的气候,可适当涂上护手霜,以保持双手的湿润度。
最后,鼓励幼
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七步洗手法》反思《幼儿园小班安康活动教案《七步洗手法》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知道洗手的步骤,手脏了后要洗手,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潮湿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其次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展;一、活动目标: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驾驭正确的洗手步骤。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乐于沟通,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造就幼儿的平安意识。
二、活动打算1.已有经历打算:知道手脏了后要洗手。
2.材料打算:《洗手步骤》课件、水龙头图片、肥皂或洗手液、毛巾。
三、活动过程(一)起先局部:情景导入。
师:请大家想一想,手脏了怎么办呢? 老师鼓舞幼儿说一说自己平常是怎么洗手的,并简洁演示。
(二)根本环节:1.了解洗手用具。
师:小挚友们,我们会用什么东西洗手?(肥皂、洗手液、毛巾、干净水等) 老师逐一出示肥皂、水龙头图片、毛巾,并引导幼儿说用肥皂,搓搓手干净水,冲冲手小毛巾,擦擦手。
老师念儿歌,并加上相应动作,请幼儿效仿。
2.了解洗手步骤。
老师播放课件《洗手步骤》,让幼儿了解洗手的步骤。
师:小挚友们跟着教师一起进展洗手动作的学习。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3.体验活动:洗洗手。
(1)老师带着幼儿到洗手处,请一名幼儿遵照老师刚刚的方法试一试,请其他幼儿来做小裁判,看他做得对不对。
(2)幼儿分组进展洗手体验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毕:小结:我们在饭前、便后、手脏时都要洗手,这样还可以防止传染病呢。
所以,我们以后要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我们的小手洗得干干净净。
四、活动延长1.请幼儿回去视察自己家人的洗手方式,提示家人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随机教育日常生活中,提示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并坚持运用正确的方法。
附录:洗手的步骤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潮湿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其次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展;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穿插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展;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展;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展;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