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力加工概论试卷(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A 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零件加工阶段的划分一般划分为 、 、 三阶段。
2、按照冷却速度的快慢,锻件常用的冷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写出两个你所见过的剪切工具 、 。
4、铣削加工可以加工 、 、 等。
5、铣床附件有_____、_____、______(三个即可)。
6、铸件常见的缺陷 、 、 、 、 、 。
7、砂轮的强度是指砂轮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抵抗其_______的能力。
8、砂轮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9、切削液的作用 、 、 、 。
10、圆周铣削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二、判断(每空1分,共10分)1、型砂的耐火性指型砂在高温金属液的作用不熔化、软化和烧结的性能。
( )2、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工序称为拔长。
( )3、冲压生产其尺寸精度由模具保证,质量稳定,但互换性差。
( )4、车床加工若用前后顶尖装夹,一般前后顶尖不能直接带动工件回转。
( )5、周铣分为对称铣削、不对称逆铣和不对称顺铣。
( )6、刨刀往往做成弯头形状,使刨刀在受力弯曲时刀尖能离开加工表面,防止扎刀。
( )7、铣刀是一种多刃刀具,切削速度高,故铣削加工的生产效率高。
( )8、砂轮的硬度越大,表示磨粒愈不易脱落。
( )9、由于砂轮具有自锐性,使其在磨削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锋利刃口。
( ) 10、氧气瓶中氧气冻结时可用明火烘烤。
(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铸型表面直接与液体金属液接触的一层型砂( )。
A、面砂 B、单一砂 C、型(芯)砂 D 、填充砂2、•铸造生产砂眼缺陷的基本原因是液态金属( )A、浇注速度较快 B、浇注温度较低 C、浇注速度较慢3、花盘上安装形状不对称的工件时,安装重心会偏向一边,故在另一边要加( ) A、 压板 B、支撑柱 C、 平衡块4、用圆柱铣刀铣平面,铣刀宽度最好( )工件宽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5、焊接过程中,将焊接接头加热至融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为( ) A、 压焊 B、钎焊 C、熔焊6、气割用的是( )A、 氧化焰 B 、碳话焰 C、中性焰7、精车细长轴外圆时应选用主偏角为( )的外圆车刀。
金属压力加工概论试卷A填空题:20分1. 金属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有:轧制、锻造、冲压、拉拔和挤压等;2. 由钢锭或钢坯轧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和性能的钢材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的组合,称为轧钢生产工艺过程;3. 由于加热不良可使原料造成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加热不均、熔化等缺陷;4. 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等;5. 按照适用范围,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6. 生产车间各项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定员以及资金等利用程度的指标称之为技术经济指标;7. 依靠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轧辊辊缝中的现象,称为为咬入;名词解释:20分1. 加工硬化: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变化的综合现象叫做加工硬化;2.冷变形金属压力加工过程中,只有加工硬化作用而无回复与再结晶现象的变形过程,叫做冷的条件下发生;变形;冷变形在低于再结晶温度<τ3. 金属塑性的概念金属塑性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损害其整体性的性能;4. 轧制也叫压延,它是指金属坯料通过转动轧辊的缝隙间而使金属受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5.热变形对于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且再结晶的速度大于加工硬化速度的变形过程,即在变形过程中,由于完全再结晶的结果而全部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的变形过程称为热变形;判断对错:10分1. 浇注前进行了不充分脱氧的钢叫镇静钢; ×2. 金属的塑性与柔软性是一致的; ×3. 冷轧与热轧相比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4. 提高轧制速度,有利于轧件咬入; ×5. 轧辊的咬入条件是咬入角大于或等于摩擦角; ×选择题10分1. A 生产过程是将实心管坯穿成空心的毛管,然后再将其轧制成所要求尺寸的钢管; A.无缝钢管 B.焊接管 C.角钢2. “GB”是 A 的缩写代号;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内控标准3. 板带钢轧制的 A 是板带轧制制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A.压下制度 B.张力制度 C.原料规格4. 冷轧后的脱脂目的在于除去钢板表面的 A ;A.油污 B.氧化铁皮 C.缺陷5. 热轧无缝钢管生产过程有 A 两个主要变形工序;A.穿孔和轧管 B.酸洗和除鳞 C.开坯和精整6. 在相同的轧制条件下,轧辊的直径越小,轧制压力越 A ;A.小 B.大 C.一样大 D.不确定7. 中厚板轧制时,清除氧化铁皮的方法叫 B ;A.酸洗 B.除鳞 C.加热8. 在轧制时,轧制速度 B ,摩擦系数越小;A.越小 B.越大 C.变缓9. 金属的可焊性是金属的 C 性能A、物理B、化学C、工艺D、机械10. 我国一般称 A 毫米厚的板材为中板A、4~20B、4~25C、6~20D、6~25简答题:40分1.写出可能的各种应力状态图;答案:如图所示:2.什么叫轧制力矩如何计算答案:轧制力矩就是轧制时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压力与其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距离即力臂的乘积;轧制力矩是驱动轧辊完成轧制过程的力矩; 按轧件给轧辊的压力进行计算:M=2Pa两根轧辊,其中P-轧制压力;a-力臂;3. 金属成型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减少质量的成型方法2.增加质量的成型方法3.质量保持不变的成型方法4.组合的成型方法4.塑性变形当使物体发生变形的因素去掉后,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叫做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特征如下:1塑性变形是在弹性变形的基础上发生的;2应力和变形不是直线关系,即不遵守虎克定律;3塑性变形过程中,外力不但改变了原子间距,而且破坏了原来的原子间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4塑性变形能改变材料的机械和物理性质;5. 引起变形和应力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外摩擦的影响2.变形物体形状的影响3.变形物体性质不均匀的影响4.变形物体温度不均匀的影响5.加工工具形状的影响6.变形物体内残余应力的影响6.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有:1增强变形与应力的不均匀分布;2提高变形抗力;3出现方向性;4除晶粒内部变形外,在晶界上也发生变形;7. 型钢生产工艺1.坯料及轧前准备2.钢坯加热3.型钢轧制4.型钢的精整8. 热连轧带钢生产热连轧带钢生产,不仅能够高产,而且可以达到优质和低成本的要求,因而在当前轧钢生产方法中占据了主流和统治地位;其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与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及卷取等工序;。
有色金属压力加工原理绪论1、★★★金属压力加工与切削加工、铸造等方法相比,具有哪些主要优点?答:1、可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2、因无(少)废屑,可节约大量的金属3、上产率高4、产品规格多2、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锻造分自由锻和模锻2、轧制分纵扎、横轧和斜扎3、挤压分正挤压和反挤压4、拉伸★★★★名词解释:锻造:利用外力,通过工具或模具使金属变形的加工方法。
轧制: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平的或成型的),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的产品的加工方法。
挤压:对挤压筒内的锭坯一端施加压力,使其通过模空以实现塑性变形的方法。
拉伸:对金属坯料一端施加压力,使其模孔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
3、塑性成形方法轧制(纵扎)、拉拔、正挤压、反挤压和镦粗?P3 图第一章金属压力加工的力学和热力学条件1-1 力和应力4、★★什么叫做外力?以及外力分类?答:在压力加工过程中,作用在金属表面上的力,叫做外力。
外力分为作用力和约束反力作用力:它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力,也称为主动力。
约束反力:工件在主动力作用下,其运动受到工具阻碍而产生的力,成为约束反力。
5、★★什么叫做内力?什么是第一种内力和第二种内力?答:由外力而引起金属内各质点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力,成为内力。
第一种内力:为平衡外力的机械作用将产生内力,这是第一种内力。
第二种内力:在某些条件下,由于金属工件各部分变形的大小不同,在金属内部产生的自相平衡的内力,称为第二种内力。
6、★什么叫做应力?分类和单位?答: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内部产生了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分为正应力(垂直分量)和切向应力(切向分量)。
帕Pa和兆帕MPa 1MPa=10^6Pa=0.1kg/mm^2=1N/mm^21-2 应力状态和变形状态7、★什么是金属处于应力状态?答:所谓金属处于应力状态就是金属内的原子被迫偏离其平衡位置的状态。
8、★★★绘制应力状态图P079、★什么是主应力状态、主应力、主平面、主切平面、主切应力?答:金属在实际变形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应力状态,即在变形区某点的单元六面体上只作用着正应力,没有切应力,我们把这样的应力状态称之为主应力状态。
C.挤压比’:’,金属流动锥角 ■ A,死区.。
压力加工思考题 第一部分挤压1•正挤压棒材时,金属流动的过程分哪三阶段?各有何特征,三个阶段挤压力有何变化? 答:A.开始挤压阶段(填充挤压阶段):镦粗d p ,L ,P ,少量金属正对模孔出来 切头,未加工组织。
B. 基本挤压阶段(平流、稳定挤压阶段) D 0> D , : P 0 :挤压筒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F t 0C. 终了挤压阶段(紊流挤压阶段):h 0, P ,形成挤压缩尾。
2•稳定挤压阶段,变形区内的应力及变形状态如何?答:变形区内的金属一般处于三向压缩状态,应变为两压一拉,轴向 「为拉伸,径向;r ,周向二为压缩。
径向:边部大,中心小。
轴向:从垫片方向向模孔方向 0。
出口处G =0。
轴向:CT r 一眄=K z 变形抗力6 =0档轴对称。
3•简述正挤压圆棒时,其基本挤压阶段的金属流动规律。
答:金属流动不均匀。
A. 外摩擦很大,锭坯外层温度低,中心流动快,边邻流动慢。
B. 加热不透,内部流动快,外层慢(内生外热) 。
4•简述死区的形成原因,作用及影响因素。
答:原因:A.从能量的观点:金属沿 adc 曲面流动所消耗的能量小于沿工具表面 abc 折面或ac 平面滑动时所消耗的能量。
B. 从流动的观点:金属沿 adc 曲面流动以逐渐改变方向较以 abc 面要容易的多。
作用:阻流金属表面的杂质及缺陷的能力,防止流入制品表面,提高质量。
C. 变形抗力。
影响因素:A.模角〉:〉,死区。
B.摩擦状态:f ,死区 。
D. 挤压温度「:「, f ,死区 。
冷挤压,润滑挤压,死区越小。
径向:边部大,中心小。
出口:KE. 挤压速度V j : V j ,流动金属对死区的冲刷越厉害,死区0F. 金属的强度特性:T ,强度死区。
G模孔位置:离挤压筒壁近的,死区©5•影响挤压时金属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答:A.挤压方法的影响a. 从挤压的力学方向看:P =R s(实现塑性变形所需力)• T t .zh .g (摩擦力),比较R s与T的大小变化分4类:1)R s高,T不高,金属流动最均匀(带润滑正挤压硬铝合金)。
《金属工艺学》复习思考题(压力)一.填空题:1.金属的压力加工的加工方法有、、、、、、等。
2.金属的可段性通常用测定。
影响可段性的主要因素是,,、等。
3.铁碳合金可段性最好的是,其锻造温度的范围是4.自由锻的工序主要有:、、等。
5.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主要有:、、等。
6.模膛分为:、、。
7.制坯模膛、、、和。
8.板料冲压的冲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9.设计冲孔模时,先按冲孔件确定模尺寸,然后根据间隙确定的模尺寸 .二.选择题:1.热变形的变形温度在()以上。
A.室温 B.回复温度 C. 再结晶温度 D. 相变温度2.钢中的()元素引起钢的热脆,钢中( ) 元素引起钢的冷脆。
A.Mn B.S C. Si D. P3.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 ).A.强度 B.硬度 C. 韧性4. 单件小批量生产大型锻件,常采用().A.手工锻造 B.模锻 C. 胎摸锻 D. 机器自由锻5. 弹簧钢的热处理采用( )A.淬火+低温回火 B.调质回火 C. 淬火+中温回火6. 采用圆钢为坯料,用自由锻生产锻件时拔长的锻造比一般为 ( ). A. 1.0-2.0 B.2.0-4.0 C. 1.0-4.0 D. 2.5-3.07.始锻温度过高会使坯料产生( ).A.加工硬化 B.晶粒粗大 C. 过热和过烧 D. 残余应力8.自由锻造在绘制锻件图时.需考虑锻件公差、余块和( )A.加工余量B. 飞边C. 锻造斜度D. 收缩余量三.判断题(共10分,每空1分。
对在括号里打√,错打×)1.预锻模膛一般不设飞边槽。
( )2.钢材中由于存在纤维组织,因而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若想改变其纤维组织分布,只能通过锻造,而不能采用热处理的方法。
( )3.提高金属的变形温度,降低变形速度,使金属处于三向压应力作用下进行变形,均能提高金属的可锻性。
( )4. 压力加工就是在冷态状态下加工.( )5. 回复就是为了消除压力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金属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金属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
本文将提供一份金属工艺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来测定?A. 拉伸试验B. 冲击试验C. 布氏硬度试验D. 洛氏硬度试验答案:D2. 下列哪种焊接方法是利用电阻产生的热量来熔化金属的?A. 气焊B. 电弧焊C. 激光焊D. 摩擦焊答案:B3. 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的前角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刀具强度B. 减少切削力C. 提高刀具耐用度D. 降低表面粗糙度答案:B4. 金属的疲劳破坏通常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A. 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B. 反复的应力作用C. 材料内部的缺陷D. 环境腐蚀答案:B二、填空题1. 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
答案:弹性2.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接触的面称为__________。
答案:切削面3. 焊接过程中,为了防止焊缝产生气孔,通常需要使用__________来保护熔池。
答案:保护气体4. 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通常包括锻造、轧制、挤压和__________。
答案:拉伸三、判断题1. 金属材料的韧性越高,其脆性也越大。
(错)2. 车削加工是最常用的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之一。
(对)3. 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焊接时产生的热影响区就越小。
(错)4. 金属的硬度和强度通常成正比关系。
(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金属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退火是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来降低硬度、提高韧性,适用于切削加工前的准备;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空冷,目的是提高强度和硬度,适用于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淬火是将金属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适用于制造工具和模具;回火是淬火后的再次加热和保温,目的是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适用于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
模拟试题(卷一)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专业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①、信息、能源称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
2、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有①和②。
3、根据石墨形态,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铸铁可分为①、②、③和④。
4、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①和②。
5、常见毛坯种类有①、②、③、和④。
其中对于形状较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⑤。
6、确定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坐标平面)是指①、②、和③。
7、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①。
8、珠光体是①和②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9、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法有①、②、③、④等。
10、根据焊接接头的各部位出现的组织和性能变化,整个焊接接头由①、②、③构成。
11、对灰铸铁进行①处理,对低碳钢进行②处理,对高碳钢进行③处理,均可改善其切削加工性(可加工性)。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砂型铸件,常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为防止这些缺陷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A.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B.改变化学成分;C.提高直浇口高度;D.A、B与C;E. A与B;F. A与C2、可锻铸铁中的团絮状石墨由下述方式获得。
( )A.由白口铸铁经高温退火从渗碳体分解而得到B.直接从液体中结晶而得C.由灰口铸铁经锻造而得D.上述说法都不对3、铸铁熔点比钢 ( )流动性比钢 ( ) 收缩率比钢 ( ) 故铸铁铸造性能好。
A.高、好、小B.低、好、小C.高、坏大D.低、坏、大4、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A.生产过程B. 工艺过程C. 工艺规程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A. 设计基准B. 装配基准C. 定位基准D. 测量基准6、用下列方法生产的钢齿轮中,使用寿命最长,强度最好的为:()A.精密铸造齿轮;B.利用厚板切削的齿轮;C.利用圆钢直接加工的齿轮;D.利用圆钢经镦粗加工的齿轮。
金属特种加工机床工艺考试题(附有答案)1、特种加工主要采用机械能以外的其他能量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达到图样上全部技术要求。
(1分)2、电火花加工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预定的加工要求。
(2分)3、电火花加工系统主要由工件和工具、脉冲电源、自动进给和调节装置几部分组成。
(3分)4、在电火花加工中,提高电蚀量和加工效率的电参数途径有:提高脉冲频率、增加单个脉冲能量、减少脉冲间隔。
(3分)5、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变质层、表面力学性能。
(3分)6、电火花加工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量环节、比较环节、放大驱动环节、执行环节、调节对象。
(3分)7、电火花成型加工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主要包含伺服进给控制系统和参数控制系统。
(2分)8、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腐蚀金属的原理,用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复制加工的工艺方法,其应用范围分为两大类:穿孔加工、型腔加工。
(2分)9、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动的、作为负极的、线状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脉冲放电所产生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2分)10、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工作液广泛采用的是乳化液,其注入方式为喷入式11、线切割机床走丝机构的作用:是使电极丝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保持一定的张力。
(2分)12、线切割控制系统作用主要是:1)自动控制电极丝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2)自动控制伺服的进给速度。
(2分)二、判断题(15分,每题1分)1、目前线切割加工时应用较普遍的工作液是煤油。
(错)2、在型号为DK7740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D表示电加工机床。
(对)3、线切割机床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快走丝,另一类是慢走丝。
(对)4、3B代码编程法是最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方法。
(错)5、离子束加工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对)6、电火花加工中的吸附效应都发生在阴极上。
金属压力加工概论试卷A
填空题:20分
1. 金属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有:轧制、锻造、冲压、拉拔和挤压等。
2. 由钢锭或钢坯轧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和性能的钢材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的组合,称为轧钢生产工艺过程。
3. 由于加热不良可使原料造成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加热不均、熔化等缺陷。
4. 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等。
5. 按照适用范围,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6. 生产车间各项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定员以及资金等利用程度的指标称之为技术经济指标。
7. 依靠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轧辊辊缝中的现象,称为为咬入。
名词解释:20分
1. 加工硬化: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变化的综合现象叫做加工硬化。
2.冷变形
金属压力加工过程中,只有加工硬化作用而无回复与再结晶现象的变形过
)的条件下发生。
程,叫做冷变形。
冷变形在低于再结晶温度(<0.3T
τ
3. 金属塑性的概念
金属塑性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损害其整体性的性能。
4. 轧制也叫压延,它是指金属坯料通过转动轧辊的缝隙间而使金属受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5.热变形
对于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且再结晶的速度大于加工硬化速度的变形过程,即在变形过程中,由于完全再结晶的结果而全部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的变形过程称为热变形。
判断对错:10分
1. 浇注前进行了不充分脱氧的钢叫镇静钢。
( × )
2. 金属的塑性与柔软性是一致的。
( × )
3. 冷轧与热轧相比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 √ )
4. 提高轧制速度,有利于轧件咬入。
( × )
5. 轧辊的咬入条件是咬入角大于或等于摩擦角。
( × )
选择题10分
1. ( A )生产过程是将实心管坯穿成空心的毛管,然后再将其轧制成所要求尺
寸的钢管。
A.无缝钢管 B.焊接管 C.角钢
2. “GB”是( A )的缩写代号。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内控标准3. 板带钢轧制的( A )是板带轧制制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A.压下制度 B.张力制度 C.原料规格
4. 冷轧后的脱脂目的在于除去钢板表面的( A )。
A.油污 B.氧化铁皮 C.缺陷
5. 热轧无缝钢管生产过程有( A )两个主要变形工序。
A.穿孔和轧管 B.酸洗和除鳞 C.开坯和精整
6. 在相同的轧制条件下,轧辊的直径越小,轧制压力越( A )。
A.小 B.大 C.一样大 D.不确定
7. 中厚板轧制时,清除氧化铁皮的方法叫( B )。
A.酸洗 B.除鳞 C.加热
8. 在轧制时,轧制速度( B ),摩擦系数越小。
A.越小 B.越大 C.变缓
9. 金属的可焊性是金属的( C )性能
A、物理
B、化学
C、工艺
D、机械
10. 我国一般称( A )毫米厚的板材为中板
A、4~20
B、4~25
C、6~20
D、6~25
简答题:40分
1.写出可能的各种应力状态图。
答案:如图所示:
2.什么叫轧制力矩?如何计算?答案:轧制力矩就是轧制时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压力与其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距离(即力臂)的乘积。
轧制力矩是驱动轧辊完成轧制过程的力矩。
按轧件给轧辊的压力进行计算:M=2Pa(两根轧辊),其中P-轧制压力;a-力臂。
3. 金属成型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减少质量的成型方法
2.增加质量的成型方法
3.质量保持不变的成型方法
4.组合的成型方法
4.塑性变形
当使物体发生变形的因素去掉后,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叫做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特征如下:
1)塑性变形是在弹性变形的基础上发生的。
2)应力和变形不是直线关系,即不遵守虎克定律。
3)塑性变形过程中,外力不但改变了原子间距,而且破坏了原来的原子间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
4)塑性变形能改变材料的机械和物理性质。
5. 引起变形和应力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外摩擦的影响
2.变形物体形状的影响
3.变形物体性质不均匀的影响
4.变形物体温度不均匀的影响
5.加工工具形状的影响
6.变形物体内残余应力的影响
6.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有:
1)增强变形与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2)提高变形抗力。
3)出现方向性。
4)除晶粒内部变形外,在晶界上也发生变形。
7. 型钢生产工艺
1.坯料及轧前准备
2.钢坯加热
3.型钢轧制
4.型钢的精整
8. 热连轧带钢生产
热连轧带钢生产,不仅能够高产,而且可以达到优质和低成本的要求,因而在当前轧钢生产方法中占据了主流和统治地位。
其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与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及卷取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