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奈在石阡县的引种表现与栽培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青杄为松科云杉属乔木植物,为我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
青杄具有喜光、稍耐阴、喜冷凉气候的特征,常生长在海拔范围1400~2800m的区域。
青杄作为常绿针叶树种之一,其主干笔直、材质轻软、纹理顺畅、结构较细,树材在建筑、桥梁、车辆、家具、造纸等行业中均有应用。
一、青杄生物学特征青杄在青海东部属于较为常见的针叶树种,主干笔直,树体最高可生长至40m以上。
叶片色深绿、针状,叶长约1~3cm。
枝条多平直或斜伸,树皮浅灰色,上方分布较浅环形节。
花着生在侧枝顶端,雄花多为单生,雌花为紫红色,上方覆盖一层白色膜。
果实为翅果、圆形,长7~12cm,内部种子呈对状分布。
青杄树皮外观为灰褐色,有细纹,较光滑。
青杄树生长时,多喜温润潮湿,耐低温,在不同质地、肥力水平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壤肥力高、排水便利的区域中长势最佳。
青杄树干笔直且直径粗,木质较为坚硬,耐风化,不易腐朽,因此,在各行业中均可作原材料使用。
但是,青杄树在生长时,相对常规树种来说较为缓慢,在育苗中,通常在4~6年树体才能够生长至1m。
青杄虽然生长缓慢,但是树体寿命较长,可存活至数百年。
青杄树体繁殖方式通常可分为种子播种有性及无性繁殖两种。
种子播种繁殖多为秋季,无性繁殖多为扦插、压条等方式。
青杄在生长期间,对外界的温度、光照水平、湿度条件等要求不高,为能够提升生长效果,建议种植在肥沃、土质疏松、排灌便利的土壤中。
以青杄树种应用在人工造林或绿化项目中,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风、抗盐碱、抗病等特征,环境适应性极强。
二、青杄播种育苗技术1、播种前准备(1)苗圃选址青杄播种育苗苗圃的位置应当首选交通便利、周边有充足的劳动力、土壤肥力水平高、有水源且水源无污染、地势平坦、排水便利的地块。
青杄育苗土壤以微酸森林土、农耕土最佳,若土壤质地差、有机质含量低,则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播种前,在苗圃上随机取样土壤做理化性质及肥力水平的测定,以确保满足青杄幼苗生长需求。
石阡县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措施杨再嫦(贵州省石阡县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555100)结合石阡县自然现状,从园地选择、栽植方式、土壤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介绍了核桃丰产园栽培管理技术,为合理安排核桃生产提供参考。
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土和心土分开堆放,表土层要放在穴上口,便于以后回土,地心土要堆放在穴的下口。
整地时穴底要平,整地规格为80cm ×80cm ×60cm ,保证穴底宽度不低于80cm ,并将表土放在坑的一边。
苗木定植定间的最佳时间为冬、腊月。
核桃苗木定植以前,应将苗木的伤根及烂根剪除,然后用泥浆蘸根,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成活。
定植时根据苗木大小及根系情况在已整地回填种植穴中间挖适当大的定植穴,然后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进行定植。
即将苗木放于穴中,先回填表土埋苗根达2/3时,将苗木向上轻提几下,使苗根舒展,再踩实。
然后回填土,当根系完全盖住时再踩实,再回土至高出地面10cm 即可。
注意灌水一定要足,否则影响成活。
待水渗下后,在树盘下覆少许土。
2.2栽后管理(1)检查苗木成活率及时进行补植。
(2)苗木防寒:秋栽苗木,应于土壤结冻前弯倒埋土或整树套塑料袋,塑料膜做成直径为20~25cm 的圆筒状,长度大于树高7~8cm ,并填满湿土。
来年萌芽前撤去膜、扒开土、苗木放出即可。
(3)定干:苗木萌芽后,即可定干,定干高度参见整形修剪部分。
剪口距芽的距离应保持2cm 左右,定干后要注意剪口涂漆。
3土肥水管理3.1土壤管理幼年核桃树在春季浅耕,成年园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果实采收后深耕25~30cm 。
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平地果园,逐年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结构。
山地核桃园,坡度在15°以上可以挖鱼鳞坑整地。
坡度在10°~15°的,沿等高线修梯田,梯田面宽3~4m ,呈内低外高状,外沿高出田面30cm ;10°以下缓坡修筑等高撩壕。
石阡县食用香料植物调查及发展对策摘要根据对石阡县香料植物种类的调查情况,介绍了部分食料类蔬菜的功效,并提出了发展石阡县香料植物的对策。
关键词食用香料植物;调查;发展;石阡县1 石阡县环境概况石阡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位于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15″~27°42′52″,处于湘西丘陵向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东南高,西北低,海拔388.3~1 869.3 m,群峰耸立,高低错落,山高水深。
县内地段类型多样,有山地、低山丘陵、河谷阶地、高山、峰林、溶洼、溶洞、侵蚀山脊和沟谷等。
石阡地质构造受雪峰期和燕山期运动影响,出露地层有上枝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迭系和第四系。
其中寒武系出露面积最大。
石阡县地处中亚热带区,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即雨热同季,暖湿共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特殊的地形地貌和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成就了植物的多样性,香料植物更为突出。
2 香料植物种类调查结果2.1 石阡县部分香料植物种类百合科:芦荟、蒜、洋葱;败酱科:缬草;木兰科:八角茴香、野八角;木犀科:茉莉、桂花;蔷薇科:玫瑰、杏、苹果、樱桃、山楂、草莓;茜草科:栀子;茄科:辣椒、烟草;樟科:山苍子、柚、樟;芸香科:甜橙、枳、中国肉桂、红桔、花椒、香橙、金柑;菊科:菊苣、蒲公英、艾菊;禾本科:香茅、大麦、甘蔗;胡桃科:山核桃;忍冬科:金银花;姜科:砂仁、小豆蔻、姜、山奈;伞形科:小茴香、芫荽、胡萝卜;桑科:无花果;石蒜科:石蒜;松科:马尾松;檀香科:红檀香木;金缕梅科:枫香;杉科:杉木;安石榴科:石榴;山茶科:茶树;壳斗科:板栗;十字花科:芥菜;胡麻科:黑芝麻;半日花科:岩蔷薇;鼠李科:枣;葡萄科:葡萄;大戟科:蓖麻;红豆杉科:红豆杉;铁线蕨科:铁线蕨。
2.2 石阡县香料类蔬菜种类及其功效(表1)3 香料植物的开发与利用香料植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全世界消费总额已从1970年的13亿美元到现在每年的2 800亿美元。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石阡苔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探析罗芳英(石阡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石阡 5551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茶产品逐渐向着品牌化、创新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作为贵州省石阡县的代表性茶种,如何强化石阡苔茶的种植管理水平及其加工生产成效已成为从业者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石阡苔茶的特征及其生产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石阡苔茶的种植管理要求,同时基于鲜叶采摘、鲜叶杀青、茶叶揉捻、干燥炒制以及提香烘干等环节针对石阡苔茶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阡苔茶;种植管理;加工技术;流程分析0 引言石阡苔茶出产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属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最早产自唐代。
近年来,石阡县大力发展种茶、制茶业,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石阡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91万hm2,投产茶园2.248万hm2,年产量超过3万t,综合产值达30亿元以上,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78家,茶叶市场覆盖全国各地。
有关研究者与从业者应针对石阡苔茶的种植与生产过程进行深层次探究与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石阡苔茶在市场环境当中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持。
1 石阡苔茶的特征及其生产环境1.1 石阡苔茶产品特征石阡苔茶主要为扁形绿茶,其外形呈自然芽状,稍扁,有毫,冲泡后汤色呈黄绿色,色泽较为明亮,能够嗅闻到明显的清香气味,基于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给出的分析结论,石阡苔茶当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等物质,具有抵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项作用。
1.2 石阡苔茶生产环境石阡苔茶主要种植于贵州省石阡县,该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平均海拔为857 m,属于较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8℃,年均日照时数为1 233 h,年均降水量为1 121 mm,产地周边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适宜石阡苔茶的生长。
2 石阡苔茶种植管理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石阡苔茶质量目标要求,推动石阡苔茶品牌建设及其本质竞争力的不断进步与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针对石阡苔茶的种植管理要求予以明确,做好种植方案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并进行全方位落实,为石阡苔茶的生长提供积极良好的环境保障[1]。
清香核桃栽植技术“清香核桃”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引进玉田县的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几年来在玉田县发展167公顷,每667平方米产300~400kg,平均每667平方米效益3500元,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现将其栽植技术介绍如下。
1.科学建园,选用优良品种。
清香核桃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外,沙土、壤土、粘土均可正常生长,特别适宜山区发展。
栽前土壤要深耕,清香核桃适宜山区栽培。
2.合理密植。
“清香核桃”虽然属于晚熟类型,但结果较早,树体中等大小,树姿开张,幼树生长较旺,因此栽植密度不要过密,立地条件较差土层较薄的山坡地栽植密度以3m×3m~5m×6m为宜;立地条件较好,土层深厚的地方以3m×4m~6m×8m为宜。
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以上二者之间选一。
3.配置授粉树。
清香核桃属雄先型品种,对授粉树要求不严,但为提高其坐果率,要配置其它雄先型品种作授粉树,如礼品2、中林1、中林3等,配置比例为8~10∶1。
4.栽植时间及方法。
清香核桃可以秋栽也可以春栽。
秋栽可以在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完成。
春栽于土壤解冻后栽植宜早不宜迟。
秋栽比春栽的树生长量大,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选择秋栽。
栽植要点:(1)挖坑。
清香核桃定植穴,一般不小于60cm见方,对土层较薄或土质粘重或肥力很差的地块,定植前进行土壤改良,有条件的施足基肥。
(2)定植。
要求挖大坑浅栽树,栽植时树坑不要挖的太小,但栽植深度以根茎低于地面5~10cm为好。
栽后一定要踩实。
(3)浇水。
栽植后及时浇大水1次,并封土保墒。
5.栽后管理。
秋栽应注意,栽后小苗要弯倒,然后埋土防寒,第2年春天土壤解冻后及时将苗刨出并浇水,定干。
春栽后大苗在距地面60~70cm处定干,不够定干高度的苗子应重短截(留1~2个芽子),然后套上止干袋(直径小于10cm的蔬菜育秧用的塑料袋薄膜筒)上端封死,下端用土封严,提高成活率。
青果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青果类农作物是指果实仍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实。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青果类农作物的高质量和高产量一直是农民和农业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青果类农作物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丰收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首先,青果类农作物的选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
选择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青果品种,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种植户应该根据自己的种植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青果品种。
同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者向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寻求建议,以确保选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科学合理的施肥是青果类农作物高产高质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和生长期,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进行基础施肥和追肥两个阶段的施肥。
基础施肥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肥力紊乱。
追肥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和营养需求,及时进行补充。
同时,利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合理的灌溉管理对青果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和地理环境,制定适当的灌溉方案。
一般来说,早期灌溉要控制总体水分含量,避免过浇过湿。
中期灌溉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植株水分需求进行判断和调整。
而后期灌溉要适当减少水分供应,以利于果实的甜度和品质的提高。
灌溉的水质也应注意,选择无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
第四,合理的疏果和修剪是保证青果类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果实形成期,及时进行疏果,保留畸形果实的同时,避免果实过于密集,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
修剪是帮助植株形成疏松的枝条和分枝,保证合理的光照和通风条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适时进行果穗整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是保证青果类农作物高产高质的重要环节。
最后,合理的收获和储存是保证青果类农作物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具体作物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果实不宜过早或过晚采摘,以免影响品质和市场价值。
青香瓜栽培技术与管理青香瓜,又称蛇鬼瓜,是一种口感清脆、甜度适中的夏季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获得丰收且品质优良的青香瓜,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青香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种植户取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一、选地选择青香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优质的土壤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适宜种植青香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高。
在选地选择时应避开低洼潮湿的地块,以免造成瓜果腐烂。
二、育苗管理青香瓜适合进行移植育苗,育苗期间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首先,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促进发芽。
其次,在育苗箱中铺设湿润的基质,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促进幼苗生长。
育苗后期应逐渐控制温湿度,加强通风管理,为移栽做好准备。
三、田间栽培1. 土壤准备:在青香瓜的生长期,合理施肥对植株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播种前应完成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此外,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及时除草,保持通风透光。
2. 种植密度:根据青香瓜的生长习性,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促进植株之间的光照和通风。
一般来说,青香瓜的植株间距应为80cm×50cm,每亩可种植1500-2000株。
3. 管理技术:在青香瓜的生长期,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定期给予植株施肥,及时添加磷、钾等元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另外,注意控制瓜蒂数量,保证果实的质量。
四、采收与贮藏青香瓜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果实表面变色并发出清香时进行,果实应该完整、口感脆嫩。
采收后,及时清洗并晾干水分,避免瓜果霉烂。
贮藏时应注意通风透气,避免瓜果相互挤压,以免损坏。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青香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验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广大农友们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种出丰收的青香瓜,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提高青杄成活种植技术研究作者:叶双勇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苗龄,不同造林坡段,以及结合现有座水覆膜等技术,对提高山地青杄造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试验,山地造林在同一个地点的阴阳坡道位置植株,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阳坡造林成活率仅为75.8%,阳坡造林成活率比阴坡要高出16.3%。
说明水分的作用在成活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座水覆膜是山地抗旱造林的方法,它可以缓解水分蒸发造成的根部营养的散失,采用座水覆膜处理的植株在阴坡和阳坡的成活率分别为96.7%和84.2%,比未采用座水覆膜的植株成活率分别高出9.2%和16.7%。
选择适龄的苗龄对山地造林的成活率影响深远。
不同苗龄的苗木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以及保湿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时也对阳光的吸收也有所不同。
同样的抚育管理的情况下,2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8.8%,3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2.5%,4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0.6%。
【关键词】青杄;座水覆膜;苗龄;坡地;成活率青杄即青扦。
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又名华北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针叶树种,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区。
常绿乔木,高达50m,胸径1.3m,树冠圆锥形,一年生小枝淡黄绿、淡黄或淡黄灰色,无毛,罕疏生短毛,以后变为灰色、暗灰色。
由于青杄树姿美观胜于红皮云杉,树冠茂密翠绿,已成为北方地区“四旁”绿化、园林绿化、庭院绿化树种的骄骄者,成为园林绿化重要树种。
[1]从青杄的地理分布来看,它是喜温遮阳,清凉湿润的气候和酸性土壤条件有利生长的树种。
[2]尤其在潮湿的高山,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气候寒冷,土壤肥沃的情况下生长旺盛,是一个典型的耐荫寒,喜肥品种。
尤其是幼苗阶段,青杄特别喜荫,在强照条件下基本上不自然再生,即使在全光日照的苗圃也很困难。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照度要求是逐步增多。
青扦云杉播种育苗技术作者:张建华韦庆和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3期摘要:介绍了伊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从前期圃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催芽、播种至后期的出苗管理、防治病虫、移植培育、苗木出圃方面详细阐述了青扦云杉播种育苗技术。
关键词:青扦云杉;播种;育苗枝术青扦(Picea wilsonii Mast.),又名华北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针叶树种,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
青杆云杉树冠茂密翠绿,树姿优美,耐荫耐寒,在凉爽和较湿润的高山气候及微酸性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
在黑龙江省引种栽培成功,已成为北方地区更新造林、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根据青扦云杉的生物学特性和幼苗生长特点,现伊春地区青扦云杉播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1 育苗地的自然条件五营林业局位于伊春市东北部,汤旺河上游,小兴安岭南坡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9°06′~129°30′,北纬47°54′~48°19′。
海拔高度600m,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0.2℃,年最高气温为37.5%,年最低气温为-42.5%;年降水量为626.9mm,年日照时数为2197.6h,无霜期为106d,年均有效积温为2067.4℃。
四季气候变化很大,冬季气候严寒、干燥并漫长;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发生干旱;夏季雨水充沛,气候湿热,日照时间长;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冻害发生。
本区土壤为暗棕壤、草甸士、沼泽土,表土层腐殖质含量丰富,适宜于云杉生长。
2 育苗技术2.1 圃地选择苗圃地选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土、沙壤土上,忌风口、霜穴、雹带及低洼地。
2.2 整地作床2.2.1 整地。
在播种前一年秋翻,对圃地进行平整,清理地面,667m2用3%呋喃丹颗粒2.5~3kg均匀撒于地面,冬前深翻30cm,使杀虫剂均匀分布于耕作层,毒杀和驱避地下害虫。
如何种植青扦云杉青扦云杉的形态特征:青杄云株高可达25-30米,树冠广圆锥形,木质球果悬吊,卵石形成圆柱形,树皮灰色,呈鳞片状脱落,大枝平展,冬芽圆锥形褐色,微有树脂,芽鳞宿存,先端反曲,一年生枝黄褐色。
叶四棱状条形,弯曲,呈粉状青绿色,先端尖,四面有气孔线,叶长1~2cm,叶在枝上呈螺旋状排列。
花单性,雌雄同株,5月开花,10月球果成熟。
紫截叶云杉的栽种要点:移植时间大树移植以春季为最佳。
在技术措施健全的情况下,在11月下旬和5月下旬移殖,成活率均可超过98%以上。
1.栽前进行种植土回填,使中间略高于四周,回填高度以使土球放入后低于地表5厘米为宜。
2.栽种,将苗木土球轻轻放进树穴内,立直一棵相伴调整不好主要观看面,中止外包装后再调整不好树体,将栽种土分层填埋勤奋;公不好树木提振。
3.浇水,栽植后用土作挡水堰,挡水堰要足够大并拍实以防漏水。
定植一周内浇3次透水,第一次在栽后24小时以内浇。
浇水后及时检查支撑情况,发现树木歪斜或支撑松动及时扶正加固。
紫截叶云杉的病虫害预防:病害根腐病病状:植株没有精神,针叶发黄或针叶突然变为蓝绿,针叶变长,不久针叶细软向四周倾倒,呈灰黑色,有的叶束基部出现少量共同色,以后开始脱针落叶。
预防方法:首先展开"丁年"处置,快速盆土潮湿,同时展开通风调理.存有必要时展开再加盆重植.也可移植前采用根福星搞杀菌处置。
叶枯病病状:植株已经开始时针叶尖端和中部出现一段一段裉色黄斑,以后黄斑颜色转深,并在深褐色斑上生出来许多黑色霉点.在气温250c左右,多雨,林缘天气易发。
防治方法:发病期部喷施波尔多液即用500g硫酸铜及500g石灰加50kg水配制而成.茎枯病防治方法:用65%代森锌可湿粉剂600倍液喷酒。
赤枯病症状:发病时局部针叶出现黄斑,色由浅变深并不断扩大,最后死亡预防方法:每年春季3~4月份须要已连续擦10%硫酸亚铁1~2次。
融合甩盆换土,用福尔马林消毒容器和盆土。
浅析石渠县青棵种植现状和丰产栽培技术摘要:本研究详尽分析了石渠县青棵种植现状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包括种植面积与分布、产量与质量、品种选择与改良及种植技术与管理在内的现状揭示了青棵稳定生产和品质保证的重要性。
对于丰产栽培技术的深入探讨,涉及选种与育种、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以综合的农业实践形式对产量和品质进行了优化。
本研究强调了青棵丰产栽培对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优化种植模式、提高产量与质量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青棵;种植现状;丰产栽培技术;石渠县一、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之一便是如何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这标志着不仅要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要对环境进行尽可能小的影响。
正因如此,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石渠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近年来成功地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导,特别是以青棵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种植,开创了绿色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石渠县青棵种植现状分析(一)种植面积与分布石渠县位于四川省的西部,处于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系青藏高原主体的一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近年来,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推广和发展,石渠县青棵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该县青棵的种植面积从1507公顷增加到了1769公顷,占整个县耕地面积的大部分。
种植青棵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该县的洛须镇、真达乡、奔达乡、正科乡等地。
其中,洛须镇、正科乡青棵种植面积最大,是全县青棵种植的主力军。
(二)产量与质量石渠县青棵的产量与质量显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一系列农业技术推广和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的成功实施。
依据实验数据统计,该县青棵的平均产量约在每亩130至160千克之间。
这一增产效果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手段的广泛采用不无关系。
青奈的引种和栽培
梅紫琴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2(000)005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梅紫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304
【相关文献】
1.奈维林娜脐橙在高坪区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J], 王小平;雍洪俊;林佳贤;吴全明;周娇交
2.青奈引种试栽观察 [J], 梅紫琴;洪建章
3.油(木奈)引种栽培试验 [J], 杜桂英;单体伟;冯展光;王学荣;王吉奎;崔永亮
4.油奈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 [J], 曾凡春;王富河;唐杰;闫创新;晏中银
5.内蒙古奈曼地区沙地引种葡萄的栽培试验 [J], 蒋瑾;王康富;董树第;张维静;张铜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奈李栽培技术奈李,又称为汤森李,在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广泛种植,其果实味甜风味浓郁,是多数人心目中的美味水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奈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投身于奈李栽培的生产。
奈李栽培养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不少农民开始注意到管理规范,培育品种,肥料配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重要性,以提高奈李的产量、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一、选地、选品种奈李喜爱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在南方的地区更为适合,以广东、海南和云南等地最为适宜。
在选择种植奈李的土地时,应该优先考虑土地的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酸碱平衡等方面特点。
如若土地酸碱度不合适,可以添加石灰粉或者硫酸铵来进行调节。
选好了土地之后,就要开始选种奈李品种了。
优质奈李品种有“深香”、“金星”、“碧玉”等,多数商户结束后会根据当年的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
二、土壤管理奈李喜欢肥沃、疏松、保水性强的土壤。
可以选择在播种前、栽培过程中进行耕作和施肥。
在耕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深翻松土的方式,加深根系的深度。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机肥、磷、钾肥等等,建议不要过度施肥,以免引发盐碱化等问题。
三、善待奈李奈李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很重要,只有注意细节才能够保证奈李品质的优质。
在水源的方面,奈李喜爱水源充足、流淌不断的环境,所以需要进行灌溉,既要注意水源的量也要避免过量。
在修剪过程中,建议采取轻度修剪法,每年限制进行一次,保留主干和分支,把枝条修剪到适当的长度。
掌握一定的树冠管理技巧,使树冠生长有序,避免在生长期内互相竞争、遮挡阳光对奈李的影响。
同样还要定期的去除不良的杂草和杂草致使的病虫害。
四、病虫害的防治奈李容易遭受虫害的侵袭,如蛀幼虫、蚜虫、白粉病、炭疽病等,这些都需要采取及时防治措施。
在错季开花、低温时常见的的果蝇可以采用防虫网覆盖,果蝇上网下采,原野生态,无农药残留的特点。
在组织更新时,可以进行打顶、摘心、削嫁接等手段,及时剪枝修剪。
奈李的栽培与管理需要农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合理规划,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提高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带动经济发展。
田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一田菁是一种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具有耐幽盐,耐涝,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力强等特菁妻暮妻J皇=I=:碱地区.盐碱地上种植田菁,可以明显降低耕层■■'土壤盐分,耕层盐分平均下降30%~50%,故为盐地区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1生物学特性掌田菁又叫碱青,涝豆,是豆科田菁属植物.刍为一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高l~3m,茎直lr可立,无刺,叶初生时有绒毛,叶柄长7~12cm;lIJ肇偶数羽状复叶,小叶上面有褐色斑点,先端钝,一有细尖,基部圆形.花黄色,多有紫色斑或点,另2~6朵小花排列成疏松状总状花序,腋生.荚果茧.长而狭,成熟时易开裂,含多数圆柱状,绿褐色亏或褐色的种子,表面有蜡质光亮,千粒重14~16g;田菁喜高温高湿条件,种子在12℃时可发,口芽,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25℃以上生糖长最为迅速.遇霜冻后叶片凋萎而逐渐死亡.田J,菁原产于低洼潮湿地区,故其耐涝性很强.苗期歹水淹时,只要不没顶,可以成活和生长,到了田.菁生长后期,淹水时间长达1个月仍可以生长.田菁根系发达,根瘤多,固氮能力强,在瘠薄地上能良好生长.2栽培技术2.1土壤选择.田菁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从砂土到重粘土,田菁都可很好生长.田菁的抗逆性很强,具有耐盐,耐涝,耐瘠的特性.耐盐是田菁的一个重要特征,其耐盐能力随苗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情况下,土壤耕层全盐含量O.3%左右可以良好生长;当土壤中全盐含量低于0.5%时,可以生长,但如氯离子含量超过0.3%,生长则受抑制.2.2播种期.根据栽培目的,北方4~7月份均可播种.春播在适宜墒情条件下,土温达到l5℃以上即可播种;小麦轮作地可在4月中旬把田菁套种于小麦行间;与粮食作物玉米,高粱等问套种的田菁播期最迟不应晚于7月中旬.2.3品种选择.我国常用的田菁多为普通田菁.北方一般选用有辽菁l号,德农9号和惠民田菁等.2.4种子处理.田菁种皮厚,表面有蜡质,吸水比较困难,硬籽率可达30%~50%.因此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即采取温水浸种(将种子浸入3倍于种子体积的60℃温水中),搅拌2~3min,冷却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经处理后可缩短种子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防止盐分损伤种子,提早出苗.2.5播种量.一般为45~75kg/hm2,留种田宜少,做短期绿肥地块和盐碱地播种量宜大.2.6播种方法.可撒播,沟播和穴播.沟播可在雨季前开沟等雨压盐,有条件的地块可开沟灌水洗盐后播种,但应注意播后覆土要浅,并覆盖一些草粪或麦秸,可抑制返盐.田菁顶土力较差,覆土不宜太深,一般以2cm左右为宜.2.7施肥.田菁对磷肥的反应相当敏感,尤其是在缺磷的地区,施用磷肥后,其产草量可成倍或数倍增长,同时施用磷肥也能增加田菁体内的氮,磷养分含量.由于盐碱地养分含量低,因此,在整地开沟时,应在沟内施入一定量磷肥(450~750kg/hm:过磷酸钙),并与有机肥混合作基肥.2.8生育期管理.苗期注意查苗补苗,其前期生长较慢,应进行中耕除草,以防杂草危害;雨后中耕松土,消除土壤板结,抑制返盐.2.9翻压时期.一般情况下,翻压田菁时,可结合秋耕进行,将田菁翻压于耕层20cm以下即可.061000河北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马文061000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孔德平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为常用大宗中药材,是世界公认的心脑血管病首选药品,用量很大,市场非常畅销,价格也比较稳定,是山区,丘陵野生区较理想的补充品种和仿野生种植品种之一.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养血安神之功效.1生长习性丹参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沙,怕高温.一15℃能在田间安全越冬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施肥.选择野生丹参生产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砂质土壤.每亩施农家粪2~3m],过磷酸钙50 kg,碳铵20kg,硫酸钾20kg,硫酸锌2kg,高效抗旱剂1 kg,充分混合后施入田间,深耕细耙25~30cm,待播.】2?2.2种子处理.把丹参种秧剪成4~5cm的节段,粗宜短,细宜长,用多菌灵加生根粉500倍液浸泡20min后即可栽种.2-3种植.有水浇条件的可采用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20 日~4月20日(种根栽培):无水浇条件的采用夏季播种(籽播,剪蔓扦插)或育苗移栽,夏季播种时间为7~8月.密度要求:①种根或剪蔓扦插的要求行距35~40cm,穴距20~25cm,亩保苗7000棵左右,穴深5~7cm,每穴斜放1小段种根,使种根上端保持向上,栽后覆土约3cm.每亩用种根约50kg.②籽播的(伏天)每亩用种子1.5~2.5kg,播种深度以盖住种子为宜(1cm左右),如播种偏晚,播种深度可以适当深点.2.4育苗移栽.由于ljI区无水源,靠天生产地块多,有水源能保墒地块少,为了确保苗全,选择有水源条件,向阳保温地块进行育秧,育秧田要施足基肥,深翻细划作畦育苗,。
贵州石阡县五老山21种牧草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代新兰;冉雪琴;王嘉福【摘要】在测定贵州石阡县五老山天然生长的21种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基础上,利用营养类型划分及系统聚类方法,对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明晰21种天然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含量特性,为石阡天然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1种牧草中,单株净产量较高的牧草有金荞麦、葎草等11种,占样本总量的52%;抗逆性较好的牧草有知风草、画眉草等10种,占样本量的49%;营养含量较优的有金养麦、狼尾草等13种牧草,占样本量的62%,因此,贵州石阡天然牧草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以此为基础,将21种牧草划分为N、N-C、C-N、C4种营养类型,其中N、N-C型牧草较适合对哺乳期、产蛋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而C-N、C型较适合对育肥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最后,对13个参试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按农艺特性聚类可分为6类,其中,第Ⅲ、Ⅳ、Ⅴ、Ⅵ类牧草单株净产量较高,可作为高产牧草选育素材或推广种植,但各有特点;按生化特性聚类可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第Ⅲ类牧草可作为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加以利用;按营养特性聚类可分为5类,其中,第Ⅲ、Ⅳ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低脂或低纤维的优质牧草进行选育及利用.【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0)017【总页数】5页(P115-119)【关键词】天然牧草;农艺性状;酶活性状;营养价值;石阡五老山【作者】代新兰;冉雪琴;王嘉福【作者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的迅速膨胀,饲草与粮争地的态势日益加剧,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选择生产性能好、饲用价值高的牧草品种进行种植,成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小青种植总结引言小青(学名:Artemisia annua L.),又称为黄花蒿或青蒿,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和食用植物。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小青在医药领域备受关注,并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和癌症等疾病。
为了提高小青的产量和质量,许多农户都开始种植小青。
本文将对小青的种植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小青。
种植环境小青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适宜于温暖而湿润的气候。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种植环境要素:•温度:小青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7摄氏度。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小青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光照:小青对光照要求较强,一般需要每天6-8小时的充足阳光。
在种植小青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种植地点,确保光照充足。
•土壤:小青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质量。
种子选育和处理种子的选育和处理对小青的种植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步骤:1.选种:选择品种优良、种子较大、无病虫害的小青种子。
可以与当地农业部门联系,获取合格的种子。
2.浸种:将小青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3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3.晾干: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避免种子发霉。
育苗育苗阶段是小青种植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一些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播种:选择合适大小的育苗盘,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土壤上,并轻轻压实。
•保温:在育苗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使用保温棚或保温箱等工具,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适时浇水:保持育苗土壤的湿度,但避免积水。
一般情况下,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即可。
移栽和管理当小青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和管理了。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步骤:1.移栽: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一般在小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
将小苗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种植地块中,保持适当的苗距。
2.松土:移栽后,可以适时进行松土作业,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青奈在石阡县的引种表现与栽培要点
赵静
(石阡县农牧科技局经济作物站,贵州石阡555100)
摘要:为丰富石阡地区李种植品种类型,为产业扶贫、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产业选择,2009年从湖南麻阳地区引进青奈在石阡县伍德进行种植。
结果表明,青奈在石阡地区表现为生长结果正常,容易成花,座果率,丰产。
果个大,外观美,平均单果重76.8g,最大单果重102.5g,果形为圆形至心脏形;味甜,半离核,硬度较高,耐运输。
种植中无明显病虫害或生理性病害发生,可作为石阡地区中晚熟李品种进行适度发展。
关键词:青奈;引种;栽培;石阡
奈李为中国李的一个变种,原产于福建古田、福安、霞浦等地,因其果实外观漂亮,果肉脆甜多汁,果个大产量高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以及种植者喜欢,目前在长江流域有较为广泛的种植。
2009年,石阡县五德镇果农从湖南省麻阳县引进青奈,经8年的栽培试验观察,该品种在石阡县表现适应性强,品质优,丰产稳产,果大形美,极耐贮运等特点,出园价平均在6元/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良好。
1引种概况
石阡县伍德镇地处东经108°、北纬27°,当地海拔1030米;最高温35℃,最低温-2℃;土壤为黄棕壤。
2009年引进青奈进行种植,砧木为毛桃。
开心形树型,株行距4×4m,行间自然生草,2012年开始挂果。
2引种表现
2.1植物学特征
树冠呈半圆形,叶绿色,长椭圆披针形,叶面微向内凹,叶缘为细锯齿。
枝条直立或半开张,一年生枝阳面黄红色,背面绿色;老枝条紫褐色或红褐色,树干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
花白色,5瓣;花芽形成较好,复花芽多,每芽有花2-3朵。
果实圆形至心脏形,果顶圆尖;核小肉厚,果皮黄绿色,果面附有果粉。
2.2物候期
由表1可以看出,青奈在石阡地区3月初花芽膨大,4月上中旬初花,4月中下旬盛花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80-95d。
11月中下旬落叶,生长发育期240-260d。
表1 青奈物候期
品种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发育天
数/d 落叶终止期生长发育天
数/d
青奈3月初4月上
中旬4月中
下旬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0-95 11月中下旬240-260
2.3生长结果表现
该品种幼树生长势较强,三年即可挂果,进入结果期后树势趋中庸,开花结果后自然张开,萌芽力强,一年多次抽梢,结果初期以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盛期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率高。
容易形成花芽,早结丰产,每亩可达3500斤以上。
2.4果实经济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果实心形似桃,表面有白色蜡纸果粉,成熟时果肉黄绿色,半离核。
平均单果重76.8g,最大单果重102.5g,果形指数0.9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左右,可滴定酸0.82%,可溶性总糖4.87%;味甘甜,酸味少,品质极佳。
果实挂果时间久,后熟时间长,极耐贮运。
表2 青奈主要经济性状
品种果形平均单
果重(g) 最大单
果重(g)
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
物(%)
可滴定
酸(%)
可溶性总糖
(%)
青奈心脏形76.8 102.5 0.94 13.3 0.82 4.87
2.5适应性
奈李属于落叶果树,在我县海拔400-1100m地域均可种植,且生长发育良好并高产,不耐干旱,忌积水;无明显病虫害。
2栽培技术
2.1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在石阡县的平地、丘陵地,山坡均可,年日照时数≧1200H,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2栽植
奈李在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均可栽植。
栽前挖宽、深各60cm的定植穴,每穴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kg,土、肥混合后回填,并垄成土堆,土堆应高于低于30cm 左右。
采用三主枝开心型,坡地株行距按3m×3m或3m×4m,平地株行距4m×4m 或4m×5m。
栽植前苗木根系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泡2分钟进行消毒,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树盘,定干高度50-60cm。
2.3土肥管理
培养柰李的树势,能促进奈李早结果、高产量。
在早期管理时在培养树冠的同时,还要防止徒长,使其形成结果枝,促使早结果。
在幼树阶段施肥以发酵后的人畜粪肥,并配施复合肥。
进入结果期后以施有机肥为主,提倡果园里种植绿肥,在花果期和采收后进行根外追肥[1],并在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改土。
2.4整形修剪
奈李幼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修剪,主要以整形为主,主干留50-60cm高,选留3-4个主枝于中心进行短截,使其为开心型;在幼树期间对主枝轻剪长放,保持其生长势,对非骨干枝适当短截,培养成各类结果枝,对于长势过旺的侧枝或过密枝直接疏除。
结果初期主要以扩大树冠为主,去强留弱,去直立留平斜;主干两侧培养侧枝,同侧侧枝间隔50-70cm,侧枝在生长期轻短截,有利于下部枝条萌发及成花,侧枝之间直接着生结果枝,培养长、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前3-4年以长、中、短果枝结果,以后逐渐以花束状果枝为主。
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持树势平衡,培养各类的结果枝组中后期要仰前促后,回缩更新,培养新的枝组,防止早衰。
2.5病虫害防治。
青奈在石阡县表现为抗病抗虫能力较强。
在病虫害防治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病虫害物理防控为主,在奈李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果实蝇诱粘剂、挂黄板。
及时清除落果、残枝落叶,并用生石灰集中深埋或焚烧;越冬时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
春季萌芽初期,全园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谢花90%时喷施70%甲基硫菌灵1000倍+80%代森锌700倍可有效预防褐腐病、李红点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蚜虫危害时,可用20%的吡虫啉1500倍进行防治。
桔小实蝇是近年来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可结合桔小实蝇诱捕器进行防治;当发现诱捕到桔小实蝇的时候,可采用30%灭蝇胺800倍、40%毒死蜱1000倍进行全园喷施,间隔10-15d,连续用药3次。
2.6采收
青柰的成熟度不一致,需要分次采收。
一般果实在七八成熟时连同果柄一起摘下,轻拿轻放尽量的保护好果面的果粉。
采摘时最好选在晴天无雨时进行。
参考文献
1.熊斐.柰李早实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广西农学报,2007,22 (4):52-53
2.黄国胜,卢建春,廖国英.奈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6,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