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电视场面调度
- 格式:ppt
- 大小:286.50 KB
- 文档页数:10
什么是场面调度什么是场面调度在关于影视文学的一些基础性知识里面,“场面调度”也是一个难点,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概念涉及到的相关内容。
场面调度也是出自法文,原义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开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正是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比如电影《公民凯恩》中,有一组描述凯恩与前妻感情渐变过程的镜头。
场面一,凯恩与前妻亲昵地吃饭聊天,两人的服饰是温暖阳光的;场面二,同样发生在饭桌上,凯恩埋头看报,妻子嗔怪地看着他;场面三,凯恩与妻子都低头吃饭,谁也不和谁说话,此时的人物是秋天装扮的,仿佛都想赶快从餐桌上逃开;场面四,凯恩与妻子冷眼相对,再没有交流的欲望了。
这种重复表现的生活场景,形成了内在的有机联系,把观众的审美意识引向事物隐蔽复杂的深层,用最少的镜头表达丰富的含义,夫妻之间已经形同陌路,分道扬镳势在必行了。
戏剧与电影的场面调度的区别是:舞台上的场面调度,是以坐在固定位置上的观众为前提的,它所表现的形象与观众的统一视点相适应。
场面调度只局限在舞台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即使是现代化的转台、多变的灯光也无法突破舞台的空间限制。
电影场面调度则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银幕上的生活,它几乎不给观众留出选择余地,把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者作为不可分割的创作手段统一起来加以利用,观众只需紧盯银幕,就能实现从不同的视点和距离间接地观看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进展,包括故事中的背景环境。
尽管视点变换很多,空间的跳跃性也很大,单一的叙事线往往被打破,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影经验造成对电影语言的熟悉,观众仍能用联想进行空白补充,对电影所叙述的事情获得完整统一的印象。
其中,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活动,造成镜头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展现人物内心变化及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理论考试:第一章电视画面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一、摄像机的组成与分类摄像机的技术进展,经历了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微电子固体摄像器件等几个阶段。
摄像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是由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组成。
根据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摄像机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
根据摄像机所使用的场合,可分为演播室拍摄用座机和室外拍摄用便携式机两类。
根据摄像机所用的光-电转换器件,摄像机又大致可分为传统的电真空器件(光电导摄像管)摄像机和新型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机两大类。
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1)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2)摄像机具备的色温滤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统(3)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为1:32三、电视画面及其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正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一、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1、屏幕显示以红、绿、蓝三色为一组的光点或光栅,这些光点被称为“像素”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二、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单向性、延续性、同时性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第一节电视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第二节拍摄角度一、摄像高度平角(平摄)、俯角(俯摄)、仰角(仰摄)二、摄像方向正面反向拍摄、侧面方向拍摄、背面方向拍摄三、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第三节运动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第四节构图一、画面构图概说动态性、时限性、多视点、画面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构图结构的整体性二、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1、光线2、色彩3、影调(1)从画面明暗分布的倾向划分,有亮调、暗调、中间调(2)从画面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上,划分为影调、软调和中间调4、线条四、构图形式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第三章固定画面第一节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2021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电视节目中的场面调度工作,不仅包含了对演员走位、站位的要求,同时也包括摄像机机位的改变,好的场面调度能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强的荧幕表现力,也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因此,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人精神建设需求的提升,场面调度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导演不仅要满足电视节目的表达需求,更要为观众创造出独特的代入感,以使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时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一、关于电视节目场面调度场面调度这一概念被首先应用在舞台剧中,是指节目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通过合适的走位、站位完成舞台表演任务。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场面调度工作不再仅限于演员站位的变化,还包括了摄影机机位的更替、场景的布置及拍摄角度的变化等。
进入新世纪之后,场面调度不再仅限于舞台剧,在电影、综艺电视节目、电视剧、新闻、纪实类节目中均对场面调度有所应用[1],而以上内容受题材、内容、场景的影响,相互之间对场面调度的要求又有所不同。
因此,在拍摄电视节目时,应充分分析不同电视节目之间的差异性,以使场面调度帮助电视节目充分实现其表达效果及表达要求。
二、电视节目场面调度中导演的重要性导演是掌控电视节目场面调度的主要角色,因此在场面调度工作中至关重要。
导演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观众的视觉体验随着当代人精神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也在日益上涨,这就对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不同节目的表达方式及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导演在进行场面调度时,要综合电视节目的特点,并根据演员的风格不断创新节目场景,为演员提供新的表演形式,使电视节目能够为观众带来更新颖的感官体验。
当前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同类型节目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单一类型的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并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讨论度与热度之后,跟风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而节目同质化极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这是导演应当尽力避免的现象,也是电视节目的发展误区。
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或自己拍摄的东西,都会有摄像机的运动或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者二者兼有的运动。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出场及运动路线,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及运动路线都事先有过周密的部署。
这一部署主要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得以实现:一为摄像机镜头的运动包括焦距变化或机位、镜头光轴的变化,二为画面的内部运动即被摄对象的运动。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镜头和镜头内的被摄对象都将是运动的,这种控制更复杂但仍在前面两者因素作用范围之内。
这种在拍摄中对表现对象运动和镜头运动的部署或控制即可粗略称为场面调度。
而完全意义上的场面调度一方面指的是对“一场戏艺术处理的空间表现,即表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心理状态使然的行动路线、方向范围、对象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变化、环境氛围及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运用摄影手段对其进行合乎表情达意,合乎美的规律要求的协调处理”。
简言之,场面调度包括了对镜头的调度和对表现对象的调度。
(一)镜头的调度1.固定画面及运动镜头了解镜头的调度,除了了解上一篇中的景别等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镜头的静止及运动方式和特点。
即固定画面及运动镜头。
固定画面:固定画面即机位不变,焦距不变,镜头光轴(上下左右)不变时拍出来的画面。
除非特殊效果,不然没有那个影视作品少得了它。
而且据统计,影视画面中70%是固定画面。
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许多学习影视摄像的人先从静态摄影和拍固定画面学起,是很有道理而且十分必要的。
五种主要的镜头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
推是焦距由大到小接近被摄体,画面由大景别向小景别变化的过程。
相当于人的眼神对某一点的集中。
拉是与推相反的过程。
拉镜头常常表现人或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的时候由于镜头最终拉出内容的未知性,它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摇是机位不变,借助三角架或人本身,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或二者兼有地变动摄像机镜头光学轴线的拍摄方式。
摇有丰富的内容捕捉,上下左右摇,半圆摇或360度旋转都是可以的。
NB的电影都屌炸天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什么?这个话题作为专业搞影视的或者学影视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名词及专业技能。
一个电影好不好看,除了跟文本有关的好故事外,还离不开符合影视审美与故事发展,能呈现环境气氛、揭示人物关系的场面调度。
同时,场面调度也是考验导演功底的一门专业学问。
电影《日以作夜》的开场段度就能很好的诠释场面调度是如何实现的。
“日以作夜”是一个电影术语,是指在白天拍摄夜景。
本片以“戏中戏”的结构展现了电影的拍摄过程,其中就包括导演如何运用场面调度来呈现环境气氛和揭示人物关系。
(电影《日以作夜》拍摄现场)那到底什么是场面调度呢?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文mise-en-scè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
但更多强调的是人物在舞台空间的位置关系和位置变化,舞台戏剧更重要的是演员的艺术,是由演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以及在舞台空间的位置关系来完成戏剧性任务,从而达到诠释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后来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就是导演通过指导演员的运动方向,调整演员所处的位置,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互动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方式,创造的电影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来揭示(或暗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摄影机调度也称“镜头调度”,是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获取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来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包括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其实,讲到场面调度这个问题,所要涉及的话题远不止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其中还包括被摄主体、人物设定、表演空间区域与调度的关系;镜头与被拍摄者的距离关系;角度、光影与色彩的意味与调度的关系;形态、画框(开放或封闭)与调度的关系;景深感受与调度的关系;运动摄影与调度的关系等话题。
浅谈电视节目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电视节目导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不仅要负责对节目的整体策划和组织,还要负责现场的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是指导演在现场根据节目需要,对演员、摄像机、灯光等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调度,以保证节目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一个优秀的导演需要具备良好的场面调度能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浅谈电视节目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
导演要熟悉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对每个场景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只有了解节目的要求,才能针对每个场景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切换流畅,导演需要提前做好节目流程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节目的亮点和高潮部分,以确保观众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导演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及时发现现场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现场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例如演员的表演有问题,摄像机角度不合适,灯光效果不好等等。
导演需要能够准确地发现这些问题,并调度相关人员及时解决,以确保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导演还需要有前瞻性,能够预见到潜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导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一个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各个环节的密切合作,需要导演与编导、演员、摄像师、灯光师等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导演需要清楚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解释要求,并与相关人员达成一致,确保各个环节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工作。
导演还需要及时回应演员等人员的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现场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
导演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创意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调度实现自己对节目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导演在现场不仅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对现场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灯光、音效、摄像机角度等手段,导演可以塑造出独特的舞台效果,提升节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导演的创意和想象力将极大地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和特色,所以导演需要不断地开拓思维,丰富自己的艺术感悟,以提升自己的场面调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