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古典学派: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32
经济学之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引言在经济学中,竞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有效资源配置和创新的最佳方式。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竞争往往是不完全的。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垄断力量或其他市场障碍,使得企业难以自由进出市场,而不完全竞争的极端形式可以导致市场的失灵和经济效率的下降。
本文将重点讨论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不完全竞争的定义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垄断力量或其他市场障碍,使得企业无法自由进出市场,并且在市场中存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数量来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不完全竞争的主要特点包括:1.市场上存在少量的大型企业或垄断企业,它们通过控制市场的供应和价格来确定市场的行为;2.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度较大,新进入者面临高昂的成本和其他市场障碍,使得市场上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3.企业之间存在产品差异化,即企业通过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来区分自己,并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的类型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两种极端形式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它们分别是垄断和寡头垄断。
垄断垄断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极端形式,它指的是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唯一的卖方,而买方无法替代其产品。
垄断企业具有控制市场供应和价格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垄断的特点包括:•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而买方无法替代其产品或服务;•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的供应和价格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因为它们可以将价格设置在边际成本以上。
垄断存在的问题包括:•垄断企业往往通过限制供应和提高价格来获得额外的利润,从而使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垄断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可能导致创新能力和效率的下降;•垄断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正和市场效率的下降。
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存在少量的大型企业或供应商,它们通过互相竞争来控制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在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力量,使得市场上的企业无法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且每个企业都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价格不完全受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结构所决定。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研究旨在探讨这种特殊市场形态下的市场运作规律和经济效果。
一、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的数量和规模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程度来衡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卖方,任何一家企业的产量变化对市场价格几乎没有影响。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少数几家垄断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它们的行为影响着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
二、垄断与寡头垄断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两种常见形态是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家唯一的生产者或卖家,它能够通过控制供给来改变市场价格。
垄断企业通常存在市场壁垒,如技术壁垒、专利权等。
垄断市场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垄断利润,但同时也面临着政府的监管。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来说,竞争程度仍然较低。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非价格竞争成为常态,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三、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垄断企业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失去了竞争力,导致资源无法有效配置。
垄断企业可能会滥用垄断地位,通过人为提高价格来获取额外利润,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往往存在市场势力,他们会通过限制生产、设定不合理的销售条件等手段来提高利润水平。
这些行为进一步限制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3. 市场结构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图) t/Ox{[9&F2|-56jKS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是“作为一箱工具而献给分析经济学家的”,它的出版正式宣告了“斯密传统”的彻底结束。
)Xn\1}《不完全竞争经济学》ZR{~O>43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Lmo$EHt琼•罗宾逊夫人是继凯恩斯之后最有影响的经济理论家之一,她同张伯伦一起成为垄断竞争论的创始人。
垄断竞争论是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之间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发展之一,就其性质而言,它是对马歇尔经济学的修正和补充,就其内容来说,仍然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
>&Q'Vm V罗宾逊夫人是有名的“资本论战”的主将,她着重抨击了新古典学派的基于边际生产率分析的收入分配理论而发展了增长和分配的宏观经济学。
这种经济学以凯恩斯的观点为基础,以一种类似于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还吸收了卡莱斯基的观点。
罗宾逊夫人提出不完全竞争论,也是出于对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竞争为分析前提的不满,她指出,在这种前提下,只将垄断看做是一种例外,或者看做同完全竞争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结果不仅使这种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而且使这种理论本身也缺乏逻辑的一贯性。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程度的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也就是她所说的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中间地带”,她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这种“中间地带”的经济学。
d.j_emmmnU 鉴于《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对现实生活具体问题的解释,所以罗宾逊夫人说她的这本书是“作为一箱工具而献给分析经济学家的”,她借用皮古的比喻,以工具的制造者或整修者而不是使用者自居。
罗宾逊夫人指出,由于本书研究的是经济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研究经济问题本身,所以只能对认识现实世界作出间接的贡献。
急于求成的人可能会对此类工作不屑一顾,然而,罗宾逊夫人指出,这种整修工具箱的工作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把工具整修妥当,谨慎而准确地加以使用,才能使它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经济分析的前提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从完全竞争转向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教材引言不完全竞争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市场中存在有限的竞争和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产品差异化等方式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本教材将详细介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市场结构、定价策略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包括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等。
1.1 有限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数量相对较少,不像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数量庞大。
这种市场结构使市场参与者之间更容易相互影响,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
1.2 市场信息不对称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拥有不同的市场信息,其中一些市场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另一些则缺乏相关信息。
这使得某些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从而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1.3 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这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产品差异化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种市场力量使得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行为更具有策略性和竞争性。
第二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2.1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商或一个卖方对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行垄断。
垄断市场中的供应商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供应量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在垄断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力量更大,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2.2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中少数几个供应商或卖方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供应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但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力量仍然较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价格调整、产品差异化等方式来竞争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答:(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
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
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
在这中情况下,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答:“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不完全竞争市场讲义不完全竞争市场讲义第一节:市场形态的分类市场形态是指市场结构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形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形态,它有以下主要特征:1. 无障碍进入:任何企业都能够自由进入市场,没有任何门槛或限制。
2. 同质化产品: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产品没有任何偏好。
3. 无市场力量: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不能通过设置价格来影响市场。
4. 充分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透明,能够准确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产品质量。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市场很少有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更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关键企业,它们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能够通过定价或非价格手段来影响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有以下几种形式:1.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它们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通过价格或非价格手段来控制市场。
2.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多个企业,它们生产的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垄断协议市场:市场上的企业通过协议或组织来合作,共同控制市场,实现价格或产量的垄断。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 有限的进入壁垒: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由于市场上的关键企业数量较少,进入市场相对较为困难。
2. 差异化的产品: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来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
3. 一定的市场力量: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能够通过定价或非价格手段来影响市场。
4. 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不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第四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缺点不完全竞争市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 可以通过差异化产品来实现产品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但并不完全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影响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市场支配能力。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主要关注市场结构、企业间的竞争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垄断和寡头垄断。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或者只有极少数几个企业垄断了市场供给,不存在其他企业能够进入市场进行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则是指市场上存在几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它们通过价格、产品差异化等手段进行竞争,并且这些企业对市场供给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低。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来保持或增强其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这意味着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能力,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广告和促销等手段来影响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通过垄断地位的稳定性和壁垒来实现市场支配;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则通过价格策略、产品创新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第三,价格形成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市场上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价格往往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由浮动所决定,而是由企业的定价行为所引导。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来实现高额利润;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则通过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并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形成也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弹性越小,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就越强。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破坏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由于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能力,它们倾向于通过产品差异化和广告宣传等方式来获取超过边际成本的利润,这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效率的下降。
另外,不完全竞争市场还会导致市场收入分配不均。
市场环境中的不完全竞争与经济学分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往往只存在于理论模型中,实际市场中的竞争往往是不完全的。
在市场环境中,不完全竞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市场环境中的不完全竞争,并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不完全竞争的定义与特征不完全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而言的概念。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无数的买家和卖家,商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信息透明,没有任何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价格来影响市场价格。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可以通过改变价格、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以下几个特征:1. 市场参与者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参与者通常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能够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
在垄断市场中,市场份额非常大的企业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家企业通过价格协议等方式影响市场供需关系。
2. 产品差异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在产品质量、功能、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差异化,企业能够实现产品差异化定价,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定价权。
3. 市场信息不完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信息往往不完全透明。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宣传、营销手段等来操纵市场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二、不完全竞争的影响不完全竞争市场对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他们能够通过改变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导致了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不再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而是受到市场参与者战略行为的影响。
2. 增加市场效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品牌竞争等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
这推动了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效率,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因此,不完全竞争市场往往可以激发企业的竞争活力,推动市场效率的提高。
浅析非完全竞争理论发展评述一、简述非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历程非完全竞争理论指的是市场中存在价格的歧视、进入壁垒、巨头效应等非理想竞争情形时,经济学家为了探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发展的一种理论。
1、非完全竞争理论的提出、发展及其特点古典经济学中,竞争被认为是理想状态,只有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市场才会达到最优状态,经济学家也大都把比较中等的市场状态划分到市场失灵的范畴。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市场中存在的非完全竞争问题进行研究。
约翰逊(1947年)的理论奠定了非完全竞争理论的基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1984年),芬杰尔特(1977年)等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非完全竞争理论的独特性和特点在于: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可以掌握一定的市场力量;消费者难以对产品进行充分的比较和评估;因此,企业可以在定价和产品研发方面掌握更多的自主权,而非完全竞争也正是这种自我控制的结果。
2、非完全竞争理论在市场上的应用非完全竞争理论被应用于市场和政策的研究中,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市场力量和政策调整等。
例如,经济学家们可以通过分析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力量来制定政策,以促进有效率的市场竞争,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状态。
因此,非完全竞争理论在现代市场研究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非完全竞争理论的有效运用1、非完全竞争理论在美国航空业的应用美国航空业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时期,由于市场存在几个大的航空公司的垄断而遭受了很大的危机,美国政府通过政策监管等手段,破坏了大公司的垄断地位,以鼓励和保护小型航空公司。
非完全竞争理论对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证明了政策的相关性和必要性。
2、非完全竞争理论在医疗保健市场的应用医疗保健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因为它涉及到的是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而不是纯经济利益的追求。
在医疗保健市场中,存在一些价格的歧视和垄断现象,非完全竞争理论可以帮助制定政策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