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7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是医生在诊断、治疗和记录患者信息时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不仅是医疗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1. 标题:每一份病历都应具有明确的标题,表示该份病历的类型和内容,例如“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等。
2. 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
患者的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应出现在病历中。
3. 主诉:患者的主诉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主诉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并指导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治。
4. 现病史:记录患者当前就诊时的病情发展过程,包括病程长短、症状表现、治疗情况等。
对于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应在病历中单独列明。
5. 查体与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医生进行的身体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应注意记录检查方法、结果和医生的诊断意见。
6.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确诊的疾病应注明疾病的名称和代码。
7.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每一次就诊和治疗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剂量、频次、使用时间等。
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
8. 随访与复查:记录患者治疗后的随访情况和复查结果,包括症状变化、体征改善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
9. 总结与建议:患者诊断和治疗结束后,应对疾病的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10. 签名与日期:病历应由医生亲自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以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病历书写是医生诊治患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病历书写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能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医疗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因此,医生应重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书写技巧和知识水平。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 病历书写宜顺畅、通顺、易识别,言简意赅,文字要清楚,排版要整洁、简洁、醒目。
2. 病历书写应严格按照表单填写项目依次填入。
所有词语需用正确的术语,拼写和语法应无误,特殊符号应严格采用相应的标准符号。
3. 医嘱单上药物应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频率、给药方法。
4. 实施治疗、检查单上应详述检查或处理内容,护理记录单上应注明病情变化以及相关护理措施。
5. 主要检查、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有两种表述方式,一个是用描述性语言,另一个是用定量数据,如р值、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肌力指数等。
6. 日常中应严格遵守诊疗机构的住院病历的书写规范和编制要求,尤其是病情变化部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及时书写,以便及时显示出每日病情变化,及时把握病情发展趋势。
7. 医生在记录住院病历时,应对病人检查结果、诊疗过程、出院小结等进行有力的、准确的综合分析,注意填写病案的结论,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
8. 病历书写要注重表达和文字规范,力求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信息明确正确,不应产生模糊或误导的内容。
9. 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应同时写入病人管理表格或者记录,以备深入研究之用。
10. 如果某种治疗反应影响病人病情,也要单独登记,及时记录下治疗反应的发生
时间、表现等内容,以方便查找其原因和有效治疗。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准确、规范的病历书写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能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了确保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以保障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病历的书写。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应当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预后评估等。
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是病历的开篇,应当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信息。
2. 主诉主诉是患者的自述症状,应当描述患者的主要不适或症状,并记录患者的自述时间。
3. 现病史现病史是指患者当前的病情发展过程,应当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病史和治疗情况等。
4. 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史和治疗情况。
5.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疾病体征和生理功能检查,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
6.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获取的辅助诊断信息。
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
7.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的判断和鉴别。
应当将诊断和鉴别诊断明确记录,确保准确性。
8.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医生针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案,应当详细记录治疗方法、药物剂量及用法等。
9.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医生对患者疾病预后情况进行的评估,应当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预后判断。
二、病历书写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历的书写和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病历书写的管理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1. 规定书写格式医疗机构应当规定病历的书写格式和要求,限定字体、字号、行距等相关要求,确保病历的整洁美观。
2. 培训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书写水平和专业知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1)病历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他颜色笔填写者除外),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3)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不得杜撰,避免错别字。
(4)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书写。
译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疾病名称等个别名词尚无适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
药物名称可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但不得用化学分子式。
(5)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如1991.11.27)。
必要时应加注时间,按照“小时分/上、下午”方式书写,或用Am代表上午,Pm代表下午,中午12时为12N,午夜12时为12MN。
(6)各项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或盖规定印章,并做到清楚易认。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一、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的格式要求病历应当以病历本作为载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 页眉:注明病历编号、科别、就诊日期等信息;(2) 页脚:注明页码;(3) 病历题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个人信息;(4) 主诉:患者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病情;(5) 现病史:包括病程、症状、检查结果等;(6) 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7) 个人史:包括家庭史、职业史、饮食史等;(8)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头颅、眼、口腔等部位的检查结果;(9)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结果;(10) 诊断:采用明确的疾病名称并注明鉴别诊断;(11) 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手术计划等;(12) 注意事项:包括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饮食禁忌等;(13) 病程记录: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记录;(14) 出院记录:包括治疗效果、出院建议等。
2. 病历书写要求(1) 书写内容要准确、详细,避免使用模糊词语;(2) 书写应顺序清晰、逻辑完整,不应出现跳跃或重复现象;(3) 应当使用规范化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歧义的词语;(4) 应当注明记录者的姓名和职称,并规范签名;(5) 书写应当整洁、工整,不得有涂改或涂抹现象。
3. 病历查房规范(1) 医生查房时应按照病历的内容进行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病历的完整性;(2)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病历进行及时更新,记录病情的变化;(3) 查房时发现病历中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及时修改;(4) 医生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言辞的规范,不得使用侮辱、歧视等不当言语。
二、病历管理制度范本1. 病历管理的目的和依据(1) 目的:规范病历的书写、填写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2) 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号文件》等法律法规。
2. 病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责任部门:医院行政部门;(2) 责任人员:医院病案管理科、医院质控科等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病历的管理和审核。
病历书写规范和核心制度一、引言病历是医生记录患者就诊过程和诊疗结果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是医学科研和教学的依据,也是医患交流和医疗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病历书写的规范和核心制度,以提高病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二、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封面病历封面是病历的第一页,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科室、医生姓名、就诊日期等重要信息。
封面应简洁明了,字迹清晰,易于阅读。
2. 就诊主诉就诊主诉是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和就诊目的,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内容,包括症状起始时间、发展过程、伴随症状等信息。
3. 现病史现病史是患者当前就诊的病症描述,包括病程演变、治疗情况等。
医生应针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详细询问,并将患者的回答准确记录。
4. 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信息,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5. 个人史个人史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情况等。
医生应借助询问和观察方式获取患者的个人史信息,并记录清楚。
6. 家族史家族史包括患者近亲属的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医生应询问患者家族病史,记录与当前疾病相关的家族史信息。
7.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询问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医生应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
8.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医生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获取更多有关患者疾病的信息。
医生应将辅助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方法、结果及其分析。
9. 诊断诊断是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和定性的结果,应清晰准确表述。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诊断。
10. 治疗计划治疗计划是医生针对患者疾病制定的治疗方案和目标,应具体明确,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1. 随访计划随访计划是医生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跟踪和评估计划,应包括随访时间、内容、相关指标等。
医生应在病历中记录随访计划,以便于后续随访工作。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是医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准确、清晰地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
以及治疗过程等信息。
以下是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
1.病历的标题:应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或门诊号)等基本信息。
2.病历的日期和时间:在每个病历的开头,标明书写病历的日期和时间,以便于追溯
与统计。
3.病程记录:按照时间顺序,从患者就诊至出院(或结束住院)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应包括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过程、转归等内容。
4.书写规范:病历需采用工整、规范的书写方式,使用医学术语、标点符号和简洁准
确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缩写和简写,确保病历的易读性。
5.患者隐私保护:在记录患者信息时,应遵守医疗机构和法律规定的隐私保护要求,
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
6.完整记录:病历中应包括必要的信息,避免遗漏或空白记录,以确保患者的诊疗过
程能够连贯、完整地被追溯和评估。
7.签名和医师编号:每份病历应有医师的签名和医师编号,标明记录者的身份和责任,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病历书写需要准确、规范、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和诊疗过程,以保证医疗质
量和患者的权益。
病历书写原则1.完整性:病历内容应全面反映患者的就医过程,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诊疗计划、病情演变、治疗过程、转归及出院情况等。
2.准确性:病历中所有记录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尤其是对症状描述、体征观察、检验数据、诊断结论以及治疗方案等内容,不得有虚构、篡改或遗漏。
3.及时性:在医疗活动进行的同时或结束后立即完成病历的记录,确保信息的新鲜度和时效性,尤其对于危重急症患者,应及时记录关键病情变化和处置措施。
4.客观性:病历书写应保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绪色彩的影响,如实反映临床实际状况。
5.规范性:遵循医学术语的统一标准,使用专业且清晰的语言文字,按照国家规定的病历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6.保密性: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非经患者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意,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病历中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7.连续性:每一次诊疗活动后均应在原有病历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连续、完整的医疗记录,便于追踪疾病发展和评价疗效。
8.法律效力:病历具有法律证据效力,应当真实、合法、有效,符合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处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9.可读性:病历书写应当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易于理解。
对于复杂的病情或治疗方案,应尽量详细解释和说明,以便同行查阅和患者了解。
10.电子化与信息化: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鼓励采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记录,确保数据安全、易保存、方便检索与统计分析,并符合《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等规定。
11.双重核查:重要的医疗行为如手术、重大抢救、首次诊断及更改诊断等,应由执行医师书写后,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核签字确认。
12.知情同意:涉及患者知情同意的诊疗内容,如特殊检查、治疗方案、手术风险告知等,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患者的知情同意过程和结果。
13.科研教学价值:病历不仅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记录,也具有很高的医学科研和教学价值,因此在书写时应注意保留必要的疾病特征描述和诊疗思维过程。
病历书写规范第一篇:病历书写规范牛角坝镇中心卫生院电子病历格式统一规范一、总体框架:页边距:左侧4.5,右侧46,正文:上可见8,约为9,下位于38;页眉:上可见2,约为3,下位于8.2处页脚:总高为8,1.日期、时间:样式为“ 2013.3.9 10:10 ”或“ 2013年3月9日10时10分”两种,“病志单、住院病历单”下所有病历用第一种样式,其他病历按相应规定应用,2.标点符号:除时间、日期中的标点及页眉处冒号以外,其他标点符号均在中文输入法下输入,3.用词、语句:病历中应该使用医学术语及书面语,尽量避免使用口语,用词应当精炼、准确、无歧义、无重复,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标点符号使用得体,4.页眉:边框无;边框修改方法:(若复制标准病历,则可省略)若为新建文档→ 格式→ 格式和样式→ 右侧出现格式和样式的选项→向下拉,找到并点击“页眉”旁的三角形符号→ 修改→ 格式→ 边框→ 无→ 确定→ “自动更新”及“添加到模板”前打勾→ 确定所有页眉第一行均为“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中心卫生院” :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5.个人资料栏:字体: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段落默认值;其中,冒号为英文输入法下输入;每个项目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6.个人资料栏下横线: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下划线选“字下划线”下方第一个(连续细线),其他默认;段落:行距固定值4,其他默认,7.页眉含“住院病历单”字样则适用于入(出)院记录、24小时入出院记录、死亡记录、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页眉含“病志单”字样则适用于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另立一页);8.T 37.1 ℃、×108/L、5×4×4 mm3、BUN 5 mmol/L、CO2、HCO3,检查项目之表达字母用大写,单位之表达字母用标准方式,字母与数值、数值与单位之间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数值、单位的次方等用相应之上标、下标表示,二、页脚:插入页码,样式为“—1—”,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五、其他默认,段落居中、其他默认值,三、首次病程记录:1.页眉:第一行、个人资料栏及其下方横线同总体框架,第二行“病志单” :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段后”自动,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
“病志单”每两个字中间隔2个字符(即敲4下空格键)2.首次病程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3.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
大点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后为点,日期及其每个大点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顶格后敲4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20磅;日期与时间中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
小点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后加半括号表示,括号后为点,小点及辅助检查之每项段落为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3字符”(顶格后敲6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20磅;示例:1.病例特点: 1).女性,78岁。
2).反复腹痛、腹胀10余年,再发1周。
2.初步诊断:4.诊断:每个大诊断前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大诊断与小诊断之间用“ —” 连接,两个小诊断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大诊断之间用分号“ ;”隔开,所有诊断为一段,示例: ①冠心病(心梗型)—窦律,心功能2级;②高血压病?③慢性胃炎。
5.辅助检查:(指入院前外院的检查、门诊和入院后急查的辅助检查)首志及入院记录中每个辅助检查独立为一段,外院的检查须写明检查项目、日期、医院及结果,示例:CT(市三医院,2014.3.20):脑梗塞,脑萎缩。
6.诊疗计划:第一小点为三大常规、第二小点为生化检查,第三小点为辅助检查,(个人认为前面三项可以合并为一点),第四小点为护理常规、体位、饮食(有必要时),第五小点为对因治疗之方案,第六点为对症治疗之方案,第七小点为其他(当有必要时),第八小点为建议转院之方案(当有必要时),7.签名:必须有科主任签名,医师签名顶最右边,科主任签名与医师签名中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四、日常病程记录:1.内容:包括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转入/出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临床诊疗记录(胸腔穿刺记录、腰椎穿刺记录、骨髓穿刺记录、导尿记录、清创缝合记录等等);2.日常病程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居中、单倍行距,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3.格式: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顶格后敲4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20,其他默认,上接首志,不另起一页,与首志间隔一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转入/出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胸腔穿刺记录、腰椎穿刺记录、骨髓穿刺记录、导尿记录、清创缝合记录等等字眼均用红色字体,其他格式同正文;上述字眼与日期、时间同为一段,与时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病程记录(查房记录)中一般书写顺序为:(随XXX查房/今查房)→ 患者目前症状→ 鉴别症状→ 精神、食欲、睡眠、二便等一般情况→ 体查(有意义的)→ 辅助检查结果回报(阴性的最好也回报)→ 对病情及辅助检查的分析→ 目前诊断(有必要时)→ 治疗方案;病志中辅助检查结果为数值的,最好用“ ↑ ↓ ”标明该值是偏高或偏低,4.签名: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顶最右边,上级医师签名与医师签名中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五、入院记录:1.页眉:第一行、个人资料栏及其下方横线同总体框架,第二行“住院病历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段后”自动,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
“住院病历单”每两个字中间隔1个字符(即敲2下空格键)2.入院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居中、单倍行距,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3.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
段落: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可合并,亦可独立一段;“体格检查”4个字与生命体征、各系统体查等同为一段,专科情况另为一段;4.一般情况及诊断:已用表格固定格式,保持姓名、性别、年龄等第一列边距与下方正文平齐,入院诊断位于后1/2处,入院诊断后退2个字(敲4下空格键)为大诊断,大诊断后退1个字(敲2下空格键)为小诊断,每个诊断独立一段(诊断可拷贝首志之诊断),字体为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入院诊断:① 右眼角膜炎角膜云翳② 右眼结膜炎5、24小时入出院记录、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再次(多次)入院记录、死亡记录:诊断与正文平齐,“死亡记录”每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其他字眼中无间隔,余均同入院记录。
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会诊记录单、麻醉记录、麻醉术前/术后访视记录、手术器械清点表, 已有表格固定其格式,“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会诊记录单、麻醉记录”每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其他字眼中无间隔,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术前讨论记录、手术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危急病例讨论记录: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段科主任:周跃军医师:陈重林落: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术前讨论记录、手术记录” 每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其他字眼中无间隔,第二篇:病历书写规范名称:病历书写规范编号:LC-YL-BL-01.01 级别:Ⅳ 版本号:02 页码:1/9病历书写规范一、目的:加强病历质量管理,规范病历书写行为,保证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和及时,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是临床医护人员在书写及管理病历和职能科室行政人员在管理病历时须遵守的有关管理规定和流程。
三、规定(一)每一位到医院进行评估或治疗的病人均需建立病历。
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病历要有一个独立编号,并能将门诊和住院病历以有效的方法连在一起,以便于查找同一病人的相关医疗信息。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对病人的评估、计划、知情同意书、健康教育、治疗、用药、手术及其它操作均应有书面记录。
具有病历书写权限的人员有:1、临床医师、麻醉医师、影像诊断医师、康复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师、药剂师、护士。
2、实习、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须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本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二)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字迹清楚、用词规范,同时为了确保最新信息的沟通,病历应不断更新。
(三)权责1、本规程的执行人为负责书写和管理病历的医护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
名称:病历书写规范编号:LC-YL-BL-01.01 级别:Ⅳ 版本号:02 页码:2/92、本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部门为医务部。
3、本规程的解释由医务部负责。
4、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请示上报部门为医务部。
5、本规程的改进由医务部负责。
(四)工作程序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1)门诊病历记录由门诊医师在病人就诊时及时完成。
(2)门诊病历书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门诊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就诊时间、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及处理记录(包括疼痛评估及缓解情况,复诊还应包括功能评估及恢复情况)、健康教育、病人去向和门诊医师签名等。
(3)阶段小结:我院在洛阳市《特殊门诊治疗目录》范围内(我院为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2011年以来,连续在我院就诊20次以上要书写阶段小结,该小结由第20次就诊时接诊医师书写,内容包括既往诊断、药物过敏史、现用药物、手术史、住院史,以后接诊医师根据病人治疗情况进行补充,并保存于门诊病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