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第十七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95.49 KB
- 文档页数:3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二年级下册中级班硬笔书法第17课的教案。
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它涉及到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会一起探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构成要素和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爱好。
2.培养学生笔画感性认知和审美素质,逐渐形成美的情趣。
3.掌握基本的书写技法和硬笔书法的基本构造要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介绍在开始这堂课之前,我会先适当地介绍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并让他们自由欣赏和感受。
2.绘制基础接着,我会让学生开始绘制字形的基本构造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点、横、竖、撇、捺、钩和提等。
我会给学生讲解这些要素的形状、构成以及书写技巧,以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3.练习学生可以开始练习书写。
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字帖,让他们在字帖上模仿书写。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书写技法和书写的美感。
4.作品展示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
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被深入地讨论和评价,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效果通过这次课程,学生能够逐渐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和美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这次课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书写中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想象力。
二年级下册中级班硬笔书法第17课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这节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质。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将会在书法艺术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全面提高二年级下册中级班硬笔书法教学:第17课教案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硬笔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硬笔书法是培养书写技能、提高审美素养和锤炼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二年级下册中级班硬笔书法教学中,第17课的教学策略也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本文将围绕此主题进行探讨。
一、教材特点分析第17课《喜到眉梢》是一篇说明文,通过描绘喜庆场景和讲述新春习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春节期间迎接新年的欢欣和喜乐之情。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的作品,对于孩子们了解感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课文蕴含了丰富的书写技巧,包括国字格、节奏感和对比度的运用等,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能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掌握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制定以上分析可知,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思想;2、培养学生的识字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素养;4、增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达到以上四个目标并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科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孩子们大多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和富有节奏感的歌曲,这是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化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等,让孩子们对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归属感。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多样化的尝试。
比如,可以通过翻译课文、播放视频、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全面感知的目的。
3、注重教学实践学习书法最终归结为书写实践,孩子们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书写技巧和提高审美素养。
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实践,将正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能够深入学生生活和实际体验的教学模式。
小学硬笔书法教学设计-017 初级第十七次课:横钩课后服务本次课程主要内容为横钩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正确地书写横钩,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课前准备1.确认教具齐备。
本节课需要用到学生用笔和纸,橡皮擦和黑板。
2.为学生精心准备好模板,让他们在上面练习书写横钩。
课程内容1. 横钩的书写方法横钩是一种基本书法笔画,包括横勾和钩。
横勾的书写方法为以横笔画为主体,向右上方勾出一个小角度的笔画即可。
钩的书写方法为以竖笔画为主体,向右上方勾出一个小角度的笔画即可。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横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写方法,可以通过展示示范和逐步指导的方式进行。
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了解基本笔画的形态和书写顺序,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 注意事项在书写横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保持笔画整洁。
横笔画和竖笔画需要划分清晰,横勾和钩也需要相互协调和平衡。
不要出现杂乱的笔画,影响字的整体美感。
2.注意筆劃起点。
横勾的起点应该在左侧,而不是中间或右侧。
同样的,钩的起点也应该在左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3.控制笔画用力。
笔画的粗细和用力程度必须掌握适当的平衡,不宜过于用力,否则会影响字的美观和清晰度。
3. 模板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为他们准备相应的练习模板。
模板上要求每行书写相同的横钩字母或单词,以便学生通过不断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课后服务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后服务:1.检查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成果,对他们的书写进行点评和指导。
特别是对于有错误或不规范的笔画和字形,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改正方案。
2.强化练习。
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要求他们在课下进行更多的练习。
可以适当调整练习内容和难度,以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
3.个性化指导。
最美中国字-硬笔书法教案高级六年级第十七次课-课后服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后服务课程,使学生在掌握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书法艺术,提高书写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笔画练习:复习基本笔画,重点讲解和练习复杂笔画。
2. 结构分析:通过观察例字,分析字的结构特点,提高书写美感。
3. 名家作品欣赏:欣赏硬笔书法名家的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
4.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笔画练习(1)复习基本笔画: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2)讲解复杂笔画:以“钩”、“折”等复杂笔画为例,讲解其书写要领。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所学笔画,教师巡回指导。
2. 结构分析(1)观察例字:让学生观察例字,如“美”、“中”等,分析其结构特点。
(2)讲解书写规律:根据例字的结构特点,讲解书写规律,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所学字,注意结构美感。
3. 名家作品欣赏(1)展示名家作品:向学生展示硬笔书法名家的作品,如庞中华、田英章等。
(2)讲解作品特点: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如楷书、行书等。
(3)学生欣赏:让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4. 课后练习(1)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所学笔画和字,要求规范、美观。
(2)作业检查:下次课前,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书写水平。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其书写规范和美观程度。
3. 定期测试:学期末进行硬笔书法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水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后服务课程,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了书写技能。
同时,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硬笔书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小学硬笔书法教案1一、教学目标:1、掌握硬笔书法的笔画及基本规范;2、了解笔画的基本构成结构;3、能够简单自如地用硬笔书写常见字;4、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2、学习常见字的硬笔书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常见字的硬笔书法;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硬笔书法基础知识及基本笔画。
1、学习硬笔书法的历史和特点;2、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
第二课:独体字书写。
1、介绍独体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单个独体字(如“人、山、日”等)。
第三课:组合字书写。
1、学习简单组合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简单组合字(如“上、下、左、右”等)。
第四课:常用词汇书写。
1、学习常见汉字的构成;2、练习常用词汇的书写(如“人、山、水、花”等)。
第五课:带点字书写。
1、学习带点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带点字(如“省、目、看”等)。
第六课:带横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横折的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带横折的字(如“心、忘、思”等)。
第七课:带竖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竖折的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带竖折的字(如“木、本、术”等)。
第八课:带撇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撇折的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带撇折的字(如“半、西、教”等)。
第九课:带捺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捺折的字的构成;2、练习书写带捺折的字(如“天、千、万”等)。
第十课:小学生常用词语书写。
1、练习书写小学生常用的词语;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写能力。
第十一至十六课:综合训练。
1、练习各种笔画结合的字的书写;2、提高学生的笔画结构感知能力。
第十七至十八课:成语、名言警句书写。
1、练习书写常见成语、名言警句;2、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意识。
第十九课:书法艺术鉴赏。
1、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2、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十课:总结和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2、总结学习成果和收获。
(教育部最新规定)小学四年级硬笔书法教案全册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雨花区麻园湾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雨花区麻园湾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一班级 1 时间3月24 日课题2撇点的书写教学目标1、掌握撇点的写法。
2、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
学情分析学生往往把撇点的点写成横,并且喜欢平拖或平划。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撇点的形态特征和运笔方法难点:撇点在具体字宝宝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优秀的学生作业,优秀的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教学流程一、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学的笔画。
2、对上一节课的写字情况进行点评,表扬写字好的小朋友,激发学习兴趣。
二、复习撇折、学习撇点的写法1、师边讲解边示范:撇折: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撇点:撇点张开,折处不顿,点画二次备课要长。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1、出示基本笔画“撇点”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4、师生共同研究小结:写撇点时,起笔时要停顿笔,收笔时要回锋。
至折处只要用的是笔尖,此时以提笔为主。
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度和倾斜度。
5、老师范写,学生观察体会。
6、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7、练习例字:“女”教师巡视。
四、深入学习1、出示汉字:去云女妈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去:“土”的竖居中,长横要平,下面部分的撇头对准上竖。
云:“二”的长横要平,下面部分的撇头居中。
女:撇点形长,与撇相交于竖中线上,横长而平,左右伸展。
妈:女字旁的横变为提,“马”上小下大,底横在女字旁的长点上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法姐5、比一比,改一改她公五、小结,作业。
1、自己练习书写女字。
2、自己找好女字旁的字,自己练习。
硬笔书法教案17
教学内容: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之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横折折撇
教学目的:通过系统性的临摹联系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的书写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写的一手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更多注重在理论上培养同学们对硬笔书法的认识,并辅助地做了相应的练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汉字的各种基本部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连贯性的具体练习!
下面接着上节课来具体介绍几种笔画的写法:
(二十一)竖折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
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如图:
(二十二)竖折折钩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
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
如图:
(二十三)横折提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
如图:
(二十四)横折折撇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如图:。
硬笔书法教案20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3.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硬笔书法基础知识1.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硬笔书法的工具和材料;3.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
第二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1.横、竖、撇、捺、点的基本笔画;2.横、竖、撇、捺、点的组合和变化。
第三课: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1.单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2.常用字的基本笔画和字形。
第四课:硬笔书法的基本构图1.硬笔书法的构图原则和方法;2.硬笔书法的构图技巧和要点。
第五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笔1.硬笔书法的用笔方法和技巧;2.硬笔书法的用笔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六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纸1.硬笔书法的用纸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纸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七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墨1.硬笔书法的用墨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八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印1.硬笔书法的用印方法和技巧;2.硬笔书法的用印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九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色1.硬笔书法的用色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色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章1.硬笔书法的用章方法和技巧;2.硬笔书法的用章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卡1.硬笔书法的用卡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卡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二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册1.硬笔书法的用册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册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笔法1.硬笔书法的用笔法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笔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四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字法1.硬笔书法的用字法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字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五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词法1.硬笔书法的用词法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词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六课:硬笔书法的基本用句法1.硬笔书法的用句法种类和特点;2.硬笔书法的用句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十七课综合知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初步尝试运用篇章布局的原则,熟悉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掌握常见体裁形式的布局要领。
尝试创作基本符合要求的体裁样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通过对前面书法用笔和结体知识学习,学生初步具有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一定的欣赏能力。
很多学生能够写好字,懂得书法结体的重要性,但对书法编章布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往往对书法作品中行距、字距以及落款的问题不重视。
主要是对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以及体裁章法不熟悉。
要让学生明白一幅完整、成功的书法作品的篇章布局,与写好线条笔画、字形结构是同样重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为重要。
因为精彩的笔画须依靠优美的字形来体现,而优美的字形最后须通过完美的篇章布局来展现。
篇章布局出了问题势必影响笔画字形表达的效果。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初步尝试运用篇章布局的原则,熟悉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
难点:掌握常见体裁形式的布局要领。
尝试创作基本符合要求的体裁样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一、情景导入:首先,在古典音乐声中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各种书体与体裁形式,包括师生作品)。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出示教师事先准备一幅未完成落款的行书作品。
让学生先回顾:书法的三要素,然后讨论书法作品中的落款。
提出问题:用什么书体落款?怎样钤印?(学生讨论回答)。
单人旁:竖笔起笔于撇笔中下部,必须用垂露竖,不得用悬针竖。
双人旁:首撇短次撇长,次撇于首撇中部起笔,竖笔必须用垂露。
(4) 学生练习带宝盖头的字:信、伐、往、彼、很 (5)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三点水、言字旁”的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
(2)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三点水、言字旁”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3) 教师分析讲解:
三点水:三点呈弧形排列,切忌成排牙之状、车轨之形。
注意间距和呼应关系。
(4) 学生练习带耳刀旁的字:活、流、深、说、话
(5)教师巡视指导。
3.讲解“提手旁”的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
(2)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提手旁”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3) 教师分析讲解:
提手旁:竖钩一定要垂直,从短横的右部穿过,提笔基本不出头。
(4) 学生练习带木字旁的字:括、指、批、按、振 (5)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提升
学生临写《写字课课练》。
单撇接:两长。
三齐平,间距较近,两远。
言右侧,移。
提相互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