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HT02型无线话筒制作_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4
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1.选购合适的无线收发器:选择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无线收发器,考虑频率范围、功率、灵敏度等因素。
2.选择合适的麦克风:根据自己需要的声音效果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有源或无源麦克风。
3.连接麦克风和无线收发器:使用音频线将麦克风和无线收发器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稳固。
4.安装天线:将无线收发器的天线安装好,确保天线与无线收发器之间的连接牢固。
5.设定频率和信道:根据无线收发器的操作说明,将无线收发器设定到合适的频率和信道。
6.测试无线传输效果:使用设备提供的耳机或扬声器,测试无线传输效果是否正常。
同时,也要测试无线传输的范围和稳定性。
7.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无线收发器的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无线传输效果。
8.固定和保护设备:确保无线收发器和麦克风的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摔落。
同时,注意保护设备,避免受到撞击和水分侵害。
9.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况,及时更换电池、修复损坏的线缆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总之,制作调频无线话筒需要选择合适的无线收发器和麦克风,并进行连接、设定频率和信道,进行无线传输效果测试和必要的调整,最后固定和保护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制作一个高质量的调频无线话筒
需要技术和细心的操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普及,现在已经有许多成品调频无线话筒可供购买和使用。
实验课程报告完成时间:目录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参考资料 (1)1.3定义 (1)1.4缩略语 (1)2. 硬件电路 (2)2.1目标系统的功能 (2)2.2目标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 (2)2.3硬件电路原理说明 (2)3. 工作过程 (3)3.1工作环境描述 (3)3.2工作过程描述 (3)3.3问题和解决 (3)4. 系统的业务、功能及技术指标测试方案 (4)4.1测试项目清单 (4)4.2测试的资源 (4)4.3测试方法 (4)5. 心得体会 (5)6. 附件 (6)1.概述1.1编写说明[说明此文档的主要内容、编写目的和适读对象。
]对于整个录音音响系统,最重要是话筒。
话筒的重要性是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
话筒的争论往往是1.2参考资料[说明本文档参考的各种资料,也包括所参考的其他项目的有关文档、资料。
]1.3定义[列出在本文档中使用的需要给出明确定义的概念和关键字。
]1.4缩略语[列出在本文档中缩略语的英语全称及中文说明。
]第1页共?页2.目标系统2.1目标系统的功能[对系统的功能进行简单的阐述]2.2目标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列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2.3硬件电路原理说明[给出硬件电路的原理图或原理框图和说明](建议:本文中的图都选择嵌入式对象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插入”-“对象”中选择“microsoft word 图片”,这样做的好处是图容易被编辑处理)第2页共?页3.工作过程3.1工作环境描述[罗列开展工作所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等,说明每个物件的具体用途]3.2工作过程描述[安工作顺序,介绍你所完成的各项工作,叙述工作要点]3.3问题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解决结果]第3页共?页4.系统的业务、功能及技术指标测试方案4.1测试项目清单[本节规定了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及是否满足需求分析的要求,而必须进行测试的所有项目。
注意,测试项目必须保证完整性,不应有遗漏。
自制无线话筒(语音发射器)
我们会在各种间谍电影里,经常看见各式各样的专用的窃听器。
其实仔细想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无线麦克风嘛。
但是在这里郑重声明,不是教大家做什么窃听器去探听别人的隐私,只是做个小东西供大家娱乐罢了。
工具/原料
三极管、线圈、电阻、软导线、电池
方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材料,如果专业点可以自己焊接,如果是新人你就用导线连吧。
具体怎么做,应该不用我多说。
直接切入主题,一目了然。
此电路用4个元件就组成了一个微型无线调频话筒
1.5V供电时,发射距离大于10米
3V供电时距离可达30米。
2、三极管(BG):选择9018或者2sc3358都可以
3、线圈(L):线圈绕7圈直径5mm,电感L需要分为两个线圈来绕制,但是必须同向绕制,L1绕4圈,L2绕3圈。
4、电阻(R):在300~500欧之间,功率不足1毫瓦。
5、天线(10CM):可用250px长的软导线,使用时手摸天线会影响频率为变化。
在固定地点用时则非常稳定。
6、电池(1.5V):用A13号电池或更小号的。
制作话筒实验报告制作话筒实验报告引言:话筒是一种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音频录制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制作话筒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所用材料以及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1. 了解话筒的工作原理;2. 掌握制作话筒的基本步骤;3. 检验所制作话筒的性能。
实验材料:1. 铁罐:直径约10cm、高度约15cm的空心圆柱体;2. 铝箔:足够覆盖铁罐表面的一层;3. 线圈:细导线绕制成的线圈,直径约为2cm;4. 磁体:可产生磁场的小型磁体;5. 薄膜:透明塑料薄膜,用于覆盖铁罐顶部;6. 电缆:连接线圈和声音接收设备的导线。
实验步骤:1. 将铝箔贴在铁罐的表面,确保完全覆盖并平整;2. 在铝箔上绕制线圈,绕制时要保持导线间的间距均匀;3. 将线圈两端的导线通过铁罐上的小孔引出;4. 将磁体放置在铁罐底部,确保与线圈相对位置合适;5. 用薄膜覆盖铁罐顶部,并用胶带固定;6. 将线圈两端的导线与声音接收设备相连接。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制作的话筒,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并与市售的话筒进行了对比。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1. 灵敏度:我们发现,实验制作的话筒与市售话筒相比,在接收声音时具有相似的灵敏度。
当我们用手指敲击铁罐时,两者的输出信号都能够明显地反映出来。
2. 频率响应:我们使用频率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通过声音接收设备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
结果显示,实验制作的话筒在低频和高频方面的响应与市售话筒相似,能够准确地接收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3. 噪音抑制:我们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了一次噪音测试,同时使用实验制作的话筒和市售话筒接收同一声源的声音。
结果显示,实验制作的话筒在噪音抑制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环境噪音,使得声音信号更加清晰。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话筒,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制作的话筒在灵敏度、频率响应和噪音抑制方面与市售话筒相当。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1.概述1.1说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都有电子制作的经历,从开始时的不断失败到逐渐得心应手,其中的滋味是圈外人所无法领会的。
其实有很多人很想进入电子制作的大门,但是苦于找不到入门的方法而在门外徘徊~~电子技术的实践性极强,通过组装、调试制作套件是快速入门的好办法,我们将制作套件的全过程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本的元件知识,帮助初学者完成制作。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频无线话筒,不但容易而且也非常有趣,还可用它来和朋友们开开玩笑~~~这里我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典型的调频话筒制作套件,其中包括了制作调频话筒所用到的全部器件。
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制作套件学到一些相关知识,特别是学生,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点,可是动起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喽~~1.2参考资料1.藤井信生,电子实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第三版3.李银花,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第一版、4.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第一版2.硬件电路2.1调频无线话筒的功能话筒先将自然界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改变结电容容量,控制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形成调频波,然后再经过倍频及高频功率放大后经天线辐射。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2.2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这个调频无线话筒电路采用了两只晶体管,BG1用作音频放大,BG2用作高频振荡。
其中电感线圈L是用一段直径0.5mm高强度漆包线在3毫米钻头上绕5圈,间隔约5.5毫米。
电阻用1/16瓦的RTX型号,除电解电容外,其他电容用小型CC1型瓷片电容。
晶体管可用3DG8(或3DG6),要求β>100。
话筒用小型电容话筒,改变电阻R1,可以改变话筒的灵敏度(电阻R1可在10-100千欧范围内选取,阻值大时灵敏度高)。
教你自制一款无线话筒(图)
一、制作说明
1、本款无线话筒电路设计合理、造型美观人方、传声距离远、使州寿命长、经济实惠、耗电小,适应普通FM调频收音机使用,大家在装配前仔细阅读本材料。
2、振荡线圈L的制作:在直径为巾5毫米的直柄钻花上用直径0.5毫米的漆包线平绕4圈脱后即成。
3、振荡线圈L的调整:打开收音机(置于FM段)和话筒开关K(置于ON处)然后手持话筒,一边对话筒讲话一边调收台旋纽(或选频键)直到收音机中传出自己的声音为止、如果在整个频段(即88一l 08MHz)仍收不到自己的声音则仔细拨动振荡线圈L。
拨动时只需拉开或缩小线周每匝之间的距离,侧整时应仔细。
若调整线圈的松紧仍无凑效则应将L焊下来增加一匝或者减少一匝(因电子元件参数的影响),重新焊上后继续上述蒯整。
4、在准备安装制作本套电路前,请用万用表筛选一下各个元件的质量.有条件的话将各瓷片电容用电容表测量一下电容量,这样就万无一失,一装即成功。
,本套件只要经过仔细的元件筛选,在焊接时保证质量并尤虚、假、错焊.一般情况下是能成功的。
二、元件清单
三、电路原理图
四、印刷电路图。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课题简介(1)课程介绍: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高频课程设计是作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模拟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学科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后,应安排课程设计教学实践项目,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中、小型电子线路的方法,独立完成调试过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2)无线话筒使用的频段:无线电波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不受用途和地域限制,因此造成各种无线电设备的频率交叉重叠。
如果不加以规定和约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正常的通信。
为此,世界上无线频率管理部门对无线电频率的使用范围作了统一规定,使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
无线话筒使用频率为88MHZ-108MHZ。
(3)各频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衰减包括距离衰减(衰减量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传播媒体的吸收(空气、人体和墙体等)和金属结构物的反射。
频率越高,传播媒体的吸收越大,金属物体的反射越强(即阻止电磁波传播的能力越强)。
二、原理图的设计(1)电路原理图:(2)FM无线话筒原理:MIC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制,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制,即调频.再经C8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2、L3和天线TX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制作话筒实验报告引言话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录音、放音和通信等领域的设备。
通过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话筒使我们能够捕捉和传输声音。
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步骤制作一个简易的话筒,并探索其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一个薄塑料杯 - 一个装盖 - 一个塑料薄膜或气球 - 一根电线 - 一个耳机插头 - 一根小杆或削尖的铅笔 - 一段电子学连接线实验步骤1. 制作话筒背面首先,我们将塑料杯的底部剪掉,留下一个开放的圆形口。
这将成为我们话筒的背面。
2. 准备振动膜我们需要一个振动膜来捕捉声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你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气球来制作振动膜。
将薄膜或气球拉紧,用橡皮筋或胶带固定在话筒的开放口上。
3. 制作导线连接将电线的一端剥去一小段绝缘层,露出金属导线。
然后将导线的裸露部分插入话筒背面中心的小孔中,用胶带固定。
这将作为我们话筒的正极。
4. 制作电阻器将耳机插头的接头剪掉,使其成为一根裸露的电线。
然后将耳机插头的另一端与电子学连接线连接,以便将话筒连接到放大器或录音设备上。
5. 固定电阻器将裸露的耳机插头插入话筒背面旁边的小孔中,用胶带固定。
这将作为我们话筒的负极。
6. 测试话筒现在,我们可以将话筒连接到放大器或录音设备上,并进行测试。
对着话筒说话或发出声音,观察是否能够捕捉到声音并正常放大。
如果有问题,可以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并确保话筒的背面没有堵塞。
结论通过简单的步骤,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话筒。
话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振动膜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从而实现声音的捕捉和传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话筒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制作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
尽管制作的话筒可能无法与商业话筒相比,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DIY项目,也可以用于一些简单的录音和放音任务。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够对话筒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声音和电子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引言:无线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音传输设备,它利用无线电波的传输,将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无线话筒传输到听者耳中。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同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备:无线话筒、音频放大器、音频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信号源等。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无线话筒、音频放大器、示波器等元件进行连接,并根据实验需求连通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
2. 调节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位置:通过观察示波器波形,尽可能找到较佳的发射及接收效果。
3. 测量话筒灵敏度:通过音频发生器发出一定频率的信号,由万用表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压值,以测定话筒的灵敏度。
4. 测量话筒的失真率:通过音频发生器调整信号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失真程度,并记录数据。
5. 测量无线话筒的可靠距离:通过信号源产生一定功率的信号,分别测量无线话筒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值与距离,并得出其关系式,从而确定其可靠距离。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及数据统计,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话筒灵敏度:50mV/Pa;2. 话筒失真率:10%;3. 无线话筒可靠距离:约30米。
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声音信号;其性能参数包括灵敏度、失真率、可靠传输距离等,这些指标对于其后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为无线话筒的性能测试及参数探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无线话筒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简易无线话筒的制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电子元件:电容麦克风、运放芯片、无线收发模块、电池盒、电容电池和电子元件焊接工具。
2.外壳:塑料盒(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尺寸)。
3.工具:螺丝刀、电钻。
第一步:电路设计1.根据无线收发模块的规格,确定对应的麦克风和运放芯片。
麦克风的选择要保证声音的质量,运放芯片要有较低的噪音水平和适当的增益。
2.使用电子元件焊接工具将麦克风、运放芯片和无线收发模块焊接在一块小型通用板上。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元件的引脚。
3.将电池盒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用电软盒连接电池和电源接头。
4.检查焊接是否正确,并确保电路没有冷焊接、短路等问题。
第二步:组装1.使用螺丝刀将电路板固定在塑料盒的底部。
确保电路板和塑料盒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保护电路板并方便其他部件的组装。
2.使用电钻在塑料盒的侧面钻灵敏度调节孔。
这个孔将用于调节无线话筒的灵敏度。
3.将电容电池安装在塑料盒的内部,并使用电钻在盒子的顶部和侧面钻小孔。
这些孔将用于安装话筒的显示屏和调节按钮。
第三步:调试1.将电容电池插入电池盒,并使用电钻从盒子的侧面穿孔线连接电池和电源接头。
2.打开无线收发模块,并用滑动开关将话筒置于发射模式。
3.打开无线接收器,并用滑动开关将器件置于接收模式。
4.使用调节钮调整无线话筒的灵敏度,确保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声音。
5.将话筒与无线接收器配对,并确保无线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6.通过麦克风测试录制音频,并使用耳机或扬声器播放出来,以确保声音的质量和准确性。
7.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根据电路设计和组装步骤检查和调整相关元件和连接。
在制作简易无线话筒时1.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要根据需求确定其性能指标和功能。
2.在电路焊接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焊接错误和元件损坏。
确保焊接牢固且不易脱落。
3.组装过程中,注意保护电路板和其他元件,确保它们不会受到损坏或误操作。
4.调试时,要注意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确保无线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践(WXHT02型无线话筒)
实验报告
一、工作原理
1、驻极体(Electret ):一种具有持久性极化的固态电介质。
通过驻极体的振动膜,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声音经过驻极体后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容C1=0.47uF 耦合至三极管的基极。
3、由三极管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将耦合至基极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4、振荡器:L1和C4组成振荡器,用以产生载波信号。
将经由三极管放大后的信号加载至高频载波中,此为调制。
形成FM 信号。
5、FM 信号经电容C5隔直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二、ADS 2009仿真分析
1、仿真原理图(令电感L1=70nH 可使振荡频率约为100MHz ,因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所以选用的小信号源频率为10KHz )
2、瞬态仿真分析
(1)下图是三极管集电极的输出,经过计算图中所标两点的时间,由此可得:
仿真信号的频率: MHz t t f 96.910047007
.1000155749.1001112=-=-= 理想频率值: MHz pF
nH LC F 10036702121=∙==ππ
通过比较可知:仿真值比理想值要小一些。
(2)下图是三极管发射极的输出,从图中可看出波形最高点处有失真,可能是因为没有滤波器。
3、静态工作点分析
所以V mV V V V U E C CE 402.155.97500.1=-=-=
三、改变电感L 的匝数,观察收音机接收频段是否发生变化,并给出变化(或不变化)的原因分析。
实验结果:当我将更多匝数的线圈焊在电路板上的时候,收音机接收的频率变小了。
原因:振荡频率的计算公式为LC F π21=
,当线圈匝数增加时,L 增大,所以频率F
变小。
四、调试过程的心得体会
电路板焊好后就迫不及待地拿收音机测试能不能工作,于是我从88MHz 开始调收音机的频率,谁知道半天没出来个声音,有的只是外面电台的各种广告。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焊错了,于是我仔仔细细地检查了电路板,确认没错后,没辙了,宿舍又没有可调试的仪器!然后,鬼使神差的我竟然在85.9MHz 收到了麦克风发出去的频率,万分激动啊!好吧,实践出真知啊,不能完全按照说明书上的88~108MHz 上的来测试。
为了使中心频率落在88~108MHz 频率段,只要调一下线圈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的时间还算充裕,虽说都是些基本技能,可是把模电和高频的知识都复习了一遍,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