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10、11章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55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
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闔,能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翻译: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注释: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
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
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
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
玄,奥妙深邃。
鉴,镜子。
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
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
此处依"感官说"。
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道德经·第十章》解读: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承载生命运营魂魄的身体环抱成一个整体,注意力能不离开身体!(专心)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一的是使用内气致使身体柔软,能柔软的想婴儿那样!(返老还童)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用意识洗涤身体内部并且玄妙的浏览一遍,能达到内部没有一点瑕疵!(治病)4: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就像热爱人民治理国家那样热爱身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治理身体的整体,能做到身体的每一个肢体都不消耗!(静养)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同向自然养生的大门随意开合,能使身体生长出很多功能,就好像母体可以生产子体那样。
生物医学传感器习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这)使(不)用(是)说(重)明(点)1.书本使用《医用传感器》第2版,陈安宁主编。
供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学等相关专业使用2.有些题目找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或有出入,有些题目LZ也没有找到答案,各位您见谅!3.全文“LZ”代表“录主”,不是“楼主”,也不是“劳资”或者“老子”。
4.“【PS:xxxxxxxxxxxx】”:可能为重要备注也可能是LZ瞎BB,请视具体情况取舍。
5.“*************我是分割线*****************”:分割线之前为网络各家资料,分割线之后为亲爱的老师给的“给力”的重点。
6.本文有些地方有照片或者有截图,如果不清楚,请您凑合着看吧!目前照片里的字代表了LZ的最高水平,也请您凑合着看吧!排版水平差,也请您凑合着看吧!7.第1-9章,参考网上部分资料,老师PPT,和学神(我希望是,毕竟不认识,瞎买的书)的复习资料,所以有些照片是他的杰作。
第10章、第11章为另一个亲爱的老师给的题目,没给“重点”至于考不考是另外一回事。
总之,谢谢他们,我只是个欢乐的复习资料搬运工。
8.再次谢谢他们!!!也谢谢您的观看,预祝过过过,都考90分。
但是,你也知道这难度有点大,所以,加油!!!!!第一章绪论1.医用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在医用测量系统中的作用?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生物医学传感器:能将各种被观测的生物医学中的非电量转换为易观测的电学量的一类特殊的电子器件。
医用测量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提供信息、监护、生化检验、自动控制、参与治疗2.传感器定义中“有用信号”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形式为电信号3.反映生命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非电量,其放大和处理是十分困难的。
而医学传感器把生物信号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及预处理器进行信号放大和预处理,然后经A/D 转换器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了哪些代谢废物呢?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一、代谢废物的种类师: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尿液、汗水、粪便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
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
)问题: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烧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象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
(点燃、闻)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大家大胆猜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师:分析得对。
准确的说,它是无机盐。
有人尝过它的味道,是咸的。
师:尿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师: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尿液的成分。
请同学们结合已有的知识,思考讨论:7、汗水的成分有什么?(举例运动后,流出的汗水干了,在脖子上就会有白色的颗粒,是咸的,是无机盐;夏天如果几天不洗澡,内衣上和身体就会有股尿素的味道。
)先让我们来学习什么是排泄。
二、排泄的概念: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P59)人体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这些物质是代谢废物。
第11章分析与综合11.1 分析与综合概述11.1.1 分析的意义及其作用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通过一定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反映,经过人的大脑的组合,人获得清晰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这是感觉分析的过程,它奠定抽象分析的基础。
抽象分析则是将思维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或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而分别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
人们通过分析将思维对象的各个方面分解开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分别加以考察研究,才有可能深刻地认识事物,把握思维对象。
比如人们对自然数的研究,当把它分解为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等,分别进行考察研究后,人们才获得了对自然数的更深刻的认识。
可见,分析的主要作用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一般分解到个别,从而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引入事物的内部,通过对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等等的分析研究,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
在科学研究包括在数学研究中,分析还被看作是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一种思维方法。
比如解答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中的某个在应用题中并非已知,就把它作为新问题,找出要解决它的条件,这样逐次逆推,直到所需的条件都是已知条件,从而可以解答为止。
这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在数学问题的证明、解答、计算、作图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
11.1。
2综合的意义及其作用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有一种与分析完全相反的思维过程,它就是综合。
综合是把通过分析所得到的思维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
人们通过感觉分析所感知的事物的各种属性,经过大脑的整合而产生的知觉也是一种综合,它是人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它所得到的对象的完整形象只是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第三章感觉器官[A型题]1.下列关于特殊感官特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对适宜刺激敏感B.多具有辅助结构C.均不易适应D.均有换能作用E.均有信息编码功能2.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在持续,但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A.疲劳B.抑制C.适应D. 传导阻滞E.衰减传导3.下列关于感受器适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未变但传人冲动减少或消失B.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功能特点之一C.有快适应和慢适应感受器D.感受器适应与感觉适应无关E.感受器适应不同于感受器疲劳4.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电紧张方式扩布B.为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 为“全或无”式D.可以总和E.也称发生器电位5.对感受器的刺激强度与传入神经发放冲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是:A.呈正比B.呈反比C.呈正变E.无关系6.眼的下列诸结构中,折光系数最大的是: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E.脉络膜7.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屈光度是:A. 主焦距以米为单位,取其平方根B.主焦距以分米为单位,取其倒数C.主焦距以厘米为单位,取其平方根D.主焦距以毫米为单位,取其倒数E.主焦距以米为单位,取其倒数8.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A.近点变远,远点变近B.近点和远点都变远C.近点变近,远点变远D.近点和远点都变近E. 近点变远,远点不变9.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能力最大的界面是:A. 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界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E.玻璃体—视网膜界面10.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 A.瞳孔对光反射B.视轴会聚反射C. 眼的调节E.眨眼反射11.眼经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之点,称为:A.主点B.节点C.焦点D.近点E.远点12.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A.角膜曲度增大B.角膜曲度减小C. 瞳孔缩小D. 晶状体曲度增大E.晶状体曲度减小13.在水面下视物时,由于光线经水进入角膜故产生水下: A.散光B.近视C.远视D.正视E. 斜视14.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大B.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15.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而来:A. 维生素DB.维生素EC.维生素AD.维生素BE.维生素K16.眼处于静息状态时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质最远之点为: A.近点B.远点C.焦点D.主点E.节点17.眼的近点的远近主要决定于:A.瞳孔的直径B.晶状体的弹性C.房水的折光指数D. 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E.玻璃体的折光指数18.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眼更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纠正1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A.枕叶皮质B.丘脑外膝体C. 中脑D.脑桥E.延髓20.视近物时使之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B.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变小C.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增大D.眼球前后径增大E.房水折光指数增高21.当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可使:A.晶状体曲度增大B.晶状体曲度减小C.角膜曲度增大D.角膜曲度减小E.瞳孔缩小22.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23.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期中枢的共同部位是: A.延髓B.脑桥C.中脑D.下丘脑E.大脑皮质24.视网膜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原因是: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联系C.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小,单线联系D. 视锥细胞多面直径最小,聚合联系E.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大,单线联系25.感光色素集中在感光细胞的哪上部位:A.外段B.内段C. 连结部E.突触小泡26.视锥与视杆细胞的本质不同在于: A.外段B.内段C.胞体D.连接部E.终足27,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A.红色盲B.绿色盲C. 黄色盲D.红绿色盲E.黄蓝色盲28.颜色视野范围最小的是:A.红色B. 黄色C. 绿色D. 蓝色E.白色29.颜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A.黄色B. 红色C. 绿色D. 白色E.蓝色30. 鼓膜和听骨链的连结部位是:A. 镫骨底板B.砧骨长脚C.锤骨小头E. 砧骨短脚31.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32.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33.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鼓膜一听骨链一圆窗一内耳B.颅骨一耳蜗内淋巴C. 外耳一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一内耳D.外耳一鼓膜一鼓室空气一圆窗一内耳E.外耳一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一圆窗—内耳34.柯蒂氏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A.前庭膜B、盖膜C. 基底膜D.耳石膜E、窗膜35.椭图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 正角加速度运动B. 加速度运动C. 角匀速运动D. 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E.各方向的直运动36.当受试者头部前倾30。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
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
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闔,能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翻译: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注释: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
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
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
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
玄,奥妙深邃。
鉴,镜子。
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
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
此处依"感官说"。
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道德经;第十章》解读: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承载生命运营魂魄的身体环抱成一个整体,注意力能不离开身体!(专心)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一的是使用内气致使身体柔软,能柔软的想婴儿那样!(返老还童)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用意识洗涤身体内部并且玄妙的浏览一遍,能达到内部没有一点瑕疵!(治病)4: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就像热爱人民治理国家那样热爱身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治理身体的整体,能做到身体的每一个肢体都不消耗!(静养)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同向自然养生的大门随意开合,能使身体生长出很多功能,就好像母体可以生产子体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