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潘天寿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笔墨细腻,构图精妙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所用的笔墨异常细腻,往往能把握住花鸟的精微之处,如花朵的
花瓣、蕾和叶片的纹理、鸟儿的羽毛和爪子等。
他的画作中,笔力疏密有致,墨色变化丰富,构图精妙巧妙,使人感受到画面的生动和灵动。
二、色彩丰富,用色鲜艳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所用的颜色非常丰富,他以水墨为主,借助色彩透明度和滤镜的
特性,使得画面中的色彩鲜艳而不失自然,同时也能做到色系的协调和渐进。
他善于用明
暗表现物体的厚重感和立体感,以及空间的深度和距离感。
三、寓意深刻,寓教于乐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中往往富有深刻的寓意性,他不仅是一位技艺娴熟的花鸟画家,
更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情怀的艺术家。
他的画作中往往注重对生活、对自然、对民俗习惯
的真实再现,他通过画中所表现的花卉鸟兽,寄托了他对人生、对思想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使得画作寓意深刻、寓教于乐。
四、形态各异,富有创意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形态众多,既有自然写实的,也有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为基础的
等等,形态和风格多样,但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中往往表现出画
家的判断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画家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综上所述,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细腻精美的笔墨、丰富鲜艳的色彩、高超的构图
技巧、深刻的寓意性以及丰富多样的形态等特点,这些艺术特点成为他在中国画坛上至今
享有盛誉的重要因素。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大师级人物,以花鸟画而闻名于世。
他的花鸟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注重表现鸟兽的生动形态。
他追求画面的真实性和立体感,通过精准的线条描绘,给予画作丰富的质感和立体感,使观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鸟兽的形态和特征。
他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善于捕捉鸟兽的瞬间动态,使画作更加生动有趣。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融入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他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美。
他懂得观察花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善于运用艺术手法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使画作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传神的形象。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注重画面的色彩运用。
他能够巧妙地运用颜色的对比和层次感,使画作色彩鲜明且丰富,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他擅长使用浓墨重彩的手法,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注重整体的构图和布局。
他善于以简洁、大胆的笔触勾勒出画面的轮廓,注重画面的整体平衡和和谐美。
他擅长通过形体的放大或缩小、重心的安排和对角线的运用来营造动感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善于将中国绘画传统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个性和时代感的花鸟画作品。
他的画作既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出现代艺术的风貌和新时代的精神内涵。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形象鲜明、色彩丰富、构图精巧和个人风格鲜明等特点。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卓越的绘画技巧,为中国的花鸟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使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摘要:本文对于潘天寿花鸟画作品中构图的立意、用笔、墨色、审美意蕴的现代性进行了主要探讨:其画作构思独特,构图生动,蕴动于静,造型形式多样,作品笔墨空灵,拙趣横生,他成功地实现了传统花鸟画构图审美范式的突破。
关键词: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特点一、立意奇巧,构图别致立意是指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之前,对作品主题的意图表达与形象提炼结合而进行的典型的思维活动。
立意的高低关系到作品格调的雅俗高下。
立意能够反映出作画者的思维特点和认识深度,这也是绘画创作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通过对潘天寿的花鸟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潘天寿花鸟作品的立意之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造势与破险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作品构思巧妙,立意深远,常借奇巧的构图形式来表达高远的立意。
我们看潘天寿先生的小品画就有这样的处理方法:他的画面形成了纵横、高低的不同的对比关系,表现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想象力、对平凡事物内在感情的体察力,同时也展现了对画面形式感的准确把握能力。
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多数是从险处、绝处构思,最终形成造势与破险的立意格局。
如在他的作品《露气》中,表现了墨与色的交融、点与面的对比、物象空白的构成效果,体现了画家对画面形式美规律的把握以及超凡的作品构图能力。
(二)山水融入花鸟,形式新穎绘画作品的构图,是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构思在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有条理地呈现到画面上的过程。
构图是花鸟画创作重要的步骤之一,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构图风格多样,形式丰富,欣赏他的花鸟画,观者很难明确地说,到底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
潘天寿所画花鸟作品,多以近景山水入画,配以乱草丛篁,山花野卉,这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种另辟蹊径的创作方式使灵动活泛的花鸟与辽阔高远的山水意境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花鸟画的表现样式。
在他的作品《雁荡山花》中:把山中的树景、鸟的飞动形态、具有野趣的山草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出山川的新境地,成功地再现出了雁荡山的山花之美。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1906-2000)是中国一位著名的花鸟画家,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中国花鸟画的宗师之一。
他的画作以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展现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精髓和个人创新。
以下将详细探讨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1. 线条的运用潘天寿善于运用细腻而流畅的线条来描绘花鸟的轮廓和细节。
他的线条灵动多变,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和笔墨的浓淡变化,呈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的丰富度。
他的线条有时强调主体的形态和轮廓,有时则用于表现花鸟的纹理和羽毛的质感,给人以立体感和触觉上的丰富。
2. 墨色的浓淡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以墨色的运用闻名。
他精通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墨色技法,能够巧妙地运用浓墨、淡墨、干墨和湿墨等不同的墨色层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他的墨色运用恰如其分,既可以表现出花鸟的鲜明色彩,又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对比和体积感,使画作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3. 色彩的运用潘天寿在花鸟画作品中大胆地运用鲜艳的颜色和对比鲜明的色彩组合,使画面更加鲜明明亮。
他的色彩运用既能够表现出花鸟的真实色彩,又能够营造出画面的气氛和情绪。
他的色彩运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既符合传统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又具有现代艺术的独特韵味。
4. 视角的选择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常常选择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呈现,使画面更具有透视感和动感。
他喜欢将花鸟放大并放置在画面的前景中,使之充满屏幕,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这种视角选择不仅能够突出花鸟的形态和特征,使之更加鲜明明亮,还能够为画作赋予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场景感。
5. 情感的表达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他的画作常常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美妙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他通过对花鸟的细腻描绘和对色彩的精心运用,表达出对自然界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他的花鸟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技巧,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浓淡、色彩的运用、视角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花鸟画大师,他的作品充满着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首先,他的画作具有精致细腻的笔墨和浓艳绚丽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绚烂和多彩。
潘天寿注重绘画的质感和层次,通过悉心描绘细节和运用丰富的色彩层次来表现作品的生动和自然感。
他的绘画风格不拘泥于传统传承,而更注重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的传递。
其次,他的画作不仅仅注重花鸟本身的形象,更注重描摹花鸟的神韵和灵气。
他将花鸟形态与生命力融为一体,通过绘画来表达出一种生命生机和情感的转换。
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散发的美丽神韵。
再次,他的花鸟画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他传承和发扬中国花鸟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尤其不断探索将花鸟画与书法、山水等中国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新方法。
他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灵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开辟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精髓的新路。
总之,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高峰和风范,充分表达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他的作品推动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发展和创新,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1896-1967),字宣白,号白石道人,福建省福州市人。
他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在花鸟画领域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花鸟画大师”。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入手,探讨其在中国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他广泛涉猎中国古代文化,深入研究古代书法、绘画和诗词,尤其对唐宋画家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他在研究古人作品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的作品不仅融合了古代文人绘画的精髓,还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用笔墨勾勒出花鸟的形态和神韵,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线条和勾勒出明快轻盈的画面。
他的花鸟画作品非常细腻精致,每一笔每一画都尽显大师的功力。
他在运用笔墨的技法上颇具特色,例如以“一叶慢慢画,一枝不成心”来形容他的画作,表现了他对笔墨运用的精湛功力和对花鸟形态的精准把握。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他善于捕捉自然界花鸟的神韵和意境,通过笔墨的运用将其生动地表现在纸上。
他的花鸟作品常常活灵活现,仿佛要跃然而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他尤其擅长表现花鸟的情趣,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画中的鹤、孔雀、牡丹等都表现出了生动的情态和优美的姿态,充分展现了潘天寿对花鸟的深刻感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承载着他深厚的人文情怀。
他的画作不只是简单的描绘,而是蕴含着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热忱。
在他的花鸟画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界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他尊崇自然,崇尚真、善、美,通过花鸟画作品传达出了对高尚情操和优美精神追求的呼吁。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成为中国花鸟画史上的瑰宝。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国画家,以其出色的花鸟画作品而著名。
他的画作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深入观察和对艺术形式的洞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
首先,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他笔下的花鸟,在形式上由于继承了传统的画法,常常呈现出古雅、瑰丽的气质。
此外,他的作品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涵盖着传统文人的风雅之气、古代绘画的神韵以及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等等。
可以说,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次,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精妙的构图和技法。
他在画作中的花鸟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姿态优美,画面组合自然流畅、富有变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图、颜色和笔墨等方面的技巧,使画面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韵味。
这些技法运用灵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质感,都显示出极为精湛的水平。
第三,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通常表现出深沉的思想内涵。
他尤其重视花鸟画所体现的生命和形式的和谐,他的笔墨和形态都表现出对万物的深情和敬畏之心。
这种从艺术到哲学的跨越式思考,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技巧表现,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关爱。
他的作品赋予了花鸟以人之情感,抒发了对生命的偏爱之情。
第四,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他的花鸟画作品中常常采用精准的构图、富有变化的色调以及具有诗意的笔墨,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其画作的独特特征。
他的作品集成了传统艺术和现代的观念和技巧,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综上所述,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精湛的构图和技法,呈现出深沉的思想内涵,以及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这些艺术特点都使得他的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画坛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画史上的佳作,也是国际艺术市场上备受钟爱的经典。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是中国画界的重要人物,以其花鸟画作品著称于世,其作品风格唯美淡雅,极富诗意与抒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自然意境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富有自然意境,他对于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从潘天寿的花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所画的花卉精致逼真,用笔具有鲜活感,选择的颜色也极具层次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丽享受。
同时,他的鸟类作品中同样具有自然意境,使得观者不仅可以从画中感受到美,也能感悟到自然的美妙。
二、纤细细腻的笔墨潘天寿的作品中,笔墨纤细细腻,用笔轻柔而有力,既有意境也有画似雕刻的形态美感。
他的作品以线条勾勒轮廓,通过细微的笔墨变化来表达各种自然表现,如草物的茂盛、花卉的娇嫩等。
同时,他的作品中还有丰富的贴近生活的细节,如水滴、露珠、昆虫的画法,表现出强烈的笔墨艺术魅力,使观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与精湛技艺。
三、色彩和谐美妙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具有和谐美妙的艺术特点。
他的花鸟画作品中,用色上不拘泥于传统,不但可表现出花卉的色彩姿态,还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相呼应,宛如生机勃勃的一团色彩性的春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抒情手法的运用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也极富特色。
他常常以花鸟的生命活力与形态美为表现方式,将自然界中的形象转化为抒情的表达对象,以寓情于景、谐情于形,将人文思考与自然审美相统一。
这种抒情手法,使得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充满深情而有文化内涵,也启迪了读者实践时懂得依靠自然界美的灵感。
总之,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在艺术特点上以自然意境、纤细细腻的笔墨、色彩和谐美妙以及抒情手法的运用为主要特征,既有传统又不失时代气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是中国现代花鸟画领域的泰斗级艺术家,他的花鸟画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而著称。
以下是关于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的讨论。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他熟练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他对中国传统画法的研究深入而透彻,吸取了大量传统花鸟画家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潘天寿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毛笔描绘和水墨表现,以及对传统的主题和题材的传承。
他的作品中的花鸟形象栩栩如生,线条清晰而流畅,展现出了传统笔墨的魅力和神韵。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他对色彩的运用。
潘天寿善于运用鲜艳明快的色彩,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他巧妙地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交融的技巧,使得花卉和鸟类的色彩变得丰富多彩,展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效果。
他对色彩的诠释独特而独到,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界色彩变化的深刻观察和体会。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还包括他对构图和造型的精确把握。
潘天寿擅长捕捉自然界中花鸟的瞬间动态,将其凝聚在画面中。
他画面中的花鸟形象栩栩如生,动感十足,给人带来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感。
他的构图饱满而富有节奏感,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合理,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和谐和平衡感。
他对画面空间的运用也非常巧妙,通过运用对比和层次感,使花鸟立体感和空间感得到了突出。
第四,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在他对细节的精心处理。
他对花鸟的细节描绘非常细腻,每一根羽毛、每一片叶子都能够看到他精湛的绘画技艺。
他对画面细节的处理仔细入微,给予每一个部分以平衡和恰到好处的注意力,使得整个作品显得精巧而完美。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还包括他对情感的表达。
潘天寿通过绘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生命力和情感,使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他通过对自然界中花鸟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可以说是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独特的色彩表现,精准的构图和细节处理,以及情感的表达。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摘要】潘天寿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在题材选择上精心挑选,绘画技法独特精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艺术风格独具特色。
潘天寿的作品具有传世的价值,对后世的艺术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不仅在艺术地位上备受推崇,而且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对潘天寿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以及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特点、背景、意义、题材选择、绘画技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传世价值、艺术地位、影响。
1. 引言1.1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背景潘天寿(1893-1960),字次渠,号南阳山人,湖北黄陂人,是中国现代著名花鸟画家、篆刻家、书法家、教育家。
擅长花鸟画,作品富有韵律和情感,具有浓艳的色彩和独特的笔墨技法,常见于各大拍卖会场,备受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
潘天寿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
潘天寿自幼酷爱绘画,师承江苏画坛名家王鼎之,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精通篆刻、书法等艺术形式。
他的花鸟画作品,不拘泥于传统,兼收并蓄各种绘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画风。
潘天寿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又创造性地将西方绘画元素融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多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灵动,捕捉自然界万物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他用笔墨勾勒出花鸟的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富有韵律感和生命力。
潘天寿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也传达了他对生命、情感和美的热爱与追求。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既传承了中华传统绘画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元素,具有深远的艺术内涵和时代意义。
1.2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意义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意义在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作者:陈斌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潘天寿是我国20世纪最著名的花鸟画画家之一,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着非常全面的发展,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使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画家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师。
从潘天寿花鸟画理论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来研究潘天寿花鸟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国画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潘天寿;花鸟画;国画艺术;风格研究[项目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B880025。
]潘天寿是我国20世纪最著名的花鸟画画家之一,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着非常全面的发展,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使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画家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师。
随着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逐渐意识到,中国画如果想要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一份天地,就必须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共鸣,这也正是潘天寿一直在思考以及努力解决的问题。
对潘天寿绘画艺术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绘画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潘天寿生平与艺术道路潘天寿,浙江省宁海县人,原名天授,号寿者。
潘天寿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耕读家庭,浙江省温和的气候、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意志。
潘天寿从小就非常喜欢作画,14岁时,他在缑城街头买到了一本《芥子园画传》,自此开始了他艺术的最初启蒙。
18岁时,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校中绘画老师是当时名震文坛的李叔同先生。
在校期间,他受到李叔同、夏丐尊当然文化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和国学意识。
1923年,潘天寿受刘海栗的邀请到上海美专任教,而后改名天寿。
1928年,潘天寿受到国立艺术大学邀请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
当时受西方文化的强烈震荡,国内重视西方绘画而忽略中国传统绘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潘天寿先生坚持传统,强调艺术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
但是这种传统,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进行充分地研究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情趣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华。
二、潘天寿花鸟画创作特点中国绘画界一致认为,潘天寿在传统绘画艺术走向现代绘画艺术的过程中,从传统中寻找现代的因素是非常成功的。
他坚持绘画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创新,而是应该表现在精神层面上的重塑。
潘天寿绘画艺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它有效地运用了适当的造型原理,将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几何图形,极好地与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
(一)骨力线条在中国画中,线条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很多中国画的绘画大师在线条的运用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潘天寿绘画作品中,线条也是其独特绘画风格的重要因素。
潘天寿特别注重通过线条来描绘事物,自然状态下的事物经过潘天寿线条的勾勒都会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从《鹰石山花》中的巨石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潘天寿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用大的折线来简约而概括地表现巨石的轮廓,而这些折线却并不是相同的,而是有粗有细、虚实相加、刚柔并济的。
潘天寿这种刚硬的线条刻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其生命的张力。
(二)韵味用墨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墨是最重要的颜料,也是最重要的色彩。
潘天寿在用墨上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他擅长用浓墨、泼墨;他的浓墨不呆板,干墨不漂浮,湿墨不涣散。
(三)情感用色画家在创作时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他的情感以及爱好。
潘天授也不例外,在他的作品中,树木、山石、鸟虫,等等,都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其内心的情感。
潘天寿在用色上,并不追求城市化和固定化,而是经常反其道而行。
比如,在人们的意识中,竹子本来就应该是绿色的,而潘天寿在其《绯袍图》中,却偏偏要将它画成红色。
(四)指画艺术指画,也就是用手指作画,指画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历史中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初期的绘画大师高其佩就是指画鼻祖。
潘天寿因为其在书法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指画的线条和用墨上,也能够挥洒自如。
他的指画作品大气磅礴,布局巧妙,气势宏伟。
三、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特色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当时在人们使用的器物上都可以看到形象具体、内容真实的鱼和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花鸟画逐渐成为了中国画中一种比较成熟的题材,进而发展成为了单独的一门画科。
(一)闲花野草的野性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都可以以一种平实和自然的状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潘天寿的花鸟画融山水与花鸟为一体,通过将生活中搜集的素材不断地提炼和选择,来形成能够表现自己思想的艺术作品。
在潘天寿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鸡鸟鱼虫还是闲花野草,都并不是其自然的样子,而是添加了某种情感态度、人生哲理的象征。
在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闲花野草,却很少看到梅兰竹菊等大家熟知的花卉种类,这一点,也正是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独特之处。
潘天寿认为;“作画不要只画传统意义上的花,其实闲花野草也很好看,它们充满生气具有野性,不落俗套。
”潘天寿绘画作品经常将自然与花草紧密联系起来。
在他的作品中,有的甚至将野草、山石、青蛙、泉水等一并呈现在一幅作品中,这些景物并非人为制造,而是自然相连,它们互生互长息息相通。
比如在《写雁山所见》《灵岩涧一角》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山野之气和自然界勃勃的生机。
潘天寿笔下生机勃勃的山花野草,开拓了中国绘画艺术中花鸟画的新视野。
(二)传统花鸟的新意潘天寿花鸟画作品与传统花鸟画题材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他的花鸟画以一种新奇的触角来表现事物新的情意。
比如他的作品《花狸奴图》中,他在画猫时,并不像传统作品那样展现猫的乖巧,而是以浓重的色调与强烈的黑白对比,表现出猫的机警。
潘天寿非常喜欢画鹰和巨石,同时鹰也是潘天寿绘画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形象之一。
潘天寿的鹰几乎从来不展翅高飞,而是以一种静止的状态与巨石相互呼应,目光如炬的鹰站立在巨大的石头上,霸气外露。
(三)花鸟鱼虫的意境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有着很多擅长描绘动物的大师,比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以及李可染的牛,等等。
而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除了有霸气外漏的鹰外,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鸡鸟虫鱼。
潘天寿认为,绘画是需要细心观察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对细小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将其引入头脑中,然后根据头脑中浮现的情景将其表现在纸上。
潘天寿的鸡鸟鱼虫同样具有勃勃生机,他笔下的蝴蝶翩翩起舞、小鸟叽叽喳喳、蟋蟀机灵可爱、蜘蛛吐丝挂网,等等,这一切都构成了真实世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真实世界的缩影,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表达。
从潘天寿《清晨》《谷雨》《蜘蛛》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透过生动的动物形象,看到潘天寿自然而纯真的童心。
四、潘天寿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潘天寿通过绘画艺术,将自己一生探寻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作为一个心态开放的民族文化守护者,既对传统民族绘画艺术进行保留,又在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融入时代性。
在潘天寿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苍茫厚重、雄浑肃穆的自然美感以及他豁达正直的个人气质,他将自身对于自然界的感悟融入于人格化的生命尊严中,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内在精神所在。
在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画正处于一种矛盾和危机中,是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迎合全球化艺术的审美情趣,是摆在中国画家面前非常严峻的问题。
很多年轻画家在面临着一个考验时,表现出盲目崇拜、情绪迷茫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潘天寿以自己的行动为后人做了证明,绘画的成就不在于绘画技术的娴熟与否,而是与个人道德修养以及绘画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如果画家在作画时,无法用绘画理论来指导实践,那么就无法开拓新的审美观念,只会停留在对前人的仿效中。
其次,画品如人品,画即是人思想精神的体现,只有精神和思想上有了真切的感悟,才能将中国画真正地发扬光大。
因此,当代画家不能丢了艺术特有的精神品格盲目地去崇拜,而是应该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来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断地开拓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五、结语每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情感甚至是一种品质,也正因如此它才会使人感到震撼,让人产生共鸣,这也正是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潘天寿先生一生坚持传统,强调艺术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
但是这种传统,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进行充分地研究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情趣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华。
潘天寿花鸟画艺术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生命力,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同时他也是以自己的切身行动来告诉当代画家在面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画的发展命运时,不应该只是一味地退缩和盲目崇拜,而是应该积极地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到时代的发展中,并且对其进行不断地发掘,使之能够迎接世界的挑战。
参考文献:[1]卢炘.雄伟博大的潘天寿绘画艺术[J].中国艺术,1995,(02).[2]顾生岳.潘天寿先生与中国画教学[J].新美术,1985,(03).[3]黄专,严善錞.潘天寿几幅山水画作品的象征寓意研究[J].文艺研究,1994,(06).[4]昝楠楠.潘天寿花鸟画的美学特征初探[J].当代艺术,2009,(03).[5]张立辰.博大精深造诣独特——潘天寿先生艺术教学思想阐析[J].美术,1997,(03).[6]鲁海燕.对潘天寿绘画艺术的理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7).[7]唐蓓,郭红专.潘天寿绘画风格的独创性[J].宿州学院学报,2007,(03).作者简介:陈斌,硕士研究生,中州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