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设计】【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的陶海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
本课课标: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本课是以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为例,进而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饱受国内外多种势力的挤压,但始终以顽强的姿态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本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将会对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准备。
本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涉及历史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难度较大,历史资料多为理性分析,学生感性认识较少,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通过课堂出示材料、图片、视频等信息,配合学生的生动讲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也能达到极佳效果。
针对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教学重点:张謇和“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从平时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再现历史,创设情境,借助形象思维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配合讲解达到教学目标,目的是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课导入时,从学生生活入手,提问“你知道哪些国产品牌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入课题。
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背景及意义。
掌握本课程的探究方法和学习要求。
1.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
课程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工业的起源。
讨论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的背景资料。
第二章: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2.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及其特点。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
2.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及其特点。
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介绍。
2.3 教学活动分析近代民族工业起步的原因。
介绍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
2.4 作业学生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三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重要事件和影响的介绍。
3.3 教学活动探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分析重要事件的影响和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
3.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近代民族工业的困境与挑战4.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
4.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介绍。
4.3 教学活动分析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
4.4 作业学生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成功案例。
第五章: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与影响5.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5.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介绍。
5.3 教学活动探讨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5.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成就的资料,进行展示和讨论。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基本事实。
2、通过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进而分析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归纳能力。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家为了我国经济富强而所做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对外国列强的经济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各个阶段原因,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2、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教法:引导、分析。
学法:图形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资料照片、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厂的资料图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
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他为什么这么引人瞩目呢?原来创办这家纱厂的是五年前一举夺魁的全国状元张謇。
那时候在中国社会地位是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排列的,状元是“士”中的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遵敬,而工商业却是被人们看不起的“末业”。
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
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而且在当时中国深受外国列强在经济上的掠夺,做生意的人大都血本无归。
现在他要做生意,怎么能不掀起轰动呢。
那么,张謇的生意究竟做的怎么样呢,他这个状元在生意场上难道也高人一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
1、教师补充讲述在十九世纪出现的一些爱国主义者,他们主张“实业救国”这些人被称为“实业家”。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看看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了那些实业,这些实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当他稍许获利的时候,他用这些钱去干了一些什么事情?3、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最后生意怎么样?4、总结过度。
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的主要口号是()A.自强和求富 B.民主和科学 C.独立和自由 D.民族和民生2.洋务运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始创办()A.军事工业 B.西式学校 C.民用工业 D.新式海军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4.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5.看过电影《大决战》吧!你一定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
大决战中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本课难点:A.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B.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本课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张謇纱厂的兴衰与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荣氏家庭的兴衰,使学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分析方法;3.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使学生具备简单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采访、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交往、表达、写作能力;5.在课堂出示大量信息,由学生总结提练,培养利用课程资源表达有效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从而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样是有体会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形做适当的必要的调剂,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成效,进行扼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存教学体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控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进程与方法1、创设“名人访谈”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教学难点:1、正确知道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进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喜报图2、教师活动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位”的人物是谁?(张謇)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设计理念:挑选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自主学习建构新知】1、学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遭到鼓励。
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教案1.课程背景近代中国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传统的工业技术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冲突不断加剧,以至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也一直陷于低谷状态。
由于外国资本对中国工业的攻击,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了很大的打击。
面对国内外种种挑战,近代中国为了摆脱外国的控制并实现自身工业化,不得不付出艰苦努力。
尽管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中国的民族工业还是勇往直前,走向了成功。
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历史,使学生了解中国工业从传统手工生产到现代工业化的演变过程,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相互推动关系,理解国家工业化路线的选择与制定,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课程内容(1)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介绍中国工业的起源,以及从钦差大臣到机器工厂、洋务派、新兴工业等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研究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内外部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
学生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经的关键阶段。
(2)中华民族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介绍民族危机期间,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分析在胜利的抗日战争背景下,调整产业政策,对民族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给出了巨大的推动力。
学生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在抗战时期的成就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和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用“成才属”、“成才然后成产”和家庭副业等形式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同时,对于工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创造了大量民族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产生了显著的成果。
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4)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成就。
许多国有企业改变了既有的公有经济体制,发展了市场经济,适应国际贸易和自由化的市场竞争,通过大量的龙头企业和地方特色民族产业将民族工业推向了新的活力。
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案一、中考考点: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二、难点概念解析: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官僚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势力,掌握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买办性的资产阶级.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三、知识框架:(一)状元实业家 1.创办实业的背景:《 》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 、 利用中国廉价的 和 ,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目的:3.口号:“ ”4.实践:创办 厂、 等5.结果: 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 ,一战后被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 从( )运动到清朝末年 ( )期间 ( )后至( )前夕 特征 出现( ),且艰难发展进入“ ” 再度( ),没能得到( )【凋谢萎缩】原因①( )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②受外商企业刺激,( )后出现( )浪潮,初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①( )冲击了封建制度(内因);②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③( )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外因);①一战后( )经济卷土重来,特别是( )侵略 ②抗战胜利后,( )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四、跟踪练习: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爆发 B .《马关条约》签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辛丑条约》签订2.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B .民族工业的实力 C .“实业救国”思潮D .第一次世界大战3.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A 福州船政局 B 汉阳铁厂 C 大生纱厂 D 湖北织布局4.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张謇兴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2.梳理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3.学习张謇等人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歌曲欣赏:《国民革命歌》20世纪20年代,这首《国民革命歌》在中华大地曾经广为传唱。
你知道歌中“列强、军阀”分别指的是谁?怎样才能打倒他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云岁月。
(出示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10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目标,看清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课件展示要求),依据导学案第一部分走进本课的学习之旅。
(一)自学教材 12分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
请回答:1.请写出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大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1)建立;(2)胜利进军。
其中:①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②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胜利成果?3.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如何?其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何时?性质如何?(二)自学检测反馈(2分钟)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黄埔军校全称,创办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开始于年月,主要战场是、,北伐在对象主要是、、。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于年月,是一个代表的反动政权。
(三)我的疑惑(2分钟)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
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
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张謇、大生纱厂
同学们认识图中的人物和这座建筑物吗?(预习过的同学都能说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求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100页,左侧导入框中内容。
(学生阅读)
同学们肯定也很疑惑,张謇能办好大生纱厂吗?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多媒体出示]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一】(学生看书,完成)
[多媒体出示][教师讲述]张謇人物介绍
[教师提问]既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他都兴办了哪些实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大生纱厂、垦牧公司、资生铁冶厂等等
[教师提问]在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了?“实业”是创办了,他又是怎样“救国”的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
[多媒体出示]博物苑、育婴堂、纺织专业学校等等。
[教师总结]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是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富裕。
他的后代张绪武说:“祖父生前,每饭只有两菜一汤,其中一菜必是咸菜。
他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常事。
”张謇把创办企业盈余的大部分用在了救国的公益事业上,真正实践了“实业救国”的诺言。
1926年7月14日,张謇病故,他的大生集团也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负债累累,被吞并。
大生集团的结局反映出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只能是悲惨的。
那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01页2---4段,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学习二】(学生看书,讨论,完成)
[教师讲解]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发展缓慢,原因是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压迫。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海外华侨也竟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后哪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最快?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多媒体出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在这里我可以补充几个数字。
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
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大量出口,1911年全国面粉厂约有四十家,到1919年增加至一百二十余家。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畅销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现请同学们考虑的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
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多媒体出示][教师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
这就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
国人的民族自觉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提问]这个“黄金时代”能长久吗?(不能)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根据课本: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是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教师过渡]通过完成表格,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下面来做一个案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合作研讨一】“荣氏企业的兴衰”
材料一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人,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后开始创业。
荣氏企业创办初期,适逢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经过艰苦奋斗,创立了庞大的家族企业。
到1921年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各厂面粉畅销全国,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其东南亚各国,一战期间出口达80万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后荣氏兄弟又投资纺织,到1922年已有4家纱厂,其“人钟”牌棉纱畅销各地,荣氏兄弟又被誉为“棉纱大王”。
问题:材料一中,荣氏企业处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什么?此间荣氏企业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黄金时代”;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强调这是最根本的),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国人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救助,都没有结果。
荣氏兄弟勉强维持,好不容易渡过了难关。
但紧接着而来的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使他们经营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工厂被日军炸毁或占有,损失总计约值三千五百万元,相当于战前总资产的35%。
荣宗敬忧愤交加而死,企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问题:材料二中所讲到的荣氏企业处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其特征是什么?你认为荣氏企业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教师过度]荣氏企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哪些特点呢?
[多媒体出示]【合作研讨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形势图、范旭东的话:中国今日若不知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并结合课本102页内容,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提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行业、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沿江沿海发达,内地薄弱。
[教师提问]范旭东的话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科技水平怎样?
[学生回答]科技水平低。
[教师引导]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怎样?
[学生回答]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教师引导]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教师总结]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发展短暂并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和沿海地区;受社会性质制约,总体水平落后。
[多媒体出示]课堂小活动【你问我答】要求:每一个小组派代表提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然后指定另一个小组来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小组补充,回答完毕点评给分。
问题不能重复。